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484章 危機邊緣
今年……

 今年的確對大家來說,都是很艱難的一年。

 一六二五年。

 原本歷史上就是這一年,林丹汗因為饑荒不得不以進攻科爾沁來搶掠牲畜,同樣野豬皮也不得不以大舉南下搶掠來解決糧食不足,最終到明年年初成就圓嘟嘟的神話。

 可以說這是整個塞外都餓瘋了的一年。

 這種情況下要說野豬皮真得鋌而走險也不是沒有可能。

 說到底朝鮮真養不活他。

 事實上朝鮮本身就是依賴全羅這個最大的產糧區,從全羅向漢城的糧食運輸類似於大明的漕運。

 羅州至今在李倧手中。

 而全州遭到屠城後,人口損失非常嚴重,雖然野豬皮向那裡遷移部分建奴,但短時間內很難恢復,而他為了恢復兵力,又大量擴充八旗朝鮮和綠旗軍,前者總兵力已超過五萬,比正牌八旗滿洲還多。這些八旗軍都是要養活的,就目前朝鮮那點人口和他們抓的那些奴隸,而且還在不斷遭受毛文龍襲擾的情況下,真得已經不堪重負了,再遇上這種天災,除了鋌而走險也真沒別的選擇了。

 “有膽子他就出來!

 正好讓他有來無回,大不了我再去遼東親自解決他。

 至於糧食好辦。

 牛莊解凍後,我會以最快速度向你那裡運至少二十萬石稻谷。

 炒花那裡沒有銀子那就繼續給他貸款,總之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住他和金台吉,林丹汗那裡不用管,他只要不向東搞事就行,向西是卜石兔的活。

 金台吉那裡,就不要再讓他招誘野豬皮的人了。

 你得讓他明白。

 他的銀礦就那麽大,招誘的人越多分他銀子的也就越多,更何況這些人都是牆頭草,之前投靠野豬皮,現在野豬皮養不了他們去投他,難道他就不怕這些人數量多了,哪天和野豬皮勾結起來,給他來個鵲巢鳩佔?那些終究不是他的人,他能保證那些人和他一條心?到時候別出了事,那就悔之晚矣了,他現在的實力足夠自保的,何必再繼續養這些多余的人?

 他很喜歡分銀子給別人嗎?”

 楊信說道。

 當然,主要是得防止金台吉生出野心什麽的,這些年葉赫部發展可是很迅猛,目前總人口已突破五萬,能拉出一萬多能打的。

 再發展下去就容易生出野心了。

 更何況他這些年招誘的,還有不少是原本部落首領級別,這些人本來就是跟著野豬皮造反的,再有那些野心勃勃的,忽悠他學野豬皮,到時候可就是麻煩了。說到底葉赫部當年也不是老實的,只不過到金台吉這一代面對野豬皮的威脅,最終只能選擇投靠大明,但要說金台吉對大明皇帝有什麽忠心那就是笑話了。

 陳於階點了點頭。

 這也是必須的。

 他在開原的煉銀目前來講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始終無法突破四十萬兩這個極限。

 主要就是人不夠。

 而人不夠的關鍵在於糧食不夠。

 雖然他在本地大量開荒,但開荒田也就是種地瓜高粱,最多再種點玉米,但玉米的產量和前兩樣就根本沒法比了,這幾年倒是開始種土豆,但這時候的土豆產量也很低。

 最終還是得靠關內運輸。

 而趙率教部本來就是一萬五千人的編制,這是完全脫產的軍隊,金台吉那裡采礦肯定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耽誤,還得補給炒花那裡,同樣他那裡的冶煉工人,配套的礦工,為冶煉挖煤的,統統都得糧食。最終每年至少得運三十萬石,實際上他們產出的銀子還不夠買糧食的,只不過這些糧食裡面,有一多半是以軍糧名義,然後由朝廷支付糧價和運費。當然,那些士兵更喜歡用糧食換炒花那裡的牲畜吃肉,但無論如何,要維持這個明蒙葉赫的三角同盟穩定,每年至少要運三十萬石糧食過去。

 今年的話三十萬石還不夠,因為大規模的旱災將席卷塞外。

 糧食減產是必然。

 牲畜大量死亡也是必然的。

 同樣不能再增加人口數量,因為再增加就更不夠了。

 楊信給他們運糧也不容易,從遼河逆流而上,運輸三十萬石糧食哪有那麽簡單,能到開原的小船一艘也就是運不到一百石,一百艘一次都不一定運過去一萬石。

 實際上總共四百艘。

 楊信在遼河上養了四百艘所謂的艚船。

 每年它們也就能往返七回,三十萬石已經是極限。

 實際上楊信在遼東賺不到什麽錢,雖然他每年從遼東的確分走大量利潤,但這些全都用在養活航運隊了。

 四百艘運糧船,至少得超過兩千船工,這些船工的工資都必須得保證他們養活全家,而且這是逆流而上的運輸,沿岸還得有畜力的拉纖隊隨時備用,另外還得養一批人負責沿線的河道維護。遼河雖然自鄭家屯以下都通航,但自然航道的情況下也不是說沒有淺灘阻礙,尤其是這樣的乾旱時代,好在安全不用考慮,要不然這條航線還得軍隊保護。

