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631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
最新網址: “鎮,鎮南王,您,您,您是何時回京的?”

 薛貞擦著冷汗說道。

 楊信沒有回答,而是站在那裡靜靜地看著他。

 薛貞繼續擦汗。

 他這時候已經可以用汗如雨下來形容了。

 “我給你一個機會,痛痛快快地把該說的都說出來,該指證的都指證出來,那麽可以按照之前那些逆案的犯人處置,你必須得死,但你的家人男丁流放,女眷和小孩釋放,否則的話該如何處置你就與我無關了。

 弑君之罪可是誅九族的。”

 楊信陰森森地說道。

 薛貞不斷擦著冷汗。

 “鎮南王說,說笑了,下官對陛下對九千歲忠心耿耿,這,這弑君罪從何說起?”

 他哆哆嗦嗦地說道。

 “帶去詔獄!”

 楊信很乾脆地說道。

 “我要見九千歲,你們不能這樣對我,我要見九千歲,九千歲,我冤枉啊!我是刑部尚書,你們不能這樣對我,放開我!”

 薛貞掙扎尖叫著。

 旁邊錦衣衛很乾脆地一槍柄敲在他腦袋上,緊接著薛貞暈倒,然後幾個錦衣衛直接把他拖進院子,而那些家奴轎夫一個不剩,統統被錦衣衛抓起來,直接拖進了院子。

 這裡暫時充當秘密監獄。

 錦衣衛內部已經不是那麽可靠,這段時間包括北衙也被塞進不少亂七八糟,一旦真關押進詔獄肯定立刻泄露消息,然後就會面對孫承宗的反擊,雖然這些人不是孫承宗的人,但如果他們弑君的罪行公開,那麽楊信的進京就完是正義的了。

 這樣孫承宗及他背後的北方官員只能和閹黨並肩作戰……

 他們必然會保這些人。

 保住這些人,代表皇帝仍然只是單純生病,不保這些人,讓楊信得到弑君這柄刀,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同樣楊信的身份保密。

 他不但沒有進京,反而應該依然在邳州等待。

 這裡的行動同樣保密。

 無論後續的調查,抓捕,審訊統統都是保密的。

 直到楊信把整個案情審清,而且證據確鑿,再拿到天啟和九千歲面前,讓孫承宗沒有任何反擊的機會,只能接受這些人弑君的現實,然後楊信得到這柄刀開始下一步。此刻這裡的錦衣衛都是楊家的家丁充當,再就是許顯純和幾個確定可靠的,接下來對薛貞的審訊也在這座秘密的監獄,這是原本許家的一處產業,也不會有人注意,剩下就是把裡面的幾處房子牆壁加厚。

 一直加厚到足夠隔音。

 然後把各種刑具搬來,話說這時候錦衣衛裝備精良,甚至就連真正高科技都用上了……

 好吧,其實是電力。

 雖然這時候的初級發電機那點電壓根本電不死人,但一台小型的畜力發電機產生的電流打在人身上也很凶殘,至少不比狠抽一鞭子差,而且這種東西對那些不懂電力的家夥心理打擊極大,畢竟這已經超出他們理解范疇。許顯純此前搞過多次試驗,很多原本能扛住酷刑的硬骨頭,被這個電一下就崩潰了,他還嚇唬人,說這東西是仙家法器,能讓電死的人魂飛魄散就是轉世投胎都不可能。

 那些人還真信。

 許顯純已經準備好一套,接下來薛貞要是繼續嘴硬,那就少不了要嘗嘗高科技的滋味了。

 “交給你了!”

 楊信對許顯純說道。

 他進京後直接找了許顯純。

 後者因為和他關系密切,原本已經開始被邊緣化,雖然頂著北鎮撫司掌印的職務,但真正事務由提督東廠的王體乾接管。原本歷史上其實王體乾是司禮監掌印,而九千歲提督東廠,他很聰明的以高於九千歲的職位老老實實當爪牙,但這時候九千歲掌印,他提督東廠……

 主要是以前東廠沒存在感。

 有楊信掌控錦衣衛,東廠哪有什麽表現的機會。

 所以扔給了他。

 但實際上王體乾就是掛名,主要工作還是在司禮監,東廠就是用來養那些大太監們親戚的。

 但鎮南王坐鎮南京後,許顯純身份微妙,撤又不好撤,一撤顯得皇帝對鎮南王不信任,而且許顯純這些年也的確是勞苦功高,所以在保留他的同時由王體乾以提督東廠坐鎮北衙。

 說白了就是監軍。

 “放心,乾這個咱最拿手了,只要他沒有汪文言的骨頭,那就得乖乖地開口!”

 許顯純獰笑著說道。

 “你辦事,我放心!”

