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一帆科技》第二百五十四章:求職風波+捐贈計劃
一個公司的年會,到底造成的影響能有多大?

 如果說時間的話,基本上過完年之後,影響就已經很小了;

 別人家的東西,始終是別人家的,再怎麽好也羨慕不來。

 就比如看著電視裡,看到福彩開獎,有誰中了上千萬甚至上億,也只是在那裡嘴炮一下,或者質疑這是內幕,沒別的,甚至自己連買都不會去買;

 而如果是自己附近街道某個投注站中出了這樣的獎項,或許也會想過去沾沾福氣,買個一兩張碰碰運氣;

 當然,過個幾期,等新鮮感過去之後,一切也都回歸風平浪靜了。

 一帆科技人員集體歸來的時候,對於他們的代工廠信誠電子來說,那正是處於信息的新鮮期,

 特別是一些與一帆科技有著密切接觸的部門,比如生產計劃部,業務部,品質部之類的職員們,受到的衝擊很大;

 他們裡面只要是做人不是太差的,基本上都會收到一帆科技員工帶回來的特產,東西並不貴重,有的是一兩袋鮮花餅,有些是些手工藝品,都是些不值什麽錢的東西;

 其實,兩個公司緊密合作,員工之間肯定會有一部分互相加了微信之類的以便於溝通,一帆科技的旅途和年會,自然是倍受信誠電子員工的關注,也引來了一頓又一頓的羨幕,

 而等到這些人回來的時候,這個話題終於在信誠電子裡引爆了:

 雲省四天的旅遊,費用公司全包;

 年會三個五十萬的大獎,還有兩個二十萬的一等獎,最低的安慰獎也有五千塊錢;

 .....

 於是,開始有不少人心動了,對著一帆科技的員工旁敲側擊,打聽著職位空缺的信息:

 “你們公司還招不招人啊?幫我留意一下有什麽崗位適合我。”

 而有些更是乾脆:“幫忙給你們領導推薦一下吧,我產線上的工藝和設備都很熟....”

 一帆科技負責招聘的hr主管剛剛回來上班,還沒從旅遊的氣氛中恢復過來,一打開工作郵箱就發現裡面的郵件幾乎要爆了;

 那些未讀的郵件裡,沒有一封是公司內部的郵件,全部是投簡歷的,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簡歷都是來自信誠電子這邊的在職員工;

 簡單看了一遍之後,她就發現事情有點不對了,這裡面不少簡歷和公司的職位空缺契合度很高,而且工作經驗也相當豐富;

 只不過,不要說把這些人給招過來一部分,哪怕是把合適的都通知過來面試,那對信誠電子來說,可能都會是一場不小的打擊,同樣,也同時會影到一帆科技產品的生產,甚至影響到兩家公司的關系....

 事關重大,她趕緊給自己的經理匯報,然後經理也當著她的面,直接就給凌志撥了電話,把這邊的情況反映過去;

 國內的人力資源市場還是非常寬松的,只要不涉及到國企之類的,人員的流動都屬於正常的企業或者個人行為,只要不是不正當競爭,大都不受約束;

 這種事情,哪怕是工作多年的凌志也是第一次遇到,見過一些公司面臨倒閉或者關停後,一些企業爭著過去擺攤招聘的,但是決沒見過一個企業的許多職員齊齊想應聘一家公司的;

 職員不同於一線員工,進入一個新的公司,新的崗位後,他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積累人脈,適應工作,若非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比如說升一級或者加不少工資,大部份人都更願意保持穩定;

 但是一帆科技和信誠電子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他們屬於一個代工廠與客戶的關系;

 而這些職員應聘的,大多也都是駐廠的崗位,也就是說,從信誠電子跑到一帆科技後,不需要適應新的環境,反而待遇和地位都相對地提升了,這是去到別的公司所沒有的優勢;

 更重要的一點,大家都明白一帆科技是注重研發,而且不斷推出新產品,潛力非常大,福利非常好的公司;

 而信誠電子,只是一個賺取人力利潤的代工廠,在華國已經算是夕陽產業,隨時可能會因為成本壓力搬到東南亞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趁著有機會走到朝陽企業裡去,算是良禽擇木而棲,卻也無可厚非....

