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437章 奸臣的陰謀又1次得逞
然而……

 楊信的刺激有點狠。

 僅僅五天后,汪晚晴就在他壓迫下,不得不連夜奮戰畫出一堆各種充滿蒸汽朋克風格的畫作,然後連同一本楊信所寫的,關於蒸汽機及蒸汽動力機械體系的論述,由黃鎮用快船帶回京城,交給楊夫人專門獻給皇帝陛下。

 緊接著又過了十天,正在舟山視察罐頭生產的楊都督就接到了皇帝聖旨。

 “回京?”

 他愕然道。

 “聽說是陛下急著召見都督。”

 李實陪著笑臉說道。

 聖旨其實是發到南京的,而且是五百裡加急,但南京那邊也不知道這段時間一直到處跑的楊都督這時候在哪裡,所以直接送到蘇州織造,好在李實還算能找到他,乾脆親自跑到金山衛,然後讓那裡的衛所兵用蜈蚣船把他送過來。

 “沒別的?”

 楊信多少有些疑惑地說道。

 “沒有!”

 李實說道。

 楊都督立刻明白了,天啟是被刺激過度,一下子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動了。

 皇帝陛下迫切需要他親自去解釋這個蒸汽動力體系,不得不說在這個問題上他還是有些過於衝動了,完全低估了皇帝陛下追求技術的熱情。話說汪晚晴的畫工還是不錯的,她不但畫出了蒸汽機的原理圖,而且還是動圖,實際上就是用簡單的動畫……

 好吧,其實是個小畫冊。

 至於如何讓它動起來就是很簡單的了。

 以天啟的技術水平,一眼就明白了這個機器的原理,然後剩下就是如何把它變成現實,而這才是真正最困難的,畢竟氣缸,密封,各種零件,這些亂七八糟都需要一個個去解決。而同樣那些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械,尤其是那些充滿蒸汽朋克風格的,恍如十九世紀末那些科幻作家作品的,可以說天馬行空般的蒸汽機械想象圖,瞬間就為皇帝陛下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簡直不亞於兩人當年相遇的時候。

 天啟當然要他趕緊回去。

 回去就回去吧。

 反正這時候水災基本上過去了,因為相對來講充足的糧食供應,再加上被他強行壓製的八錢糧價,江南災區沒有出現大規模混亂,同樣因為饑餓死亡的災民也很少,沒有是不可能的,但大量餓死的沒有。尤其是重災區的武進和江陰,因為退水早再加上組織得力,這時候補種的作物都已經快要收割,而吳江等地被他威逼利誘種植的地瓜,在這段時間一直支撐著那些貧民。

 用楊都督賑濟的罐頭加上地瓜葉子,是這一個多月來農村那些貧民們的重要食物。

 至於城市裡的工業生產早就恢復。

 實際上這時候哪怕是那些士紳,也承認楊都督救了無數災民。

 至於徐州那邊,他這段時間總共以雇傭方式,從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轉移出了整整五萬災民,這些災民目前主要安置在馬鞍山的鐵礦區,沿江已經增加到十幾個的罐頭廠,還有鳳陽一帶的屯墾區。

 不過後者不是墾荒,而是利用當地到處都是的石灰石燒水泥,然後那些墾荒的蕩寇軍用這些水泥修水庫……

 鳳陽一帶當然要修水庫。

 大型的修不了,但那種灌溉幾千上萬畝的小水庫還是能修的。

 那一帶現代那些水庫,絕大多數都是五十年代修的,絲毫沒有鋼筋混凝土之類高端材料,就是土石壩,不過一些重要位置還是得用水泥的,再說修五十米以上的大壩的確太危險,修二三十米的大壩還是沒問題。

 只不過這樣工程需要組織力。

 而鳳陽屯墾區的民兵就不缺這個組織力。

 接下來楊信還要在那一帶不停地修,就像現代一樣,讓那一帶遍地水庫。

 說到底這個終究還是能有些用處。

 而且他不用擔心地方士紳問題。

 話說鳳陽那地方之前就跟無人區一樣,洪武年間靠著朱元璋的特殊照顧,鳳陽府耕地面積曾經一度高達四十萬頃,不過那時候是用小弓丈量,比這時候要小一些,當然,也有人說這個數字不對,應該是把四萬寫成了四十萬,至於朱元璋又不用阿拉伯數字,怎麽會出現這種問題就不需要深究了。

 然而……

 現在還有六萬頃。

 整個鳳陽府耕地面積六萬頃。

 這個總面積相當於半個現代安徽省,而且百分之八十是平原的龐然大物,超級巨府,總共耕地面積六百萬畝,相當於一個縣的面積。

 大明的官員們總是這樣令人驚歎。

 所以在這片荒蕪程度堪比西北戈壁灘的廣袤土地上,楊信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屯墾區,然後修建小水庫,以應對接下來的旱災,也不只旱災,這一帶幾乎沒有哪年不災,不過今年倒是難得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總之他從淮北實際上多數也屬於鳳陽府的災區,總共遷移出來五萬男女老幼,而後者對離開自己的家園毫無眷戀。

