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大農梟》第521章 又是1年上元節夜
  於秋發現自從自己醒來之後,幾個老婆就一直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自己,難道是自己許久沒有交公糧,她們疑心自己在外面有人了?
  很快,於秋就否定了這個猜測。
  因為,過往的時候,自己基本沒有對女人主動過,連收白鳳,都是大家夥合力勸說,自己才收的。
  她們是抱著研究的心態在看自己,就像孫思邈看到一種未見過的藥材的時候一樣,這種感覺很不好。
  其實,於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經不起反覆推敲的,仔細想,就會發現很多漏洞。
  不說大黑牛的來處,就是她們現在所在的山莊,整個夏國境內種植的各種高產果樹或者作物,也都是突然冒出來的,根本不是盧氏留給他的秘密產業,或者說,他的師門派人給他送來的。
  以前幾女沒多想,現在想來,可是疑點重重。
  不過,他們並沒有猜穿於秋的勇氣,反正於秋掌握的力量越神奇,對她們來說,越是一種好事。
  倒是明顯被人不當正常人看待的於秋,最近有些鬱悶,張喜兒這幾天旁敲側擊的問了他不少傻問題,比如,他為什麽看上去一點都沒有老。
  比如,他不吃飯,是不是也不會餓死之類的。
  倒是問的於秋有些哭笑不得。
  於秋也無法解釋,為什麽自己把胡子一刮,外表看上去和十幾年前沒有什麽差別的問題。
  今年的春節,算是於秋一家人最團圓的時候,幾女帶著各自的孩子,都在山莊裡住,還有憨子,大頭他們的妻兒。
  於秋不僅在水庫的冰面上帶著幾個孩子滑了冰,還用積雪在山莊的院子裡堆起了很多雪人。
  除了沒有帶著孩子們搞什麽學習之外,於秋也算是結結實實的陪孩子們過了一個歡樂年。
  心中期盼著於秋能傳授幾招絕學給自己的孩子的張喜兒或李秀寧幾女,很是失望的提出了上元節那天,去凱旋門廣場看煙花晚會,一次來彌補自己失落的心情。
  於秋沒有拒絕,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上,於秋明顯跟她們有分歧,他認為,七歲以下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玩耍,而不是去強行去學習一些他們現在還用不上,也理解不了的知識。
  而由於得知了於秋會親臨今年的煙花晚會,國務院那邊組織的尤其用心,遮天一般的彩色煙花,在洺京城內足足放了一個時辰之久,放完大煙花,於秋還和李世民以及眾位國主們親自下場打起了鐵花,讓一眾夏國的百姓們很是樂呵的看了打半個晚上。
  “曾幾何時,這樣熱鬧的場景,也曾出現在我的夢裡,卻不想,你能提前將其實現。”玩累了的李世民和於秋坐在了百姓們臨時在凱旋門廣場兩側的道路上擺起的路邊攤上,一邊吃著甜膩膩的湯圓,一邊感慨的道。
  “任何事情,做到了極致,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富民也是,大家都歡樂了,你想不歡樂都不行。”興致很不錯的於秋吞下一顆湯圓道。
  “我今日才知道,倉廩足而知廉恥的道理是如此的正確,富人確實比窮人好管,治理國家,只要讓百姓們富裕起來,大多數問題都能解決。
  所以,明年我打算再減一次稅,讓百姓們更加富裕一些。”李世民再度接話道。
  “等各國的政策與夏國同步之後,田地稅在全世界范圍內就都將不複存在了,你要減稅的話,只能減工商稅。
  不過,減著減著你就會發現,你們的財政收入會越來越多,因為,按照目前的宏觀條件來看,減稅其實是對經濟的一種刺激,工商業的發展,還有巨大的潛力沒有爆發出來。”於秋笑道。
  “是麽,據我所知,夏國今年的財稅結余高達八千萬貫,這是除去所有開支之後的淨結余,如果按照你所說,這些錢將來越累積越多,會不會有什麽問題?”李世民有些不解的道。
  “當然會有問題,錢多了,政府需要面臨的就是如何花錢的問題,目前,夏國還有很多基礎建設方面的大工程需要投入,八千萬貫結余也算不得什麽,未來,等基礎建設全部搞好了,就要往其它方面花錢了。
  比如,讓全民可以完全免費看病,讓所有的老人可以領取足夠日常生活的退休養老金,給失去工作的人,最低的生活保障金,給所有意外傷殘的人,一定的生活補貼,甚至是直接給百姓們發錢,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於秋笑道。
  “直接給百姓們發錢?”李世民有些難以置信的道。
  不收百姓的農稅,已經是夏國顛覆了幾千年來的傳統了,還反倒給百姓發錢,這豈不是證明,過往幾千年的稅收政策,都是錯誤的?
