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初唐大農梟》第316章 走訪慰問
讓跑來山莊匯報工作的馮智戴比較意外的是,於秋竟然將商品展銷會的主持事務交給了自己。

  “於都督,我是來學政的,你這,啥事都交給我處理,不妥當吧!”

  “把那個‘不’字去掉,我感覺很妥當,在實踐中學習,才能收獲真本事,你現在是洺州的執政官,這些事情都是你份內之事,我相信你。”於秋拍了拍馮智戴的肩膀道。

  其實,將這個件事情交給馮智戴,於秋有是有些無奈的,當他將一整本的商品冊子劃拉過一遍以後,發現,自己盈利的比例有點太高了,他怕這件事情以後被人扒拉出來,有損自己的名聲,這才想到了讓馮智戴幫忙背鍋。

  被於秋用寄予厚望的眼神盯著,馮智戴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他本來只是來找於秋說說嶺南榨糖作坊的事情的。

  山莊裡滴滴滴的聲音這時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於秋看出他不好意思問原因,便拉著他去了專門為電報室騰出來的那個房間,指著電報機道,“看著沒?這是洺州全境明年開春之前即將上線的電報機,它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地方上的消息匯總過來,或者將中樞的命令傳達出去,現在,這些電報員都在接受培訓,回頭我會給你配幾個,你在州城辦公,有什麽決定不了的事情,可以隨時拍電報詢問我,當然,我希望你都能有自己的判斷,自己做決定。”

  洺州的情況很特殊,由於什麽政務信息都是公開的,其實,主官做什麽決定,大多都是跟著民意在走,而且,有很多時候,都是模棱兩可的事情,只是缺一個拍板而已,以現在百姓們對於秋的信任,只要是都督府決定的事情,他們都是堅決擁護的,只要馮智戴在於秋制定的規則內辦事,基本就錯不了。

  而他之所以讓馮智戴來管事,不僅是因為他的領悟力不錯,各方面一點就透,還因為他是一個外來的幫工,一般情況下,會堅決執行於秋的意志,不會像出身盧氏的家夥一樣,位置坐的越高,就越有自己的心思。

  當然,這都還不是主要的,系統積分花出去了,得賺回來啊!新的系統任務領到了,於秋也得想辦法完成啊!

  馮智戴走後,於秋也沒打算繼續在山莊裡待著,這不是快要中秋了麽,於秋打算親自到洺州各個村落,去收割一撥民心,看看百姓們變成自耕農之後的生活情況。

  “公子,每天照著這個準備?”看了看於秋列出來的清單,於安有些肉疼的道。

  三千箱梭子蟹,六千提月餅,三千箱水果罐頭,六千份秋衣大禮包,這些東西的價值加起來,至少超過十萬貫,而這,只是於秋每天要送出去的量。

  “沒錯,按照咱們洺州村落的密集程度,我每天走訪十個村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些東西,就是我給百姓們的慰問品了。”於秋點了點頭道。

  相比於用價值十萬貫的錢財得到的那點積分,將價值這麽的多錢的物資分發給百姓們得的積分,可能要比完成收集任務多十倍以上,於是,在洺州參加完了商品展銷會第一天的開幕儀式後,就開始做起了走訪慰問工作,給他做助手的,就是洺山書院的那些學生們。

  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做好事,做慈善的習慣,可是非常重要的,每天都會有十個班的孩子,帶著掃把,水桶,抹布,跟著於秋一起,從洺津渡出發,或走水路,或乘車走公路。

  第一天去的是洺水縣治下的下灣村,這裡原先是唐軍與河北軍交戰的戰場,各種房屋建築,被摧毀的比較徹底,於秋將闞棱從淮南帶過來的那幫水手的家屬都安排在了這裡,現在雖然到了快過節的時候,但是大多數水手們都在外面乾活,為洺州的發展做貢獻,很難回到家,於秋作為他們的領導,過來他探望探望他們的家屬,為他們發放慰問品,那是應有之義。

  一到十班的學生裡,其實就有好幾個是出自下灣村的,最出名的要屬吳小七了,他可是在船模組裝課上獲得了第一名的尖子生,幾艘運輸船才剛剛在沿岸的碼頭邊停好,他就帶著幾個小夥伴們往村裡跑了過去。

  “翁翁,翁翁,於都督帶著好多東西來慰問大家了,快敲鑼,把大家都喊出來。”下灣可不小,有將近三百戶,一千多號人,除了在外面跑船或者做工的工匠之外,村裡時常生活的也至少有七八百口人,平時以一些老人當家,指揮著婦人和一些半大小子們乾農活。

  穿著校服的吳小七這一陣喊,正在村口曬谷場前打著盹,照看今年新收割上來的新麥子的吳老漢,就杵著拐棍慢悠悠的站了起來,他的年齡其實還不到六十歲,不過,這個時代的人老的快,年輕的時候超負荷的體力活乾的太多,五十多歲腿腳就不靈便了,剛睡醒的他,人也有些迷迷糊糊的。

  “嘿,是小七回來了啊!你不是剛剛去洺山書院讀書了麽?怎麽沒幾天就跑回來了,是不是在學校不聽話……”

  “翁翁你的耳朵越發了背了,是於都督,於都督要來咱們村看望大家了。”吳小七見吳老漢慢悠悠的不去拿他的銅鑼,便自己跑進了曬谷場旁邊的那間公屋,這裡,是村民們平時放置公用農具的地方,用來通傳消息的銅鑼,也是放在這裡。

  “小家夥,可別亂動我的鑼,於都督說了,只有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這個鑼才能敲響。”反應有些慢,還在半迷糊狀態中的吳老漢準備去吳小七手上搶回銅鑼道。

  “老人家你慢著點,別跟這個毛毛躁躁的小家夥計較,鑼敲不敲的不打緊,您摔著了可就不好了。”於秋的腳步很快,反正推車送東西的事情有那些學生乾,見到吳老漢要去追吳小七,立即將他的胳膊扶住道。

  吳老漢見有人扶住了自己的胳膊,頓時一愣,剛才迷迷糊糊的狀態也逐漸清醒,因為眼前的這個人,他好眼熟。

  “你是?”