 凌志也犯難了,憑心而論,他也傾向於使用一些信誠電子的職員,特別是工藝工程那一塊的,他們熟悉產線,熟悉設備,甚至還知道信誠電子產線有哪裡不足的,需要整改的地方,不用怎麽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

 但是這樣的人,用上一兩個,甚至幾個,倒也無傷大雅,多了,那實在就說不過去了!

 考慮再三之後,凌志讓hr先不要作任何動作,隻保留那些求職者的簡歷,即不聯系面試,也不回信拒絕;

 收到簡歷,如果不通知面試則回郵件拒絕,這個作法是張一帆提出來的,他認為別人投了簡歷過來,是對公司的信任,即便是覺得不合適,也理應回復回方,以示禮貌;

 而凌志則親自打了個電話,給信誠電子分管人事及員工關系的副總,簡單地聊了下天,最後側面地提了一下這件事情;

 這樣做的出發點,就是先給對方打個預防針,免得將來說自己這邊搞事情,其次也是給對方提個醒,你再不提高點員工福利待遇,可能人就要跑光了....

 大家都是聰明白,有些話也沒必要說得太直白,點到即止就好,至於對方怎麽應對,那就看對方的手段了;

 如果對方沒有動作,或者發言警告員工,那導致員工不滿而離職的話,凌志可就不客氣了!

 其實,凌志也很清楚,信誠電子作為一個代工廠,本身利潤率就不高,真正可以操作的空間實在太少了;

 如果面對同行的競爭,他們可能還能用加大一些薪資普調幅度等方式留下員工,但是面對的是一帆科技這樣高利潤率的企業,他們根本就沒辦法招架。

 就連凌志自己換位思考之後,都覺得,如果是自己,也只能選擇留下一部分關鍵的人....偏偏一帆科技不可能把這些求職者的名單給到他們.....

 做了該做的安排之後,凌志還是把這件事情跟張一帆說了一下,主要是避免他毫不知情,在一些溝通上造成驚訝;

 張一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卻不是這樣想的,他提出了一個想法:

 “如果我們把這些駐廠的崗位外包給信誠電子會怎麽樣?每個崗位在他們現有薪資上給他們相應的補貼,這樣他們與我們一帆科技的員工待遇也就差不多了;”

 “這個就有點不合理了,相當於自已打球然後自己當裁判,他們的工作或多或少總是會偏向給他們發工資的那一邊的,這些崗位也就形同虛設了,”凌志解釋道。

 “那如果外包給另外一家公司呢?也就是說由第三方公司來負責生產製程及品質的監督,他們需要對這些結果負責。”

 “這倒是可行,不過運營的成本也不少,我回頭先看看第三方公司的成本,再讓財務算一下我們這邊自己管理的成本,有了結果再發給你過目一下,”凌志說道。

 其實,在凌志心裡,已經覺得張一帆夠狠了,這個辦法他不是沒想到,只不過,有點用之不武;

 這個應聘問題,其實不止是一帆科技與信誠電子的關系問題,甚至還關系到信誠電子的產線離開了這些人,還能不能正常運轉的問題;

 而張一帆的作法就是:反正我不殺你,至於別人殺了你,你自己防不住,那和我沒關系;

 確實信誠電子那邊產線停不停,對一帆科技的影響並不大,首先就是雙方簽的合同,超出交期是要賠償的;

 其次,一帆科技還有北方兵器那邊那個龐大的工廠,他們可是無比的期待著能拿多一點訂單....

 “行,就這麽辦,”張一帆說道,“等一下,我打算在泉城投放一些共享走地機用來收集數據,你覺得怎麽樣?”

