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初唐大農梟》第65章 戰將起
  李世民在和於秋會面過後,回去的第一件事不僅僅是打造新式的耕犁,他還發動了全軍加固城防,修建阻馬拒馬的防禦工事,將衛州於洺州邊境的幾座城打造的銅牆鐵壁一般牢不可破了。
  現在,各個世家運送到河北的糧食,都被他強製運到了軍營裡,理由自然是大戰期間,他們不能資敵,哪怕是這些人扯出了各種理由,找了各種朝堂上的關系,李世民也渾然不理,反正他手上掌握了軍隊,他說了算,別人又不能跟他來強的。
  讓劉黑闥著急,才是於秋制定的方略,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後續環節,那就是向這些人展示新式耕犁的效果。
  兩頭犍牛在平整的田地裡緩緩的邁著步子,他們的背上套著木質的犁套和好幾條繩索,一架擁有四個犁頭,以及四個釘齒狀車輪的犁耙車,被它們拉著,緩緩在田地裡行駛。
  犁頭翻起的土,會被釘齒狀的車輪壓碎,坐在犁耙車上趕牛的李世民身後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木桶,裡面裝滿了麥種,桶子是尖錐狀的,像是沙漏一樣,在它的下面裝著一個長條形,有很多孔洞的竹篩子,他只需要在扶犁趕牛的過程中用腳不斷的輕點連接篩子的另一端,麥粒就會從篩子的孔洞中漏出,均勻的灑落在田地裡,一套耕種動作他雖然沒有於秋那麽熟練,但是耕種的整個過程也不卡殼。
  也就是說,他只需要趕著牛在田地裡走一趟,就完成了耕,耙,和播種三道主要的春耕工序,而且種出來的效果,堪比精耕細作,比普通農夫淺耕粗種的田地要好的多,各個世家過來和劉黑闥談製鹽秘方交易的代表,都在田地邊看呆了。
  這套犁耙車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光靠李三娘畫的草圖,李世民屬下的工匠可製作不出來,他去信讓李三娘問了於秋兩三次製作這種犁耙車的核心技術點,才算問明白,所以,圖紙其實只是一個誘餌,製造工藝才是於秋卡李世民的地方,為此,他將付出五萬石糧食的代價。
  可別看李世民只是在那些世家子的面前耕了一輪地,但是起到的效果是巨大的,不亞於後世4G網絡和5G網絡誕生的時候對社會的影響,因為,往後,整個天下的耕種效率,將進入一種新的時代。
  兩頭牛,一個人,一天下來如果能夠耕種二十畝以上的田地,那麽,這些家裡有牛有田有農奴的人,將會比原先多耕種三倍的土地,得到超過三倍的糧食農作物收益,這就意味著,天下將再也不會缺糧食,而手握糧食的他們……
  這些人此時都不敢再往下想下去了,他們想要做的,就是毀掉李世民屁股下面的這架犁耙車。
  然而,現實讓他們不敢這麽做,李世民這裡都開始批量打造這東西了,那麽朝廷肯定也已經掌握了,朝廷掌握了,推行天下也將是必然,糧食將不可避免的進入一輪高產,跌價的行情中,他們家裡囤積的糧食,必須盡快出貨,否則,損失可能十分巨大。
  可別以為古代人就不懂期貨概念,這些世家能在這個世界屹立百年千年,正是因為他們比一般人都聰明,而於秋,則是最喜歡騙聰明人。
  當今世界,糧食價格最高的地方是哪裡?
  河北。
  當今世界,糧食掌握在什麽人手裡?
  世家大族。
  當今世界,最缺糧食的是什麽人?
  窮苦百姓。
  他將這個犁耙車祭出來,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河北之地在戰亂之後,可能有百萬的人口需要養活,李唐朝廷根本拿不出這麽多錢糧來,用一個概念把價格先打壓下去,能減輕朝廷很多的負擔,能拯救更多的人。
  即便是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幾人自認為智計高絕,但是在熟知了於秋的一系列計劃之後,也歎為觀止。
  叛出家族,僅僅是以一個山野村夫的身份,就攪動天下大勢,於秋此人,真乃絕世大才也!
