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一帆科技》第31章:不想受製於人
  雖然也沒到三十歲,但是侯剛絕不是一個喜歡事非的人。

  在地裡摘瓜,養豬場裡的熱鬧場面,侯剛自然是看在眼中,不過,與他無關,他只是來買西瓜的。

  那些人都不認識,畢竟康樂酒樓不是什麽政府人員定點接待的地方,就連鄉鎮的公務人員到縣城裡,大多也不會去他那裡消費,所以不認識也很正常....

  他只是見到那個給自己帶路過來的小夥子,甚至連跟那群人合影也有點不夠格,不是被排到最後,就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甚至還被支開。

  最後,當侯剛抱著兩個瓜去到電子稱那裡放下的時候,看到了一出精彩的鬧劇:

  那群人突然被幾個自動噴水的水槍淋了個措手不及,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也不為過....

  不過短短幾秒鍾,這群人便一個個像落湯雞一般,唯一幸免的就是那個騎著摩托車來的小夥子,此時正在那裡抓著半截黃瓜,目瞪口呆。

  若不是開著個酒樓,侯剛真想在現場拍個照片,然後發朋友圈去....

  但是現在,他只能憋著笑,繼續自己的摘瓜大業....天知道自己的微信好友有沒有認識這些人的,萬一照片傳出去,那自己就把人得罪大發了。

  雖然這些來檢查豬圈的人也拿自己沒什麽辦法,不過:

  開門做生意的,不怕事,但也沒必要惹事,沒準一點小事可能就推掉了一個潛在的客戶——這年頭,賺到錢才最重要。

  摘二三十個瓜帶回去,然後區分開來使用,盡量不用在餐後果點上面;

  當然,一些熟客,該關照的還是要關照,大部分的人都能吃得出味道的差異;

  至於蔬菜,只能徐徐而圖之,

  侯剛也明白,就這點產量,哪怕自己和這個小老板,或者那個有點倔,一分錢不肯降的阿伯去磨,最多也就能弄個百來斤的量;

  對酒樓其實並沒什麽大用。

  反而,吃刁了味口的顧客,在吃到普通蔬菜的時候,那反應就夠自己喝一大壺,這事前天就嘗試過了。

  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有自己的種植基地,能生產出足夠供應自己酒樓日常使用的蔬菜,而且品質要優於市場上的蔬菜,至於成本——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至於這個小老板說的有機肥,侯剛也是有點想法,他甚至趁著那小老板不注意,在瓜田裡撿了塊相對比較完整的有機肥餅....

  這東西也不要去問那小老板到底是哪裡買的,有時候,話是講多錯多;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打了他這方面的主意,可能就什麽都打聽不到了。

  畢竟是做生意的,很多信息進入到侯剛的腦裡之後,總會進行一些分析;

  比如,那個村口的小賣店阿姨就說了,她們家也是種瓜的,然後,還要在這個什麽老張家這裡買瓜。

  這說明什麽?就是這裡產的瓜好嘛,不然誰乾這蠢事?

  要真是一般的討好,更不必跟外人說了。

  再然後,說到蔬菜,那個小老板也沒說他家蔬菜好或者不好,而是直接不賣,也就是說他早就有那個信心,甚至那個阿伯拿到縣城賣得這麽便宜,在家裡估計也受了不少埋怨。

  這些都是腦補的,但是侯剛覺得和真相八九不離十....

  一個農民,就種那麽一片瓜田,結果別人要包了他的瓜田,換作別人,肯定是自己跟著過來,討價還價或者就地漲價,那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直接扔給他兒子全權處理?

  這可不是什麽收破爛或者別的小事情。

  一家人忙活幾個月的東西,到了收獲的時候,然後,別人還上門來求貨了,簡直就是種植戶的福音...

  這可是幾個月的心血,還有什麽比這個重要的?

  交給一個小夥子全權處理,然後這小夥子還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這說明什麽?

  有持無恐!

  就算不賣給他侯剛,他也可以賣給任何別的人,小賣部的老板娘,那個阿姨不是說了,她家種瓜的,但是還是承認這一家的瓜好吃,連她自己都買。

  一般的人,都是見不得別人家好,哪怕是在縣城,對面開個小賣店,看到熟人去對方那裡買東西而不來自己這裡買,心裡都會有些怨氣。

  這是人之常情。

  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是也很複雜,比如說,自己出門想買包煙,但是懶得過馬路,直接就近買了,但是對面那邊,是自己朋友家的.....

