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三個營借給陳奇瑜、吳甡、曹友義,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繼續讓大哥鄭成功統領,如此以來即可提升大哥的陸戰能力,以填補大哥的不足,又能起到發現自家勢力的作用。
至於大哥鄭成功尾大不掉,這個問題鄭恩是想都沒有想過。
民族英雄本沒有高低之分,每一位民族英雄都值得本民族去祭奠,但非得分個高低,那南明最大的民族英雄非鄭成功莫屬了。
最起碼鄭恩是這樣認為的,至於後世那些抹黑,前世一輩子,也是看透了。
時下的武聖是嶽飛,已經祭拜了幾百年的聖神,如果自己不能阻止華夏的沉淪,那麽武聖也會換個人做,換個蜀漢的英雄,卻跟民族英雄完全扯不上邊的關羽。
所以,抹黑不抹黑,鄭成功,鄭恩是看透了,所以不管如何,鄭恩是很信任自己這個大哥的,就像當初他一句話也不說,將整個艦隊交給自己一樣。
鄭家真要內亂,那也是走投無路的時候,走投無路的時候,能留在身邊的,本就是有一個,都是上天賜予的福分了。
如果親兄弟都不能信任的話,那還能信任誰呢?
可是,鄭成功的威望真的是不夠啊!連自己都比不上,自己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的暴發戶,但鄭成功卻會被貼上自己的標簽。
哪怕鄭成功光複了山東,但那在很多人看來,與其說鄭成功光複的山東,不如說山東士紳及百姓,自己要回歸大明懷抱的。
包括留守山東的順軍,在鄭成功的兵威面前,也沒怎麽抵抗。
這就是世俗的看法。
可事實是,歷史上在這個時刻,山東確實亂像四起,大量反對順軍統治的站出來反順複明,一時間反順複明運動在山東,猶如野火燎原,可以說,朝廷隨便派個一流統帥,連一個兵都不要,打著朝廷的名義就能光複了山東。
可有誰去理會嗎?有誰去接受響應山東士紳百姓的複明行動嗎?有誰去接受唾手可得的山東嗎?
並沒有,因為此時的黃河經過幾次改道,如今是從淮河入海,山東其實在時下算河北。
而歷史上的那個時候,整個河北,除了山東,都成了韃子佔領地。
這個時候接收山東,那不是直面韃子,破壞聯虜平寇大計嗎?山東是小,整個南方是大,那就放任山東的熱血百姓,慢慢心冷,慢慢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被韃子給剿滅吧!
簡而言之,鄭成功的功勞,沒有人會太當回事,只是國子監生秀才功名的鄭成功,也很難入官紳階級的眼。首發
對於鄭成功,看重他是鄭恩親大哥、鄭芝龍長子,比看重他軍功還多。
鄭成功去收編投靠朝廷的官紳武裝、武將勢力,那是困難重重,還是德高望重的陳奇瑜、吳甡、曹友義三人的順水推舟,來的順利。
鄭恩早已經收到了韃子輕松攻佔北京的消息,現在的韃子正在吞並整個北直隸的同時,與退守山西的順軍小規模交戰,大規模對峙。
要不是自己讓多爾袞折損了15個兩白旗的牛錄,對多爾袞的實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又引的多鐸率領大量炮灰在內的十萬大軍回援,讓多爾袞一時間炮灰部隊只夠吞並北直隸所用。
要不是諸多自己造成的影響,韃子恐怕早已如歷史上那般全力攻打山西,再吞並山東了。
就現在形勢而言,清虜最可能做的,就是得知回援部隊撲空,將回援部隊的層層炮灰調過來,再留下真韃子留守。
之後,要麽是山西,要麽是天津,將迎來韃子層層炮灰的進攻。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吞並整個北直隸之後,韃子感覺炮灰夠多了,恐怕不用等到回援關外的炮灰趕回,直接就攻打看似軟弱,又無險可守,還在臥榻之側的天津。
為何不是攻打順軍山西,因為太行山天險,以及整個順軍的主力大多聚集在了山西。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順軍除了最初在永平府輸了一場,折損了一些人馬,之後可是連與韃子大規模交戰都沒有過,人員的損失更是微不足道。
炮灰主力還沒回來之前,韃子不防止山西居高臨下的順軍,反攻北京就算好的了,何來能力攻打山西。
真韃子就那麽多,不到十萬的男丁,已經損失了百分之五還多,再來二三十次,可就打沒了。
所以,短期內,清虜隻敢欺負欺負一下天津明軍朝廷。
清虜回援大軍是靠腿,在狹長的遼西走廊上行軍,如果自己能將這支清虜大軍拖在關外,那麽朝廷暫時就是安全的了,而李自成的順軍朝廷,也可以得到至關重要的喘息機會。
介時,清虜可就真有可能停在金國之勢了。
如果拖不住也無所謂,這次監國於泰山登基,完全可以借機多在泰山停留,一旦天津被韃子攻佔了,已經登基為帝的皇帝,完全可以直接攜大哥鄭成功、忠臣陳奇瑜、吳甡、曹友義、馮元颺、沈廷揚等等,各路大軍南幸南京。
介時這麽一群真正懂兵,又有共同的中興大明抱負的文武大臣為頂梁柱。
那麽最少有五成的可能,形成南宋、東晉之勢。
歷史上的南明其實也有很大的幾率成為又一個南宋,可惜……不說也罷。
有了東晉、南宋之勢,那麽華夏就不會沉淪,華夏不沉淪,哪怕天下還是三國分立,乃至算上四川的張獻忠,四國分立。
鄭恩都相信自己能憑借幾百年的知識,大有可為,再創華夏天朝的輝煌。
這也是帶上李邦華、吳甡這些忠骨大臣出征的另一重原因,讓這群忠骨大臣多與韃子接觸一下,熟悉韃子的作戰方式,以及熟悉一下自家軍隊的恐韃症嚴重性。
以免防止未來對戰韃子的時候,因為不了解這些,而吃大虧。
一個馬掌釘都能毀滅一個國家,何況是一個大虧呢?
想了這麽多鄭恩以及都覺得自己真是夠忠義,後大公無私的了,可為了華夏不沉淪,這些真不算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