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326章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
 楊信坐在肩輿上一手尚方寶劍一手鵝毛扇向前。

 所有遇上的貧民在明白發生了什麽後,立刻轉變立場加入他的陣營,然後在楊都督親自指揮下,堵到一座座米店外面。

 要麽開門按照之前的價格正常營業,要麽直接給抄了,不過那些米店掌櫃也都不傻,這種情況下還能有什麽別的選擇,老老實實開門按照正常價格賣唄,反正他們也不是不賺錢。

 就是賺的少點而已。

 要說廣州城內糧食不足就純屬扯淡了。

 米店,士紳家的倉庫,官倉,到處都是米,甚至這座城市其實也的確少量進口番米的。

 這座城市不會缺糧的。

 這片地方只要不出現戰亂,那就根本不可能缺糧。

 原本歷史上哪怕崇禎年間大旱,也沒讓廣州真正出現大的饑荒,倒是廣州淪陷後餓到人吃人,但那是因為清軍四處殺掠導致農田荒蕪,而且外地糧食因為運輸斷絕也運不過來,最後餓到公開賣人當糧。但和平時代這裡出現饑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本地因為種桑養蠶導致水稻種植面積減少,但發達的商業網絡和便捷的水運條件,讓這裡的糧食補充非常容易。

 而且兩廣的地瓜和玉米種植也已經開始。

 和平時候這裡缺糧?

 那只不過是奸商們囤積居奇而已。

 而平抑物價也很簡單……

 “這叫官方指導價。”

 楊都督和顏悅色地對一個米店掌櫃說道。

 “都督,小的這麽賣就賠了啊!”

 後者哭嚎。

 “進去扛!”

 楊都督很乾脆地拿尚方寶劍向裡面一指。

 然後那些貧民歡呼著衝進去,掌櫃驚恐地上前阻擋,但卻一下子被衝倒,轉眼間好幾隻大腳踩過去,其中一隻正踩在他臉上,而且還向旁邊滑了一下,都能看著掌櫃臉龐的扭曲,旁邊錦衣衛把他扶起時候臉上還帶著一個腳印,站在那裡哭得恍如梨花帶雨。

 呃,菊花帶雨。

 “那麽現在你可以接受這個官方指導價了嗎?”

 楊都督繼續和顏悅色地說道。

 “小的生意大不了不做了!”

 那掌櫃咬著牙說道。

 很顯然他還是有些骨氣的,也可能是氣昏了頭。

 “他是誰家的?”

 楊信問道。

 “回都督,這是黃家的米店,他們家老爺是順德的黃鄉宦,聽說原本是在京城洗馬的官。”

 一個貧民說道。

 “洗馬的官是什麽鬼?呃,堂堂一個從五品的太子洗馬,居然被你說成洗馬的官簡直是荒唐,人家也就比你們知府低一點點而已,黃士俊吧,差點把這個家夥忘了,他老朋友左光鬥還在詔獄呢,他倒是溜得很果決啊。原本還想著也讓他到詔獄住幾天,沒想到轉眼就跑了,楊寰,回去讓徐副使寫一份供詞,就說黃士俊家通匪,這個家夥叫什麽?”

 楊都督說道。

 “回都督,他叫黃良賢。”

 後面有人喊道。

 “那就他了,先把他抓起來帶回去嚴加審訊,給他上夾棍,讓他招供,回頭帶著他去黃士俊那裡把老黃抓起來,讓老黃交兩萬石米的保釋金,好歹也是京城的老熟人,隨隨便便兩萬石就行了,要不然他就去跟左光鬥團聚,

還敢威脅不做生意了,本都督讓你們的生意以後也就用不著做了。” 楊都督說道。

 “觀音菩薩啊,您就開開眼吧!”

 黃掌櫃仰天悲號。

 估計這就是那種傳說中的忠仆義奴之類的了,不得不說這種人也很悲哀,不過說不定也會有文人歌頌他的偉大事跡。

 話說文人們就喜歡這種好奴才,最好為奴一百年堅決不動搖。

 至於廣州糧商的確可能以這種方式來對抗。

 不過楊信並不擔心這個問題。

 這些糧商又不傻,這一帶就廣州這個最大市場,他們不在這裡賣還能運到哪裡去賣?其他哪裡還有一座百萬人口級別的工商業城市,就像廣州依賴他們的大米一樣,他們也依賴廣州這個市場,沒有這個市場他們的米只能爛掉,這可不是帶皮的,賣到廣州的都是不帶皮的。更何況接下來那些商船都會湧來,這些肯定載著大米,另外楊信那邊的漁業產量正在暴漲,話說珠江口這種地方,在沒經過現代漁業野蠻摧殘前,那拖網走一趟收獲都能讓人瘋狂……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那些疍民和盧亭們都對這東西頂禮膜拜了。

