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大農梟》第369章 搞推銷的李淵
  李元吉連夜跑回長安去了,這讓於秋和李世民都有點意外,更讓他們兩個意外的,是幾天前,在長安的李淵看到了眾多大臣帶回去的照片之後,非常的想要去夏國看看,讓人發給李世民的那份訴苦信。
  現在那些臣子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照片了,他這個做皇帝的卻沒有,這讓他感覺很沒面子啊!
  至於說從夏國回來的朝臣們給他匯報的與夏國的各種合作項目,李淵幾乎沒有任何異議的就同意了,這是李世民和幾乎九成以上的大臣討論通過的,他要是不同意,就必須得有很合適,而且更正確的理由來推翻大家,這幾乎不可能。
  所以朝廷又有新的政策要宣布了,所有百姓可以找朝廷借貸高產雞鴨鵝等家禽種苗回去養殖,此外,官府還有牛馬羊驢豬等牲畜,或牲畜幼崽,可以協議借貸給百姓養殖。數量之多,力度之大,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說治下兩百多萬戶百姓全部都可以借到,至少,關中,隴右,蜀中,河東,河南等緊鄰關中的州道,都可以享受到足夠數額的家禽和牲畜借貸業務。
  而且,關中是即刻施行,因為去夏國的朝臣們,已經帶回來了一大批。
  其它地方,則需要等夏國陸續供應上了以後,就可以施行,這對李唐治下的百姓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好事。
  因為,借貸的條件是借幼還熟,不管是家禽還是牲畜,而且,時間規定長達兩年。
  要知道,兩年的時間,雞鴨都可以孵好幾撥崽,牛羊牲畜,也都可以繁育一兩撥了,老百姓借貸養殖的話,妥妥有的賺。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百姓們對這一政策的熱情似乎並不大,甚至是完全沒有熱情,在政策公布了三天后,朝臣們將從夏國帶回來的種苗送到了各個縣衙鄉裡的兩天時間裡,居然沒有一戶百姓去衙門辦理這項借貸業務,甚至,問都沒人去問。
  這就讓李淵和所有去過夏國的朝臣們有些‘方’了,人家夏國之前也是這樣做的,百姓們從官府借到雞鴨種苗的了以後,幾個月之後就開始產蛋賣錢了,到年底的時候,不僅能把成雞拿去還給於秋,手頭上的雞鴨數量,還翻了兩三倍。
  至於死亡率更低的牲畜,那就更加妥了,養成的牛馬驢等牲畜,是直接可以下地乾活的,兩年中只要下一個崽,百姓就賺了。
  就算不下崽,留在家裡乾活也能讓人輕省不少,反正所需要的草料,都是野地裡長的,每天花點時間去放一下就好。
  豬羊這樣繁殖比較快的,一年之內,就可以輕松還債,還能多出好多頭崽,隻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大多數農戶家裡,就因為這項政策,增產了好幾倍,更何況李唐朝廷給百姓們的時間是兩年。
  最終,在李淵讓幾個宰相去長安周邊的鄉裡問過了之後他才知道,百姓們不借貸,是因為不信任朝廷會讓這麽好的事情,落在自己的頭上。
  百姓們不信任朝廷,不信任自己這個皇帝,這就李淵很有挫敗感了,難怪自己坐江山的這幾年,各地有這麽多的叛亂,這是因為自己不得民心的後果啊!
  然之後,他想起了李世民前兩天給自己寫的那封信,朝廷應該要樹立起讓百姓們認同,認可,忠誠,甚至是愛護,主動保護的思想意識,而且,樹立這個意識,首先,要從獲取百姓信任開始。
  借家禽幼苗,讓他們還長成的家禽,他們不是還有些擔心自己不能全部養活,最終還不上麽?
  朝廷直接不用你還長成的家禽,只需要你給一些雞鴨蛋,價值與借給你的種苗相當就行,這下總行了吧!
  畢竟,借一百隻雞,只需要養活三五十隻,也能連續不斷的下蛋,最終將雞苗的錢還上。
  而借牲畜幼崽,百姓們肯定擔心自己會白白虧損了糧草的用度,浪費了放養牲畜的時間。
  那麽,等價還可以了吧!
  一頭成羊,比三頭羊羔的價格還高,你找朝廷借三隻羊羔,養成了,只需要還給朝廷一頭成羊,這下總可以了吧!
  而且,其它所有牲畜,差價比例只會比這更大,養了絕對不會吃虧。
  朝廷隻追求收回成本,把欠夏國的貸款還上就可以了。
  這一輪讓利,在所有朝臣們看來,可是天大的仁政了,如果不是李淵規定了這種借貸隻面向百姓,朝臣們自己都會把帶回來的牛羊家禽全部借完了。
  可是,李淵太天真了,百姓們收到消息之後,仍然對這些家禽牲畜什麽的絲毫不感興趣。
  原因無它,他們還是不相信朝廷,因為你皇帝一句話,這個政策今天就改了,等我們養一段時間,你再來一句話,政策又改回去了怎麽辦?
