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魔法塔的星空》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塔主的近期成果
  【魔法塔的星空】 【】

  從那場眾多深淵大君與深淵邪神所發起的狂歡後,已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作為深淵側門之雙塔的主人,林將大部分時間投注在自己的研究課題上。

  不過盾市與易市的變化,他當然也有在關注。至少當納倫區分會的使者上門時,可是由他親自接待,並且商議出一些結果的。

  之後更在每天花了一點時間,關心著納倫區分會本部遷移的進度。

  畢竟人家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做事。要是一點注意都沒有,魔法師協會的大爺們搞些不討喜的小動作也就算了,要是搞些針對門之雙塔的陰謀詭計,那可就麻煩了。

  不過某人很明顯的已經脫離人類主體社會太久,又不關心論壇上的輿論方向,所以就不知道自己在外的凶名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用句老家最常用的形容,那就是可以’止小兒夜啼’,跟自己小時候聽的虎姑婆是一個等級的人物。只不過虎姑婆是假的,自己是真的。

  總之納倫區分會的法爺們是真心投靠的。至少在他們站穩腳步之前,不會對門之雙塔的統治權——哪怕某塔主不想管,但大家還是默認存在,——發起衝擊。

  不說現任塔主惹不惹得起的問題。一旦對門之雙塔起了覬覦之心,格瓦那與海德爾兩大帝國、精靈勢力、世界樹大佬們和金幣女神,真的會默不做聲,只在一旁看戲?

  來硬的,惡魔大軍的覆滅,已經足以證明了多硬都不行。來軟的,前述的所有勢力湊堆,一個小小的魔法師協會區分會根本連提鞋都不配;更不用說坐在談判桌上,指望著分一杯羹了。

  況且納倫區分會內部也有些不大不小的問題。

  遷移本部這種事情是相當激進的,所以在這種時候,主導這一切的區分會會長禁不起任何失敗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那麽在新本部建造完成,徹底站穩之前,反而不會再做其他激進的作為。避免給自己已經夠困難的局面,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難度。

  在沒有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所有人都只能就其他人的表現,來揣測別人心中的想法。圍繞在門之雙塔的各方,就在這種麻杆打狼兩頭怕的情況下,維持著表面上的平和。

  林對於這樣的局面也早有預知。反正眼前看得到的,一個個都不是什麽拜倒在自己王霸之氣下的’人才’,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心思,甚至毫不遮掩這一點。

  林當然不可能因為存在威脅,就把對方暴打一頓,打死了事。只要不觸及自己的底限,所有人都可以做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很幸運的是,某人的底限還特別的低。

  所以對於納倫區分會本部遷移的事情,他是好奇多於戒備,而且樂觀其成。在一場亂局中,參與的勢力愈多,就愈有利於那些隔山觀虎鬥的人。

  最初為門之雙塔的規劃引入兩大帝國,而不是順著老卡維公的關系,將立場偏向格瓦那帝國,林心裡頭也有讓兩大帝國互相牽製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法塔的星空】 【】

  精靈勢力的加入,是替世界樹大佬們的利益買一個保險。避免在談判桌上沒有代表,屬於自己的權利與利益被其他人肆意瓜分。

  既要三個勢力支持自己,也需要他們互相製衡。

  當盾市與易市正式建立,惡魔入局,

然後愈來愈多人類一方的小勢力也入局。後者為了抗衡兩大帝國的官方勢力,又抱團了起來,但他們之間也是互相提防著。  這樣的局面對某人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反正只要所有人分一份注意力在彼此身上,就能避免他們將全部的勁往門之雙塔的塔主身上使。

  縱使他們有可能串連起來,以大勢壓迫塔主退讓,試圖爭取更多利益。但爭的只會是一些小項目,事情不會冒然走入極端。

  只要能夠扛住這樣的壓力,那麽局勢就不會驟然朝著糟糕的方向滑落。

  這便是眾議決制度的優點,事情會有變化,但只會是和緩的轉變,而不會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掉頭。

  但是缺點同樣是有的。那就是路子一旦走偏了,就有可能愈偏愈遠,最後歪到十萬八千裡之外。這時就算有大能出面,一樣是想拉也拉不回來。

  這項大缺陷的成因也在於那原本的優點,就是眾議決很難出現與社會氛圍、民眾共識截然不同的大轉變,只能順水推舟。

  所以某穿越眾老家的先人才會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不過已經形成眾議決體制的盾市與易市,不說某人頂著壓力不退讓,路子不見得會彎到哪裡去。在短時間內,那麽多人的想法也很難形成極端意見的共識。

  除非今天魔法塔真幹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或是損傷了一整個群體的利益,直接引發眾怒。否則門之雙塔的超然地位只會愈來愈難以撼動!

