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359章 歲月靜好
 孫傳庭就這樣被扔到了遼東……

 他會做好該做的。35xs

 從原本歷史上的表現可以確定,這就是一個狡猾,腹黑,而且說殺人時候絕對不會手軟,同樣也知道該如何安撫將領,但逼急了也敢對士紳下手,總之是個覺得有必要去做就不會猶豫不絕的狠角色。

 他比楊信更清楚到了遼東該如何行事。

 他要的只是楊信給他一把刀,最初他想的應該是讓楊信特意告訴曹文詔和趙率教等人,讓這兩人的軍隊在必要時候給他殺人鎮壓,但把新軍也給他那就屬於驚喜了。這支新軍可是被視為大明複興禁軍的希望,無論朝野就連皇帝都對這兩萬人寄予厚望,尤其是這支新軍還是文官統帥的,孫元化舉人出身,那也是文官中的一員,江南世家中的一份子。

 總之對此他很滿意。

 剩下就是看他敢不敢放手殺人了。

 而楊都督接下來準備他的婚禮……

 其實也沒什麽可準備的。

 楊都督是一個清正廉潔而且勤儉節約的人,至今在京城就一個小院子,可以說是家無余財,搜遍他那個小院子也找不出超過五千兩銀子,從不講究奢華就連奴仆都沒有幾個……

 好吧,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總之一個像楊都督這樣的官員,怎麽可能搞奢華的婚禮。

 而且方從哲也不同意,方首輔同樣是清正廉潔的,在如今各地不斷遭災的情況下要帶頭不搞奢華。

 於是就這樣,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一場普普通通的婚禮之後,已經跟楊都督在床上滾成老夫老妻的方汀蘭,正式變成了楊夫人,成了他那棟三進小宅子的女主人。然後結婚不到半個月,楊都督就公然納妾,再把官方身份已經變成寡婦的黃英收入後宅,再加上之前的小喵,和這次帶回來的那個婉兒,楊都督也過上了一妻三妾的腐朽生活。

 同樣楊都督的財富也驟然膨脹。

 因為楊夫人帶回來了之前掛在方家名下的所有資產。

 一家目前完成大半個大明布局的錢莊,最遠的分號已經開到了成都,整個錢莊掌握近千萬兩的存銀,不過這些銀子並不在京城,而是儲存在新城的那座棱堡要塞裡面。一家同樣完成大半個大明布局的商號,業務范圍無所不包,實際上就是與錢莊互為依靠,在各地搜刮錢財,目前最大的業務是糧食,從四川販運糧食到北方。

 兼營楊信製造的其他東西,

 甚至包括農墾。

 這些商號雇人在地方墾荒,然後種地瓜用來釀酒,再把釀的酒就地出售,甚至包括把地瓜乾磨成麵粉直接出售,反正背靠著方家和楊信為靠山,這些商號在地方,尤其北方各地還是很有勢力的。楊信的目標就是在各地,尤其是那些乾旱缺水的地方,不斷以商號進行墾荒,種地瓜釀酒,一旦到了饑荒時候,就把這些地瓜轉為救荒糧。而一旦有過一次地瓜在別的作物產量銳減情況下,還能保持足夠產量的表現,那麽當地人肯定會跟著種。

 畢竟他們都看到了這東西價值。

 尤其是陝西。

 關中的沃野良田早已經成為過去。

 這時候的關中除了引涇河灌溉的白渠還能略微發揮點作用,曾經那些灌溉關中大地的水利設施,全都已經湮滅於歷史。

 除非楊信有能力將關中八惠建成,

否則那裡終究不能真正改變,唯一的辦法就是推廣地瓜,用這種作物的天然優勢,緩解即將到來的饑餓時代,雖然地瓜盛世的確很羞恥,但目前這是最現實的選擇。不僅僅是關中,實際上北直隸山東河南這些地方,統統都要全力推廣地瓜,但土地控制在士紳手中,楊信目前還不具備掀桌子的能力。 那就只能商業屯墾。

 以商號在各地雇人墾荒,北方未開墾的荒地還有不少,目前整個北直隸加起來就五千萬畝,而現代河北的耕地近億。

 也就是說還有一倍的開墾潛力。

 而這裡面不用多了,只要有一千萬畝,甚至一百萬畝能夠開墾出來種地瓜也是一個巨大的救荒糧庫,今年楊信在天津墾荒區的收獲,高達一百萬石谷,這些稻谷脫殼後作為余糧賣到京城的大米,直接把京城米價拉回一兩內。雖然天津這樣的地方很難有第二個,但地瓜的商業屯墾產量,依舊會大幅拉低北方的糧食價格。

 這就可以了。

 反正在北方那些士紳掀不起風浪。

 楊夫人為楊家帶來的就是這兩塊,而楊信自己的就是目前已經增加到三十萬畝的天津墾荒田,另外鳳陽的墾荒田也超過十萬畝,只不過後者並不能給他帶來足夠收益。那裡的墾荒田以玉米地瓜為主,產量在養活那些山民之外,剩下的數量並不算多,都加工後就地出售,但那些山民的確吃飽飯了。