 畢竟這是跟著楊都督。

 話說鳳陽屯墾區的那些楊家莊戶是什麽日子,他們這些人早就看見了,如今楊都督雇傭自己,那肯定也會過上這樣日子,既然如此當然趕緊跟著。

 而這五萬災民的南遷也極大緩解了官府的賑災壓力。

 總之到目前為止,無論江南還是淮北,都已經撐過了今年這場大災。

 至於明年……

 明年再說明年吧,明年輪到北方了,明年是河北大旱外加山東蝗災,整個大明朝正在穩步邁入天災模式。

 既然天啟急召,楊信也就沒必要再耽擱了。

 至於這裡的罐頭廠……

 這裡特殊只是因為這裡生產的是鐵罐罐頭,正好前段時間無論蘇鋼還是建鐵的生產作坊都暴漲,但緊接著雙方停戰,軍火訂單又大幅下降,那些冶鐵作坊都欲哭無淚呢,楊都督開始大量采購鐵皮了。無論他的要求多麽嚴格,這些冶鐵作坊都能做出來,尤其是蕪湖那些蘇鋼作坊,他們目前就是生熟合煉,高爐生鐵的鐵水直接進熟鐵爐,然後冶煉成優質的熟鐵。

 他們能夠源源不斷為楊信提供熟鐵薄板。

 就是成本高而已。

 然後楊信再自己進行鍍錫,剩下就是工匠製罐,但後者是完全手工,所以最終一個鐵罐遠比裡面的罐頭要貴得多。

 不過要想作為戰略儲備,也只能使用這種東西。

 成本放到一邊。

 畢竟它再貴也無非就是不到一錢銀子而已,一斤建鐵也不過一分多銀子,而一個熟練的工匠一天就能做好幾十個這樣的鐵罐,而這裡的海魚更加廉價,作為中國最主要漁場,那拖網漁船一出完全就是魚山一樣。剩下需要不小成本的就是燃料,這個燒煤炭,至於香料之類對於自己就跑南洋航線的楊都督來說更不值一提。

 楊信第二天就從舟山啟程,不過他是乘坐水師的快船,而且中途轉向朝鮮走了一趟。

 野豬皮沒有進攻羅州。

 他只是派出一支前鋒試探了一下,但緊接著撞上楊信的陸戰隊,被後者的長矛陣和火槍十輪回轉射給打死五百多,隨後孫傳庭進攻赫圖阿拉,野豬皮匆忙返回漢城準備回去救援。而他留下來了阿敏鎮守全州,但因為剃發易服導致這一帶朝鮮人反抗激烈,所以阿敏也沒再繼續南下,不過作為阿敏部將的阿濟格率領五千八旗滿洲,一萬八旗朝鮮,一萬綠旗軍向東到達釜山。

 然後他強迫釜山一帶朝鮮人剃發易服,雖然遭到一些反抗,但建奴的鎮壓同樣也很有效。

 最終野豬皮事實上控制了朝鮮。

 就連李琿都被控制在漢城,完全變成了他的傀儡。

 同樣也剃發易服。

 所以現在的大金國朝鮮王已經頂著鼠尾巴,據說在他的王宮以淚洗面了。

 而李倧目前僅僅剩下大致上現代全羅南道這一小塊地盤,不過因為大量不願意剃發易服的朝鮮人都湧到這裡,他這片地盤的抵抗意志很頑強,再加上戚金部和陸戰隊,至少今年已經沒什麽危險了。至於楊都督因為一些事情暫時不能帶兵過來這種事情,李倧也無可奈何,反而為了表現忠誠,還摳摳縮縮拿出一盒子珠寶獻給皇帝陛下救災。

 對此楊都督表示滿意。

 不過李倧也懇請楊都督幫忙弄些糧食,畢竟他就這麽屁大點地方,哪怕是傳統的農業區,也沒法養活這麽多人啊。

 這個好辦, 守誠錢莊給他貸款就行了。

 楊都督大筆一揮,朝鮮王以鹽稅為抵押,貸款二十萬兩,當然,要算利息的,而且是利滾利的,只不過二十年內還清就行。

 李倧立刻感激涕零。

 緊接著他送了四個小美女給楊都督。

 不過楊都督說他對濟州島很感興趣,他已經給兩個小妾買了兩個島,但還有另外兩個小妾沒有島……

 給了。

 李倧毫不猶豫。

 於是一直吵著也要一座島的小喵,也有了自己的島,不過不是整個島,畢竟那島上還有不少人家,李倧只是允許楊家在島上隨便蓋房子圈地皮而已,他們家圈的就算他家的,李倧也不認為這座貧瘠的小島,會有什麽值得楊都督這樣的人惦記,那裡也就適合養馬。

 就這樣楊都督去朝鮮走了一趟,緊接著從木浦港啟程,繼續他返回京城的旅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