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初唐大農梟》第252章 經營原則
 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三個人如石膏蠟像一般,在營業大廳裡站了好久都沒有動過。35xs

 他們想不明白,於秋利用銀行一直這麽賺錢,到底是誰虧錢了。

 連秦王府的三大智者都想不透的問題,其它人就更加別說能夠想透了。

 他們去追問了那個用銅錢和生絹兌換洺州錢的人,為什麽虧本也要兌換洺州錢。

 那人給他們的回答是,生絹一直都在隨著物價的下跌而下跌,而銅錢,卻是因為物價的下跌,在變的更加值錢,洺州錢是所有銅錢中最精美,而且不會生鏽的,他拿著這些新銅錢,過個一年半載,肯定比現在給出去的那點鏽銅錢和生絹值錢的多。

 而且,他要是拿這些新銅錢做買賣,買賣的對象會更願意跟他做生意,這裡面隱性的收入,根本不可估量。

 他們又去追問了那個用熟綾換不記名存票的人,那個人則是告訴他們,自己的老家在蜀中,這五十匹熟綾是他從蜀中一路走貨到洺州賺到的,將其帶回去,一路上需要專門雇兩個人搬運,還會引起別人垂涎,兌成銅錢,用一輛大馬車都未必拉的完,而兌換成不記名存票則不同,往懷裡一揣,就能輕松上路了。

 現在蜀中有好幾個家族加入了洺州商業同盟,自己回去蜀中,將其拿出來找那幾家買貨,即便是折掉二十幾貫,也是劃算的。

 因為,拿這些不記名存票給那些洺州在蜀中的同盟商戶,他們更加願意收,還會給他采購的東西打折,因為,他們不用帶著極重的銅錢絲帛來洺州購買貨物了,會省下很多運輸成本。

 而且,他覺得以後這些收洺州不記名存票的商戶,必定會做大,第一是因為他們的運輸成本更低了,第二是因為不記名存票,幫他們鎖定了像自己一樣的客源,所以,他也想要回去聯合一些人,組一個商隊,加入洺州商業同盟。

 最後,他們又去追問那個貸款的,得到的答案,則更加讓三人吃驚。

 那人是要貸款蓋樓房的,樓房蓋好了之後,出租出去,能夠讓他收到很多的房租,別說這一點利息了,一年時間,就算再賺蓋一套房子的錢,也不是不可能。35xs

 按照三人之前對洺州的了解來看,這人說的話一點也沒有錯,可這麽一來,所有人都因為洺州銀行而受益了,可到底是誰在虧本呢?

 難道,這世間的財富不是有定數的嗎?會憑空多出許多來?

 對於這個問題,於秋在大戶室給大家做出了解釋。

 “各位一定很想知道洺州銀行的經營原則吧!首先就是給大家帶來便利,從便利中節省出很多消耗。其次就是成就大家,稍微的分享一點大家發展的果實。

 你們之所以感覺所有在洺州銀行辦了業務的人都佔到了便宜,是因為洺州銀行確實給大家省下了一些開支,並且在資本的推動下,加大了一些產出。

 比如,一個農夫,沒有斧頭,靠手折,每天只能挑回一擔柴火,賣出來的錢,養活不了自己,但是有了斧頭,他一天卻是能砍十擔柴火,另外炮製一些好的木料出來,賣很多錢,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有所結余。

 而我們洺州銀行,就是做這個借錢給他買斧頭砍柴的人,不僅讓他自己掙到了錢,還讓對柴火和木料有需求的人,享受到了更加廉價,更加充足的柴火。

 可能,你們中間,還有許多人不懂錢的意義,但其實它最大的意義,就是流通。

 再跟你們打個簡單的比喻,我有一貫錢,肚子餓,買了幾個饅頭吃,賣饅頭的商人的從我這裡賺了錢,可他做饅頭,需要麵粉,於是拿從我這裡收到的一錢去找賣麵粉的農夫買麵粉,從中間賺取一些可以讓自己也吃飽飯的差價。

 而賣麵粉的農夫收了買麵粉的商人的錢之後,需要用來蓋房子居住,於是,他將賣麵粉得到的一錢,拿來找我這個生產磚瓦的人買磚瓦蓋房子,錢又回到了我手上。

 我得到了自己想要吃的饅頭。賣饅頭的商人,在我和賣麵粉的農夫中間賺取了差價,讓自己吃飽了飯,只會種地的農夫,將從地裡種田得到的糧食換成了錢,修建了他想要住的房屋,我們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且,這個輪回還不是那麽簡單,蓋房子的農夫不僅需要磚瓦,還需要木料,家具。

 所以他蓋房子的時候,也會花錢給這些做木料,家具的人,從而,成了我之前說的砍柴伐木的那個農夫的客戶,形成另一個商業交易循環。

 所有的人,都在這個一個個循環裡扮演著一個個環,而當金錢不斷的快速流通,各司其職的他們,就會不斷的從自己的生產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實現富裕,所以貨幣流通起到的作用,那就是精良大家的工具,放大所有人的生產力和實際產出。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人是會變的越來越窮的,就是那些隻享受,不產出的人,隨著物產的豐富,他們的開銷越來越大,不能成為環中的一個,他們的老本總有一天會被吃光。”

 於秋的這段話說的很長很長,說完了之後,大家整個都安靜了下來,當然,也有像夷男,阿史那屠蘇這樣,腦海裡全是環環環,根本不知道於秋說的是啥的人。

 所以,他們兩個草原上來的家夥相視一眼之後,由夷男向於秋發問道,“那我們屬於那一環呢?”

