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初唐大農梟》第156章 持莨婊
房謀杜斷,那可不是說著玩玩而已的,都沒有到一盞茶的功夫,房玄齡就想好了一整套的辦法,李建成不是給他和杜如晦封了官職,要調他們去地方任命麽,他們回到長安之後,直接奏請去說降鄧士政,林士弘,鄧文進,徐圓朗和嶺南的馮盎等人。

 而想要這樣的造反軍閥勢力投降,首先朝廷就得善待這些造反勢力的領頭者,如果像劉黑闥這樣曾經叛亂佔領北方十幾州的重犯,朝廷都可以不殺,那麽,他們投降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比如,一心想要在循州做土皇帝的林士弘,在李孝恭和李靖的雙重壓力下,其實已經有投降的意思了,就是怕自己的下場不好。

 嶺南的馮盎,根本就不參與中原的爭霸,一早就有降唐的心思,只是沒有具體談條件。

 至於新叛的鄧文進,不過是因為蒙受了冤屈,咽不下一口氣,怒而殺了上官造反,都有說降的可能。

 李世民對於房玄齡的計劃十分認可,而如果是由他自己的屬下去說降這些人,等將來他真的發動政變上位之後,這些人複叛的可能也會很小,說不定還會成為自己堅定的擁護者,總比他們兩個去到一個州縣做閑散官,蹉跎歲月來的強。

 在李世民將給長孫無忌的信件發送出去的時候,於秋也正式以洺州都督的身份,接管了洺州的軍政大權,除了李士誠這個李淵派過來的長史之外,於秋對於洺州治下八縣的長官,甚至主簿功曹一類的官員,全部都來了個大換血。

 反正之前李世民拿下了洺州之後,只是對這裡實行了軍官,並沒有讓朝廷派官。

 於是,一大撥原先在洺州別府或者盧氏門下做管事,掌櫃,十分有經營頭腦的人被於秋任命為了各縣的長官。

 今後,這些所謂的縣令,主薄,功曹,都將以發展商業,振興本土經濟,興修水利設施,做好農耕等為主要工作目標,治安刑法方面,則全部由駐兵校尉管理,同時還兼職管理縣城守備。

 至於財稅,由於整個河北都處於免稅期,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於秋根本沒有安排人管這一塊。

 他在洺州都督府坐堂辦公的第一天,就是讓八縣的新任縣令給老百姓上戶籍,分田地。

 洺州現在光是州城永年縣,都有將近四十五萬人口,算上周邊幾個縣,總數則差不多達到了五十萬,這些人口於秋根本沒有打算讓他們回到原籍。

 而且,也不會給他們很多的田地,因為洺州原本的土地,是不夠於秋按照李唐朝廷那樣的數量,分給所有人的。

 原本農戶種植的永業田,口分田,在於秋大筆一揮之後,全部取消,以戶數為單位重新分配,下田全面退耕,中田看情況退耕,隻保留地勢平整,水利灌溉方便,不需要休耕的上田。

 按照於秋初步統計的數據,洺州的中田大概有五百多萬畝,上田有三百多萬畝,以洺州五十萬差不多十二三萬戶的百姓來計算,給所有人均分的話,每戶能分六七十畝地,然而,最後於秋隻給原本土百姓制定了每戶四十畝責任田的標準。

 因為,按照於秋的估計,即便是今後給他們配上牛馬牲畜,他們可能也種不過來這麽多地,因為這個時期四十畝田地已經比後世三十畝田的面積還大了,以後世我國半機械化的種植,都很少有農村的百姓能種植三十畝田的,更加別說,在糧食價格未來幾年會大跌的情況下,於秋會讓治下百姓種植一些技術難度較高的經濟作物。

 當然,要是有人說自己家裡人口多,感覺種四十畝田不夠吃的話,沒問題,讓你成年了的子女分家出來單獨立戶,你的子女又可以分到四十畝責任田,不過,今後將會承擔相應戶數的稅賦。

 在都督府保證所有農戶種四十畝田足夠全家吃用的情況下,百姓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反彈。

 至於那些外地逃難過來的饑民,願意繼續務農種地的,於秋也會將他們的戶籍編到各個以農耕為主的村子,同樣也給每戶劃四十畝田地。

 有願意繼續留在洺州城,以及今後各個縣城開設的工坊務工的,則會分城內的房屋,或者城池周邊十裡以內的土地一畝給他們,這些土地可以自由用於建屋,種菜地,養殖牛羊家禽之用。

 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大部分從各州逃難過來的百姓,都不願再種地了,他們更情願在各個工坊務工,原因是過往的教訓告訴他們,種地沒前途,甚至是死路一條。

