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大農梟》第312章 吐蕃的問題
長孫衝三兄弟和李承乾在洺山書院上學的第一天,就愛上了這裡,為什麽呢?

   因為,這裡每天只有一節語文課,相比於在長安的時候,一天八節以上的語文課,背不好,搞不懂,還要受到各種懲罰而言,這裡的學習簡直是太輕松了。

   當然,有這種感覺的,還不止是他們,程處默三兄弟和尉遲寶林,還有武家兄弟這類讀起書來就感覺腦殼疼的權貴子弟都感覺很輕松。

   第一堂課,老師只是教會了他們學讀寫拚音,每人發了一本練習本,讓他們寫滿,就算完事了,這對於七歲的孩子來說,幾乎沒有難度。

   下課了之後,就是所謂的副課了,副課幹什麽呢?

   每個班都不一樣,程處默他們所在的三班,是去操場學騎自行車,這對於他們這些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玩耍嘛!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玩耍,也能體現出他們身上的一些特質和能力,比如,有的人隻用了半個小時就學會了騎自行車,而且騎的很六,有的人,卻是一節課學完,還完全不能上車。

   這會看出他們之間,對於操作方面的學習能力,對平衡的控制能力,和膽量的差距。

   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名單,會被老師和班幹部單獨列出來,程家三兄弟和尉遲寶林,就紛紛上了操控類優異生的名單。

   再有像隔壁四班的學生,就被老師帶到了手工模型組裝教室,在這裡,有海量的木製小零件,和一艘由這些零件組成的大船的完成模型,教室四周的黑板上,畫的是用零件組裝成大船模型的步驟,老師跟他們說了一番要求之後,就任由孩子們自己操作了。

   同樣,誰能根據圖紙,快速的將船組裝出來,又將會被老師記錄在冊,作為一個月後,建議他們選擇選修學科的依據。

   類似的副課有好幾十個類型,包含各類學科,所有的學生,在一個月內,都會對所有的類型,有三堂課以上的接觸,老師會根據統計到的情況,給出一些建議。

   連續三天的教學,逐步讓學院的老師和孩子們適應了之後,於秋才出了小閣樓,往洺津渡去會見吞彌阿魯。

   吐蕃在未來的幾百年裡,會關系著整個亞洲的安定,於秋經過幾輪的考慮之後,對於自己想要達到的談判效果,已經有了腹稿,同樣是在洺津渡的於氏大酒店內,於秋再度見到了吞彌阿魯和噶爾東讚。

   “兩位的身材厚實了許多,想必是我洺州的美食,很得兩位喜歡啊!”於秋客套了一句道。

   “那是自然,洺州的美食冠絕天下,還沒有哪個來到洺州的人能夠抵擋的住的。”吞彌阿魯用有些蹩腳的燕趙腔漢語直接向於秋回答道。

   在洺州生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他的漢語水平算是有了不小的進步,對於這點,於秋並不意外,相比較而言,噶爾東讚學習漢語的速度,那才叫驚人,現在,如果不是他的外貌和裝扮和洺州本地漢人有差異,大家一定會覺得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洺州人。

   “我的時間不多,就不和你們繞彎子了,你們回答了我幾個問題之後,我再根據你們回答的內容,向你們提我洺州釋放赤拉蕃增和一部分赤拉部青壯的條件。”於秋開門見山的道。

   “於都督請問。”吞彌阿魯點頭道。

   於秋正色的看向吞彌阿魯道,“你們讚普想要統一吐蕃諸部的目的是什麽?”

   吞彌阿魯沒多想就答道,“自然是解決內部紛爭和消耗,讓大家安定下來,不再相互攻伐死人。”

   “那麽,你們統一了吐蕃之後,不再有內部紛爭和消耗的情況下,你們的產出,能夠養活的了你們近百萬的人口嗎?”於秋再度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吞彌阿魯就沒有剛才回答時那麽輕松了,因為答案是,養活不了。

   吐蕃高原的地域,比李唐的一個州道還大些,但是,到處都是雪山無人區,氣候惡劣,適合耕種的地方,卻只有幾個縣那麽大,集中在幾個海拔比較低的山谷之中。

   這麽點地方,又沒有像洺州這樣先進的耕種技術以及各種高產的糧種,他們如何能養活的了百萬的人口以及千萬的牲畜。

   別說是這個時代了,就算是發達如後世,這個地區的人們不靠政府撥款扶持,也是窮的叮當響的。

   見到吞彌阿魯面有難色的搖頭,於秋再度道,“如果,我放回赤拉蕃增,回頭他還是會帶著人來侵犯李唐邊境,破壞和平,你說,我為什麽要放他回去呢?”

   聞言,吞彌阿魯沉默不語,他身旁的噶爾東讚則是在皺著眉頭想了一下之後,突然開口道,“於都督既然知道這些情況,還過來與我們談判,肯定是您已經有了解決我吐蕃人的土地不能養活百姓的問題的辦法。”

   “確實,我有辦法,但是,我不能白白的提供給你們,因為,這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好處,而對於你們吐蕃人來說,也是非常難以做到的。”於秋點頭道。

   “如果我們吐蕃願意付出代價呢!”噶爾東讚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我隻說一樣,你就知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有多大。”於秋搖頭道。

   “於都督請說。”噶爾東讚用期盼的眼神看向於秋道。

   “首先,你們就不能再用奴隸製統治這個地區,必須得讓窮困的,吃不上飯的人,可以自由外出謀出路,比如,到我洺州的工坊來做工,去到天竺,西域諸國行商等等。”

   於秋這句話說完,不僅僅是吞彌阿魯,就連噶爾東讚的眉頭都皺了起來。

   不使用奴隸製統治吐蕃,那他們這些貴族靠誰來供養,他們對吐蕃的統治,還有什麽意義可言?

