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初唐大農梟》第528章 0年大計
節目錄製繼續,現場的觀眾們對於秋經意或者不經意間講出來的話都聽的越發認真。

   因為,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們,於秋從來都是言之有物的,只要從他的口風之中得到一些信息,做好下一步規劃,別說是發點小財,就算是實現大富大貴,也未必不可能。

   很快,於秋就說起了未來社會行業的發展趨勢。

   “大家可能以為我們夏國的工商業已經很發達,做的足夠大,賺盡了天下的財富,其實在我看來則不然。

   首先咱們夏國的產業還不夠大,因為產出的商品並沒有能夠足額供應聯盟所有成員國的兩億多百姓。

   我希望各個產業未來的發展都必須著眼全球,著眼全人類。

   當咱們的貨物是賣給全世界所有的人的時候,哪怕你做的只是喝飲料時用的吸管,上廁所用的衛生紙,也能做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規模,帶動幾千甚至過萬人的就業。

   而當千千萬萬個類似的產業做起來的時候,百姓們的物資享受,就將會得到足夠的滿足,窮苦日子才會一去不複返。

   所以,夏國做產業的終極目的,不是為聚錢財而有之,而是為了推進社會發展。

   相信夏國這些年對外做產業的好處大家都看到了,只要咱們的產業做到哪裡,哪裡的百姓就會擺脫貧困,做到豐衣足食,甚至是快速實現富裕,讓整個產業鏈下遊的百姓都受益。

   因為,這些產業,能夠提升大家的生產效率,能夠將更多過去大家認為沒有用處的東西變為寶物,讓大家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

   於秋的講話讓演播廳所有的觀眾都連連點頭,而這時,李世民這個捧哏也很好的將話題接了過去道,“道家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而人皇陛下奉行的理念,則是人定勝天,讓人達到理解世間萬物,統禦世間萬物,甚至做世間萬物的主宰的程度。

   目前看來,人皇陛下的理念,更有利於咱們人類,以往那種看天吃飯的日子,已經逐漸成為過去式了。

   而想要實現人定勝天這個願望,咱們還必須要做到一點,那就是提升咱們所有人類自身的能力。

   掌握更多的技術,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利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知識來改造咱們的生存環境,造福子孫後代,這是接下來咱們人類發展的大方向。

   今年洺山書院的大學畢業生,已經達到了千人以上,我希望,未來能夠有萬人,甚至十萬人達到這樣的文化水平,讓咱們在各個領域上都不缺乏人才……”

   “不止,應該說,未來每一個沒有智力障礙的人,都需要具備大學文化水平。”於秋打斷了李世民的話道。

   “每,每一個人都達到大學水平?”李世民和劉璟洲,乃至現場的所有觀眾都目瞪口呆的看向於秋,一臉的不可思議。

   要知道,培育一個大學生所需要的教育資源可是巨大的,夏國通過十五年的努力,乃至全世界招生的模式,目前每年為社會輸出的大學生人數,也勉強隻到了一千人左右。

   以現在的教育投入,哪怕是人口一直不增長,也需要好多萬年時間,才能將兩億多人全部都教育成大學生。

   這個數字,大到很難以想象,即便是對未來的教育規模增長有很大的預期,大家也都難以想象需要多長的時間。

   而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是現在那些在各個行業做翹楚的大學生,那麽這個社會能進步到什麽程度,大家則是更加難以想象。

   見大家都一臉懵逼的樣子,於秋笑著道,“這其實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洺山書院成立之初,咱們夏國實行了九年製義務教學,規定所有人都必須要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才能走上社會工作。

   現在,十五年過去了,九年製義務教學制度早就已經過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咱們需要的人才只會更加高端,推出十二年,或者十五年義務教學制度,是必然的。

   沒有更多大學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已經很難很好的管理當下社會,因為他們知識量不夠,治理盲點會很多。

   當更多的有識之士引領了社會,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那麽,繼續推動社會向上發展則將成為必然之勢。

