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夢回大明成化年》第142章 初論變法
未幾,只見李賢為首的四名內閣成員恭敬的進到側殿來施了禮,為首的乃是內閣首輔東宮少保華蓋殿大學士李賢,與他並排的是次輔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陳文,身後則是閣員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彭時,與他並排的乃是閣員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萬安

“李閣老,諸位愛卿,速速請起,給李閣老賜座!”朱見深微微起身作了個免禮平身的姿勢後,向身旁立著的內侍命道

“臣謝皇上恩典”李賢躬身答謝,隨後坐在了小黃門搬來的圓凳之上,也不坐實,隻是微微受些力便好,顯得恭謹之極

朱見深見狀很是滿意,他信任李賢,除了早年李賢曾保住他東宮太子之位外,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李閣老,安分守己,居功而不自傲,對他這個才登基的皇帝很是敬重

見李賢坐下了,朱見深說道“諸位愛卿,今日來見朕有何要事稟報啊?”

李賢沒說話,他身邊的陳文卻開口了“臣啟皇上,去年天災匪患頻發,戶部開支超度甚多,幸得今年瑞雪普降,此乃皇上賢明上天有所感召,這才降下祥瑞恩澤百姓,實乃萬民之福!”

朱見深聞言面上開心,私底下卻是犯了嘀咕,這幫內閣的老臣,說話總要繞些灣子,往往才誇上你兩句,緊接著後面的煩事就跟著來了

果然接下來彭時說道“臣啟皇上,這祥瑞雖好,但也將北面的韃靼人逼入我大明邊界,如今遼東的開原衛,沈陽衛相繼淪陷,遼陽衛岌岌可危,若是遼陽再破,韃靼人便可借此長驅直入,危及我大明的江山,臣請皇上調兵圍剿韃虜,還三衛百姓以太平”

朱見深聞言面色沉了下來問道“去年,前年,大前年,北面皆是告急,朕也屢次發兵圍剿,今年朕方才沒收到告急的折子,你彭時又來上奏,這韃靼人緣何縷剿不滅,若是那韃靼連年在遼東,宣府一帶為禍,莫不如在本地常駐些軍備”

彭時答道“塞北苦寒,每年二三月時節韃靼人正值舍牧,糧食緊缺,昔年先皇英宗在世時,那韃靼的新王毛裡孩就曾趁此時機突襲過兀良哈三衛劫取糧食,如今其羽翼豐滿,自然連年南下入我大明擄掠,遼東一帶蠻荒苦寒不宜耕種,田畝產量極低,軍墾無法自足,本地駐軍皆是靠北直隸調撥的糧食艱難維系,若是大雪封路則必定會斷糧,如此一來連年告急實為無奈,還請皇上明察”。

一席話下來,彭時倒是把困難講的明明白白,卻是沒說應該怎麽辦,成化皇帝聞聽此言想了想說道“遼東之地乃是戰略要衝,遠接塞外,內銜山東,著令周邊衛所馳援遼東都司,剿滅賊寇,還我邊塞安寧”。

皇上話音未落,陳文卻開口了“啟奏陛下,去年戶部超支,如今方才年初就有鎮壓大藤峽匪患,救助黃河的春汛難民,兩筆開支,最近又定下了安撫荊湘流民的一大筆開支,加起來已比去年下半年的開支還要多上一些,如今若在往遼東派兵,怕是要寅吃卯糧了啊”。

“萬安,工部造船的事緩一緩,宮宇修葺也再等一等,能不能省出開支打這一仗”朱見深問道

萬安恭敬回話道“市舶司前年定的船去年便停工了,省下的開支用作了鎮壓永寧彝人之亂和剿滅趙鐸造反之用,今年工部為了節約開支用來造船,更是免去了所有的土木修葺,若是今年再挪不出用度造船,那市舶司將再無大船可用,而先行開工的兩條龍骨也要再次返工”

“那朕今年停燒禦窯,宮中用度禮儀一律削減,能省出多少?”小皇帝面色鐵青的說道

萬安不敢抬頭,

隻是細聲回到“啟稟皇上,這也省不出許多,何況此乃皇家體面,不可廢弛。。”“笑話!朕的遼東都要丟了,朕的市舶司都要無船可用了!還有什麽體面可講!”朱見深慍怒至極的咬牙說道,強壓著語調聽起來十分的低沉

一時間偏殿內無人再言,半晌李賢終於說話了,只見他俯下身來拜道“臣等有罪,不能為聖上分憂”

李賢此言一出,身後的幾位也隨著拜服下去,皆是動作恭順一個個的不敢稍動

朱見深碰了個軟釘子,心中不禁冒火,但愣了半晌這才抿著嘴唇強壓怒火道“諸位愛卿請起,你等無罪,如此天災人禍招致開支無度,與你們有何關系,隻是還請諸位愛卿出些對策才好”

李賢見皇上軟下來了,心知時機已到,這才起身說道“臣李賢啟奏陛下,如今遼東告急,朝廷無錢可用,此事宜緩不宜急,不若先派少量兵馬馳援遼陽,先解了那遼東都司的圍,料想四五月份天氣轉暖,韃靼的兵馬必會退去,待到那時再收復開原,沈陽兩衛便會輕松許多了”

“李閣老此計甚妙,那韃靼人真會就此退去?”朱見深繼續追問

李賢答道“遼東不若兀良哈與宣府之所在,苦寒之地皆是荒野,韃靼人佔據兩衛之地無非為了擄掠, 待到天氣轉暖塞北水草豐美,他們自會退回去放牧,況且韃靼人不事農桑,久佔遼東亦缺乏根基,絕不可持久”

朱見深聞言略略的放心,但還是道“遼東如此,宣府亦如此,北境連年遭受韃靼瓦剌之亂,先前還可盡力清剿,如今開支捉襟見肘,連清剿的銀子也拿不出了,若是以後連年盡皆如此,朕大明北境的生民豈非要連年塗炭,朕作為大明天子的顏面又將何存?”

“老臣倒有一策,但關乎國之大體,不知是否當講”李賢見時機終於到了,便說道

朱見深聞言眼前一亮道“事關大明國運,速速講來,朕恕閣老你無罪”

李賢聞言沉聲道“宣府遼東,雖是北方咽喉,但都不是產糧之地,連年稅賦欠收,皆是要靠朝廷的救濟,當地百姓徭役,稅賦一樣不少,卻一樣也上繳不齊,既然如此不若將徭役,稅賦,田賦及各項雜泛皆整合為征銀,由地方統一征收,若地方需徭役則直接出錢雇工,不必再去民間征發,征銀則按照每戶人丁和田畝合並攤算,此為‘攤丁入畝’,征收來的銀錢不入地方府庫而是由戶部統一清點運往京師,年底則按地方帳目進行查證,合理之支出予以報銷,不合理者另行處理,除此之外,還要派官員厘清宣大遼東現有之地畝人口,如此一來便可攤算地丁,此法一可減輕百姓的苛捐雜稅,二可防止不繳賦的私田盛行,三可防止地方官員貪墨,四可開源於朝廷,五可減少歷年帳目計算的繁複,還請陛下您明鑒!”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