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398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
楊夫人闖禍了。

 雖然這不是楊夫人的過錯,但她的確闖了個大禍。

 楊家在京城開的醫院已經建成,不過目前來說最主要的醫療服務也就是給女人接生。

 這些年楊信的那些莊子同樣有大量小孩出生,他之前集中對那些穩婆進行了專門的培訓,尤其是消毒之類相當完善,雖然不可能達到現代水平,但成功率直線上升,畢竟對於古代接生來說最關鍵缺陷就是消毒,只要消毒做好了那絕對是成功率直線上升……

 楊家的醫院目前主業就是這個。

 再就是外傷救治,甚至仿照救護車專門搞了幾輛四輪馬車接病人。

 然後就是這一點出事了,一個人跑到醫院說他家裡女人快生了,於是醫院派了輛馬車跟著,去一處普通民宅把一個大肚子女人拉到醫院,她從馬車裡一扶出來,正好在醫院當監督的小草傻眼了。

 張嫣。

 然後皇后就賴在那裡不走了。

 雖然她離產期還得一個月,但她就賴在醫院不肯走了。

 誰敢碰她就擺出一副要出事的架勢,宮裡客氏氣急敗壞地帶著宮女太監試圖過去搶人,結果太監們還沒碰到皇后,皇后就仿佛要流產般,而帶著家奴趕到的張國紀則擺出要拚命的架勢,客氏也不敢公然動手,畢竟周圍全都是張家和楊家的人。怒火中燒的她跑去叫九千歲,可就在這時候不知道科學院哪個把事情捅給了天啟,天啟覺得這種小事不值一提,他更相信楊家的醫院而不是太醫院和宮裡那些死亡率極高的穩婆。

 再說張嫣這時候也不可能趁機跟誰勾搭。

 既然這樣就讓她住著吧。

 然後當方汀蘭急匆匆趕到京城時候,皇后殿下已經住在這醫院的病房,並且被張國紀親自帶人保護著。

 楊夫人腦袋瞬間就大了。

 她趕緊給楊信寫了這封信,同時調動蕩寇軍保護醫院。

 “不明白。”

 汪晚晴和隴孝祖同時搖頭。

 “皇后不能在我家的醫院出事,包括她肚子裡的孩子,出了事就是我們楊家倒霉,所以我們楊家必須保證她順利生下這個孩子。”

 楊信說道。

 “那就讓她順利生下呀?”

 汪晚晴說道。

 “但她順利生下這個孩子,我就激怒了另一個人,而且這個人是和我原本就是一夥,這些年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還交情不錯的,而這個人在皇帝身邊比九千歲說話還管用。”

 楊信說道。

 “奉聖夫人?”

 汪晚晴疑惑地說道。

 “你還不算太蠢。”

 楊信說道。

 “搞不懂,奉聖夫人不是皇帝奶媽嗎?”

 隴孝祖茫然地說道。

 “那你怎麽辦?”

 汪晚晴說道。

 她很顯然明白了一些,奶媽和少爺在大戶人家這都是慣例。

 “還能怎麽辦?我現在就算回到京城,估計皇后也快生了,再說我還有一堆正事要處理,哪有空管這些破事,生了就生了吧,我還不至於怕一個老女人,她也就是日暮途遠而已,一個都快四十的老女人,她再折騰還能折騰幾年,完全就是恃寵而驕,沒有點自知之明。”

 楊信說道。

 的確,他還不至於怕個客氏。

 這個女人現在的確還能拴住天啟,但那是因為她才三十來歲,依舊還算得上美豔,天啟又是和她從小的感情。

 但她終究沒法和一批批湧入的年輕女人比。

 天啟又不是成化。

 事實上小皇帝這些年也很風流快活。

 總之客氏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她這樣折騰下去就算天啟不死,終究也會因為對她失去興趣而踢開,以天啟的頭腦也不是這個女人能左右,小皇帝只是對科學以外的事情不感興趣而已,但並不是他腦子不清醒,實際上他腦子很清醒,腦子不清醒的人玩不了科學。

 至於張嫣很明顯就是被逼急了,原本歷史上她這個孩子就是這段時間被客氏乾掉的,最後生下一個死胎,而她很明顯已經感覺到極其危險,才跟她爹串通溜出皇宮,然後賴到楊家的醫院裡。

 原本歷史上她是沒地方去。

 哪怕她逃到娘家也不行,因為她沒有足夠的理由。

 但現在楊家的醫院就是足夠理由,她知道天啟肯定更信賴這家醫院,實際上天啟自己就去過,而且聽那些穩婆醫生講消毒原理,還拿顯微鏡看,在他看來這些人比太醫院那些人更靠譜。

