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511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
其實昭義市的民兵區也沒什麽可看的東西。

 畢竟有新城的珠玉在前。

 已經參觀過一次新城楊家莊子的張獻忠等人,很明顯就能看出這裡的民兵仍舊比楊家的有差距,但後者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好到有些仿佛不真實……

 當然,不是說造假。

 那裡的一切都是真的,但對於這些陝北來的原本窮鬼們看來,都已經好到仿佛仙境般縹緲,完全就是他們遙不可及的,吃不完的糧食,幾乎頓頓有肉準確說頓頓有魚,生病有醫療所,家家戶戶都有大牲口。對於他們這些很多都是赤貧的佃戶來說,這已經超出他們能想象的幸福極限了,那簡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他們真的都不敢奢望這樣的生活。

 畢竟那是楊家的莊戶,楊都督真正的自己人。

 但這裡不一樣。

 這裡對他們來說是完全真實的。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點,沒有地主的剝削了。”

 楊信趁熱打鐵地說道。

 “這個詞你們明白嗎?剝,就像剝白菜一樣,一片片全拿走,削,就像削肉一樣一塊塊割掉,你們的收獲原本很多,但都被剝削走了。

 士紳會說皇帝收稅重。

 但事實上呢?

 大明民田稅收最重就在蘇松,松江府華亭縣民田科則最低一升,最高二鬥,其中五升科則的佔所有農田的百分之七十三,也就是說實際上就是五升。而華亭縣農田哪怕下田畝產也得一石,上田三石以上,平均起來可以算畝產兩石,但稅平均五升,這是民田的。

 那裡還有號稱大明賦稅最重的重賦官田。

 最低一升,最高四石不過這樣的地總共二分,還有三石和兩石的各一畝,一石和九鬥的各五十畝,實際可以忽略,真正佔百分之八十的農田在一鬥到三鬥,最終可以視為平均兩鬥。

 這是天下賦稅最重的蘇松。

 民田稅率相當於畝產的四十分之一,單獨的重賦官田稅率相當於畝產的十分之一。

 那麽這個稅高嗎?

 當然,還有丁銀和徭役折銀,最終加起來大概六錢,相當於多交一石糧食,那裡田賦折銀就是一石按六錢算,假使一戶三口,一個半丁,十畝地,產二十石糧,種民田需要交五鬥加上一石半,也就是兩石,十分之一,種那些重賦官田,需要交三石半。

 那麽會吃不飽飯嗎?

 哪怕重賦官田,一對夫妻一個孩子,一年十六石半糧食還會挨餓嗎?

 但事實上他們真會挨餓。

 因為他們還得交租,華亭縣民田私租八鬥到一石七,平均起來是一石二多,也就是說一戶農民得把他們平均兩石的畝產,拿出一石二給地主再拿出兩鬥給官府。他們還剩六鬥,但這同樣不全是他們的,畢竟官府還得收火耗,各種捐,就是縣老爺到任的規也得分攤到他們頭上,還得留種子,最終結果就是兩石畝產,最多給他們剩下四鬥而已。

 十畝地。

 四石。

 不餓死那就見鬼了。

 這才是農民挨餓,吃不飽飯的根源所在。”

 他緊接著說道。

 “那就沒人能改了嗎?”

 劉國能多少有些苦澀地說道。

 “他們就改了,現在這裡已經沒有地主了,所有的田地都是陛下的,陛下直接在這裡每畝地收他們兩三成的地租,然後剩下全都不收,沒有丁銀和徭役折銀,也沒有各種捐,更不會有縣官到任就得交的規費。每年他們只要根據各自土地差異,交最高不超過四成,但實際絕大多數都是兩三成的租,然後剩下的全歸他們,不需要向任何地主交租。

 於是他們就有了如今的好日子。

 同樣那些地主也把他們,和主持這件事的我,甚至支持我的皇帝陛下視為仇敵,他們挖地道試圖炸死皇帝陛下,一次次不斷暗殺我,組織團練向這裡進攻,他們都像瘋了一樣,試圖毀掉這裡的一切,然後讓這些剛剛過上好日子的民兵重新過以前的日子。”

 楊信說道。

 “操他瑪,跟他們拚了!”

 劉國能怒道。

 “對,兄弟們跟他們拚,不用怕他們,你們不夠有我們!”

 一個蕩寇軍士兵義憤填膺地對旁邊民兵說道。

 “侯爺,那我們那裡什麽時候也能這樣?”

