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544章 10萬青年10萬兵
常胤緒陰沉著臉什麽也沒說。

 他還能說什麽?

 反正人都已經摔死了,他還能保住常家已經算運氣好了,其他這些愛怎樣怎樣吧,而且至少目前看,楊信還沒公然造反,這已經算最好了,不過他也承認這家夥真會玩,一下子就收獲了這些軍戶的絕對支持。

 看看下面狂熱的歡呼聲,就知道楊信一聲令下,這些人會立刻變成一支強大的軍團。

 “留守左衛的來一個!”

 楊信吼道。

 緊接著下面人群中一個壯漢走出迅速登上城牆,然後走到楊信面前行禮,後者拿過一面留守左衛的旗幟遞給了他。

 這人拄著旗幟站起身。

 “所有留守左衛的,無論官還是兵都去站到這面旗幟下。”

 楊信吼道。

 那人隨即重新回到下面。

 人群中大批青壯立刻走出,跟著他到一旁集合,不過這些絕大多數都早就已經不再訓練,實際上也沒隊伍可言,就是單純湊在一起而已。

 這不要緊,因為緊接著幾個楊家的家丁就跟了過去開始整隊。

 這些人也將是他們未來的訓導官。

 不要小看這個,這些訓導官都是楊都督的狂信徒,同樣也都是有文化有足夠軍事知識,甚至就連基礎的救護知識都懂的,他們在軍中不但可以起到骨乾作用而且會迅速把更多人變成楊都督的狂信徒。

 “留守右衛的來一個!”

 就在同時楊信也拿出了第二面旗幟。

 很快又一個青壯登城,然後從他手中接過了本衛的旗幟,緊接著返回城下召集本衛軍戶,並且在楊家的家丁幫助下整隊。

 就這樣一個衛一面旗幟,一面旗幟一個軍團,在承天門前這片巨大的廣場上逐漸排列起來。

 而楊信準備了三十多面旗幟。

 永樂遷都的時候,從南京帶走了原本的親軍上直十二衛,然後將留守五衛南北各一半,不是衛數各一半,而是各衛抽一半北上組建另外五個衛,神策等十三個衛調守北京,不過同樣是抽調部分在北京組建新的,所以南京也有,而包括孝陵衛在內十三衛留守南京,這個就是全部留下。

 再加上南京錦衣衛,最終南京所屬城防衛實際上是三十二。

 但並不是全在南京城。

 比如廣武衛就在滁州西北清流關外,而江北浦口城足有五個衛,南京城防是一個體系,南京城為核心,但外圍要地同樣也算在內。

 不過三十多面旗幟還是必須的。

 畢竟在張名振到達前,常胤緒肯定已經搜刮兵力,就像浦口這樣的地方駐軍肯定抽調到南京,那裡是防禦江北入侵者的,又不是防禦從江南的進攻者,當然沒必要繼續留守,這樣浦口的五衛肯定也有的是在城內的。

 不過南京錦衣衛不算。

 南京錦衣衛是勳貴的養老院,富商的鍍金牌子,這樣的完全沒必要理會,而且南京錦衣衛裡面還有不少不符合楊都督審美的,甚至需要在以後清理的,這樣的肯定不能混入隊伍裡面。

 包括目前這些以後也要慢慢進行純潔化,畢竟大明皇帝有把那些內附的亂七八糟,往南京這些衛所裡塞的傳統,現在都在心情澎湃的時候不能做這個,但以後可以慢慢解決。比如打仗時候讓他們當炮灰,找借口調出去坑殺,他在廣州就做的很好,總之有的是辦法,說到底他們就算有,在軍戶裡面也只能說是極少數。

 就這樣三十個軍團迅速組建。

 但這些旗幟下的人數差別很大,實際上這時候各衛究竟有多少人,早就已經是一筆糊塗帳了,將領都未必能清楚。

 不過滿員是不可能。

 好的能有一半多點,差的估計也就三分之一,但沒有過三分之二的,還有些家不在城內的也就幾百人,不過這也好辦,因為還有一大堆外地的流浪軍戶在等著,他們除了自己以外,估計沒什麽人知道他們來自哪個衛,於是楊都督一聲令下都補進這些衛。

 最終使每個衛至少三千兵力。

 三十個衛。

 九萬大軍。

 很快就已經組建起來。

 不過還得經過淘汰,楊信的目標是三十個旅,步兵旅也就兩千多,把一些老弱病殘再淘汰下去,這裡面肯定有一大堆不適合上戰場的。

 不過現在先不急。

 “看看,這才像樣子,這才是你們祖宗們的風采。”

 楊信吼道。

 下面那些士兵也很新鮮地互相看著。

 話說這些理論上的大明國防軍們已經很多年沒有過這種氣勢,甚至像這樣列隊站在一起,也都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此刻看著身旁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想象著各自祖先們這樣聚集起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場景,難免也有些壯志豪情。