  也就在這大半年,納倫區分會本部搬遷的時間裡,林可以安心研究自己魔法課題的最大倚仗。

  在這段時間內,進度突飛猛進的課題其實有三項。最重要的,莫過於那一言難盡的魔法塔偽裝方案。

  其次是針對深淵側的易市大戰最後,黑金球磨所展現出來的魔法攻擊方式,讓某人重新將自己所學的魔法做過一次梳理。

  最後一項,則是針對門之雙塔塔頂,那兩具超大規格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後的結果錄入,以及經過各種測算後,所繪製的星圖資料。

  這個最後一項,其實就是林曾經在西南半島時,為了找到地球所做的那一切。那時也確實找到了太陽系的大致位置,這才跟老家的眾神產生了聯系,算得上是某穿越眾的第一次開掛。

  既然自己想在迷地與深淵各自觀測星空,嘗試用三角定位法,找到更準確的地球坐標。那麽在西南半島做過的工作,就得在深淵重做一次。

  既然要在深淵重做,而且觀測的工具也是鳥槍換炮,不如在迷地這邊的各種數據也重新觀察、測算。並將當初所設計的各種自動化程序,以今時今日的眼光和技術做一次升級。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法塔的星空】 【】

  當初在西南半島所做出來的成果,則可以視為一種’標準’答案,用來驗證新的程序與觀測結果。

  這部分的工作有些舊瓶新裝的意思,相較其他項目,不用花太多心思。所以是一項很適合用來放松、轉換心情的研究課題。雖然斷斷續續在做,但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也完成了。

  第二項將自己所掌握的魔法攻擊方式,重新做一個梳理。毫無疑問,黑金球磨的戰績所帶來的震撼是十分驚人。不光是那些知道了最終結果的外人,林這個旁觀者尤為震撼。

  一直以來,林都認為最有效率的魔法攻擊方式,應該是盡可能減少轉換過程的攻擊。

  因為任何種類的轉換,都會產生無法利用的熵,也就是浪費。而且每一次的轉換也都需要時間,哪怕只需要花費幾微秒,甚至更短。這些時間累積起來,很有可能就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那麽純粹濃縮了權能的能量彈,應該就是最節能、最有效率的’魔法’攻擊。

  相較之下,迷地的法爺們喜歡在加持一堆輔助後,用近戰的方式解決敵人,而不是使用魔法攻擊製造殺傷,多多少少也是圍繞著相同的想法,所做出來的選擇。

  一個很簡單的計算例子,假設一個魔法師的權能量,一天可以施展十個魔法。那麽他使用這十個魔法的數額給自己加持輔助,可能就可以持續戰鬥一個小時左右,造成百人以上的殺傷。

  假如這個魔法師將這十個魔法的量,全部用來放火球,保底可以殺傷十個敵人。考慮到火球濺射可能造成的殺傷,或許傷害人數可以更多,但也不會像近戰所造成的結果一樣。

  甚至到了更高層次的戰鬥,那些高高在上的存在舉手投足間就能產生驚人的破壞威力,所謂的魔法更是如呼吸心跳一樣,幾乎算是本能產出的結果。

  這樣的做法無不在暗示著’魔法’其實不那麽重要。攻擊,然後命中敵人,造成傷害,這才是一切進攻手段所要達到的目的。

  這其實是很理科男的想法,不過一點也不魔法。在那場大戰之前,林一直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

  跟某穿越眾的情形不太一樣。迷地的魔法師因為施展魔法數量有限的緣故,為了續戰力的考慮,他們首選當然是加持身體能力的輔助系魔法。攻擊魔法則是作為關鍵時刻的保命手段。

  假如將魔法攻擊作為主要攻擊手段,單個魔法師可沒有無限的權能支持,那麽危機很容易就在自己將自己的權能揮霍一空後產生。

  這也是為什麽擁有能量池支撐的魔法塔,能夠成為迷地最強戰爭要塞的緣故。

  有著半無限權能的能量池,只要不是短時間內抽乾儲備,能量池就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樣,能夠源源不絕地產出權能,支持著魔法塔攻擊敵人。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法塔的星空】 【】

  但是迷地對於魔法陣與魔法塔的低效運用,沒能讓某人發現其中的潛力,以及真正恐怖的威力。

  直到在匣切們支援下的黑金球磨,打出那令人驚豔的一擊,一舉擊殺二十多位深淵大君與深淵邪神。

  在那場大戰中,有半數左右的神靈級別惡魔,是死在最終大戰之前的獵殺中。但是林相信,就算這些惡魔留到了最後,也會死在黑金球磨那一擊底下。

  因為當魔法數量與種類在短時間內累積到一個天文等級的數字時,其威力就會疊加到一個更不可思議的程度。

  這是一種複合魔法的特級運用,就好像冰與火的攻擊魔法調和,可以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威力。當調和的魔法是數十上百種的時候,那威力又該大到什麽程度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