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這些本官又何嘗不知。”潘希光輕歎一聲。
布政使和按察使不和,以往他還覺得很好,方便了他掌控山西的局面。
然而,大同的劉賊大軍來犯,兩個人依然爭鬥不休,陷入內耗,這讓他這個山西巡撫也頭大了起來。
幕僚繼續說道:“學生覺得,童藩台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若沒有朝廷派來的三路援兵,自然是守住天門關緊要,可有了這三路援兵,就算失了天門關,只要守住陽曲,一樣能夠堅持到援兵到來。”
“你也覺得本官不該派撫標營去天門關?”潘希光目光落在幕僚的身上。
幕僚急忙躬身道:“學生不敢質疑東翁的決定,學生只是不想東翁陷入險地,若有撫標營在,就算有什麽事情,也能有一支兵馬護住東翁的安全。”
“好了,不用這麽緊張,本官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潘希光輕輕一拍手,旋即說道,“若真像你說的一樣,出了什麽事情,撫標營這麽大的目標留在本官身邊未必是什麽好事情,反倒留下一支精兵,人數不多也不顯眼,真要有什麽危險也能第一時間護著本官離開陽曲。”
“原來東翁早有打算,是學生只見樹木,沒能理解東翁的深意。”幕僚貶低了一下自己,又誇捧了潘希光。
潘希光攬須笑了笑。
天門關這座在後世已經看不到的關城,此時依然屹立。
城頭上,守城主將解士公看著出現在城外的賊寇大軍,臉色沉重。
曾在大同與賊兵交過手的他,當再一次看到眼前黑壓壓一片的賊寇大軍,心中居然有了退意,這讓他心中羞愧。
“報。”令旗兵跑到解士公近前,“啟稟總兵,南面發現一支賊寇騎兵。”
解士公點了點頭。
“末將願意親率城中的騎兵出城與賊兵一戰。”城頭上,一名將領站出來請戰。
解士公看了一眼請戰的將領一眼,道:“沒本將命令,誰也不許出城,讓你們準備的火油都準備好了嗎?”
“末將已經收集城中所有的火油,只等賊兵攻城。”天門關之前的守將李玄感說道。
解士公道:“火油搜集不到,就多準備滾木礌石,不夠的話就拆掉城牆附近的民房,越多越好。”
“是,末將這就去安排。”李玄感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解士公目光再次看向城外的賊兵大營。
賊兵來到天門關外已經一個多時辰,並沒有急著攻打天門關,反而先安營扎寨生活做飯,這讓解士公明白,接下來必定會有一場惡戰。
“將軍,天門關怕是不好守呀,賊兵炮火太多,天門關這裡只有兩門炮,火藥的數量更是有限。”站在解士公旁邊的一人開口說道。
他是解士公的副將。
當初在懷仁縣與劉賊的那一戰,他曾參與過,所以知道賊兵炮火的厲害。
“不好守也要守住,天門關一丟,陽曲將會直面這群賊寇,撫軍和承宣布政使司的那些高官們都會陷入險境,咱們沒有選擇。”解士公看著自己的副將說。
早在劉賊佔據宣大的那一天,他已經預料到會有這麽一天,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副將道:“不是一直在招安劉賊,怎麽弄的賊兵來犯太原了,難不成朝廷沒有招安,是打著招安的名義拖延時間?”
對劉恆進行招安的事情,在太原不是什麽秘密,尤其是承宣布政使司的參議跑去了大同兩次,根本瞞不住太原府本地官員的耳目。
“布政使司的一個參議親自去了大同招安,聽說是劉賊提出的條件太苛刻,朝廷不願意答應,這才一直拖了下來,如今劉賊穩固了宣大的局面,自然不願意繼續拖下去。”解士公道。
副將一巴掌拍在垛口的牆上,道:“聽說遼東那邊又傳來一場大捷,早知道就去遼東了,說不得還能從寧遠大捷上分到一杯羹。”
“先活下來再說吧,若是活了下來,說不定還有機會去遼東分一杯羹,若不能活下來,就算滅了女真一族跟咱們也沒關系。”解士公道。
遼東明軍對奴賊的兩場大捷,已經讓不少軍中將領把目光瞄向遼東。
尤其是九邊出身的邊軍將領,幾乎每一個將領都想要去遼東撈上一筆功績,從而得到朝廷提拔,壯大背後的家族將門。
副將輕輕歎了一口氣,道:“是呀,還是先從眼前這些賊兵手中活下來才能有機會去遼東,就是不知是遼東的奴賊厲害一些,還是咱們這裡的這些賊兵更厲害。”
“報,太原府八百裡加急。”
一兵卒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很快爬起身,跌跌撞撞的跑向午門。
正在慶賀的文武百官因為這一聲八百裡加急變得安靜下來。
太原府送來的八百裡加急,讓不少人明白了太原府出了大事,很多人甚至已經聯想到這封加急文書和大同的劉賊有關。
一名小太監匆忙的跑向那兵卒,從對方身上接過來裝有加急密函的木盒,反身跑了回來。
掌印太監從小太監手裡接過來木盒,打開後從裡面抽出密函,轉而回到天啟身邊,雙手托舉遞了上去。
天啟打開密函翻看了起來。
啪!
看完密函的天啟一巴掌拍在了面前供奉食物的桌案上, 帶倒了上面的酒杯,裡面的酒水順著桌案一側滴淌下來。
距離天啟最近的內閣閣老和勳貴,見到這一幕心中均是一沉。
“哪去給顧閣老他們也瞧一瞧。”天啟用手指了指被他丟在地上的八百裡夾起密函。
掌印太監小心翼翼的拾了起來,遞給一旁的小太監。
小太監走到顧秉謙的桌前,躬身把密函遞了上去。
接過密函的顧秉謙心中早已有所猜測。
當他看到上面的內容時,還是讓他心頭一沉。
寧遠大捷剛結束不久,慶功宴上卻傳來劉賊大軍進犯太原府的消息,不願天子會如此生氣。
“都看看,幾個閣老都看看。”天啟示意其他幾位閣老也去看那道八百裡密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