   任何地區想要跟上夏國的發展腳步,就必須跟進夏國的政策,相信,跟緊夏國腳步的好處,在去年執政聯盟所有成員國與夏國實現政體同步了之後,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很遠的事情,只要大家努力的推廣教育,三代人的時間基本就能實現,五代人的時間全部實現也並不是夢。

   因為,讓每個接受教育,是咱們人類發展的百年大計中,最重要的一計。

   人類科技水平的高度,差不多直接能夠決定咱們這個社會的發展程度。”於秋笑著向大家道。

   “百年大計中最重要的一計?莫非,人皇陛下還有很多其它讓人不可思議的百年大計?”劉璟洲敏銳的抓住了於秋話中的意思,開口問道。

   於秋點頭道,“當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是做太遠的計劃,又不現實,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做幾十年到一百年的計劃是最好的。

   我現場隨便提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大家以前沒有想過的。

   比如,你們能根據現在的人口增長的趨勢,判斷二十年以後的人口數量嗎?

   你們知道,人口放大十倍之後,治理這個世界的難度翻了多少倍嗎?需要多少的生活物資嗎?

   你們知道,我們如果不提前考慮到這些問題,做足夠的準備的話,到時候社會上會出現什麽樣的問題嗎?

   你們大多人都不會想這樣的問題,都只是想著,現在自己多子多孫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情。

   洺京現在的常住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五百萬,如果不是這兩年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往趙州遷出,可能已經達到了七百萬,甚至八百萬,而以此前的趨勢來看,洺京城五年內就會達到一千多萬人口,比李唐建國時全國的人口加起來還多。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一個感冒咳嗽的傳染病,都可能應發巨大的災難。

   一個下水道排汙的問題安排的不好,都可能出大事。

   而我再告訴你們一個數據,你們看到了之後可能會很驚訝。

   由於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的戰爭停止,百姓進入了穩定發展期,人口增長趨勢呈爆發式上漲,只需要二十年時間,在聯合執政聯盟內有正式戶籍的人口,可能就會達到六億以上,比現在多三倍。

   也就是說,二十年之內,咱們不能把生活物資的產出能力增加三倍以上,社會就因為供需不足,而出現問題。”

   於秋說到這,李世民這個捧哏又有話說了,開口道,“從過往的史書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政體的滅亡,往往是因為老百姓們吃不上飯了。

   不能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的國家,社會次序就會崩塌。

   因為,人在餓極了的時候,是沒有理智可言的,很少有人能突破生理需求的限制。

   所以,其實無論咱們的工商業有多發達,給大家提供食物的農業,都是基礎,是最關鍵的一環。

   保障這個基礎的,是農民群體,是農業科技。

   既然剛才主持人問到了人皇陛下還有那些百年大計,那麽我就告訴你一條我此前在衛星基地聽到的關於農業方面的一些計劃。

   這是在衛星基地的工作人員幾乎都知道的一個計劃。

   那就是人皇陛下準備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裡,送人上天,甚至是在天上建立空間站,讓一些大學以上水平的研究人員在天上搞農作物種子的研究,大大的提升我們現有作物的產量。

   雖然那些什麽種子基因之類的東西,我也聽不大懂,但是我想讓大家知道,人皇陛下每天在忙碌構思的是些什麽事情,知道這些事情的重要性。”

   “得,你轉了這麽大個彎,還是要拍我的馬屁。

   不得不承認,這讓我很爽。

   不過,你說的也沒錯,農業是所有發展的基礎,我一直在不遺余力的做這方面的研究,以此來防備未來的人口膨脹。”於秋開玩笑似的朝李世民笑道。

   即便是有系統幫忙,於秋弄出一種高產作物,然後將其在全世界推廣的周期,也會非常長,三到五年都未必會有什麽成效,這是農作物的特性,每長一茬都需要時間,每種一次,都要趕上季節。

   好在於秋有後世的一些東西作為方向,在不斷推動機械化的情況下,二十年增加三倍的農業產出,倒並不難,當然,壓力也不小就是。

   話題聊到這裡,主持人劉璟洲就抓住機會,跟於秋探討起了人口爆發式的增長了之後,整個社會將會有什麽樣的變化,於秋比照後世的一些情況,倒是說了不少的點,給了大家很大的啟發性。

