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邪神判官》第85章:爭論
  皇上說道“選用新人那是勢在必行的,只是這羅榮超雖然是恩科狀元,這幾年做的也非常不錯表現搶眼,但一直都是在帝都擔任官職,這地方上的事情還沒處理過,貿然將他放到幽州刺史這個職位上有些欠妥,幽州刺史還得是一個有過地方經驗的官員來擔任比較好!而且幽州現在是一個爛攤子,因為陳銀發等人的不作為和胡作非為,讓百姓不信任官府,沒有一定能力擔當的人是無法處理好這個爛攤子的。諸位愛卿可還有合適的人選舉薦?”

  “皇上我覺得揚州縣令郭鵬舉是個合適人選,這郭鵬舉也是恩科出生,雖然不是榜首但學識也頗為淵博,做官後一直在揚州擔任縣令一職。上任後做了非常多的利於民生的事情,比如利用農閑時間組織民眾修建水渠,開墾荒地,整修河堤。全揚州范圍內推廣蠶桑養殖,培訓百姓紡織、刺繡、造紙等,在揚州搞的風生水起,成為當地最富庶之地,幾年之內人丁都增加了幾萬人。現在幽州百姓被剝削嚴重,民眾手中沒錢沒糧,最當務之急就是恢復生產與經濟。這個郭鵬舉有經驗搞這個很在行,我覺得讓他去的話,應該會在一兩年內恢復當地的經濟吧!”

  “這幽州地處東北,那裡的自然地理環境都同揚州不同,這郭鵬舉在揚州搞的風生水起,不見得能在幽州做的風生水起,而且揚州縣令才正六品,而幽州刺史是正三品,這官職差的太遠了!不適合!淮南道刺史,這郭鵬舉是你的人,你也不能這樣提拔吧,這晉升速度太快了不合適!”

  周鵬在一旁聽了好笑,這些人都想將自己的人提拔起來,相互之間都不服氣,一會說這個沒有地方做官的經驗,一會說那個官職太低,不適合如此調動,相互掐架,都不想讓對方的人坐到這個位置上。

  有官員就說了“調動羅榮超吧你們嫌棄他沒在地方供職,處理不好地方上的事務,郭鵬舉在地方上乾的風生水起,有能力,你們卻嫌棄他官職太低!帝國之內刺史只有這麽多,一個蘿卜一個坑,平級調動肯定不行,只能是從地方上往上提拔!我們要給年輕人機會!”

  “刺史之下還有長史嘛,刺史無法調動可以調長史去擔任刺史嘛,然後將郭鵬舉,羅榮超這些有能力的也適當性的提拔,到地方上去歷練歷練,將來再有刺史之類的職位空缺可以填補上不去嘛。以我個只見商州長史王朝就比較適合這個位置!”沉寂已久的梁正推舉了一個自認合適的人。

  “王朝是國子監出來的,從小小的縣丞做起,一路做到了這商州長史的位置,他的功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長史這個位置做了也有三年時間,從四品的官職,讓他去擔任幽州刺史我想沒有在合適不過的了吧!”梁正簡單稱述了一下自己選擇王朝的原因。

  王朝為官正直兩袖清風,這些年來全憑功績一路走到商州長史的位置,他不站隊,不屬於任何一方勢力,可正因為他不屬於任何一方勢力,當梁正說出這個名字之後,其他人立馬站出來反對。

  “目前的三個人選當中這王朝是目前最適合的一人,但我覺得這樣安排並不妥當,王朝是國子監恩科出生,實實在在的文人。治國理政可能是把好手,但幽州地理位置特殊,幽州乃是軍事重鎮,也是突厥進犯帝國的門戶,刺史掌握該地區的軍事行政大權,一旦爆發戰爭,刺史是要指揮軍隊衝鋒陷陣,指揮作戰的。王朝是文人,如何懂得領兵作戰?一旦幽州失守,帝國東北就危險了!這幽州刺史之位得是個文武雙全之人。”首發 https:// https://

  “文武雙全?哪裡有這樣的合適人選?身為指揮官不一定要領兵衝鋒陷陣,也可出謀劃策以謀略論輸贏,而且指揮官往往都是坐鎮後方,運籌帷幄的。隻爭匹夫之勇的注定失敗,項羽就是個例子。所以我覺得幽州刺史不一定需要會武功,但必要的軍事常識還是要懂的!”

  “現在帝國與突厥交好,兩國之間爆發大的戰爭可能性極低,現在當務之急顧及眼前,應該以恢復幽州的經濟為主,戰爭並不會馬上發生。我們現在是選一個能夠挑大梁的人出來,先把幽州這個爛攤子抗下來,後面我們可以選擇一個能文能武能挑大梁的人來接任幽州刺史!如果現在就耗費時間去選這麽一個人,那幽州百姓也不能等啊!現在幽州境內連個主心骨都沒有!”

  “就是!幽州境內駐守有十萬大軍,有大將軍李斐坐鎮,突厥也不敢進犯,當下之急是選一個人來收拾爛攤子,不是選一個作戰的主帥!”

