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412章 桀紂之君
可憐的顧巡撫,就這樣被這幫家夥的不要臉氣吐血了。

 但吐血也沒用。

 他的圍剿還是以慘敗告終,無論哪個方向都是慘敗,哪怕沒有楊信出現也一樣,無論哪個方向,官軍無非都是拚湊的衛所軍,士紳的團練,他們在紅巾軍面前不堪一擊……

 後者的確沒什麽訓練。

 可拿長矛衝鋒需要什麽訓練?有不怕死的勇氣就行了。

 官軍無非就是些三眼銃,神槍鳥銃和弗朗機,這些東西射程有限裝填費時,臨陣哪怕步兵迎面衝也根本打不了幾下,而那些被分田地搞得渾身熱血沸騰的紅巾軍,根本就是死戰不退,管你什麽火器,這邊就是密密麻麻的長矛懟過去。鳥銃那幾十米的瞄準射程,基本上打一槍拉倒,就算會輪射也沒用,打死一百個紅巾軍對面還有一千個在潮水般湧來,一片長矛的鋒刃直接懟。

 當然,這都是理想狀態。

 實際上官軍的標準戰術是稀裡糊塗向對面打一槍,然後在紅巾軍的呐喊聲中掉頭就跑。

 甚至還有投降的。

 更誇張還有直接戰場倒戈的。

 唯一真正進行戰鬥的,也就是盧象升三個叔叔率領的宜興團練,他這三個原本歷史上戰死沙場的叔叔雇傭的不是農民,而是從牛頭山的煤窯裡雇了一堆礦工。

 盧家是張渚的。

 就是楊豐來自的太華山下。

 翻過幾座山頭就是牛頭山煤礦這個浙江主要煤礦。

 這時候已經一堆小煤窯。

 然後盧家很清楚宜興的佃戶們肯定會戰場倒戈,所以乾脆雇礦工,最終這些礦工真正戰鬥了一下,但也僅僅是一下而已,面對仿佛淹沒美軍的志願軍一樣的紅巾軍,礦工能做的也是逃跑。實際上別說他們,這時候就是楊信的蕩寇軍上,也未必能頂得住這些狂化般的農民,蕩寇軍也沒有後者的氣勢,畢竟蕩寇軍要交租,而楊信承諾的是直接分地。

 雖然他就是一說而已。

 最終顧起元的五路圍剿慘敗,而且還被紅巾軍趁機殺過錫澄運河奪取江陰。

 準確說是被迎進去的。

 楊信沒準備攻佔江陰,但問題是江陰百姓等不及了,就在登陸江陰的漕運軍潰敗後,江陰百姓毫不猶豫地打開城門,然後豎起紅巾軍的紅色三角旗。

 既然這樣楊信也就隻好無可奈何地接受了。

 實際上不只是江陰。

 就連宜興都差一點拿下,要不是盧家兄弟還算能打,宜興那邊起兵響應的老百姓都就打開縣城了,即便這樣盧家兄弟也被打得退回縣城龜縮防禦,不過算起來他們也算是這場大戰中官軍方面難得的亮點。

 而就在顧起遠慘敗的第二天,天啟的聖旨送到南京。

 “這讓我如何是好!”

 剛剛視察災區回來的楊都督,看著手中聖旨頗為無奈地說。

 他其實經常回來。

 武進距離南京無非一百公裡,以他的能力,基本上兩個時辰就能從那裡跑到這裡,無非就是先騎著馬狂奔到馬精疲力盡,然後再換成他自己接著跑。這也是外界對他是楊豐說法充滿懷疑的原因,因為他經常在南京短暫露面,他對外的說法就是在各地微服私訪,調查受災情況。

 “呃,諸位不想說什麽嗎?”

 他緊接著說道。

 他面前坐著參讚機務南京兵部尚書陳道亨,南京守備常胤緒,鎮守太監李明道,鳳陽總督兼漕運總督呂兆熊。

 後者是邢台人。

 紅巾軍佔領武進等於卡斷漕運。

 因為無論運河還是直接出海的錫澄運河如今都被紅巾軍控制。

 但一幫大員們全閉嘴。

 聖旨內容很簡單,以楊信總督江南江北軍務,全權處置常州之變,務必在開春前解決,絕對不能影響開春後的漕運,災民為奸人所惑,想來也是饑寒所迫,若無大罪則盡量以招撫為主。且朝廷精銳盡在遼東,西南初定尚需駐軍鎮壓,並無可用之兵救援江南,常州財賦重地,漕運樞紐,一旦兵連禍結則天下擾動,盡量能撫則撫。

 總之就是權力交給楊信。

 而且要楊信盡量以招降安撫為原則。

 這下子全明白了。

 皇帝也有份,就算皇帝之前沒同謀,之後楊信也跟他商量好了,君臣倆再次唱雙簧呢,這對昏君奸臣越來越不往好草趕了。

 他們玩的很好啊!

