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658章 天下太平
就在北直隸士紳風風火火大辦團練的時候,京城的鎮南王卻仿佛什麽都不知道一樣……

 他太忙了。

 光數錢都忙不過來呢!

 在以許顯純為首,包括了著名夾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京城那幫勳貴們正在詔獄裡哭爹喊娘地交出他們積攢兩百多年的財富,雖然不可能全都進入九千歲的內庫,但之前已經被掏空的內庫,還是幾乎瞬間被填滿。現在九千歲都已經不得不重新開一座了,要知道最多的一天,就有超過五百萬兩銀子送進宮,以前那座內庫真裝不下了。

 皇帝陛下依然在養病中,所以盡管部分勳貴家人跑去敲登聞鼓,但鎮南王和錦衣衛的惡行依然不受任何限制。

 而且不只是這些勳貴。

 還有被抓的文官甚至太監的財產,統統都在迅速送進皇宮。

 整個朝廷內外一片顫栗,所有人全都心驚肉跳地看著抄家團,擔心被株連成為下一個目標。

 這時候鎮南王真沒興趣管這些小事。

 畢竟這些團練都是打著勤王的旗號,在地方官員的主持下,由地方士紳共同出資組建的,並不能算違法行為,只需要向他們說明實際情況,告訴他們林丹汗的問題已經解決,不需要他們來勤王了,各地把團練都解散就行,至於什麽時候解散這個終究得需要一點公文往返的時間。

 這是內閣的事情。

 這種瑣事完全不需要鎮南王來操心。

 至於內閣當然責成兵部來負責,剩下就是孫閣老和兵部的事情了。

 不過兵部這段時間也亂糟糟,兵部右侍郎崔呈秀卷入逆案,但本人此前已經潛逃,估計是逃回老家薊州,錦衣衛正在追捕中,孫閣老受了打擊,對於公務上有點懈怠,實際上具體事務主要由左侍郎袁可立負責。但袁可立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他要先調度軍需養著南苑那三萬多蒙古騎兵,又要處理宣府和順天兩個巡撫轄區軍隊的安撫……

 倆巡撫都卷入逆案。

 劉詔被錦衣衛逮捕,但洪承疇潛逃了。

 那麽他們兩人部下的安撫,這個就需要認真對待了。

 還有盧象升和鎮南王部下的北上,這些人的軍需也需要兵部調度。

 話說袁可立真顧不上這些小事,至於傳聞信王在保定,那個是錦衣衛的工作與兵部無關。

 實際上錦衣衛也不管。

 如何處置信王得皇帝表態以後,誰都知道這是個燙手活,現在皇帝不表態就是沒想好怎麽處置他弟弟,貿然抓來反而讓皇帝陛下為難,所以乾脆先放在那裡。

 什麽時候皇帝下定決心了,什麽時候再去抓來。

 反正田爾耕親自率領一千錦衣衛,已經前往保定,並且九千歲還給保定巡撫張鳳翔下了密令,要他暫時將信王軟禁起來。

 實際上這時候也沒人認為會有意外。

 這場混亂已經結束了,無非就是一群不甘心新政的逆臣,設計利用信王和那些勳貴,還有林丹汗,試圖搞一場政變,現在逆臣都抓了,勳貴都抄家,林丹汗兵敗氣死了。可憐的大汗,帶著他那個宏圖霸業的美夢,在那個破帳篷裡躺了兩天,最終在一群高僧的誦經中咽了氣,也算是得到安息了,佛祖會保佑他到極樂世界的。

 那這還能有什麽事?

 “天下太平了!”

 鎮南王欣慰地說道。

 他終於完成了那些部落的牧區分割。

 原本順化王所轄的土地,最終劃分為一個郡王,五個伯爵,十八個子爵再加上三十一個男爵牧地,另外還包括一個府城,八個計劃中的縣城,每一個縣城都會修建一座寺廟,邀請高僧入駐誦經為草原祈福。為了就近養活這些高僧,而且方便草原上的牧民購買糧食,還將為每個縣配備一千戶農民墾荒。

 他們按照太祖制度,所開墾的土地永不起科。

 也就是永不交稅。

 當然,得按照民兵化訓練。

 不過明軍不會在這些地方駐扎,這些封爵手下的牧民都是大明的騎兵,哪還需要額外駐軍。

 總之……

 “真的天下太平了!”

 鎮南王看著面前的盟約,再一次確認這一點。

 而粆圖帶著那些爵臣們,正挨個在盟約上按手印,甚至拿小刀割破手指在上面簽名,當然是漢文和蒙文雙份的,不會寫的也由別人教會了,不只是他們,作為證人的囊努克,本巴等人也一樣簽名。

 這個儀式還是很隆重的。

 他們簽完這份盟約,然後天啟會根據這份盟約,以聖旨來明確下來,從此世代遵守,就連後世的大明皇帝,也一樣要遵守這份聖旨,這樣也就可以讓這些家夥徹底安心了。反正楊信從沒想過惦記他們的地盤,這些家夥的地盤最好就是讓他們一直放牧下去,少量墾荒建立商業小城可以,大規模墾荒轉化為農業區的結果就是漫天風沙。

 還是讓他們放牧吧!

