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初唐大農梟》第324章 長安的9月
九月,長安太極殿的第一個大朝會,於秋從洺州送過來的奏章,李淵讓內侍當堂宣讀了。

  山東崔,王,陳,劉等等世家,合謀倭國入侵大唐本土,請誅。

  當然,他也不就是這麽一句話,在兩軍交戰中現場俘獲各家武士門客八千余人,涉及大小二十六個家族,這些都是鐵證。

  同時,他還向朝廷報備,年底之前,洺州將會發動五百大軍,征討假意上表朝廷稱臣,實則狼子野心的倭國。

  沒錯,就是五百大軍,洺州兩百人不到就擊敗了五萬叛逆聯軍,打個倭國,五百人足以。

  朝堂嘛!一個世家子很多的地方,在這封奏章被內侍念完了之後,立即就有人跳出來喊冤了。

  “陛下,我崔家世代居於中原,又怎麽可能勾結海外蠻夷來禍害中土呢!是那些倭國人發起了三萬大軍,連夜登陸山東,抓住了各家的家主,逼他們交出族兵的控制權,然後這些族兵被倭國人驅趕著襲擊在沙門島駐守的洺州水軍……”

  “陛下,我陳氏一心讀書做學問,可沒有做出任何謀逆之事,於都督所抓,究竟是否真的是我陳家的門客武士,可不能聽他一面之詞啊!……”

  ……

  一些不要臉的理由,僅僅一盞茶的功夫,就被那些世家子在朝堂上的口舌編了十幾個出來,然而,究竟是怎麽回事,李淵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山東世家敗了,集合眾家之力,耗費千萬貫巨資打造的水軍艦隊,沒有打贏人家一艘船,敗的很徹底,現在要甩鍋開脫了。

  然而,即便是李淵允許他們甩鍋又能怎麽樣呢?

  於秋給朝廷一封奏章,只是通知朝廷一聲而已,山東現在根本就沒有朝廷任命的都督管理軍政,也沒有屬於朝廷編制的軍隊,於秋想去山東,朝廷也不會攔著他,至於征討倭國的事,人家同樣只是通知朝廷一聲而已,又不是請求朝廷批準,與朝廷唯一有關系的,與倭國的朝貢,恐怕要斷了。

  一幫嚷嚷的小兵,只是負責開路,這事情真正怎麽辦,還得大佬說話,一個自然是山東利益集團擁護的太子李建成,另外一個,則是關隴集團擁護的秦王李世民。

  現在是山東世家要遭殃了,李世民在李淵沒有表態之前,自然不會發表意見。

  見到屬下的一乾人等好說歹說李淵也不表態,李建成就有些急了,上奏道,“父皇,士族乃朝廷治理天下的根本,怎麽能僅憑於秋一面之詞,說誅就誅呢!兒臣以為,如今天下初定,當以安穩為先,朝廷可派欽差前往山東,查明案情之後,再做決斷,不可牽連太多,致使國朝政治運轉不開,難以治理。”

  “父皇,兒臣有不同意見。士族乃朝廷治理天下的根本不假,但是,幫助朝廷治理天下的,乃是站在朝堂上的諸公,那些出身士族,不出仕為官,反而收攏門客武士,橫行鄉裡的士族,可並不能維護朝廷的安穩,反而會給朝廷製造很多的民亂,當除之。

  而且,國有國法,倘若山東那些士族真的是犯了法,朝廷就應該依法處置,若是姑息養奸,那麽今後其它對方的士族犯法,朝廷是不是也都不管了?

  最後還有一點,兒臣可以保證朝廷不會因為懲治些許犯法的士族,而運轉不開,因為最近兒臣用了一套新的辦法,為朝廷選官做事,目前看來,效果並不比那些士族舉薦上來的人做的差。”李世民在李建成開口了之後,立即正面剛道。

  他的話一講完,朝廷上秦王府關隴集團的成員立即表示李世民說的對,朝廷應該講究規章制度,這樣才能管的住人,山東士族就算全部都懲治了,還有關隴士族,江南士族,朝廷多的是人用。

  而明知道這事最終怎麽處理需要看於秋的態度的李淵,在李建成還沒有開口反駁李世民之前,就直接向李世民詢問道,“二郎所說的新的選官辦法,是為何法?”

  李世民抱拳“回稟父皇,兒身為陝東道大行台兼尚書令,對於治下五品以下官員,有直接任命的權利,此前擊敗吐谷渾和黨項諸部聯軍之後,兒臣給您上過奏折,在吐谷渾和黨項諸部舊地設州縣,派官員前去治理,您批準了。

  而新設的這七州四十二縣的主要官員,則都是兒臣從關中,宛洛各州縣衙門中提拔的低級官員和吏員,如今他們已經上任月余,基本已經將各州縣的戶籍名冊,官衙建設等差事完成了,不出意外的話,朝廷從明年開始,將會多出十三萬余戶納稅的牧民百姓,每年可得牛羊馬各四十萬頭以上,商稅和其它收入另計。”

  “牛羊馬各得四十萬頭,那豈不是一百二十多萬頭?吐谷渾和黨項諸部的牧民,能支撐的起這麽高的稅賦?”李淵有些意外的道。

  李世民笑了笑道,“不高不高,一點也不高,原先他們的頭人每年至少從他們每戶手中收走十頭牛羊和五匹馬,在得知咱們朝廷每年只收牛羊馬各三頭以後,許多百姓開心的合不攏嘴,非常的擁護朝廷在當地設官衙治理他們。