  我們小老百姓,能跟你皇帝評理去麽?
  每次打仗的攤派,各種苛捐雜稅,朝廷還不是一句話,說加就加,百姓們能夠反抗拒繳麽?
  本來就想看李世民出醜的李建成這下可是樂了,要是他找夏國借的一千二百萬貫還不上,那樂子可就大了,他和於秋之間以後可就別想再如現在這麽親密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
  於是,他就開始帶著一幫人,控訴李世民這次出使夏國的全面失敗,不僅花了五百萬貫,買了一批夏國淘汰不要的武器裝備,還花幾百萬貫,買了一大堆可能砸在手上的家禽和牲畜種苗,讓朝廷負債累累,今後可能跟夏國起衝突。
  不過,這次李淵倒是跟自己強上了,他實在是不能忍受,百姓這麽的不信任他,不愛戴他這個皇帝的事實,在蕭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之後,他下鄉了,帶著家禽牲畜種苗,直接去到了農戶的家裡。
  “老漢,你看到這些雞崽沒有,夏國的夏王於秋弄出來的,養大了之後,最多兩天就下一個雞子,快的話,可能一天就下一個雞子,朕的皇莊養了好多呢!現在皇宮過萬人,都不用去外面采買雞蛋食用了,每天產的雞子,皇宮上下都吃不過來。
  你拿一些在家裡養吧!保證明年夏季之前,家裡能存下好多雞子,沒事可以自己吃一些補身體,還能自己用雞母孵出更多的雞崽來養,朕向你保證,借貸的政策,絕對不會改……”
  見到皇帝親臨自己的小窩棚,早就嚇的兩股顫顫的老漢,敢不要這些雞崽麽?
  他實在是害怕,自己如果不答應,皇帝身後跟著的那些侍衛,會一刀劈了自己。
  所以,老漢一臉為難的收下了雞苗,然而,李淵見到自己的推銷成功了,立即又來了興趣,招手讓侍衛將羊羔也抱了過來,還有養成的黃牛和突厥馬。
  “老漢,這羊崽……”
  皇帝應該做什麽,古往今來,就沒有一個很標準的答案,但是,李淵今天肯定是創了一個新記錄。
  向老百姓推銷朝廷的借貸產品,而且,是一戶一戶的推銷。
  連續兩三戶之後,老百姓們怕了,他們怕皇帝賴在自己村子裡面不走,要是讓村子裡提供他,和一些隨同他來的大臣和侍衛的一頓飯食,村子以後恐怕就解不開鍋了。
  所以他們最終都同意了借貸,只是,臉上有些發苦,感覺自己接下來幾年,可能要過上更加辛苦的日子了。
  成功的推銷給每家一百隻雞崽,十隻羊羔,一兩頭牛馬或者驢子的李淵很受鼓舞,他覺得,只要自己的工作做的到位,百姓們也並不是那麽不買帳的。
  於是,他將這些找百姓推銷借貸產品的任務,分給了所有大臣,官小的還不行,百姓們不大相信他們的保證,必須得高官, 正五品以上的中樞大臣才行,反正不將這些家禽牲畜種苗推銷出去,他們就別想回到朝堂上朝做官了。
  於是,整個關中各個州縣都熱鬧了起來,因為,借貸家禽牲畜給百姓們還只是第一步,教他們如何養殖,解決掉他們養殖上的各種困難,才是最關鍵的。
  你要是讓他們都養不活這些家禽牲畜,他們分分鍾敢把它殺肉吃了,收拾包袱往夏國跑了。
  所以,一輪雞鴨牲畜的養殖技術宣講,也是免不了的,一些糧食,草料的借貸,或者免費派送,也是免不了的。
  如此忙活了好幾天,老百姓們切切實實的看到了自己喂養的雞鴨和牲畜在長個,還掉朝廷的欠債似乎問題不大,甚至還能有很大的結余,這才放心。
  同時,對李淵這個皇帝的評價,也開始轉了口風,這讓李淵有些飄飄然的,感覺很爽。
  當然,關中動靜再大,也不可能有洛陽這邊的動靜大,在李世民的授意下,以長孫氏為首的洛陽世家開始發動百姓來參加於秋的慰問大會了,在李元吉不在洛陽的情況下,李世民幾乎是全盤接手了洛陽的軍政事務。
  所以,當第二天下午連夜趕路來到洛陽城南城門外的夏國親衛師官兵們,搭起了一座大舞台之後,這裡聚集了至少數萬百姓,當於秋等人乘坐飛艇再度來到這裡的時候,這些百姓們差點集體跪拜在了地上,一場文藝演出兼派送禮包的活動,在黃昏之前,正式拉開了序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