 “留守左衛,立刻包圍魏國公府及所屬產業,那些店鋪,倉庫,就是魏國公家的一片菜園,也得給我看管起來,但都不準動,有自己撈錢偷偷揣起來的格殺勿論。這是咱們十萬兄弟們的軍餉和口糧,接下來咱們就吃大戶,吃他們這些勳貴的大戶,吃完大戶等賊軍潰逃咱們再分他們田。

 還有。

 不準進去騷擾女眷。

 畢竟也是中山武寧王之後,咱們吃大戶歸吃大戶,對中山武寧王還是要保持尊敬,畢竟你們祖宗過去也都跟著中山武寧王打仗過。”

 楊信說道。

 下面一片遵令的喊聲,然後那個扛著大旗的立刻開始向外走。

 至於他們怎麽做……

 這個楊信就不管了,這些人比他更清楚城裡有那些徐家產業,他們會把所有徐家的看管起來,然後他會安排人過去清點,金銀什麽的拿出來給軍隊當軍餉,糧食牲畜什麽的拿出來當軍糧。他得為長期固守做準備,畢竟他就一萬五千家丁,這些人守勉勉強強能夠,但想擊退張名振的大軍就很難了,必須得依靠這三十個旅,但他們終究都是沒打過仗的,必須得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行。

 而且武器也不夠。

 好在這個不難解決,因為旁邊的昭義市和他的船隊可以,但這樣就需要銀子采購了。

 楊信把這些勳貴打土豪分田地的目的,就是在於用他們的銀子來武裝這些軍戶,用他們的田地保證這些軍戶的戰鬥意志,然後用他們的糧食支撐一定時間的防禦,給這些軍戶留出足夠的訓練時間。

 當他們訓練完成,就是楊都督的全面反攻。

 至於以後滅徐家是肯定不行。

 好歹徐達的祭祀還得有人,楊都督對於大明這些開國元勳還是保持著足夠敬意的,殺徐弘基是必須的,但徐達的面子還是得給,無非就是給他們家留下房產而已,徐家在南京有的是宅邸,這些宅邸就是收租也能保證有錢人的生活,昭義市也是這樣,那些士紳宅邸都還給了他們。

 而在南京也一樣。

 而且天啟也不可能廢掉魏國公。

 徐弘基犯罪又不是全家犯罪,楊都督抄他們家是特殊情況,畢竟想要調動起城內軍戶的鬥志守住南京城,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他們來獻祭,不把這些家夥給獻祭了,是別指望南京軍戶有脫胎換骨的改變。

 但滅徐家就不需要了。

 以後再從徐家找個小孩繼承魏國公的爵位就是了。

 反正就是一年領點俸祿。

 他們也不可能再有什麽權力了。

 以後這裡就是民兵的地盤了。

 像南京五軍都督府什麽的也都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徐家的田產也基本上都被分了,最多也就是守著那些房產當包租公,另外從朝廷領他家的俸祿,也算是有錢人。但僅此而已,就和無錫那些世家一樣,如果會經營肯定能過好日子,不會經營也不至於餓死,但想做錦衣玉食的寄生蟲是不可能了。

 欺男霸女就更不可能。

 當然,這是在楊都督不造反的情況下,如果楊都督造了反……

 朱家天子都沒了,還有什麽魏國公?

 不過……

 “這是公然造反了!”

 後面一個壓得很低的聲音響起。

 “荒謬,本都督對皇帝陛下一片赤膽忠心,造反?誰說的,哪個敢說本都督造反?”

 楊信回過頭怒斥道。

 後面一幫太監,軍官甚至包括被拎過來的地方官,全都趕緊低下頭。

 “飯可以亂吃,但話不要亂說。”

 楊信說完轉回了頭。

 “你們說,我是不是忠臣?”

 他對著下面喊道。

 “忠臣,都督是大忠臣!”

 下面一片歡樂的喊聲。

 “你看, 他們都說我是忠臣,你們誰說我是奸臣?這裡有十萬人說我是忠臣,你們有誰敢說我是造反?”

 楊都督又回過頭說道。

 “都督當然是忠臣,咱家跟都督認識多年,除了九千歲,就沒再見過比都督對萬歲爺更忠心的,都督的忠心可昭日月,誰敢說都督對萬歲爺不忠咱家第一個不答應。”

 李明道義正言辭地說道。

 其他人紛紛附和,一時間對楊都督忠心的吹捧之聲紛紛響起。

 楊信滿意地點了點頭。

 “留守右衛,立刻去將撫寧侯家及其產業全部看守起來。”

 他緊接著喊道。

 然後留守右衛的三千大軍浩浩蕩蕩跟在留守左衛後面,去將撫寧侯朱國弼家產看守起來,可憐的朱國弼,估計以後再想買寇白門是很難了,他以後也就告別寇白門這個檔次的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