  而且,兒臣還與洺州達成了協議,明年他們就會出資在寧州建設越冬場,還與洺州紡織集團達成協議,每年他們都會出資大量收購牧民百姓產出的羊毛皮貨,為當地的牧民百姓增收的同時,也為朝廷創稅。”

  三頭羊,三頭牛和三匹馬,對於一戶牧民來說,真不算什麽,因為,作為一戶想要在牧區生存下去的牧民,牛羊至少會養殖百頭以上才會夠吃,馬匹略少,但也會有十幾二十匹用來放牧。

  李世民不說,李淵都差點不記得,李唐現在的版圖,都已經西抵龜茲,於闐,高昌等國了,這邊,可是幾千裡地域,適合做牧場的地方多的很。

  在得到李世民的這番確認之後,李淵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讚道,“二郎此政,解朝廷燃眉之急也。”

  “父皇,適才討論的是於秋請誅山東士族的事情。”被岔開了話題,李建成很是不悅的提醒李淵道。

  “於秋有請誅山東士族嗎?沒有吧!他請誅的,是那些勾結倭國,意圖不軌之人。

  不過,此事牽連甚大,不能任由於秋在山東瞎鬧騰,朕意,許於秋抓捕緝拿之權,議罪定罪,則是需要將人犯押到長安,交由朕親自判決。

  此外,大家再議一議山東諸州的都督人選吧!此乃人口眾多的文教盛地,不可不慎。”李淵直接給此事定了調子道。

  他知道朝廷現在阻止不了於秋,他自己也並不想與於秋起衝突,因為,他這裡有王門的親筆奏報,以朝廷現在的武力,根本拿不下洺州,而洺州上下,對於朝廷,也並沒有什麽不好的想法。

  所以,他將希望寄托在了女兒李秀寧身上,只希望回頭於秋跟李秀寧完婚了之後,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洺州的權力,如果他們能有下一代,那麽,即便是給於秋封了國,那麽這個封國將來也是自己外孫的,同樣也是他們李家的。

  他這種世家天下的思想很狹隘,但是,現如今這個時代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思想,只有於秋這個來自後世的人,跳出了這個思維,所以,他能快速的利用草根百姓的力量,做大做強。

  當然,李淵也不能讓於秋真的在山東揮起屠刀,抄家滅族,殺的血流成河,這會讓朝廷的威信一敗塗地,抓捕緝拿,這個策略他感覺就很靠譜,即滿足了於秋帶兵去山東乾他想乾的事情的要求,又不至於讓山東的士族被屠戮一空,整個糜爛掉。

  “父皇,此事不可……”

  李建成還待再爭取,卻發現,己方陣營中,有人正偷偷的給他打眼色,正是東宮的主要謀主之一魏征。

  自從他去過了一趟洺州之後,就感覺崔家很不靠譜,尤其是在於秋故意對他施展了離間計之後,他覺得,交好洺州,在政治上做些建樹,獲取一些民心口碑,李建成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何必被崔家牽著鼻子走,硬是在武力上與別人硬碰呢!

  之前要不是聽崔家的,上百萬貫的錢糧,就不會白白的給了吐蕃,吐谷渾和黨項諸部。

  這次要不是聽崔家的,山東各大世家的價值上千萬貫的木料,精鐵,錢糧和培育多年,超過萬數的門客武士,就不會損失了。

  李建成能否登上大位,與山東世家和於秋之間的爭鬥是否勝利,是沒有絕對關系的,因為於秋並不關心李家是誰當皇帝,說不定李世民當了皇帝,於秋過的還更加難受。

  而他們魏家,還有孔家,孟家,顏家等等,近乎一小半的山東世家,這次就找了很多理由,沒有參與到崔氏發起的軍事行動中去,事實上,已經分裂了山東士族集團。

  眼見著李淵沒有再理自己的意思,李建成也隻好帶著幾分疑惑的看了一眼魏征,選擇了閉嘴,至於那些在於秋請誅的名單中的各家安插在朝堂上的口舌,也在這時返回了朝班,能夠阻止於秋獲得山東的生殺大權, 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至於調查緝拿方面,他們自然有辦法應對的。

  於秋當然是不知道朝堂上現在發生的這一幕的,他只是安排了人手,對拓海號進行改造升級,並且,給托海號和即將下水的另外兩艘新戰船,制定攻略倭國的軍事計劃。

  廄戶不聽話麽,那就先打到他聽話。

  既然倭國不滿足做李唐的一個海外的屬國,那麽,就做洺州海外的一個產出基地,或者說殖民地好了。

  反正在倭國的礦產沒有被開采完之前,持股了洺州礦業集團的所有人,都是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的,洺州只出五百人,卻可以讓他們出五千人,甚至五萬人幫助去倭島做監工。

  不過,在長安這邊正商議著如何處理山東的後續問題呢!北平郡那邊就先傳來了好消息。

  在三門裝了輪子的炮車被於秋安排人運送到蘇州沿海登陸了之後,這邊就再沒有能夠抵擋的了洺州軍一個時辰的城池了。

  高開道都沒等蘇定方將火炮推倒北平城下,就直接派使者出城請降了,這家夥的處置權,於秋自然會交給朝廷的,蘇定方只是順走了北平郡和蘇州境內幾大城池的府庫和兩萬多青壯俘虜而已。

  堆著三門大炮的他想要帶著這些錢財和人口回洺州參加於秋的封王建國儀式,可沒有誰敢攔著他。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