 除了土地之外就是工廠。

 最大的產業仍舊是漁業和水產加工。

 而且已經搞出了鐵皮鍍錫,畢竟東歐兩百年前就有,而現在歐洲各國也在努力搞自己的馬口鐵。

 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製罐。

 只要能把馬口鐵罐做出來,他的罐頭就可以瘋狂生產了。

 這東西多加些亂七八糟防腐材料,估計放幾十年都行,英國人隔著半個世紀的罐頭都敢給士兵吃呢,幾十年的確誇張,十幾年總可以了,這些罐頭做好後可以囤積起來,這樣一旦發生饑荒了,糧食不夠就直接運罐頭。而且那些罐頭也不需要用別的魚,統統用鯨魚,這種為救荒準備的油越大越好,重油重鹽搞得就跟午餐肉一樣,一罐子壓得就跟石頭一樣……

 過些年估計也就跟真正石頭一樣了。

 但這不重要。

 饑荒中連蒼蠅觀音土都吃的饑民才不管它是否難吃呢。

 能吃就行。

 更何況這都是高熱量,估計一人每天給五兩就能吊住命了。

 一克脂肪九卡路裡,五兩全是油的鯨肉罐頭,怎麽不也得提供一千以上,有這些就足夠了。

 至少餓不死了。

 總之這是楊都督目前最重要產業。

 其他鍾表製造,這個也是領先的,因為這時候歐洲的還沒有鍾擺同樣也沒有擒縱裝置,而他的鍾表全都有了。

 玻璃鏡子。

 這個同樣超越了歐洲。

 軍火製造,甚至包括火藥,這些也是目前最好的,不過大炮還是鑄造,並沒有火炮鏜床這種高端設備,燧發槍目前也沒製造,製造了也沒什麽用,因為成本肯定高到不可能大規模裝備,英國人也是這時候造出,結果一樣過了快半個世紀才大規模裝備。

 那些壓板式彈簧製造需要真正的高級工匠。

 再說楊都督也不覺得野豬皮還需要燧發槍來對付,甚至二十年內他都不一定能遇上燧發槍化的敵人。

 火繩槍就足夠。

 下一步可以仿造蘇爾式火繩槍。

 這種堪稱終極火繩槍還是值得推廣,它和鳥銃的最大不同除了口徑大之外就是槍托真正變成抵肩射擊,鳥銃的槍托還是握把式,另外這種火繩槍和斑鳩銃一樣也是帶支架的,一根上面帶彎托的鐵棍往地上一插,槍往上一架,後面槍托抵肩瞄準射擊。

 此外還有造船,巡洋艦已經不造了,改成各地其他官營船場,這種東西就是海防巡邏的,而且目前已經造了幾十艘,雖然天啟計劃沿海水師全部換成這個和少量輔助的蜈蚣船,但這種低端工作不需要楊信了。無論浙江還是福建廣東沿海官營民營造船場,全都能夠建造這種戰艦,尤其是喜歡大量使用鐵力木造船的廣東。

 他們造的恐怕比楊信目前的更結實。

 包括沈有容使用的小型巡洋艦,一樣也能在登州本地建造。

 目前楊信的造船任務就是給天啟造那四艘戰列艦,另外還有為剛剛成立的南洋公司建造放大的縱帆船,第一批載重一百噸的縱帆商船估計明年就能投入商業航線。這些縱帆船沒有很強的武裝,也就是六門小炮和船員的火槍,速度才是它最有效的防禦,在大海上沒有別的船能追上它們,當然,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多裝火炮,畢竟這也是私掠船的最好選擇。

 但楊都督不想做海盜。

 因為和平穩定的海上貿易航線,才是對大明最有利是。

 畢竟只要來大明的商船,那肯定是送銀子的,來的越多送的越多,既然這樣搶掠使得海上商業萎縮就很不明智了。

 “話說咱們也算家大業大啊!”

 天啟三年二月初的某個午後,楊都督坐在自己花園涼亭的躺椅上,放下自己家的產業報表感慨道。

 旁邊的小喵給他喂著哈密瓜。

 另一邊婉兒撫琴清唱。

 後面楊夫人對著一堆帳本發呆,楊夫人身旁黃英趴在同一張桌子上和她共同處理生意問題,兩個葉赫美女在池塘扔石頭砸碎冰面玩,她們一直這種無聊的遊戲找到一點家鄉的氣息,已經長成大蘿莉的小草和她的好姐妹則鄙視地看著她們,仿佛兩隻貓在看兩隻愚蠢的哈士奇。

 抬起頭看著藍天白雲的楊都督,此刻竟然有了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然而。

 “快看那那水!”

 一聲驚叫把他拉回了現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