  李世民耕田耕的很爽,甚至,收到了他請封的奏章的李淵也很爽,古代是農業社會,作為帝王,只要腦子沒有被驢踢,都是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吃飽肚子的,從單犁頭,雙犁頭到四犁頭的犁耙車,將作監已經製造出來,並且試用過了,確實能很大程度增加耕種效率,所以,獻犁之人,也就是於秋,一個爵位是跑不了的了。
  如果算上他獻出製鹽之法的功勞的話,這個爵位還不能太低,雖然於秋從來沒有想過給李唐朝廷新犁或者製鹽之法要得到什麽官爵的回報,但是,李淵和李世民在這件事上,意見出奇的一致,就是重重的封賞,至少是伯爵起,甚至直接封侯爵,因為他們要拉攏於秋這個人,要用最小的代價,鏟除劉黑闥,平定河北,甚至將來打壓世家。
  只不過因為於秋現在還在劉黑闥的軍中,所以,一切的封賞事宜,甚至於秋的名字,此時都還不為外人所知。
  本應該出現在劉黑闥軍中的各個世家代表,卻出現在了李世民的軍營中遲遲不肯離去,自然導致了劉黑闥從清晨等到黃昏也沒有等來這些人,心中一陣拔涼。
  “擂鼓,聚將。”
  在一個斥候將最新的情報送到了軍帳中之後,劉黑闥如驚雷一般的聲音便響起,同時響起的,還有他一掌拍斷案幾的聲音。
  不多時,整個洺州大營中的屯長以上的軍官便朝劉黑闥的大營中匯聚而來,一匹帶著劉黑闥軍令的快馬,也直奔寡婦村。
  在村口閑聊了一下午的於秋和蘇定方,沒有等來劉黑闥和那些送糧食的世家子,卻是等來了兩日之內,製作運送五千石軍糧往軍中,出征衛州的軍令。
  對於這封軍令,於秋是一點意外都沒有的,倒是蘇定方看完了之後,皺著眉頭道,“李世民既然扣押了各家送過來的糧食,一定也算到了漢東王不會與他善罷甘休,說不定早就設好了埋伏,若是我等此時進軍, 只怕會被他伏擊。”
  於秋知道此時誰也攔不住劉黑闥,不過還是向蘇定方建議道,“確實,蘇大哥你應該即刻去大營勸阻漢東王才是,另外,此次漢東王怒而出兵,定然會殺了那位唐軍大將羅士信來祭旗,殺俘會讓漢東王背上不仁之名,亦會激起唐軍對我軍的仇視,同樣殺害我軍的俘虜,你若提議用他跟唐軍交換那批糧食,李世民答應或者不答應,都會對咱們有利。”
  這一番完全為劉黑闥考慮的言辭,蘇定方聽的是連連點頭,尤其是用羅士信跟李世民交換糧食這一招,李世民若答應,則河北軍不用跟唐軍開戰,得到五萬多石糧食,足以支應兩三個月,勒緊了褲腰帶,說不定能挨到秋收。
  他若不答應,放任自己一方的大將被殺,那會寒了李唐大軍的軍心,同時讓李世民背上不仁義的名聲,畢竟,羅士信這些年戰功赫赫,在軍中很有威望,李世民扣押的那些糧食,原本也不屬於唐軍的。
  很快,蘇定方就打馬去了軍營,而於秋則是看著他的背影笑了笑,轉身回村,讓所有人開始加班,為大軍趕製豆乾軍糧,因為,他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同意拿糧食交換羅士信,而劉黑闥,也不能就此善罷甘休,因為這些糧食就是他的命,這仗,該打還是得打。
  至於羅士信最終的命運如何,還得看他自己的選擇,如果他因為此事對李世民寒了心,於秋自然是會找機會將他收進自己的夾袋的,這可是一位戰場上的猛人,想要集聚力量的於秋,對於這樣的人才,可是非常渴望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