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初唐大農梟》第479章 抵達高昌
到陌生的地方果然更容易收割積分一些,才一個亮相,於秋就收到了近十萬積分,要知道,這可是三合一積分。

 去過好幾次夏國的高昌國王麴文泰見識過夏國的禮儀陣仗,那才是大場面,不過,國民不到三十萬的高昌國,能夠拉十幾萬人來現場迎接於秋,已經算是麴文泰盡心了。

 從系統界面裡,於秋其實可以看到麴文泰對自己十分崇拜,但並沒有多少忠誠度可言,因為目前他還沒有把自己當成是於秋的下屬,只是當成了合作盟友,這可能是西域諸國的國主目前普遍的認知。

 當然,歷史上,他也是個誰強就朝貢誰,向誰稱臣的主,並沒有多少節操可言,也並沒有什麽雄才大略,最終是被侯李世民派侯君集所滅。

 於秋倒是希望西域的國主都像他一樣,這就好辦事的多了,因為,夏國會一直強盛下去。

 和麴文泰以及其兒子麴智盛握了握手,打招呼寒暄了幾句之後,於秋就開始熱情的向前來迎接自己的高昌國百姓們揮手打招呼,駐守在當地機場的陸軍長官則是快速的拿了一個高音喇叭的話筒過來,從他們到西域開始,這邊的機場就已經開始建設了,一年多時間,早已有了些模樣,音響,發電機,電報傳訊系統,這裡都有。

 於秋接過了話筒之後,卻是沒有立即講話,而是轉身看著飛機的出口處。

 很快,四個親衛就抬了兩個大包裹下來,於秋伸手示意他們打開,頓時,大家就看到了一些好像很眼熟的東西。

 “各位高昌國的父老鄉親們?感謝你們前來迎接我,我就是專門來看望你們的夏王於秋,由於飛機的裝載能力有限,我不能給大家帶很多禮物,這兩包棉籽,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這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禮物了。

 不過,它不是你們種出來的普通棉花的棉籽哦!

 這是我們夏國研究種植出來的高產棉花的棉籽,經過我兩次的改良,這種棉籽種出來的棉花,已經比你們高昌國種出來的棉花畝產高出三成以上,相信,在你們這邊這麽適合種植棉花的地方,有了它,棉花的產出一定會大幅增加的。”於秋給大家講解道。

 “畝,畝產高出三成以上……這,豈不是說,我們高昌國種棉花的百姓們,收入將憑空增加三成?”麴文泰有些發愣的道。

 而通過廣播聽到了於秋的講話的百姓們,卻是爆發出了一陣猛烈的歡呼聲,他們高昌人原本就是蘭州,武威那邊的漢人西遷過來發展形成的,漢化程度很高,大多數人基本都能聽的懂漢語。

 而於秋也因為這陣歡呼,系統積分也再度爆高好幾萬,當然,他所帶來的好消息還不止這些。

 接下來他又宣布了夏國紡織集團將會在這邊開始分廠,將棉花的脫籽技術,棉紗棉布的紡織技術和各種機器都引進到高昌這邊來,讓高昌國的百姓也能像夏國的百姓一樣,到工廠裡做工賺錢的好消息。

 這頓時又讓當地的百姓們一陣歡呼,給於秋貢獻出來了幾萬積分。

 而於秋之所以將高昌國設定為一個重點發展區域,是因為高昌國是西域這一塊最先進入農耕文明的國家,而且,它處於向西通道的中央位置,距離左右兩邊的諸多國家和西突厥的距離都非常近,以其為中心,能夠最快速的通聯所有西域國家,發展推廣農耕文明。

 畢竟,這個時代的生態環境比後世好很多,西域這邊沙漠戈壁灘的范圍還很小,方圓數千裡,存在著很多以欲漁獵和少量耕種為生的小國家和部落,如果科學的規劃一下,給他們帶來更先進的生產知識,這裡的產出,將會非常的可觀,能夠作為中土控制中亞和歐洲的跳板,歷史上的盛唐之所以富裕,主要就是經營好了西域這塊地方。

 和百姓們講了好一陣話之後,於秋才乘坐麴文泰的馬車,去了高昌王宮參加宴會,二十多萬積分,足以讓於秋赴宴的心情保持愉快了,至於李建成和李元吉,則是對於秋的這種訪問模式感覺很新穎。

 過去的時候,他們有好東西,壓根不會給外國,或者說,需要別人付出很大的代價才會給,可是於秋卻是白送。

 目前為止,他們還搞不清楚,高昌國的棉花產量加大了,對於也在種植棉花的夏國來說會有什麽好處。

 在麴文泰的介紹下,於秋認識了一下高昌國的各個主官,知道他們的職責之後,於秋才知道,他們居然已經在模仿夏國的一些政治制度了。

 這是一種好情況,雖然高昌國只是模仿到了形,而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核,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今後他們接受於秋的指導,就會越來越好。

 “夏王殿下,我高昌國雖然有二十多萬人口,但青壯男丁不過五萬余,其中近半,要在軍隊服役,不僅不能正常的從事生產,每年還要消耗大量的軍費,成為我們國內最大的開支,小王想要向您詢問一下,這機場和鐵路建設起來了之後,夏國在咱們國內的駐軍,是不是就不走了?