   “這個,於都督你應該知道,我吐蕃是由各個分散在四處的氏族部落組成,所有的生存資源,都必須要靠爭,不集中力量控制,氏族的首領會很沒有安全感,即便是實現了富裕,他們也會害怕自己的財富會被他人搶走,所以,讓他們放棄對手中奴隸的管制權,幾乎是不可能的。”噶爾東讚給於秋解釋道。

   這個時期的吐蕃,盛行的是掠奪文化,當生存物資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就是對外搶劫,不僅僅是李唐,包括中亞,西亞地區,都是他們搶劫的對象,而且,通常一出動就是好幾十萬大軍,因為,吐蕃是不分男女,全民皆兵的,他們搶劫來的人口,亦會成為他們的奴隸軍,幫助他們搶劫。

   “所以,你們的根源問題,其實是在像你們這樣的氏族首領身上是嗎?”於秋用手指點著桌面道。

   他這句話,身為吐蕃兩大氏族出身的吞彌阿魯和噶爾東讚都不能反駁,只能沉默以對。

   “既然你們並不想解決問題,那麽,我與你們多說也無用,赤拉蕃增和赤拉部所有被俘虜的人,將會在洺州軍的皮鞭下勞作至死,而且,今後所有從吐蕃高原下來搶劫的人,都將會是和他們一樣的下場。”於秋站起身來準備離去道。

   “等等,於都督,你是我見過的世上最有才能的人,難道你就沒有一個好的辦法,解決我們吐蕃的問題麽?”噶爾東讚一副求教的表情向於秋追問道。

   於秋站定身子看向他道,“你們應該知道,我剛剛接手洺州的時候,這裡只有幾十萬饑民,他們沒有糧食,沒有任何生存資源,如果按照你們吐蕃人的思維,我是不是應該帶著他們去搶劫,爭取活下去?

   並不是這樣的,雖然搶劫外部資源,緩解自身壓力的事情,洺州的鬼面騎士也做了一些,但這不是洺州能夠渡過難關的主要原因。

   我們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生產上面,依靠著各種技術,製造出好的商品,對外銷售,換取了錢糧生存物資。

   這只是其一。

   如果我只是做了這點事情,洺州還並不會像今天這般繁榮,也不會源源不斷的給我創造那麽多的財富。

   因為,我如果一直將這數十萬饑民把持在手上,讓他們給我乾活,我的產業根本不會做到像現在這麽大,這麽好。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才會為你貢獻聰明才智,弄出更多的好東西來,就像你們指揮士兵打仗的時候一樣,重賞之下,才會有更多的勇夫。

   而這,也還只是其二。

   接下來,我引入了很多外部的人來跟我們合作做產業,讓他們也擴大生產,從而製造出更多的商品,賺取更多人的錢,讓這些人也實現富裕。

   因為,我得考慮整個市場,就像我屬下的人最初賣在洺州城賣饅頭的時候一樣,在最開始洺州城裡一些有余錢的人可以拿出錢來買我的高價饅頭的時候,我們能賺一些錢,可是,沒幾天,這些人手上的錢用光了,沒有錢買我的饅頭了,我的生意就做死了。

   所以,只有讓大家都富裕起來了,我們的生意,才能長久的做下去。

   比如製作商品,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能夠為我們提供原材料的,是分散在全天下的百姓,他們原本只是靠種田獲得一些微薄的收入,現在,卻是能通過收集原材料販賣給我和我引入的那些合作夥伴,得到更多的收入,從而用這些收入,來買我們製作的商品。

   這樣往複循環,讓財富不斷的流通滾動的同時,放大了所有人的生產力,使得社會上的物資更加充裕,所有人實現富裕,這才有了洺州今日的繁榮,這種繁榮富裕,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而你們吐蕃則不同,各大氏族部落將內部資源控制的死死的,在生產力低下,物資貧瘠的情況下,采用落後的政治體系,不與外界通商交流,遲早會悶死在一地。

   看看幾年前的突厥,再看看今年,或者明年的突厥,你們應該會有所領悟。”

   同樣奉行搶劫文化的突厥,確實是可以供吐蕃參考的對象,不過,突厥的情況比吐蕃稍微好一些,他們大多數地方, 都是可以放牧甚至耕種的,只要解決了牛羊過冬的問題,在人口沒有出現很多倍的增長的情況下,都不用擔心生存問題了。

   就拿最先與洺州大規模通商的突利可汗來說,他治下的牧民們用上了洺州生產的各種高效工具,足夠的鹽巴,茶葉,解決了他們所有的生產問題後,就讓今年他們的牛羊數量實現了較大的增長。

   即便是用數十萬頭牛羊入股了洺州銀行和洺州礦業集團,又用十幾萬頭牛羊支付了他們送到洺山書院讀書的上百個學生的學費,他的總資產,較之去年,也有一兩成以上的漲幅,而只要他們順利的渡過了今年冬天,明年,在完全沒有發展限制的情況下,他們的牛羊皮毛產值,還將大幅的增產,為他治下的牧民換回更豐富的生活物質。

   通過於秋的這番話,吞彌阿魯和噶爾東讚算是知道吐蕃為什麽會那麽窮困的根源了,各大氏族部落,將屬下奴隸管的太死,沒有與外部通商作為支撐,內部就是一潭死水。

   然而,即便是知道這個問題,想要改變,可吐蕃又拿什麽跟外界通商呢?他們可沒有突厥人那麽多的牛羊,這個問題,他們還是需要於秋來幫忙解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