 楊信喪心病狂地打著我不是楊信的牌子,搖身一變成了楊豐,然後鼓動災民造反清洗士紳,把士紳清洗乾淨了,皇帝再出面讓他作為欽差大臣去招撫,這賊喊捉賊玩的真好。現在武進一帶士紳全完了,逃出來的也丟失了所有地契賣身契借據,沒逃出來的據說已經被迫害死,甚至連女眷都被分了。

 楊信去招撫完了,那些原本的佃戶農奴們肯定堂而皇之地變成民兵,然後他們得到了土地,對皇帝感激涕零死心塌地,皇帝由原本一畝地收一兩鬥的稅,變成了收近一石的地租。

 整個武進幾百萬畝良田,統統就這樣到了皇帝手中。

 他們是皆大歡喜了。

 可武進那些士紳的冤魂死不瞑目啊!

 這是什麽皇帝?

 桀紂之君。

 這是什麽大臣?

 禍國殃民。

 說什麽?

 沒什麽可說的!

 “楊都督,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老夫官印在此,老夫羞於爾等同列!”

 陳道亨從懷裡掏出印盒,毫不客氣地拍在楊信面前,說完起身昂然地離開了,他之所以過來,就是還抱著最後一絲幻想,如果天啟的聖旨是調動大軍嚴厲鎮壓,那麽就是說皇帝並不知情,天啟是清白的。但這道聖旨徹底澆滅了他的一切幻想,可憐他還想著皇帝不至於昏庸至此,現在一看完全無可救藥,桀紂之君,只有桀紂之君才能乾出這種事情。

 與民爭利?

 這哪是與民爭利這麽簡單,這完全就是土匪殺人越貨啊。

 弄死了無數家修橋補路的耆老鄉賢,詩書傳家的名門,然後將他們祖祖輩輩留下的土地收入囊中,這和土匪殺人越貨有什麽區別?一個皇帝做出這種事情,還有什麽資格君臨天下為萬民之主?這不是偶爾抄家,這是毫無理由地掠奪,清洗。

 喪心病狂啊!

 自認為正人君子的陳道亨雖然無法改變什麽,但不與這些混蛋同列還是能做到的。

 “呃,陳公火氣有些大啊!”

 楊都督說道。

 其他幾個人繼續以沉默應對。

 他的原形早已經暴露,無論李實和那些將領如何不承認,他就是楊豐已經是事實。

 “楊都督,均貧富,等貴賤,打土豪,分田地,大手筆啊,只是下官很好奇,都督就不怕別人效仿?這火燒起來想滅可不容易,您還是小心一些吧,楊都督似乎一樣家大業大,您就不怕有朝一日引火燒身?”

 呂兆熊似笑非笑地說道。

 “呂公,你這話很莫名其妙啊,不就是幾句口號嘛,喊喊而已,誰會把它當真?

 至於常州那邊,就衝著顧巡撫的圍剿,你覺得朝廷得調動多少大軍耗費多少錢糧,才能把那些紅巾軍清剿乾淨?

 再說這事出有因,據我所知是武進士紳最先鼓動百姓圍攻錦衣衛才引發民變,這才給那個楊豐以可趁之機,要說這罪責,倒是武進這些士紳咎由自取,若他們不先鼓動百姓圍攻錦衣衛,又怎會引火燒身?話說呂公這個詞倒是用的頗為形象,李公公,你說呢?”

 楊信說道。

 “對,對,都督說的都對!”

 李明道趕緊表態。

 楊信滿意地點了點頭。

 “至於百姓,自然還是要安撫,這也是陛下仁慈,咱們做臣子的照著陛下的話做就行了。

 楊某明日親自去走一趟。

 看看能不能曉諭那些亂民,讓他們放下武器,話說如今已經快要出正月了,這開春漕運就開始了,這可是萬萬耽誤不得,若是繼續打下去,耽誤了漕運,那京城可要餓肚子,九邊將士可要餓肚子了。”

 他緊接著說道。

 呂兆熊冷笑一聲,同樣站起身拂袖而去。

 事已至此還能怎樣?

 如果顧起元能奪回常州, 自然可以無視聖旨,就直接對常州這些大逆不道亂民進行鎮壓,可問題是顧起元被人家打得慘敗。雖然他們那邊是因為楊信,但其他各路是實實在在被紅巾軍打敗的,說到底還是得用實力來說話的,打不過人家什麽都白搭。天啟就是不調兵,楊信就是不出動,估計他們能放紅巾軍打進蘇州,這種情況下只能犧牲武進士紳,再說他們已經完了。

 沒必要為一群死人做太多。

 再說楊信已經表明態度,他就是要這一小塊地方,他不準備向別的地方伸手,既然這樣也就這樣吧,說到底武進士紳也是咎由自取,你們惹誰不好非要惹這個惡賊,他是什麽人你們心裡沒點數嗎?

 打他臉打得挺快活。

 現在被他滅門也是咎由自取。

 “這還是飽讀聖賢書的,一點大局都不懂,還不如咱們這些粗人。”

 楊都督鄙視地說。

 他對面常胤緒尷尬地一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