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得知真相,而且心中牽掛皇帝陛下的鎮南王,緊接著啟程沿運河北上。
依然孤身北上。
當然,也不是說真就一個人。
他的侍衛營還是要帶著的,好歹那也是郡王,出門不可能一個人,這種類似於儀仗隊的隨從是必須的,再說就一個營而已,跟帶兵武裝進京這種說法也沾不上邊,所以鎮南王就這樣帶著他的哼哈二將和侍衛營匆忙離開南京……
他走的很匆忙。
甚至都沒來得及通知各地的部下安排走後工作。
畢竟鎮南王對皇帝太忠心了,一聽說皇帝陛下有危險,那立刻就什麽都不顧了,就想著早日抵達京城保護皇帝陛下不受那些逆臣傷害。
但此舉卻迅速讓整個江浙一片恐慌,就在他帶著侍衛營日夜兼程的時候,得到消息的南京四民代表齊聚王府,求見王妃問到底發生了什麽。這時候四民大會雖說沒什麽實際權力,但作為民意的象征,還是很有影響力,那些四民代表作為鎮南王幕府與地方民意的直接聯絡人,同樣也在各地受到尊敬。
他們此舉立刻引發全城緊張。
很快在他們到達王府時候,後面就已經跟了十幾萬人。
然後面對民意,王妃帶著剛剛從京城趕來的李實親自出來,告訴了他們鎮南王如此匆忙北上的原因,包括王化貞也出面作證,這樣皇帝陛下遭人毒害危在旦夕的消息,就算是在江浙正式傳播開。
但是……
這也不行啊!
鎮南王北上救駕可以,可就帶著侍衛營北上,豈不是羊入虎口,正好給了那些奸臣可趁之機!
對於江浙百姓或者說新的稱呼公民們來說,皇帝死不死其實無足掛齒,皇帝統治他們時候也沒多少好日子,但鎮南王是絕對不能有危險的,鎮南王要是被奸臣趁機害了,那大家剛剛開始的好日子可就完了。
秋收可剛剛結束。
各地民兵們可是第一次真正享受到了幸福。
盡管需要交公糧,盡管余糧也只能賣給糧站,可在平均畝產以糙米計算也得兩石的江浙,一個五口之家就算二十畝地,秋收也是最少四十石,交出平均兩成也還剩三十二石。一家人有二十二石糙米足夠頓頓乾的,剩下十石出售給糧站還能換至少七兩銀子,今年的統一收購價糙米七錢,稻谷五錢,可以說全家的穿衣就足夠。
甚至還能有余錢可以買別的。
而這只是一季的收入,也就是說僅僅秋收就能讓他們豐衣足食,但實際上明年還有小麥的收入,小麥哪怕比水稻產量低,最後也能剩下二十多石麥子。
然後又是最少十兩銀子。
這還不止,因為還可以在田間地頭種些雜糧甚至牧草換錢。
還可以養頭豬。
還可以到附近修路修水利的工地上做些零工,這樣到最後,一個五口之家不但豐衣足食,一年還能剩下至少二十多兩銀子。
供養孩子上學,偶爾吃點肉喝點酒都夠了。
可以說做夢一樣的美好生活真正在他們腳下展開。
但是。
這一切都是鎮南王撐起的。
沒有了鎮南王的支撐,他們的美好生活將轟然崩塌,這一點可以說毫無懸念,周圍的一圈驚濤駭浪,全都準備著夷平他們的美好生活,而用偉岸的身體為他們豎起一道堤壩,保護他們繼續這樣生活下去的,就是鎮南王。
他要是被那些奸臣趁機給害了那還了得?
不用誰下命令了!