  明明沒什麽,但是偏偏就又有些什麽....

  也許大度點的,自己去到了,沒自己想要的東西,說句沒貨了,你去對面買吧,這已經是很大度了,一般的就是給你介紹差不多檔次的東西...

  因為熟人,不好意思,所以買了,心裡也許還會有點不舒服,明明我隻想要我最熟悉的。

  但是!

  很少有個小賣店老板,或者早餐店老板會承認,自己的東西不如人家,而且,自己家有的東西,自己吃的還是在別人家裡買的。

  這在哪裡都是大忌。

  但是這種奇疤的事情,偏偏又在這個小村子裡發生了。

  說明的只有兩個原因,第一,那一家的東西是真的好;

  第二,他在村子裡還是有些威望,別人不敢亂貶低他。

  否則,以侯剛對農村的了解,問路的時候,小賣部的阿姨應該是主動推銷她家的西瓜;

  其實,有時候誤會的產生很簡單,因為獲得信息的不平等;

  小賣部趙姨家確實種了瓜,但是除了地裡留的十幾個半生的瓜,早就賣沒了,都包給瓜販了。

  然後,老張頭家的瓜確實好吃,但是也不至於讓趙姨主動宣傳,主要是他們家招了村裡那麽多人去做工;

  說白了,但凡一句閑話從她這裡傳出,可能有些人就不賣帳了,都受了老張家的好;

  村裡可不止一家小賣店,雖然另一家在村裡面,而且生意比趙姨這邊差好多,只靠一些親戚支持維持著.....

  可是趙姨有著很強的競爭意識,賣誰家的好,也不如賣老張家的好——村裡就他家地裡的瓜還有很多,當時嬌情,硬是不肯賣給瓜販的,瓜確實好吃,但是十塊錢一個這樣賣給鄉親,可虧了....

  侯剛這外鄉人不知情,知情了其實也無所謂,一般的瓜他也沒必要親自來買,縣城市場裡大把普通的貨色,便宜得讓人....

  侯剛覺得自己撿到了個天大的好處!

  僅從那個小賣店的阿姨的表現來看,說明這個村,不敢說整個村,至少大部分的瓜農,種不出這種高品質的西瓜,否則她不可能一句話就知道自己找誰家。

  那就相當於是公認的王牌,誰都鬥不過的那種。

  而這個村都不知道的決竅,那個小老板不經意就告訴了自己。

  十塊錢三個的有機肥,看起來確實很貴,但是對於酒樓的菜價來說,這完全就不是個事。

  大不了漲價,好吃的,天然的,有機的食物,和化肥的,作個價格區分,擺明姿態,做生意的就是要賺錢。

  口感完全不一樣,是誰都會作出選擇。

  抹著汗摘瓜的侯剛同志心裡無比憋屈,心想著,若是能有自己的蔬菜基地,那就不受人製約了。

  那個所謂的有機肥料餅,他決定了要死死藏著,如果買到了,拿一些找塊地做試驗;

  沒什麽效果,就當自己被打眼一回,反正也虧不了多少,再回來跟這位爺談合作;

  這要是成了,誰他媽的會來這破山溝裡受這種連生意都不會做的小年輕的氣?

  讓老子自己到地裡摘瓜,老子怎麽說也是一個縣城裡堂堂的酒樓的老板,手底下二十幾號人要養....

  而且,還不賣給老子蔬菜.....

  但是,誰叫你年輕沒經驗啊,本來可以拿捏老子的,竟然把家底都露出來了....

  這個,給你上上課....回頭就找這有機肥去,當然,這之前還是不能斷了聯系,先得保持討好人家,萬一那是哄自己的呢?

  侯剛打著個如意算盤,看這個小夥子是越來越可愛。

  嗯,有機肥。

  ——————,

  眼前發生這事要說和養豬場張大伯的兒子沒關系,陳智立是打死都不會信的。

  但是,說是他乾的,也抓不到什麽證據。

  人家在那菜地裡吃著黃瓜呢,還分了自己一大截,主要是根本就沒靠近豬圈那邊。

  而且,他不願意去合影也是情理之中,人家又沒做什麽,也沒哪點違背上頭的條令,好端端的活路就給人家斷掉了,有點情緒也是正常。

  真是樂呵呵跑去跟那些家夥合影,那才是傻逼——反正他連養殖都不想搞了,估計是心灰意冷了。

  也不知道他們家到底誰說了算,但是看張大伯的樣子,似乎對自己的兒子非常信任....