 張獻忠說道。

 所有士兵瞬間把目光盯在了楊信的臉上。

 “我可以向你們承諾,終有一天我會讓你們也過上同樣的日子,但你們也必須明白,我也很難,在朝廷沒有人支持我,所有官員全反對我,因為他們全是地主。如今就連皇帝陛下也有些動搖,因為他們已經敢弑君,而且許都已經因此造反,皇帝陛下也怕再激起更多士紳造反,實際上現在他們已經差不多算造反了。

 所以我們需要讓皇帝陛下相信無論誰敢造反,我們都能帶著他們的人頭獻給陛下。

 這樣才能讓陛下放心。

 只要陛下還堅持民兵化,那麽我保證下一塊就是陝北,只要我們把南方士紳的反撲平定,緊接著我就帶著你們回陝北,去把你們家鄉的地主統統清理乾淨,讓你們的家鄉也變成這裡一樣豐衣足食的樂土。

 那麽現在你們該幹什麽?”

 楊信喊道。

 “殺,殺光那些地主的狗腿子!”

 劉國能毫不猶豫地拔出刀吼道。

 “對,殺光那些地主的狗腿子,帶著那些敢造反的地主的人頭去獻給皇帝陛下!”

 張獻忠吼道。

 然後那些士兵們一片吼聲。

 這就可以了,話說楊都督也是很有煽動天賦。

 不過他並不是欺騙這些人的,如果江南這邊解決,下一個肯定是陝北,倒不是說民兵化,而是這裡解決那裡也該餓殍遍野了,正好帶著這支軍隊去救災,然後開始向那些好地方遷移。不過那裡民兵化同樣也是必須的,畢竟陝北也不能真得變成無人區,那樣就便宜別人了,把多數人口遷移,然後把那些好的河畔盆地民兵化。

 陝北有能養活人口的土地,哪怕旱災也影響不到的。

 不過這樣的土地不多。

 而且都在士紳手中,把這些地民兵化就能最大限度維持那裡人口,再加上石油產業,駐軍,牧業,基本上就能確保控制了,但要說現在恐怕得一百五十萬人口,全都留在原地抵禦旱災,這個是完全不可能的。

 他沒這能力。

 甚至這時候的大明朝,都未必有這樣的能力。

 這場旱災不是一年兩年,陝北是持續多年的毀滅性大旱,靠外部救濟是無論如何不能解決,哪怕只有一半的糧食缺口,那從外部的運輸量也得相當於整個漕運量,就靠毛驢運輸隊完全就是扯淡。更何況就在同時幾乎整個陝西也都在大旱,根本不可能就近調集糧食,甚至整個北方都在饑荒中,楊信也不可能有多余的糧食供養這麽多人口。

 更別提還得運過去了。

 楊信估計至少得遷移延安府三分之二的人口,剩下的好地才能保證維持剩下三分之一的正常生活。

 當然,剩下的也必須民兵化均田。

 只要有那些地主在,一樣是不可能維持的,因為他們會用囤積居奇來加劇那些老百姓的饑餓,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指望他們。事實上越饑荒士紳囤積居奇的乾勁越足,哪怕就是真老百姓造反了,也不會讓他們因為害怕而放棄的。都崇禎末年了,那些士紳還不是一樣,僅僅因為孫傳庭要他們交出侵佔的官田,他們就合起夥來坑死孫傳庭,話說那時候的孫傳庭可真是他們最後的救星了。

 所以不要高估他們的智商。

 明末有個又好笑又好氣的例子。

 農民軍進攻萊陽,當地豪紳張宏德迫於無奈掏銀子組織青壯防禦,很快農民軍撤退,張宏德一看這沒什麽危險了,於是帶著家奴追著那些青壯要回銀子。

 不給就打死。

 然而悲劇的是很快農民軍又殺回來了。

 這次那些本地青壯毫不猶豫地打開城門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攻破張家的大宅子,殺了張家全家,從他家地窖裡挖出一百萬兩。

 這才是標準的士紳。

 就跟為了足夠利益賣絞死自己的絞索的資本家沒什麽區別。

 所以楊信必須在陝北強製性完成民兵化,而張獻忠這些人, 就是他準備好了去對付陝北士紳的,盡管他現在和陝北士紳關系不錯,但也改變不了他要讓這些家夥和鎮江士紳一樣做流亡人士的原則。做流亡人士他們還能過衣食無憂的日子,要是不改變那就該饑民殺他們全家了,楊都督不是在害他們,而是幫他們,最多隻分田地不打土豪。

 參觀了民兵莊子的幸福生活,學會了剝削這個詞的張獻忠等人,仿佛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他們懂了。

 他們知道自己過去為什麽吃不飽飯了。

 他們知道了一個詞。

 剝削。

 他們知道了自己的收獲是如何被一層層剝削乾淨的,同樣他們也知道了如何去改變,而且楊都督也告訴了他們會讓他們同樣過上幸福生活,那麽剩下的……

 “走,我帶你們去砸碎剝削者的狗頭!”

 楊都督振臂高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