 而在工坊做事,至少現在頓頓可以吃飽,還有工錢拿。

 對於他們的明智選擇,於秋表示了鼓勵和讚同,並且響應了大家的要求,並沒有將選擇在城內務工的百姓劃歸為匠戶,而是在大唐原有的戶籍冊子上,將所有種田和不種田的百姓分別標注了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字樣。

 今後,它們的區別就是納稅的方式的不同而已。

 在三天的戶籍錄入工作完成之後,最終有五萬戶左右將近二十萬人口,被分散在八個縣的鄉村,成為洺州農村居民,他們將全部獲得土質較好,水利灌溉方便的上田四十畝,這樣,於秋就分出去了兩百萬畝左右的上田。

 在有六萬戶左右,大約二十五萬人口,被分散在以州城為主的八座城池以及各個烏堡改建的工坊,成為洺州的城鎮居民,他們擁有城池周邊六萬多畝土地,其中有一些是原本的上田。

 還有一萬多軍戶,大約五六萬人口,則獨立於居民之外,他們所種的是整片的軍屯田,吃的是大鍋飯,所住的是集體分配房屋。

 沒有分配完畢的一百萬畝左右的上田,就是由他們主要負責打理,平均每戶的耕種面積達到了將近一百畝,但是,軍屯田地不僅僅是由軍戶家屬耕種,都督府會組織集體勞役一起幫忙耕種。

 經過一輪裁剪之後,洺州隻保留了一萬五千正規軍的編制,這還包括三千鬼面騎士,最終於秋給周邊七縣每城的駐兵校尉分了一千人,洺州駐兵五千人,而且,半數以上配了戰馬,三千鬼面騎士則為機動力量,可以在外機動作戰,也可以回洺州休養。

 之所以給各個戶口不過幾千戶的縣城都駐守一千正規軍,一是因為於秋要對各縣實行嚴格的防疫,防災控制。

 二是因為於秋接下來將會對洺州所有地區進行一輪大改造,需要足夠多的士兵,做組織管理工作。

 秋收之後,洺州可是要進入長達四五個月的霜凍冰雪期,這麽長的時間,如果全部讓百姓們閑著吃飯,那可不是於秋的風格。

 洺州大部分區域都是平原,修路倒不急於一時,修建房屋,幫助百姓抵禦寒冬,是第一要務。

 可以抗住三尺厚的積雪的磚瓦結構房,是於秋給治下百姓居住的民房制定的硬性標準。

 現在洺州境內數十萬畝田地即將收割,各地又在源源不斷的運送糧食過來,短期基本就沒有糧食方面的憂慮了。

 積極備貨,做好了與西域胡商的易貨工作之後,再修建好各家的房屋,準備越冬,就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從八月底,到臘月以前的這兩三個月時間內,必須要全面完成所有農村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部分完成城鎮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先讓大家可以安心的住下來,務必不讓寒冬凍死洺州的百姓。

 這個任務看似艱難,其實於秋在之前的幾個月裡,已經將任務完成了一小半,而且,已經鍛煉出來了一個能夠快速修建這種磚瓦房屋的團隊,於秋的私人領地內,早就已經修建好了數十個幾百戶規模的村莊。

 並且, 在洺州城往洺津渡的六十裡左右的道路兩側,也全部都做了村莊修建規劃,現在,已經都快完成了一半,在有更多人手投入的情況下,這種一層的磚瓦結構民居,修建起來會更快,畢竟,它的主體除了幾面牆和一個房頂之外,就是兩座火炕和一個灶台,屋內的家具,百姓們可以去家具廠采購,或則借貸,實在不行,就先堆在炕,以後再慢慢購置家當。

 在磚瓦,樑木,窗戶,門框門扇都有工坊批量製造的情況下,十多人,兩三天就可以砌起一座百來平的磚瓦房屋,晾曬個兩三天,去去泥腥子味,基本就可以居住了,至於刷牆裝修,美觀之類的,可以稍後有空了,自己動手做。

 臨近中秋,當於秋的規劃基本都做妥當的時候,褚飛那邊傳來了消息,他帶領了數十個大駝隊,甚至七個國家的使節團,往洺州這邊趕來了,最多五天就能到。

 這倒是讓於秋很驚喜,與商人做貿易,自然是沒有與國家做貿易的量大,最關鍵的是,代表國家與於秋做生意的這些人,更加能滿足於秋所需要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非本土物種的需求,有利於他完成高級物品獎勵任務,得到更好的獎品。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