 “李奶奶在雲省用的那個?準備量產了?”凌志問道。

 “嗯!收集一些數據之後,再優化一下,在年後就差不多可以量產了;”

 “如果只是收集數據的話,我覺得還是不要投放到公共區域裡了,收費太貴了沒有人用,太便宜了又劃不來,而且,它需要充電,加油,分散開了之後維護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凌志說道:

 “還有,這機器造價不便宜,押金太高,普通老百姓也不願意交,太低了起不到警示作用,共享單車被惡意破壞,丟失的例子太多了;”

 “還有一點,這個走地機的知名度並不高,如果沒有人用,也達不到你要采集數據的目的,而想要達到不斷有人使用的話,還必需要花上一筆宣傳的費用,想要通過共享收費的方式收回成本,即便不需要維護,基本上也不可能。”

 “那你有什麽好建議?”張一帆問道。

 凌志遲疑了一下,然後才緩緩說道:“我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反正咱們公司和軍方有不少合作,四十年前的那場戰爭,導致了不少軍人落下了傷殘,現在他們都老了,很多人根本就沒辦法行動。”

 “我看還不如從公司的名義,向陸軍捐贈一批走地機,即能滿足你采集數據的要求,又增加了公司的社會責任感,也增加員工的自豪感,而且,還可以起到宣傳公司的目的;”

 張一帆想了想,凌志說得很有道理,也就同意了。

 第一批走地機,因為還需要優化,他並不打算生產太多,二十輛就足夠了,這點錢對於一帆科技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了。

 於是,張一帆立即打電話聯系了李專家,一說明自己的意圖,李專家說話的聲音都抖了起來,甚至提出什麽地方需要他幫忙的盡管出聲,要人出人,要材料出材料;

 至於聯系後勤部門之類的事情,全都包在他身上,而且還保證能讓一帆科技的捐贈儀式出現在軍事頻道的新聞上;

 李專家的能量,張一帆還是很相信的,畢竟合作這麽久了,也知道他在軍方這邊的份量,有他這麽主動地出手,事情自然是會出乎意料的順利;

 張一帆一開始還有些奇怪,照道理來講,李專家即便是和自己有點小交情,也不至於這樣子賣力;

 他這個人還是很講究原則的,一是一,二是二,從不含糊。

 後來一經詢問,這才清楚,原來不是因為自己的面子夠大;

 而是李專家的那些戰友中,有著不少傷殘戰士,有的是在那場戰爭中受的傷,有的則是在邊境觸雷....

 而這些前輩的下半生,都是依靠著輪椅和拐杖活動,生活極為不便;

 張一帆提出的要捐贈二十輛走地機,其實對於那麽大量的傷殘軍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是,對於李專家來說,卻已經足夠了;

 只要讓上面的領導,讓軍需後勤處看到這種設備的先進,能給傷殘軍人帶來的便利,那麽,就有機會獲得撥款,從而讓更多的傷殘軍人使用到這種便利的設備,減少他們出行的不便;

 這也正是李專家開口就敢打包票,要讓一帆科技的捐贈儀式出現在新聞上的原因;

 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有著足夠的話題度,那就夠了,以華國現在的國力,根本不需要社會捐贈,就可以做到為有需要的傷殘軍人采購走地機,只要有這個必要!

 這也是李專家一直以來的願望之一,他想為那些為了國家利益作出犧牲的戰友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了李專家的大力支持,張一帆自然動力十足,本來不想碰王北北那輛跑車的他,還是第一時間把它開到了研究所;

 開始和李專家及他的團隊一起研究著,如何盡快地把這個走地機給量產出來;

 張一帆很快就發現, www.uukanshu.net 他實在是太過於低估了研究所的能量,要知道,在那個要什麽沒什麽的年代,研究所都能夠盡可能地得到所有資源的傾斜;

 之前弄第一台走地機的時候,之所以張一帆什麽都要自己和李專家他們搗鼓,那只是因為李專家不知道他要弄什麽,有什麽作用;

 只是當成陪他玩點過家家的遊戲,最多就是自己跟他一起耗點精力,用點研究所的材料而已;

 然而現在,李專家拿到圖紙之後,和研究所所長商量了一下,然後直接就大手一揮,各種任務直接就分了下去....當作軍事任務來處理。

 機構部件,直接是用命令的方式,讓各個加工廠立即照著圖紙加班加點生產,次日必須最少要交上二十套良品;

 標準件,直接給研究所的采購下死命令,明天必須要拿到最少一百套器件....

 張一帆直接傻了眼:他們這樣做算不算挪用公款?用研究所的錢買來的東西,造出來的產品到底還算不算是一帆科技捐贈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