 只不過有客氏看著,她很難通過正常方式到醫院。

 更重要是方汀蘭未必敢收她。

 最終這個女人心一橫,乾脆挺著大肚子想辦法出皇宮,然後騙著醫院自己去把她接過去,剩下就是賴在那裡不走了。

 反正誰也不敢碰她。

 在宮裡她惹不起客氏,但在宮外她是皇后。

 事已至此,楊信也只能接著這位皇后了,客氏報復就報復吧,她還不至於造成真正威脅,九千歲那裡倒是有些不好看,但他也不可能因此做什麽,這個孩子無非對他未來有影響。但說到底他也奔著六十了,等到這個孩子成長起來,他都已經七十開外了,那時候他不可能還想著權勢,他一個太監又不可能考慮後代,有楊信在他至少不會被人弄死。

 總之事情就這樣了。

 給天啟保住這個孩子,也算是楊信對得起他了。

 楊信的船隊繼續向前,很快到達九江鈔關,汪晚晴戰戰兢兢地催促著,不過好在通過的速度足夠快,就在她用望遠鏡隱約看到她家的大隊人馬時候,這艘船通過了鈔關,伴著她的歡呼聲順流直下,緊接著到達湖口。在這裡楊信遇上了此前接到命令過來等待的楊寰,他去年完成廣州的包稅後,就直接率領巡洋艦隊北上駐扎南京候命。

 主要是運輸糧食。

 今年無論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包括之前組建的南洋公司和廣州本地的海商都在往回運輸糧食。

 沿海各關都被強製性實行糧食減免舶稅政策。

 而南京和天津兩處的錦衣衛都接受檢舉,所有海關誰不執行這項政策,那麽商人們都可以來檢舉。

 而這些糧食由楊信收購。

 同樣也是強製性的,總之這一年從南洋運來了超過五十萬石稻谷,這些稻谷除了二十萬石給廣州本地市場外,其余三十萬全部運往北方,另外李旦在嘉義一帶的種田也開始,今年雖然剛剛開始,但也向天津運輸了兩萬多石,不過其中部分是在倭國收購的。

 而今年天津墾荒區依然豐收,加上這些南方運過去的,楊信這一年為北方和遼東額外投入了一百萬石稻谷,這些稻谷再加上陳於階在開原的屯田,還有遼陽,廣寧一帶分了地以後產量的增加,使得遼東的米價終於降到了三兩。

 雖然仍舊很高。

 但比起過去始終維持在四五兩已經很低了。

 不過京城的米價仍舊沒有顯著降低,甚至還有點略微上漲,一度再次突破一兩,楊信這點投入量抵消不了氣候變化導致的普遍減產,尤其是臨近的河間府發洪水,完全抵消了天津產糧區的豐收,畢竟糧食產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就是奇跡,但洪水一過就是絕產。

 實際上楊信現在越來越力不從心。

 無論他多麽努力,在越來越頻繁的災害面前都是徒勞,就像往正在決口的堤壩扔一塊小石頭。

 一下子就衝跑了。

 但面對這現實他也無能為力,只能繼續這樣掙扎,然後眼看著恍如末世的災難一步步降臨。

 “倒是台灣那邊的確是好地方,侄兒跟著李家的船去過一次,完全可以說如同魚米之鄉般,唯一的問題是需要開荒,但只要開墾出來,就是絲毫不輸蘇常的水田,而且遍地鹿群,侄兒還獵了幾百頭鹿帶著路上吃。”

 楊寰說道。

 這時候鹿皮是向倭國出口的重要物資。

 李家之前在嘉義的基地,實際上就是獵鹿的,後來荷蘭人也是如此。

 “那就把這些人全送到台灣,李家在南邊墾荒,咱們不去他們那裡,就全送到北邊,不過暫時先跟著你去抓人,這裡是抓捕名單,你立刻帶著後面的苗兵去松江和蘇常,把那裡在名單上的全部封門。就用這些苗兵,正好也讓他們先住在這些人家,若是有人敢反抗,就直接調動他們鎮壓,剩下的就看抓的這些能不能撬開口了。”

 楊信說道。

 黃澍已經露面了,很快這些地方就會知道。

 得提前布置,防備這些家族也像黃家和鄭家一樣,提前到官府把那些卷入的人開除祖籍,只要他們被開除祖籍,那無論做什麽就都與其家族無關,同樣也就沒法再抄家了。

 “叔父, 這些人家都不一般啊。”

 楊寰看著徐本高,王時敏這些名字頗為驚悚地說。

 這何只是不一般,全都地方上的頂級望族,隨便哪一個在蘇松常跺跺腳都是顫三顫的,對這些人的抓捕,全都是會引發地震的。

 更別說他們在朝中的勢力了。

 徐本高和王時敏可都在京城,當然,他們的財富都在老家。

 “不論什麽家庭,這次都要拿下,敢反抗就讓這些苗兵動手。”

 楊信說道。

 他也是算得上日暮途遠,只能倒行逆施了。
 還在找"大明之五好青年"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 "" 看小說很簡單!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