 畢竟一船船巴浪魚如山般堆積在碼頭的場面,對於這些窮得只能扒蛤蜊吃的赤貧來說真就如做夢般。

 而這些澳門本地消化不了的海魚,全都做成廉價的罐頭直接送廣州,那裡的運輸條件太便利,珠江口一漲潮就是直接推到廣州城下,基本上乘潮而進不用二十四小時就到。實際上這時候已經開始有人販賣罐頭到廣州,只不過因為陶罐本身成本不低,故此價格上沒有優勢,而且那些加了太多辣椒的罐頭也不符合本地口味。

 接下來楊信正在推出罐子回收和口味改良,比如說增加糖的使用量,反正這地方糖更不值錢,甚至都快和米差不多了。

 這可不是誇張。

 實際上這時候廣州是世界第一大蔗糖出口地,至於第二大估計就是隔壁的徐聞了。

 這地方就不缺糖。

 總之楊信有足夠手段確保廣州的食物供應。

 就在楊信恍如星宿老仙般,在貧民歡呼簇擁中走到布政使司門前時候,吳中偉和一幫文官終於出現了。

 “楊都督,你好大的威風啊!”

 吳中偉沉著臉喝道。

 “吔,這不是王禦史嗎?”

 楊信看著他身旁的王尊德說道。

 後者尷尬一笑。

 “楊都督,身為後軍都督府右都督,不但公然違製乘轎,而且公然僭越乘十六抬轎,楊都督是有不臣之心嗎?”

 吳中偉喝道。

 “他說的是什麽意思?”

 楊信問楊寰。

 “回叔父,朝廷制度武官非特許不得乘轎,文官乘轎最多四抬,不過叔父這不是帷轎,亦非肩輿,只是一張太師椅而已,無論多少人抬著,它都是一張隨便拿來的太師椅。侄兒見叔父為國操勞,身心俱疲,故此命人抬著這張太師椅送叔父至廣州,若有人顛倒是非蓄意誣陷,侄兒願擔其責!”

 楊寰義正言辭地說道。

 “以後注意點影響,咱們還是要保持低調!”

 楊都督說道。

 “楊都督是把這廣州闔城官員當傻子嗎?”

 吳中偉冷笑道。

 楊信一臉無語地看著他。

 “這個老東西是誰?”

 他問道。

 “老夫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吳中偉。”

 吳中偉傲然回答。

 楊都督把手向旁邊一伸,他侄子心領神會地打開一個小匣子,然後從裡面拿出幾張紙,楊都督接過看了看……

 “據廣東通倭案嫌犯,前布政使司參議署理海巡道徐從珂供述,廣東左布政使吳中偉勾結在倭商人李旦,顏思齊等人,私通倭酋德川秀忠,並欲使倭軍泛海南下以為內應,攻取廣東以其為南越王。雖其言疑點頗多,未可盡信,然事關重大不可忽視,故此先行逮捕以待聖旨,來人,把吳布政使銬起來,送到澳門臨時監獄等候聖旨。”

 楊信正氣凜然地說道。

 楊寰一招手,幾名錦衣衛立刻上前。

 “楊都督……”

 王尊德義正言辭地喝道。

 “王禦史,你有什麽意見嗎?”

 楊都督說道。

 王禦史瞬間泄了氣。

 “那個,那個,吳布政使染了時疫,恐受不了牢獄之苦。”

 他訕訕說道。

 “這個容易,楊某也不是要讓他死在監獄,只是防止出現意外,讓他在監獄等著聖旨而已,既然有病就讓他家準備兩萬兩保釋金,只要把保釋金交了,就用不著進監獄,可以在家等候聖旨,不過不能逃跑,至於諸位還有什麽異議, 大膽說出來,放心,我們錦衣衛是最通情達理的。”

 楊信笑著說道。

 其他幾個官員全都低著頭閉嘴了。

 這個奸臣逾製就逾製吧,大家裝什麽也沒看見就行。

 雖說楊信肯定做不到憑那些純屬虛構的供詞給他們安上通倭罪名,但問題是這裡天高皇帝遠,他就是把人抓進監獄,等京城那邊的結果過來也得最少一個月後。這一個月裡要是不交保釋金贖出,那進了監獄以這些大員們的身子骨,恐怕是撐不過去的,如果京城再拖一下就不只一個月了,在監獄裡可就是任他宰割了。

 大員們可都是熟悉監獄裡基本操作的。

 更何況澳門那裡的監獄,一到夏天恐怕不用動刑也撐不了幾天。

 除非掏保釋金。

 為了點意氣之爭,完全不值得損失幾萬兩。

 “哈哈,這就是袞袞諸公啊!”

 楊信囂張地笑著。

 那些官員們繼續裝什麽都沒聽到。

 至於吳布政使此時已經被銬起,他也同樣充滿失望和悲哀的看著這些家夥,在他注視的目光中,包括李叔元在內的官員們把頭低得更低了。

 “走!”

 楊信得意地說道。

 然後他的十六抬肩輿,不對,應該是十六抬太師椅,徑直對著袞袞諸公們走了過去,袞袞諸公們默默後退,站在布政使司門前,看著他的隊伍昂然走過,然後是仿佛無窮無盡的貧民洪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