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帆科技》第二百四十三章:想法
“小帆,小帆,你那驗瓜的東西賣出去了”

  張媽一臉激動地在院子裡找到張一帆,高興地說道。

  若是平時,自己那宅得不像話的兒子難得出了房間,她是不會怎麽去打擾的。

  而這次不一樣,畢竟兒子弄出來的新玩意兒賣掉了一個,也算是事業又上升了台階;

  得報得喜,也好堵住家裡老頭的嘴,免得他老抱怨自己兒子不務正業。

  “賣了幾個?”張一帆略喜,問道。

  “一個,”張媽伸出個手指頭,然後樂滋滋地說:“是個城裡的女孩子買的,連價都不問就直接下單了。”

  張一帆不禁捂了下額頭,不想討價還價的話,有必要問價格嗎?都明明白白標在那裡了。

  “賣得出去就好,”張一帆點點頭,然後叮囑了句:“媽,打包的時候弄點泡沫報紙什麽的墊著,這東西不像有機肥,不經摔。”

  “這我還能不知道?等會我就去打包,明兒一早就把它給人家寄出去,”張媽道。

  看著老媽喜悠悠地回了屋裡,張一帆琢磨著,是不是該訂些元器件回來再做幾個?

  經過多次改良,終於把驗瓜器給優化成功後,張一帆就做了三個。

  一個被王北北拿去玩了,剩下兩個擺家裡,就掛到網上賣了;

  反正那個店鋪空蕩蕩的,張一帆也沒想過要把有機肥的事業給做大做強,養豬場都要關停了,到時原材料都是個問題;

  而且,擺在網上賣了有個把月了,也就賣了個十來單,連老爸一個月的煙錢都賺不回來;

  原本也沒指望那驗瓜神器能賣出去,只是給店鋪添加個商品,為此還和王北北拍了個演示視頻,充門面的東西,還是要講究。

  現在,算是個意外之喜,也好打打王北北的臉。

  實在是這些天被王北北說得有點煩,整天變著法子勸自己和他去開修車店,甚至還說動了自己的老爸;

  其實開修車店也沒什麽,家裡的養豬場要被關停了,得找什麽營生來維持一家的生活;

  但是張一帆就是不想和王北北合夥,因為他覺得,王北北這種人,給不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倒不是因為王北北的技術是個半桶水,自己親自動手的時間會多些,多花點力氣沒什麽,都是好哥們,不計較那個;

  張一帆就是覺得,他想要一個跟自己合拍的,能夠堅定地支持自己,甚至可以幫自己出謀劃策的合夥人;

  而王北北明顯不屬於這一類,無論自己想做什麽,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困難,然後不斷給自己輸灌一些他固有的思想,給自己造成阻礙;

  也不是說那些思想不對,就是張一帆想弄點自己的東西,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應該是像自己父親那樣,一輩子守著一個養豬場,或者像王北北規劃的那樣,守著一個修車店

  這種矛盾的組合,就意味著,將來肯定會產生意識上的衝突,一次兩次,可能雙方都還會作出退讓,但是次數多了,翻臉散夥都有可能。

  張一帆給王北北的定位,就是讓他打打下手還行,參加到決策的話,肯定和自己有衝突。

  當然,這種話不可能說出來。

  張一帆只能一次次拒絕,以各種理由,自己的愛好為由;

  結果把王北北那家夥說急了,甚至舉例打賭說這驗瓜神器肯定一個也賣不出去。

  張一帆還真咽不下這口氣,直接和他賭了,他還真不信,就沒個好奇的人想買個回去試試,大不了自己到處打小廣告;

  然而,有了第一單之後,張一帆又猶豫了,這東西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做?

  要是真能有些銷量,在村裡找一兩個人來家裡組裝,也算是一個門路,至少老媽不用整天在家裡犯愁;

  電路並不複雜,只要把微處理器和語音芯片燒錄好,其它的組裝,其實很簡單;

  不做,也是有原因的,也許這個買單只是某個人突發奇想買的,萬一沒有後續的買單,買回來的元器件也就只能堆在那裡蒙塵了。

  這東西別看賣五十來塊錢,成本就差不多要三十塊,這還沒算上工錢電費和研發費用;

  元器件這東西,買得少的價格貴,不上量根本沒有議價資格,買多了賣不出去,那就成了笑話了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屑於用這玩意,甚至老爸還說這花裡胡哨的東西,還不如用手拍拍實在,至少心裡踏實;

  張一帆對這些頑固的觀念並不認同,

  算盤用了幾百上千年,還不是被計算器和手機淘汰?

  馬犁牛耕的地,現在還不是用上了拖拉機?

  時代在發展,就意味著有些東西必然要退出歷史的舞台,一直抓著些老觀念,那是要吃虧的。

  傳統的流傳,存留更多的是文化,而純技術類的,總會被更先進的技術,生產力淘汰。

  這就是歷史的車輪,

  驗瓜器也許這個時候都不被人認可,但是總有一天會散發它該有的光芒;

  飲食的安全已經是百姓開始關注的重點,無公害蔬菜,有機豬肉等等東西早已經推上市場,而且反響不差。

  張一帆也知道這裡面的市場很大,但是他沒有個頭緒,如何在這個市場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說直白點,就是如何在這個市場裡賺到錢。

  他覺得,這個能驗西瓜的工具,對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但是總有一些人會有需求。

  沒辦法做市場調查,也不知道市場到底有多大,畢竟這東西不像是可樂,飲料這樣,隨便到街上找人填填調查問卷就能清楚個大概的。

  像驗瓜器這種功能性單一的東西,實用性可能確實不大,

  但是張一帆考慮的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自己所弄出來的東西,真的需要很暢銷嗎?

  比如,自動喂寵物設備,真的需要所有養寵物的家庭都來買嗎?

  一個肯花一兩萬塊錢買隻狗的人,會不會願意花幾千塊錢,買下一套自動化喂食的裝置?

  能花這個價錢買隻寵物的人, 他的收入水平決定了,他有足夠的時間,有能力去旅遊,也有可能會需要出國,甚至外出會親訪友

  這些行為都決定了,他可能有幾天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不在家,而帶上寵物,明顯很不現實。

  托管到寵物醫院跟別的狗放到一起,又有些不放心,那麽如果有這麽一套能讓他外出幾天都不用擔心家裡寵物的設備,真不舍得花錢?

  如果這個設備甚至可以隨時監控到自己的寵物,可以自動清理寵物的排泄物呢?

  再比如,一個不怎麽熟練的瓜農,他需要去花時間和失敗的成本,練習怎麽判斷瓜是不是熟了,或者說花上百把幾十塊錢,買個可以判斷瓜是否成熟的工具?

  這些都是潛在的客戶,正如那些買有機肥的客戶一樣。

  也許大多數人都覺得花錢買塊豬糞不劃算,但是,住在城裡的小區裡,他不要說豬糞,就連狗屎都找不著幾顆。

  再或者,是一些帶著好奇心,想看看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有什麽樣的效果

  自己生產的有機肥餅之所以能賣出去,無非就是這類人在購買。

  難道還是農村那裡拿個筐就能到處撿糞的人會買這玩意?

  最後,張一帆一咬牙,再買五十套材料,就當為特定人群專門打造的,虧了大不了出去打段時間臨時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