 哦,夏王殿下不要誤會,小王不是要趕夏軍走的意思,小王的意思是,夏軍如果不走了,咱們國內就根本不需要那麽多士兵防守了,服役兵員可以裁撤掉大半,讓他們回歸生產,加大咱們高昌國的產出,降低消耗。”麴文泰在酒過三巡之後,以極低的姿態向於秋問道。

 “是這樣麽,你要知道,即便是我們為了維護機場和鐵路的次序,在高昌國的駐軍,也不會超過一個營,也就是五百人的兵力,用五百人防守你們高昌國方圓千裡的土地,可未必能行啊!”於秋心中有些好笑的道。

 國民的產出越大,國王的收益就越多,他們能夠享受到的東西就更好,現在像李淵,李世民他們,就擁有了夏國生產的小轎車作為座駕,你當麴文泰不想麽?

 可是,夏國一輛小轎車的售價高達十萬貫,以他們高昌國每年還不到三十萬貫的國稅,拿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家稅收去買一輛車子,他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一個營的兵力麽?足以了,現在我高昌周邊各國都在聯合執政聯盟以內,內部近乎沒有匪患,您只需要對外宣布,夏國會駐扎一營兵力在我高昌國,保衛我們高昌國的安全,其它所有國家,就都不會敢對我們高昌國動武了。”麴文泰巴巴的向於秋講解道。

 不在西域這邊的於秋是不知道夏國的陸軍車隊從這裡一路去往碎葉城之後,給西域諸國帶來的是多大的震撼,尤其是在他們知道了夏軍以五千兵力,就輕松碾壓了西突厥超過七萬叛軍的戰績之後,更加是沒有武力對抗夏軍的心思了,要知道,兵力這麽懸殊的情況下,他們都打出了零傷亡的戰績。

 也就是說,現在,壓根都沒有誰能夠對在坦克裝甲車裡面的夏軍造成任何傷害,夏軍已然無敵。

 另外,西域這邊不是還駐守了五千維和部隊麽,那可是匪患殺手,自從他們到達碎葉城之後,任何還敢於以武力搶奪他們,欺凌他人的私人武裝力量,都被他們問候了一遍,而由於幾個大些的國家,都已經處於聯盟以內了,相互之間也不會起什麽爭端,所以,這一兩年,在西域地界上,很少再聽到什麽有商隊被搶劫,小部落遭遇了襲擊之類的事情。

 而裁撤軍人,加大生產力,賺取更多的利益,麴文泰是此前在夏國的時候,跟金白淨和扶余璋學的。

 於秋雖然沒有同意在他們兩個國家駐軍幫助他們防守境內,但是,由於相鄰的國家,全部都在聯合執政聯盟以內,幾乎沒有了軍事衝突的可能,他們兩國自己就裁撤掉了國內八成左右的軍隊,用於從事生產,創造財富。

 可別以為高昌國地處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之上,經濟就會比他們兩國強的多,事實上,開始大量的為夏國提供勞動力和在夏國的指導下做產業之後,新羅百濟兩國的國民收入得到了大幅的增長,別說人口是高昌國幾倍的新羅國的財稅總量,就是人口和高昌國差不多的百濟國,現在每年的財稅收入,也在高昌國的三倍以上,達到了一百多萬貫,這還不算產業盈利的錢。

 這就是最早一批與夏國簽署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加入聯合執政聯盟的國家,享受到的好處了。

 高昌國想要發展,想要夏國在他們的地界投資,做產業,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勞動力供夏國使用,這一點,麴文泰看的很清楚。

 而既然他這麽盛情,於秋自然也就不掃他的顏面了,笑著道,“既然你這麽執意要求,那麽,在本輪對其它各國的訪問的時候,我會順便告訴他們,夏國目前在高昌國的一營駐軍,將設為常備駐軍,用於保障你們高昌國的安全,今後但凡有什麽軍事衝突,你們大可以向我們的駐軍提出請求,讓他們出面解決。

 而且,我們也不用你們提供軍費,只需要你們允許駐軍在當地招募一定數量的兵員,為前線那邊提供協防輔助力量就成,軍餉薪酬,我們不會少他們的。”

 “沒有問題,完全沒有問題,您想招多少人都可以,我高昌國上下,願意為夏軍效勞。”麴文泰十分狗腿的道。

 他本來只是想讓於秋留下一點軍隊,讓他可以對外宣稱,自己的國家受到夏軍的保護,讓任何人都不敢升起武力襲擾高昌國,然後集中人力搞發展,賺錢的。

 卻不想,於秋會提出在高昌國招兵,這對於他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啊!

 要知道, 此前,高昌國就為維和部隊提供了近百人的兵源,這些高昌人去到了維和部隊之後,學到了很多先進的帶兵知識,回來之後,輕輕松松能夠做個個將軍,並且能上手夏國各種先進的裝備。

 而現在,他們為夏國的主戰部隊提供協防輔助力量,那可是能夠跟著夏國最犀利的軍隊學習知識的機會,只要出身高昌的更多人在夏國的軍隊體系中學到了本事,有了一定的地位,那麽,未來他們高昌國在西域這塊的地位,不是穩如泰山?

 當然,現在他不知道的是,當其它各國知道了高昌國的這一情況之後,也會提出相應的請求,而且於秋都不會拒絕。

 到時候,他們這些國家,就都是能夠為夏國提供輔助兵源的基地,讓夏軍,能夠有更多的人手,實際控制更多的地方組織更多的百姓,乾更多更大的事情。

 像中亞,西亞,歐洲這麽大片的土地,光靠夏國本土的幾千人,可控制不下來。

 而軍隊的融合,自然也是於秋最終推動大一統的開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