 “大王,草原上的牧民將世代銘記您的恩情。”

 布爾杭古不無感慨地說道。

 他在京城好幾年了,就是作為葉赫部的代表,他自己本來也是一個子爵。

 “別說這些了,阿敏在你們那裡可還老實?”

 楊信說道。

 阿敏因為上次對代善的大戰表現突出,也被天啟賜了一個伯爵,並且以原本輝發部的屬地做為封地,這樣再加上葉赫部和重建的烏拉部,目前關外還有女真三部,葉赫部一個公爵,一個伯爵,兩個子爵,烏拉部一個伯爵,再加上依然延續的建州部一個伯爵總共六個爵臣。三部大致上相當於現代長春,四平以東,一直到長白山西麓,不過其實絕大多數人口都在葉赫城,還有就是四平一帶,實際上都在銀礦上當礦工。

 女真勇士們現在已經完成工人化。

 而原本建州三衛的地盤被朝廷收回,包括赫圖阿拉,那裡單獨設立了一個直隸州,轄區大致上新賓,桓仁,通化一帶,而南部以鴨綠江口為核心,同樣設立了一個直隸州,轄區包括鳳城,寬奠,朝鮮的義州。

 義州歸大明。

 目前明軍在朝鮮與黃台吉維持清川江為軍事分界線。

 “老實,絕對老實,日夜感念大明的恩德。”

 布爾杭古笑著說道。

 阿敏當然老實了,都到今天早就心如死灰了,再說大明這也算是為他報了殺父之仇。

 “老實就好。”

 楊信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不過朝鮮那邊黃台吉派了人到我們那裡,還是想著請求陛下準許其稱臣納貢。”

 布爾杭古小心翼翼地說道。

 黃台吉還是沒有放棄投入大明懷抱的努力,金台吉好歹是他舅舅,他派人去向他舅舅求情,讓他舅舅來向皇帝求情,這個也是很正常的。

 “他的事情就別想了,朝鮮是李家的。

 李家跟著大明兩百多年,陛下不可能把李家的地給他,朝鮮必須是李家的。

 不過他想向大明稱臣納貢也可以,另外出去搶一塊地方,他不是和德川家勾搭在一起嗎?他可以去倭國搶,他在倭國搶一塊足夠大的土地,然後再來稱臣納貢,並且歸還李家朝鮮的土地,那樣的話我倒是可以試一下勸勸陛下。

 我對他沒什麽惡意。

 這些年你們也看見了,我早就對他們沒興趣了。

 可是朝鮮這塊地,是真不能給別人的,這是李家用兩百多年忠心換來的,給別人會讓忠臣寒心的。

 試想一下百年之後,朝廷把葉赫城封給別人,你們在九泉之下又會做何想?

 我沒興趣對他們家趕盡殺絕,再說他也沒有後了,我還不至於對這樣一個人不依不饒,但朝鮮這塊地真的不行,他們要是在倭國打下一塊地,然後向陛下獻土稱臣,那陛下才能考慮一下接受他們。”

 楊信說道。

 這樣就可以挑動黃台吉和他老丈人狗咬狗了。

 至於結果……

 哪有什麽結果啊!

 這時候黃台吉為了顯示自己聖主明君的風采,都已經開始穿朝鮮人的衣服推行逆向易服了,而他那幫殘兵敗將們已經在和朝鮮人融合,再去和倭國人融合只能越來越弱……

 倭國目前平均身高可是一米四的。

 “這倒也是,那我們就這樣轉告他?”

 布爾杭古說道。

 “可以,你就告訴他, 這是我說的,我這個人還沒對誰食言過!”

 楊信說道。

 就在此時依次按完手印簽完名字的蒙古爵臣們,也紛紛上前行禮感謝鎮南王的恩情。

 他們都是真心的。

 至少在目前他們看來,這一切真是為了他們好,至於以後,那個也一樣是為了他們好,這種制度對於這些部落上層絕對是最好的,以後手下屬民要是敢造他們的反,他們可以請求朝廷幫助鎮壓,也就是說他們不用再擔心什麽,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地壓榨他們的屬民,維持他們醉生夢死的生活。

 就像當年印度那些土王一樣。

 大英帝國想離開印度時候,哭著喊著不讓走,甚至拎著槍要為英王鋤奸崩了尼赫魯的可是土王們。

 至於底層的牧民……

 他們有佛祖就行了,還要那麽多幹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