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調來大批援軍,讓梁軍方面壓力倍增。
朱繇所在的越城有十數萬兵馬,對抗麻一誠的鳥川兵團,算是勢均力敵。
但是武國又新增二十萬兵馬,此舉打破了二者之間的平衡。
可以想象,麻一誠的兵力擴充了一倍後,必然會對越城展開猛烈的進攻。
唯一讓朱繇感到高興的是,丁寧在去往廣惠後,迅速組織了近十萬蠻兵,由蠻族中威望最高的和木勝率領,向越城挺進,支援朱繇,緩解當前梁軍所面臨的壓力。
和木勝年過六旬,雖然半截身子已經入土,卻仍然自告奮勇,願統軍支援朱繇。
丁寧見他年事已高本不想請他統軍,可在蠻族中,只有和木勝是朱繇最堅定的支持者,其他人皆是各懷鬼胎,將近十萬兵馬的軍隊交給他人,丁寧不放心,朱繇更不放心。
況且和木勝在蠻族中資歷、威望、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
當年,蠻族動亂,各部都想自立為王,和木勝亦不例外,他帶著自己的部落,四處征伐他部,將自己的勢力擴大,成了南方動亂中最大的禍患。
朱繇來到南方,坐鎮廣惠,同和木勝連續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激戰,最終擊敗和木勝,並將至擒下。
本以為必死無疑的和木勝,最後朱繇卻放了他,讓他帶著部落離去。
和木勝被朱繇感動,發誓今生今世願為朱繇誓死效忠。
後來的戰爭中,和木勝幫助朱繇,平定各部落叛亂,立下了不少功勞。
因此和木勝成了朱繇治理蠻族各部的管理者,雖然和木勝沒有得到王的稱號,但在蠻族各部中,和木勝就是王。
只是隨著和木勝的年紀增長,對蠻族各部的管理,越來越有心無力。
許多野心勃勃之輩,都想打倒和木勝,和朱繇劃清界限,自立為王。
和木勝統領近十萬兵馬,朝著越城方向浩浩蕩蕩的的前進。
馬背上,老態龍鍾的和木勝眯著眼睛,一邊趕路,一邊欣賞著沿途的秀麗風景。
曾幾何時,他對這萬裡河山充滿幻想,只是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爺爺,你統率各部近十萬兵馬,真是好威風啊!”
和木勝的嫡孫阿古羅騎著馬跟在和木勝身後,激動且敬佩的說道。
阿古羅的父親在他小時候被人暗殺身亡,因此阿古羅從小就被和木勝養在身邊。
朱繇曾對和木勝許諾,只要他朱繇有一天執掌日月乾坤,必定不會忘記他和木勝。
假如和木勝不在了,就會厚待他的子孫。
言下之意,就是會封他一脈為王。
這也是和木勝一大把歲數了,還有動力掛帥出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朱繇稱帝立國,該是時候兌現諾言了。
他和木勝就是拚了這把老骨頭,也要在朱繇面前為子孫後代搏一個世世榮耀。
和木勝聽到阿古羅的話,頭也沒回的說道:“阿古羅,你要記住了,風光的背後,是無數陰謀詭計組成的利箭,在尋找機會,隨時準備乾掉你。”
阿古羅點點頭,“爺爺,這樣的話,你都說了多少遍了,煩不煩。”
和木勝臉色一沉,“阿古羅,你永遠都沒將我的話放在心上,總有一天,你會吃虧的。”
面對和木勝的斥責,阿古羅雖然表現出一副受教的姿態,但心裡仍是不屑一顧。
和木勝對他還是太溺愛了,從小就沒讓他受過苦,那些明槍暗箭,
更是統統替他擋下。 沒有經歷過陰謀詭計,戰爭浴血廝殺的殘酷,這注定了阿古羅生性傲慢,不懂人心的可怕。
與此同時,王秦在嘉州港的水軍建設,如火如荼。
擁有了武國戰船的王秦,每天晚上睡覺都能笑醒。
如此精良且數量可觀的戰船,是梁軍幾年內都造不出來的。
對這些戰船重新修整和改造,東南軍得到了約五百艘戰船,可承載十余萬人進行水戰。
武國的戰船可不是梁國、趙國,乃至蜀國能比的上的。
武國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所造的戰船,不僅堅固,且高大,便是最普通的戰船都能承載兩百人以上。
而像趙國,能打造出承載兩百人的戰船,都屬於一流的戰船。
雖然擁有了龐大的船隊,可是王秦的水軍,只有一萬人。
如此不相稱的對比,著實令王秦極為頭疼。
原來,王秦是既為水軍沒人而煩惱,又為沒有戰船而苦惱。
可是現在,有了戰船,卻不能立刻投入戰鬥,這就相當於吃飯的時候,碗筷都備好了,可是沒有飯吃,王秦的內心鬱悶之極。
在武國暫時沒有大動作的空隙間,王秦向南方山區等地大肆募兵,並以優厚的條件迫使他們出山,然後設郡立縣。
然而山區的蠻族,並不是很願意聽從王秦的號召,他們將前來洽談出山細節的官員們趕走,並進行封山。
此舉惹怒了王秦,他下令禁止一切同山野蠻族的貿易往來。
這些蠻族雖然躲在山裡自給自足,但還是有許多東西需要同外界交易。
其中最關鍵的一類就是食鹽。
同時,王秦還用豐厚的條件,招募蠻族的男丁從軍。
這些蠻族男子,自幼生活在山野之中,與野獸為伴,個個孔武有力,精通射術,是天生適合打仗的將士。
在豐厚報酬的誘惑下,大量的蠻族男子紛紛走出深山,加入到了東南軍中。
一個月的時間,王秦便募得了兩萬蠻兵。
各部蠻族對此無比的惱怒,他們痛恨王秦的霸道。
此人不僅強迫他們出山,還招攬他們的勇士為自己賣命。
實在是可惡之極。
各部蠻族為了對抗王秦,一致嚴令族人出山從軍,如有違背,全家都要受罰。
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從軍男子的家庭,可以憑借梁軍親屬的身份與外界交易食鹽等生活物品,光是這一點,就令許多蠻族男子趨之若鶩。
各部首領們見自己的命令沒有效果,皆是惱羞成怒,嚷嚷著要給王秦一點顏色看看,但始終沒有人敢第一個站出來同王秦作對。
王秦如今威名遠播,正處在如日中天的時候,東南軍更是兵鋒正盛。
誰在這個時候同王秦找麻煩,就是找死。
於是,他們只能默認族人紛紛出山從軍,以換得食鹽等生活物資。
但在舉族遷移出山一事上,他們的態度依然堅決,寧願死,都不願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深山。
王秦見此,隻好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