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君文就這樣在柯蒂斯音樂學院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這裡的學風很開明,作為一所藝術院校,雖然也有與其他文理工科學校類似的學分制度,但是無論學員還是老師,對於純粹數據和分數方面的態度都是比較隨性的,正所謂“藝術家都是瘋子”,在這裡,公開課給人的感覺就是隨意進出的菜市場,許多學生在學期初期報名了某些科目,而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發生轉移,往往會缺席自己應該去的課堂,而去選擇那些完全不能帶來學分的課程——對此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沒什麽大不了的。
能進柯蒂斯的都是真正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絕大部分在自己的少年時期都有“天才”之名,無論他們想往哪個方向走,只要他們是在好好的走,不是在消磨時光,就沒有人會去幹涉,老師們也絕不會因為學生不是自己的學生而不願意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自由學習的殿堂,各種靈感的碰撞,或許這才是這些世界頂級音樂學府之所以一直處在教育巔峰的緣故吧!
白君文的學院生涯低調、忙碌而充實。自從入學測試上一鳴驚人之後,他就徹底把自己藏起來了,每天除了跟著兩位導師學習之外,他還匆匆忙忙出入於各種教室各種課堂,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做筆記,在琴房裡一曲接一曲的練習演奏,他連一丁點時間都不想浪費,如饑似渴的吸收著各種知識,原本還有些柯蒂斯學院的學生因為他入學測試上的表現而想要找他交流、請教或者說挑戰一下,都被他用各種理由推脫了。
真正跟他比較親近的算是蘇黎和亨利,這兩位都對他有著某種程度的不服氣,眼神裡總是充滿了躍躍欲試的神采,然而又情不自禁的想要跟他多多接近,於是閑暇之余三人總會一起在琴房或者某人的宿舍裡聊到深夜,以至於在一段時間之後,施耐德導師開玩笑的問他:“你把蘇黎泡到手了沒有?”
施耐德原本是以演奏系學員的身份把白君文招進來的,可是真正進來之後,因為霍華德搶學生的事件,導致白君文在演奏方面的課程幾乎都被霍華德“臭不要臉”的接盤了,施耐德對此倒是毫無怨言,當他與白君文一對一獨處時,他幾乎都在跟白君文聊樂理方面的東西。
對於樂理,白君文當然並沒有施耐德意料中那麽牛逼,但是經過莫扎特的指導和自學《巴赫》中的種種領悟,也算是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在面對施耐德時雖然經常會被問得面紅耳赤心驚膽戰,但是他的樂理基礎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肉眼可見的深厚起來,相比於這個世界的所有音樂人,白君文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他的腦海中有著夢境世界許許多多的經典名曲,他可以領悟分析的對象是施耐德這樣的頂級宗師都難以想象的,所以在幾個月後,他已經能遊刃有余的對施耐德侃侃而談,甚至是協助施耐德做一些樂理研究方面的工作——到這時起,白君文才算是正式從一個純粹的剽竊者變成了一個能力可以相匹配的真正大師。
而在演奏方面,霍華德給白君文的壓力則絲毫不下於施耐德。
霍華德始終認為白君文的演奏與柯蒂斯學院裡的其他所有人都是不同的,一開始霍華德搞不清楚這種不同到底因為什麽,他只能把這歸結於“靈氣”,他讓白君文彈奏各種各樣的曲子,哪怕是同一首曲子也要求白君文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繹,然後他在旁邊一邊聽一邊分析。
事實上,這位副院長大人與施耐德是同一種人:偏執狂。
對於演奏技巧的狂熱和對於白君文特殊風格的癡迷,讓他對白君文施加了遠超過一般學員的巨大壓力,而白君文也在這個過程中頂住了壓力,他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從霍華德那裡學到了近乎於海量的各種知識,那些極其細微卻又極其高明的演奏細節,是白君文在母校學習的時候連想都很難想象的,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氣球,被人強行吹氣,一直吹到快要爆炸,然後就在那個無限膨脹的臨界點上苦苦的支撐,直到最後把這樣的體積和體量變成自己的日常……然後又是下一輪的瘋狂膨脹和強行鞏固。
“我大概有點眉目了,”在很久之後的某天下午,霍華德告訴白君文:“你的演奏之所以格外吸引人,是因為你打基礎的時候就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他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的弟子,一隻手緊緊攥著白君文的胳膊,因為太用力,指尖都有些泛白,他用異常肯定的語氣詢問白君文:“你的啟蒙練習曲……絕對不是《哈切夫斯基練習曲》,而是一套比它優秀得多的全新的練習曲目。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套曲目……到底是什麽?”