 楊信說道。

 至於許顯純怎麽折騰薛貞,這個他就沒興趣管了,老許的確已經成為乾這個的專家,除了對上楊漣幾個硬骨頭失敗過,剩下極少有他撬不開的口。楊漣三人其實也是因為後來不再管他們了,要按照錦衣衛目前手段真用上,說不定也就開口了。但既然皇帝已經鐵了心要讓他們三個在詔獄腐爛下去,那錦衣衛也就不管了,所以他們三人至今沉淪在詔獄深處。

 盡管他們要保護的人其實已經多數都比他們先行一步了。

 他們……

 他們實際上已經被遺忘。

 話說汪文言後台的那些徽州士紳地都分了,資助他進京那個家夥被徽州事變時候的貧民抄家,然後他帶著幾個族人抵抗,最後也不知道被誰給打死了。

 至於東林黨更是成為歷史。

 話說東林書院這時候都被無錫縣改成了中學。

 楊信在江浙已經開始強製性義務教育,雖然這個詞聽上去挺誇張的,但其實花不了幾個錢,主要是校舍什麽的幾乎不用投資,畢竟地方上有的是撤銷的官衙。每個民兵營一座普及識字的小學,然後每個縣一所中學,這個就不是義務了,屬於有本事考了才能上的,每個布政使司轄區一所大學,但在南京額外一座,最終四座大學,這個就屬於培養精英人才的了。

 這樣舊的官府辦的書院,基本上都被改造成了中學。

 私人書院就不關楊信的事了。

 實際上也有不少。

 “大王,您……”

 許顯純欲言又止。

 “咱們自己兄弟,不用什麽大王,我知道你想說什麽,但既然陛下暫時還沒危險,那就先過幾天,咱們先給陛下把這些狗東西清理乾淨。”

 楊信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那以後如何?”

 許顯純小心翼翼地說道。

 “以後,以後我也不知道,但有一點你可以放心,有我在,兄弟們的富貴不會缺了,就算有什麽意外,大不了去我那裡,再說想來也到不了這一步,就算我和陛下回不到過去,陛下也不會動我的,更何況陛下也沒有能力動我。”

 楊信說道。

 他當然明白許顯純的意思。

 但他現在能說的也就是這些,實際上他也真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

 明年下半年陝西就要開始大旱降臨了,明末大規模造反的前奏就是明年夏天渭北的王二,他的造反正式拉開了這場亂世的序幕,也就還有半年多點安穩日子,這種時候他哪有興趣搞別的。這一輪他就是想著救回天啟,然後讓皇帝陛下趕緊完善他的蒸汽機,這種東西對未來的糧食運輸非常重要,運河上,長江上,湘江上一水明輪蒸汽船,那對於各地的糧食運輸意味著什麽就不用說了。

 而他就是想趁機把天啟的新政推行下去,使天啟手中有足夠的資金用於賑災。

 這是最重要的。

 他負責提供糧食。

 無論他的罐頭,南方產糧區,海外商船隊運輸,總之他提供盡可能多的食物,天啟用充裕的稅收購買,然後最大限度解決饑荒,並且維持目前他的商業體系,在這期間從北方重災區移民南下。

 另外就是繼續由天啟以官方強製性推廣地瓜。

 九千歲一直在做。

 每年他都會以天啟的名義,在民間以賞賜方式,向那些旱田尤其是山嶺薄田區的老百姓分發地瓜,而且逼著地方官當成考核政績的標準,最終這時候整個北直隸,山東,基本上完成了地瓜推廣。說到底九千歲和天啟也沒有什麽都不做,他們也清楚真要是和楊信說的一樣,那麽地瓜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今年夏天京城和北直隸各地的洪水,冀東的蝗災,都檢驗了地瓜在饑荒中的優勢。

 總之目前來講楊信的目的還僅限於幫天啟完成改革。

 當然,這也得看情況。

 因為他不知道北方士紳會以何種方式反抗。

 如果他們真得就是要拚死一搏,那楊信也不介意來個順水推舟利用天啟這把刀,把北方這幫家夥來一場清洗, 說到底盡管他最主要折騰的是南方士紳,但真正需要用刀來清洗的,其實是北方士紳。對沈廷揚之流的確不好下刀,再怎麽說這也都是對得起一個民族英雄稱號的,但對於馮銓之流就無所謂了,鎮南王這些年的確不喜歡殺人,但是……

 那是因為反抗他的那些絕大多數都不方便大開殺戒啊!

 殺張名振?

 殺陳子龍?

 還是殺鄭遵謙之流。

 但現在跳出來的這些,可都是死不足惜的,馮銓,孫之獬這些不殺那就對不起鎮南王的審美觀了。

 “別多想了,什麽事等先殺完這一撥再說!”

 楊信說道。

 “也對,咱們殺這些弑君逆臣總是沒錯的。”

 許顯純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