  “是的,今年夏國就打算給百姓們發農耕補貼,每畝田每年至少一百錢,還準備給百姓們發家電補貼,農機車補貼,各種養殖補貼,讓百姓們買家電,買拖拉機,小汽車,搞家禽,牲畜養殖的時候,都能得到一筆財政補貼金支持,百姓們貢獻的稅收,就應該用在百姓們身上,你既然推動了聯盟內各國與夏國政體同步,可一定要跟上這個政策哦!”於秋笑道。
  “你夏國不過三百萬人口,兩千多萬畝耕地,補不了多少錢。我朝廷治下現在有兩千多萬人口,耕地則是有近四億畝,如何補貼的過來?”李世民有些發愣的道。
  於秋笑道,“補貼的過來的,錢不夠可以貸款嘛!當你開始給基數最多的農民發錢了之後,你會發現,有很多好處會冒出來的。”
  “有很多好處?”李世民抓了抓頭皮,一時無法反應過來,他打算回去之後,第一時間找自己的幾個秘書問問,不行的話,他還得備些禮物,去請教夏國的幾位大經濟師。
  至於那些圍在周邊的其它各國的國主們,則是更加想不透了。
  在他們看來,錢越花越多的事情,隻可能在夏國出現。
  倒是在夏國待的最久的房玄齡,已經大致領悟了於秋的意思。
  當消費者擴大到所有人的時候,工商業肯定會再度爆發,為國家創造很多稅收,讓更多的農民在耕種之余,創造工業價值。
  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生產和消費之中,擴大勞動力和消費市場,就是推動整體經濟向好的基礎。
  只是他想不明白的是,如何把控這個度,他相信,夏國的大經濟師,一定有一套計算的公式,可以得出具體的數據,把控好補貼和扶持的力度。
  “時至今日,你們心裡大致也知道,一個發達,富裕的國家,需要具備哪些要素了,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定的國民文化素質,完整的需求供應產業鏈,以及豐富的儲備物資。
  既然方向已經擺在這裡了,那麽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做事情,我們可以先把十年作為一個階段,十年之後,我希望去往世界各地的時候,都能乘坐飛機,甚至能坐火車或者汽車。
  我這麽說,你們可能還無法理解,就是在這個階段內,你們的基礎設施,必須要建設到有機場,有鐵路,有公路的程度。
  當你們完成了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與外界暢通無阻了,差不多就可以告別貧窮和饑餓了。
  當你們的國民都有文化,有知識了,他們就具備幫你們打造完整的供需產業鏈了,那個時候,你們距離富裕,就不遠了。
  當供需產業鏈打造完畢,你們需要的就是累計和儲備,在這個階段,一般的問題就已經難不倒你們了,積累的夠了,你們就富裕了。
  當然,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在不斷升級的,比如,咱們夏國,就最先完成了公路,鐵路和機場的建設,可別這就已經把效率提升到最頂端了,我們的建設一步都不會停止,下一步我們要建設的,是網絡。
  十年之後,你們還沒有網絡的國家,可能就又會落後我們夏國一大截。”於秋見諸位國主們都在,又想起了自己的系統任務,故意將話題扯過來道。
  “網絡?這又是個什麽東西?”李世民等人一臉懵逼的道。
  “一種高科技產品,現在,只能說是概念產品,等我們衛星基地再發射幾顆衛星上去了之後,它就會問世了。”於秋答道。
  “你能,給我們形容一下這個‘網絡’麽?”李世民追問道。
  “簡而言之的說,它是一個可以拉近大家距離的東西。
  比如,你在長安,我在洺京,你想要給一份文件給我看,或者給我看一些圖片,與我見面,只需要用連了網絡的電腦,或者我們未來可能會推出的智能手機,就能瞬間實現。
  當朝廷治下所有地區都覆蓋了網絡,那麽,你就可以即時的知道治下任何地方發生的事情,方便即時下令處置,你說厲不厲害?”於秋笑著向他們反問道。