白君文對自己的導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事實上,他的飛躍確實是從練習《巴赫》開始的。到如今這個時候,他在夢境世界中已經經歷了很多時日,他已經知道在夢境世界的歷史上,小屁孩莫扎特應該是多麽偉大的音樂家,他還知道,《巴赫》四十八曲,從某種意義上說,本身就可以算是打基礎的啟蒙音樂。這部曲集近乎是對夢境世界的音樂模式做了一個系統化的歸納,這些曲子中包羅萬象,各種流派各種技巧各種情感都有所涉獵,分寸上卻又恰到好處,它正是最完美的練習曲目。
哈切夫斯基確實很偉大,是並不遜色於巴赫的音樂巨匠,但是他的偉大主要集中在他生涯後半段的各種奏鳴曲和交響樂,至於這些練習曲只是他創作生涯中的常態。而在現實世界的音樂界,確實還沒有人創造出《巴赫曲集》這樣劃時代的東西,施耐德這輩子一直想弄的就是這麽個東西,如果真的搞出來大概應該叫做《施耐德十二平均律曲集》,只可惜他還沒弄出來,就看見了《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頗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遺憾感。
試問,一個靠鄉村打油詩入門的詩人,和一個靠《唐詩三百首》入門的詩人,他們做出來的詩,在意境上能一樣嗎?當你一邊念著“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邊細來下面粗”一邊忍不住發笑時,我卻在感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動人意境,這根本是在起跑線上就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而白君文佩服的地方在於,霍華德導師居然通過長達幾個月的漫長研究,搞清楚了這些極其隱晦極其細微的差別,到最後,他甚至於憑空推論出自己有一套優秀的打基礎練習曲目。
“您真不愧是鋼琴演奏方面的大師啊!”白君文由衷的讚歎著,然後,把他的《巴赫》拿了出來。
霍華德:“fuck!fuck!fuck!fuck!fuck you!!!”
……
霍華德看到《巴赫》之後的風中凌亂自不必細說,有必要提一句的是另外一位超級大佬:克裡斯蒂安。
在入學測試最後離開的時候,院長大人曾經試探著問白君文有沒有興趣感受一下歌劇創作的魅力,然後……白君文確實有一定的興趣。
歌劇是全然不同於樂理或者鋼琴的另一種形式,它更多元化複雜化,但是毫無疑問,歌劇在音樂領域的地位也很高,而真正讓白君文有興趣去感受一下的原因在於:他早在李思穎的口中得知,歐洲十八世紀最著名的歌劇巨匠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在夢境中的第一個朋友:莫扎特。
他想要對這個莫扎特做出過赫赫貢獻的全新領域有所了解,於是,在兩位導師的高壓之余,他還抽空跟著克裡斯蒂安斷斷續續的學習歌劇。
他的時間就像海綿,只要用力擠,總能擠出水來。
“憑你的創作才華,我想,在未來即便是寫出震驚世界的歌劇名篇也是很有機會的。”克裡斯蒂安很隱晦的試圖挖角:“要不要考慮轉個系?”
白君文啞然失笑,只能婉拒,但是在學習態度上卻絲毫不亞於自己的兩門主科目。
柯蒂斯學院的學習生涯因為平靜而顯得匆匆,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日子平淡如水,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在每天晚上入夢之後,白君文另一段精彩的人生才剛剛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