 而這些全是銀子。

 更何況他不僅僅是要從牛莊向開原運糧,這些糧食還得從南方一路運輸到北方,雖然他一石米在開原四兩銀子賣給金台吉,但絕大多數利潤實際上都填在了這條運輸線的維護上。

 當然,作用巨大。

 這些米讓開原,葉赫城,內喀爾喀各部形成牢固的同盟。

 無論野豬皮還是林丹汗都對這個同盟無可奈何,畢竟這個同盟維持下去的核心其實是糧食,本身糧食不足的炒花和金台吉都必須依賴楊信,而他們缺乏的恰恰也是糧食。

 “還有一件事……”

 陳於階欲言又止。

 “我在江浙到底想幹什麽?”

 楊信替他說了。

 陳於階點了點頭。

 “暫時我不想回答,因為現在我就算告訴你原因,你也很難相信,我隻想說你等著看吧,實際上也用不著等太久了,很快你們就會知道,這些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大用的。”

 楊信說道。

 他現在說什麽也沒用。

 他說從三年後開始,一場毀滅性的天災會從西北開始,在整個大明遊蕩數十年,用赤地千裡的饑荒毀掉這個國家?

 除了自己的女人,沒有人會相信他的。

 再說就算相信他,難道那些士紳就會為此而改變了?

 在他們看來倒是咱大清的方式最簡單有效,把無糧人殺光就行,不就是天災嘛,死個幾千萬人就解決,到時候他們不死就行了,頭可斷血可流,士紳的天下不能亡。老百姓造反又如何,鎮壓不了難道不能借兵剿寇?只要能繼續維持他們站在佃戶農奴屍骨上的歌舞升平,麻哥都能變聖主明君,咱大元都能讓他們念念不忘。

 陳於階也沒再多問,他其實就是替那些家鄉朋友們問問而已。

 他陳家是無所謂了。

 反正楊信再怎麽折騰,也不會虧待了他的。

 至於他家鄉的朋友們……

 他家鄉的朋友們,已經在忍無可忍了。

 江陰赤岸。

 “讓開,想幹什麽?造反嗎?”

 楊寰頗有些色厲內荏地喝道。

 在他身後的古老大宅內,一群哭喊的男女老幼正在被押出,而在裡面的庭院中,是一個個裝滿的箱子,而在外面的碼頭上,是一艘艘正在裝滿的小船。

 這是李應升家。

 他家祖上其實是色目人,胡元時候駐這裡的將領,後來投降大明就這樣一直繁衍至今,至少兩百多年過去後,李應升身上已經看不到多少祖上的模樣。相反李家還是江陰最頂級儒學世家,家裡藏書無數,不得不說這也是很令人感慨,他爺爺還是王陽明的弟子呢!

 李家在案發後第六天,就被楊寰帶著人封了門,包括李應升幾個叔伯家,現在只是得知李應升定罪後,正式對這裡進行抄家。

 “李應升弑君謀逆,而且已經招供定罪,本官奉旨前來抄家,你們不要胡鬧,襲擊錦衣衛是犯法的!”

 楊寰繼續色厲內荏地呵斥。

 他的確色厲內荏。

 因為此時在李家外面,是整整一個營的團練,甚至連戰車都在兩旁布置好了,一輛輛戰車的盾牆後,那些扛著斑鳩銃的士兵冷眼相待,在盾牆後面,甚至還有一隊騎兵,馬鞍上掛滿了短槍。

 而對面是大炮。

 四門小型的千斤紅夷大炮雖然炮口沒有對準他們,但需要時候也僅僅是轉頭而已。

 這是江陰團練, 或者說常捷軍。

 “楊僉事,我們只是來看看,看看不犯法吧?”

 他對面徐弘祖或者說徐霞客說道。

 的確人家就是看看。

 穿著一身歐式半身甲,帶著短槍和刀在那裡看看,而在他身後是密密麻麻的長矛林,一個個同樣穿著歐式半身甲的步兵舉著長矛整齊排列成方陣,而在長矛方陣兩旁,是身上只有胸甲的火槍手。

 “我警告你們,別亂來,我們可是錦衣衛。”

 楊寰底氣不足地說道。

 “哈,錦衣衛!”

 徐霞客鄙夷地說道。

 就在同時他身後長矛方陣驟然爆發出一聲整齊的怒吼,緊接著所有長矛以整齊的動作下壓,無數矛刃在冬日的暖陽下一片寒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