  “即時知道治下發生的事情,即時處理,是真厲害。”李世民面色嚴肅的道。
  真要是如於秋說的這樣,那麽統治者對於治下的控制,就將達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今後來自於內部的叛亂,幾乎就沒有了。
  “所以,未來,網絡建設,將是我們夏國發展的重中之重,可能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用到網絡,甚至離不開網絡。”於秋笑道。
  “每個人都需要用到?那豈不是很賺錢?”李世民比眾多國主先一步反應過來,開口向於秋問道。
  於秋點頭道,“確實很賺錢,不過也很燒錢,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實現網絡的全面覆蓋。”
  “投入大不怕啊!你們夏國有的是錢,我們朝廷治下有人力,有需求,大家合起夥來一起乾唄,指不定又能做成一個大集團公司呢!”李世民很是積極的道。
  聞言,於秋一副很心動的表情點了點頭道,“咱們確實可以一起把它搞起來。”
  “有你這句話就妥了,旁的事情你交待一聲,我來給你籌措安排。”李世民沒有注意看房玄齡的眼神,大包大攬道。
  於秋點了點頭道,“那就這麽說定了,你把有意投資這個項目的人統計統計,回頭我在洺山書院找幾個學生牽頭,建一個項目組起來,把資本籌集的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先做起來。”
  不等李世民回答,周邊一同坐著吃湯圓的國主們便紛紛舉手開口表示,自己也願意加入到這個項目中來。
  於秋則是笑著表示歡迎他們在加入,並且跟他們說了很多互聯網的前景,口頭答應了敞開讓他們投入這個項目。
  一直玩到後半夜,這場節日的聚會才算結束,返程的路上,房玄齡與李世民一同步行,開口向李世民道,“陛下,您難道沒有覺得,於秋說的那個網絡工程,是一個大坑麽?照我估計,這可能是一個投入巨大,重要性也很大,但並不能賺什麽錢的項目,因為,過往的時候,於秋做事沒有這麽大方過。賺錢的項目,肯定是於秋自己佔大頭。”
  “你說的這點我也知道,但是我覺得,這個網絡工程項目,即便是不賺錢,只要於秋做,我們也得做。
  過往的教訓告訴我們,連於秋都舍得賠本做的事情,一定有大好處,他所說的,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即時傳遞文件或者信息,還有在一個地方,就可以向全世界出售貨物,這些功能太強大,太重要了。”李世民攤手道。
  他想想都覺得,一個有網絡的世界是多麽的美好,只有通了這個網絡,作為統治者的他,才能真正的統治世界。
  “可是,我們也得計算一下投入和回報的問題。過往的時候,夏國做這樣的低投入高收入的項目,可是做的太多了。”既然李世民知道了這個投資可能是個坑,卻仍然堅持要做,那麽,他就有他要做的道理,房玄齡站在為李世民的投入和收益做打算的角度道。
  “投入和收益,可不是這麽算的,夏國只有三百萬人口,方圓五百裡地界,於秋做互聯網,也不過是鋪設方圓五百裡地界,統治三百萬人口,可咱們有兩千多萬人口,方圓數千裡地界,所以,咱們投入多一些,使用的人數也多些,將來用的多,為咱們提供的方便也多,咱們是賺的。”李世民給房玄齡解釋道。
  房玄齡想了想之後,倒也覺得李世民這話沒有問題,只是覺得,李世民到時候收到項目組的投資清單的時候,心臟可能會疼。
  倒是於秋,在回去的路上跟李秀寧幾女聊起李世民來的時候,對他的評價頗高,誇他這幾年長進了不少,是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人,居然敢主動踏入互聯網投資這個坑裡面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