緊接著四民大會開會,同時四民大會與參謀部聯合起來,以四民大會的名義,五百裡加急召集各民兵軍的統製,包括現役各軍統製……
靖難軍已經縮編為六個軍。
這是楊信履行對天啟的承諾。
這六個軍一個駐邳州,一個駐鳳陽,一個駐穎州,一個駐安慶,還有一個駐衢州,剩下是騎兵軍駐南京,至於浙東方向因為北洋水師駐舟山,所以那裡由陸戰隊負責。
不過這些現役並不重要,這些只不過是培養軍官的,類似小胡子之前的德意志國防軍,真正構成鎮南王控制區武裝力量的是各地那些預備役軍。所有預備役按照地域劃分,編成三十六個預備役軍,每個軍旅營三級都是現役軍官組成,甚至每個營都必須有一個隊在營部。
主要是應對地方上的盜匪。
這些預備役每年必須保證多少天召集起來軍事訓練,甚至部分還要進入現役輪值的,而且所有預備役軍的倉庫都囤積著全軍的武器,需要時候就是鎮南王一道命令,所有預備役軍就召集轉為現役,然後拿著武器就可以上戰場。
這才是鎮南王的真正軍力。
而且預備役之下還有後備役,也就是所有青壯年,或者說民兵。
整個鎮南王轄區全民皆兵,所有十八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人,只要不是殘疾就都編入後備役民兵。
全都進行軍事訓練。
實際上計劃中就是小孩和女人也一樣每年要進行訓練。
鎮南王的目標就是,只要能拿動火槍的人,就都要學會開槍。
當然,目前來講真正擔負這片土地防禦的,就是六個現役軍,再加上隨時可以征召的三十六個預備役軍。
而這總共四十二個軍的統製們,在得到了四民大會五百裡加急送去的召集信之後,同樣立刻就明白了形勢的嚴峻,鎮南王北上可以,但絕對不能就帶著一個侍衛營。不帶著十萬大軍北上個屁,他現在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是江浙四千多萬人,他對皇帝忠心是他的事,但江浙四千多萬人也不會讓自己幸福生活的支柱就這樣以身犯險……
他帶著一個營北上?
誰不知道他和北方官紳之間的關系?
他現在對於這些人來說,完全就是邪魔,是罪惡的象征,是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不擇一切手段弄死的,尤其是在江浙穩定下來後,甚至已經有北方的貧民在南下投奔光明。哪怕在民兵體系下到山區墾荒,種玉米地瓜,也比在北方忍受地主的壓榨強,更何況北方連年天災,其實在南方墾荒種玉米的產量,一點不比北方種麥子低。
而且南方還兩季。
而且還不用交超過五成租和一堆苛捐雜稅。
北直隸的賦稅的確少,但那是皇帝收的少,又不是地方官收的少,一畝五升的確不多,加上三成火耗,加上各種捐就不一樣了。
只不過這些進不了皇帝腰包而已。
現在各地關卡都已經開始嚴禁北方流民南下了,但這種事情是禁不了的,畢竟需要封鎖的線路太長,尤其是還有海上的,那些南下貧民只要到新城就行,那裡的鳥糞船會順便捎著他們的。
長此以往,北方士紳的田誰來種?
可以說楊信這個禍害不除,北方士紳早晚被他玩死,此刻這些人正挖空心思想要他命呢!
只不過楊信在南京他們沒法下手而已。
現在卻自己送上門。
而且還是恍如自殺般,就帶著幾百騎兵送上門。
他要是走海路其實還好點,可現在他走陸路北上,那前面的每一個縣每一個府都有無數人等著他,都有無數槍炮對準他。
他再能打終究不是真正不死之身。
斑鳩銃打不死還有線膛槍。
線膛槍打不死還有大炮。
大炮不夠堆上火藥炸。
只要他就這樣自殺一樣北上,那些奸臣想害死他有的是辦法,過去只能暗殺,現在早已經撕破臉,北方的官員士紳們會用一次次公然的圍攻,迅速把他這一個營解決。然後再繼續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向他攻擊,直到讓他死在進京的途中,從徐州開始到京城,還有近兩千裡路程,哪怕騎兵也得走二十多天時間,這麽長時間足夠那些官員士紳把他殺死了。
而他要是死了……
那江浙四千萬人怎麽辦?
絕對不能讓他北上,或者說絕對不能讓他就這樣北上。
還沒等那些路途遠的統製們到達南京, 最先到達的二十多個統製就和四民代表們在南京開會,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淮安。
“兄弟們,你們不要胡思亂想!”
鎮南王揮舞手臂,聲嘶力竭地高喊著。
此刻他已經被團團包圍。
只不過包圍他的不是敵人,而是無數跪倒在前面,阻擋他登船渡過黃河的士兵和百姓,他們用哭聲阻止鎮南王繼續向前……
“大王,不能走啊!”
“大王,您這樣北上,那些奸臣不會放過您的!”
……
整個碼頭哭聲震天。
“諸位兄弟,你們說的這些楊某都明白,但如今陛下危在旦夕,別說只是有些危險,就是刀山火海,楊某也必須得去!若楊某坐視那些逆臣毒害陛下,又如何對得起神廟,對待起陛下的恩寵?無論如何,楊某都要走這一趟!”
楊信很煽情地喊著。
“大王,那就讓我等先帶著十萬大軍北上,為大王掃清奸佞,既然奸佞謀害皇帝,咱們去把奸佞殺光就是了。”
距離他最近的一個旅長說道。
然後那些軍官一片附和。
“混帳,你們想幹什麽?想置本王於不義嗎?”
楊信怒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