   比如,民眾集中之後的問題,當人口變多,房屋肯定會越建越高。

   而當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家家都有車了,停車的位置,都將是個麻煩。

   所以,現在修建密集型住房,或者高層樓房的時候,就一定要考慮將來停車的問題。

   甚至,還要在街區,房舍之間留出足夠寬敞的安全通道或者消防通道,以免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無法救援。

   畢竟,當人口密度增大了之後,一場小的火災或者安全事故,都容易造成群死群傷。

   而這些問題於秋講的越多,越是讓大家知道,治理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有多大的難度,治理全世界幾億人口,有多麽複雜的工作需要處理。

   這個節目,在主持人的把控之下,持續錄製了一個下午,但是所有人都聽的津津有味,感覺還不夠。

   因為,大家都能在他們三人的聊天對話中學到知識。

   晚飯時間到了之後,錄製暫停,李世民要請於秋吃飯,正好李秀寧幾女來接於秋回府吃飯,於秋便把吃飯的位置定在了平陽公主府,畢竟,李世民跟李秀寧親一些。

   飯菜上桌了的時候,於秋的三個兒子也都上了席,他們現在都是洺山書院的小學生了,言談舉止,也越發懂事了起來,看到他們的模樣,不禁讓李世民想起了自己已經成為世界級明星藝人的長子李承乾。

   他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思想思維與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能夠接受任何新生事物,但比起於堯等幾個小家夥來,又有著很大的差距。

   他們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出來的那種機靈勁,要是放在十幾年前,一定是被大家當成神童來看待的。

   不過十歲左右的年紀,懂得的知識就涵蓋各方面,在父親長輩面前,他們絕不唯唯諾諾,甚至,完全可以把他們當大人一樣正常溝通聊天,想要忽悠他們,基本不可能。

   這不由的讓聊天吃喝了一陣的李世民又有了更多的疑問。

   因為,不僅僅是於秋的幾個兒子是這樣,所有近十幾年在夏國長大的孩子們都有這種機靈勁。

   於是開口向於秋問道,“我發現現在的孩子都越來越聰明,是不是在咱們現在的這種教育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在智力上會不斷增加?”

   “不斷增加談不上,會有極微弱的一點點進步,畢竟,知識份子的後代,遺傳的基因會好一些。

   他們之所以顯得這麽聰明,是因為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量大,豐富的見識,讓他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和對人對事的分析能力。

   而說到讓人們增長更多見識,接觸到更多信息,其實在電視台的時候,我還有另外一個百年大計沒講。

   就是之前我說過的互聯網,我想在未來幾十年時間裡,打造全球網絡體系。”於秋賣了個關子道。

   “互聯網?就是跟衛星有關的那個東西?”李世民有些詫異的道。

   “你也可以這麽說吧!”於秋無法跟李世民說的太細,點頭笑道。

   “它能怎樣增長人的見識?”李世民向於秋追問道。

   “洺京圖書館的書夠多吧?”於秋想了想之後, 向李世民問道。

   “夠多,世界上再沒有比洺京圖書館裡的書更多的地方了。”不大明白於秋要說什麽的李世民點頭道。

   “如果我告訴你,當互聯網構建成功,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用這樣一個手機,查看洺京圖書館裡所有的書,你說厲不厲害?”於秋從口袋掏出一個手機放在桌面上向李世民道。

   “用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洺京圖書館的數十萬本書?這怎麽可能?”李世民一臉懵逼的道。

   這種手機,他此前在於秋的幾個兒子手上見過,可是,他無法想象,龐然大物一般的圖書館,怎麽和一個小小的手機做比較。

   “如果我再告訴你,用它還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聯合執政聯盟治下所有百姓的戶籍信息,你信不信?”於秋再度笑道。

   “這,這怎麽可能……”李世民的嘴巴張的老大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