 於秋笑著給他們解釋道,“你們跟那個種田的農夫一樣,屬於產出的一環,你們喂養的牛羊會在我們這裡換到錢,買到你們想要的衣物,鹽巴,茶葉,生活物資等等貨物,有了足夠多的這些東西,再加上我們洺州幫你們建設的越冬場,你們的人口就和養殖的牛羊數量,就會越來越多,可以換取更多你們想要得到的物資,從而達到共贏。

 反之則不然,你們和我們不通貿易,你們沒有足夠多的鹽巴,喂養更多的牲畜,牲畜的族群壯大不了,我們的種植的茶葉,煮出來的鹽巴,不能換到足夠多的肉食皮貨,來補充我們自身的需求,我們大家就都挨窮。

 當你們在風調雨順的年成養出來的牛羊多了,換到了更多的生活物質儲備,碰到了大災之年,你們的抵抗能力就越強一點,當真的有越冬場都無法幫你們的牛羊渡過冬天的大白災出現時候,我們還可以為你們提供貸款,讓你們買糧食挺過去。

 因為你們之前豐年的時候,通過交換得到了足夠多的財產,我們不用擔心你們還不起,等到了災年過去,你們再度將牛羊的種群繁殖開,就可以還上我們的債務了,這樣就避免了兩族因為自然災害,在邊境打仗,死掉許多人,相互消耗,相互倒退。”

 聞言,夷男很是堅定的點了點頭,今年他就是受了洺州的資助,在朔方與靈州之間的那片草場站穩了腳,這一帶的水草未必有多豐茂,但是,有用馬匹在洺州交換的鹽巴和茶葉,以及各種生活用具和藥品,他們比在漠北的時候要好的多,基本沒有凍死幾個人。

 而今年開春以後,他們不用擔心牲畜的鹽分供給和糧食問題,牛羊的幼崽一個都沒有宰殺,等這些牛羊啃食一季肥美的夏草之後,到了秋冬季節,其數量一定能增長兩成以上,畢竟,羊的繁殖速度和生長時間都在幾個月以內。

 拿這些增長出來的牛羊跟洺州換取更多的發展必須物資之後,他有信心明年自己部落的牛羊數量,還會再增加兩三成。

 突利這邊基本也是同樣的情況,自從他們開始和洺州貿易之後,牛羊數量就開始呈直線增加,因為限制他們牛羊和人口數量壯大的主要因素被解決了,相比較之下,遲了半年才跟洺州開始貿易,並且中間還在李唐邊境吃了敗仗的頡利,實力就在急劇下降。

 於秋這個合則兩利的說法,通過這些實證證明之後,很站的住腳,所以,在高句麗和中原各家還沒有表態的時候,他們就率先開始表態了。

 “於都督,我這次從薛延陀帶了五萬頭犛牛,十八萬隻羊,三萬匹馬,和五百車牛筋皮貨到洺州來,你幫我算一算價格,我要拿它入股你的洺州銀行,只希望將來我薛延陀汗國出現危機的時候,洺州銀行能夠貸款給我們購買物資,幫我們渡過難關。”夷男率先報出了一個數字道。

 於秋笑了笑道,“計價的工作,在你趕到洺州的時候,就已經在進行了,由於頡利和突利兩位可汗都派人帶了大量的牛羊和皮貨到洺州來,價格上,可能比早前幾個月販賣牲畜過來的時候有所回落,你可得有心理準備。”

 “你給他們兩位計算什麽樣的價格,就給我計算什麽樣的價格,我相信於都督你的為人,如果,我們三方都不能從這貿易中獲利,那麽邊境的戰事,肯定會不可避免的開啟的。”夷男很實在的道。

 於秋笑著點了點頭道,“是的,既然大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 那麽,保護咱們大家共同的利益,就是關鍵,做你們草原朋友的生意,洺州一定盡可能的平價,因為,富裕的突厥人,才有更多的錢給我們洺州賺,我們的出發點,是想讓你們富裕起來。

 所以,我們會以市場零售價八成的價格,全部吃下你們的貨,你們應該知道,由你們自己一窩蜂的將這麽多牛羊牲畜拿到市場上賣的話,絕對能讓價格跌到現在市價的一半以下,而且,沒有人會拿那麽多現金出來買你們的牛羊,換成織物的話,在折算的時候,你們還會被折一次價。”

 “八成麽,那確實很不錯了。”夷男和阿史那屠蘇相視一笑道。

 至於代表頡利,與他們兩人不對付的執失思力,也是微微的點了點頭,沒有表示反對,因為這已經比他心裡預估的價位高出許多了。

 場中雖然是他們三人在說話,其它人卻也在心裡默默算著數,雖然李唐的物價今年還在持續下跌,但是一隻羊在關中,還是能賣到四貫錢的,一頭犛牛則是能賣到二十貫以上,馬匹,則在三十貫上下。

 這麽一算下來,夷男帶到洺州的東西,價值大概在三百萬貫左右,而頡利和突利,比他隻多不少,也就是說,光是這三大汗國,差不多就要佔據洺州銀行一千萬股以上的股份了,那麽,剩下來的股份可不多了啊!才兩千九百萬股。

 要知道,高句麗這邊,還有三個國家想要獲得洺州銀行的股份呢!光是一個淵氏,胃口就不小。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