  這事,陳智立也懶得摻和,擺明兩頭不討好,人家國外還有私人領地,擅自進入的話,被槍殺了都沒得喊冤的;

  這幫人擺足了架子,讓人家把養豬場關停了,還在人家豬圈裡東搞西搞,簡直比去人家祖墳前蹦迪還要惡劣。

  活該!

  就連陳智立都覺得這事很解氣。

  不過,回頭還是邊啃黃瓜,邊安慰了一下:“各位領導,怪我沒提前說清楚,這養豬場之所以那麽乾淨,就是因為用的是自動清潔設備,可以自動檢測豬圈裡的髒汙程度,然後自動衝洗,你們沒事跳進人家豬圈幹嘛....”

  一位領導一邊用紙幣擦著自己臉上,頭上的水跡,一邊抱怨道:“可是咱們身上也不髒啊!”

  “他們使用的是光學檢測,檢測到和豬的身體不一樣的物質就會啟動自動清洗,”陳智立說道。

  這個話,還是上次他來這裡觀察豬群的健康情況時,聽到張一帆說的。

  原話的術語聽不太懂,張一帆不厭其煩地用通俗的話解釋了一遍,他算是記下來了,反正不明覺厲,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不知道為什麽,反而對張大伯的那個孩子多了幾分好感,也許有點同仇敵愾的原因。

  被水淋了一趟,領導們也沒辦法繼續去巡視了,於是開始合計著打道回府——這趟算是吃了啞巴虧。

  不過,也沒什麽,只是淋了下水,沒什麽損失,就連各個人帶的手機,也是第一時間擦乾甩乾....

  只不過,各有各的心思,後面怎麽樣,誰也不說不清楚。

  計劃好的巡察完後一起吃頓飯,加深一下畜牧局和地方政府人員的關系,甚至畜牧局領導連酒和吃飯預算都準備好了,這種清水衙門能做到這樣極為不易。

  而現在,一切計劃都改變了,只因為在養豬場裡淋了一場水,高壓水槍射的水,身上有些薄弱的地方還有些生疼呢。

  ———————,

  張一帆懶得理那些裝腔作勢的官員們,甚至連個招呼都懶得去打;

  不過倒是看著那個姓侯的老板一個人來回摘瓜, 搬瓜,確實有點可憐。

  於是終於還是忍不住上前去幫他一起摘瓜,當然,用了口袋裡帶著的驗瓜器。

  幫他摘了兩個瓜,那個侯老板看了兩眼,也不知道有什麽想法,反正怪怪的。

  那群官員都走了,全身濕轆轆的,不走也不行,不過,他沒道理有什麽不適應了;

  可能是他不放心自己選的瓜,那——就讓他自己在那裡挑吧。

  買賣這東西,還是要買家自己心裡踏實才行,賣家表現得太熱情了,反而會讓買家懷疑,乾脆讓他自己來。

  其實張一帆心裡有點委屈,都是挑的評分9.5分以上的瓜給他的,怎麽就不領情?

  張一帆把這個歸結於一種商人的心理,就是賣家表現得太主動了,反而會讓買家覺得吃虧了;

  雖然,他也不知道吃虧在哪個地方。

  所以,搬完了兩個瓜,張一帆就坐在那裡,再弄了條黃瓜回來啃著....

  你擔心吃虧了,乾脆我也就不幫忙了,算是兩不相欠。

  侯剛有點冤,好不容易等到那小老板幫自己拿了兩個瓜,而且摘之前還拿了個驗瓜神器在那裡驗了好一會;

  怎麽一下子把瓜放下了就坐在那裡不動了,甚至還去摘了個黃瓜吃,難道不知道,我一個人摘瓜扛瓜很累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他明明知道的,故意作弄我的,所以,還是有自己的種植基地才不會受製於人....

  這一下,更堅定了侯剛一定要把餅狀的有機肥弄回去研究,試驗的心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