  “我就是你剛才說的於都督,於秋。”於秋笑著將老人家往椅子旁邊扶道。

  吳老漢有些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又看看吳小七,那個小家夥朝他吐了吐舌頭,就拎著鑼,朝村裡跑去了。

  等到吳老漢再轉過頭來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一大幫合力推著車子,提著各種工具的孩子們朝村裡湧了進來。

  “還,還真是於都督啊!”吳老漢將於秋的形象與自己曾經遠遠的見過幾次的模樣對上號之後道。

  “對,就是我,這不是要過中秋節了麽,我尋思著,來看看大家的秋收情況,給大家送點過節吃用的東西。”

  於秋說著,就朝孩子們一招手,頓時便有一些孩子抬著一箱足有十二隻一斤多重的梭子蟹的竹筐,提著兩提足有八筒,共八十個用紅紙包著的月餅,抱著一箱足有十二罐的水果罐頭和兩個折疊捆綁的方方正正的布包袱,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給,給我們送吃用的東西?不用,真的不用,我們在洺州種地,又不用交稅,田地裡收上來的糧食有好些,吃都吃不完呢!你看,曬場都曬滿了還攤不開,吃用的都夠多了,怎麽還能讓於都督破費呢!”反應過來的吳老漢急忙推遲道。

  “您老就放心收著,我再讓這些小家夥幫您把屋子打掃打掃,您老就坐在這裡,和我嘮嘮嗑,聊聊天,看看村裡還缺啥,怎樣才能讓大家過的更好。”於秋讓吳老漢坐下,自己也拉了一個馬扎在他旁邊坐下,示意那些孩子們按照自己在路上交待的,該幹什麽幹什麽。

  很快,那些孩子們就在各個班級的老師和班幹部的帶領下,開始往各家搬東西,看的想要阻止的吳老漢連連歎氣,他這半輩子輾轉流離,也算是待過不少地方,別的地方到了秋收的時候,都是地主豪強稅吏上門收租子,索要錢糧,只有洺州,不僅不用交租,還反倒給你送吃的穿的。

  他害怕這樣會掏空洺州的財政,讓這樣的好日子沒有辦法持續下去,其實則不然。

  就於秋發的這點東西,對於洺州的財政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而且,在於秋看來,本來就應該發。

  因為,生活在洺州城,洺津渡的百姓們,享受到了洺州發展帶來的紅利,那邊的商業發達,導致土地值錢,當初分配給他們的宅基地,都因為建房出租,而讓他們賺到了很多錢。

  而這些在稍遠一些地方的百姓們卻沒有享受到這樣的紅利,雖然,他們遲早有一天也是會享受到的,但是,同樣是在為洺州貢獻自己的勞動力,他們現在的所得,確實要少很多,於秋如果不對他們加以照顧,因為所得不均而引起的矛盾,就會慢慢凸顯出來。

  當然,除此之外,於秋考慮的,還是系統積分問題,就這一會兒,於秋就收獲到了吳老漢五點的感激分,七點的忠誠分,要是全村幾百口子人都給他貢獻這麽多分,那麽,這點錢就花的太值了。

  而他之所以這麽著急的弄積分,是因為他掌握了中級飛行器製造技術,準備開始建造飛艇了, 其中用作氣囊的高科技布料,需要的積分很多,但是原材料收集任務卻不難,他只需要完成一些麻布料的收集任務,就可以用積分,大量的兌換布料,來解決飛艇的主要原材料問題。

  吳老漢作為鄉老之一,平時也是參加過裡正組織的各種討論大會的,倒是有不少見識,既然於秋問起來了,他也正兒八經的當政治任務匯報了起來,摸了摸有些乾枯的白胡須道,“您要是問我們下灣村還缺什麽,倒真是有一些東西,可以讓咱們這裡變的更好。”

  說完之後他就拿拐棍杵了杵腳下的水泥地道,“咱們這個村子依水而見,濕氣大,糧食不用這樣的水泥曬谷場,很難曬乾,曬不乾的糧食,就容易發霉,就容易浪費,可是,咱們村有三百戶人家,一萬二千多畝地呢!有民政署下發的肥料肥田,咱們今年把地全都種上了,收成很好,畝產小麥三石多呢!可這點曬谷場,卻不夠大家曬麥子的。”

  於秋聞言,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筆記本,一邊寫一邊道,“確實,我當初給在各縣務農的農戶們每戶分了四十畝田,你們村有三百戶人家,一萬二千畝地,產出可不少,用這幾畝大小的曬谷場曬谷,確實小了些,得擴建,您老人家這個建議十分有用,還有哪些方面,都跟我說說。”

  說完之後,他就用鋼筆,把處理意見記錄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面,準備回頭給各村統一解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