  被眾多官員懟了之後剛剛說話這官員有些委屈的說道“我的說也是事實,這幽州確實極其重要,必須要選一個有才乾的人才行!不過文武雙全還能擔此重任的確實是不好選,我們就先找一個地方從政經驗豐富,能夠挑大梁的人去幽州擔任刺史的比較好!”

  下面的官員為選什麽人去幽州,在朝堂之上爭的不可開交,皇上在則拿著周鵬帶來的清單看個仔細,對下面的爭論完全不關心,他更關心的似乎是這最終的結果。

  “那你剛剛就沒必要說這話站出來反對嗎!我們還以為你有合適的人選,結果也是沒有,只是在哪裡瞎說而已。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梁大人推舉的這個王朝是合適人選,有才華有能力,官職也不低,他升任幽州刺史我覺得是行得通的!”有人懟了剛剛的官員一下擁護了梁正推舉的官員。

  “我覺得還是應該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如果一直得不到晉升與任用,時間會消磨他們的銳氣將他們變的平庸不堪,我覺得還是郭鵬舉比較好,他有治理地方的經驗,而且年輕有為,可以不讓他直接勝任幽州刺史之位,可以暫代幽州刺史之位,先將幽州安定下來,然後再向剛剛說的那樣選拔一個文武雙全的刺史來治理幽州。”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尹大人這郭鵬舉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從縣令提拔到刺史這升級過快,對他不一定是好事,剛剛梁大人舉薦了商州長史王朝,我在這裡也舉薦一位,渭州長史劉棟!劉棟與這王朝一樣同是國子監出生,兩人似乎還是師兄弟,這劉棟從剛開始的糧倉管理員做起,從基層做起,再到主簿、縣令,靠功績一點點做到了長史這個位置,在渭州上任也有三年時間,渭州刺史是一個能乾的人,在這裡劉棟的光芒被掩蓋,顯得有些默默無聞。渭州靠渭州刺史便可治理的井井有條,調動劉棟去幽州不影響渭州的治理,我覺得這個方案是最妥的。”

  “渭州在渭河邊上也經常鬧蝗災,這劉棟在渭州這些年裡對治理蝗災有一定的手段,幽州之前就鬧過幾次較大的蝗災,搞的民不聊生,讓他去幽州應該也可以有一番作為。”

  見地方的小官舉薦出來皇上不滿意不吭聲,這些官員便將舉薦的人提升到了長史這個級別,每個州府衙門最高行政長官是刺史嗎,這長史則協助刺史的官職,雖無實權,但參與到了整個州府衙門的管理當中,一般刺史都是由長史升任,除非是皇上破格提拔和調任。

  “治理蝗災確實是有必要,但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穩定民心,幽州官場空缺實在是太大了,這劉棟能力是有但還是顯得有些不足擔此重任,我覺得有一種可行辦法,那就是將年輕有為的渭州刺史郭棟調任幽州刺史,將最熟悉渭州情況的劉棟提拔為渭州刺史,讓他來負責渭州事宜。皇上您覺得這個方案如何?”

  聽到有人叫自己,皇上放下手中的帳簿“我在聽你們說,你們似乎說的都有理,但爭來爭去都沒有一個結論,你們正如你們所說羅榮超是科舉出身,現在在帝都做的也還不錯,但沒有地方工作的經驗,幽州現在是爛攤子他顯然勝任不了!這郭鵬舉在揚州搞的風生水起讓民眾都富了起來,他去搞經濟還行,但幽州現在這個爛攤子需要有一個極具魄力的人來做,他還差了點,擔任個長史輔助刺史還可行,但直接擔任刺史還差些火候。梁正說的王朝是不錯,但商州刺史倪世奇年事已高曾幾次提出要求辭官,朕都壓了下來,但他卸任是遲早的事情,商州還得王朝擔著,他顯然不適合離開。後面你們提到的讓渭州刺史郭棟調任幽州刺史,將渭州長史劉棟提拔為渭州刺史,這個方案略微可行。”

  皇上總結了各方爭吵之後突然看向周鵬“周鵬,你不站隊,就你剛剛聽到的,你認為派誰擔任幽州刺史一職比較好?”

  周鵬一愣,他沒想到皇上會問自己,思索片刻道“微臣位低言輕本不應該參與議政中來,既然皇上您讓微臣做為評判,那微臣就說了。這些人都可以不選,微臣覺得有一人或許可以擔此重任!皇上可還記得聶鵬,五年前聶鵬被人冤枉無故入獄,查一點就就被殺頭,後來案子破了真相大白,還了聶鵬以清白,但皇上並未對其官複原職,而是衣錦還鄉,根據當時查案時我們所掌握的消息,這聶鵬是一個體恤百姓,為民著想的好官。當時被捕時他已是刺史之位,管居正三品。我覺得當前官職緊缺何不再啟用他,讓他繼續發揮余熱?”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