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101章 天下苦儒久矣
  “一個時辰!”
  楊信看著眼前一片空曠,對身旁的許顯純說道。
  僅僅用了一個時辰。
  超過五萬錦衣衛和親軍衛的軍戶將四座民宅一掃而空,當然,因為擠不進去,實際上參加拆遷的也就是幾千人,但這已經足夠了,他們別說拆了,就連那些碎磚爛木頭都清理到周圍,留出中間一個空曠的廣場,大概二十丈見方。這時候雪也停了,陽光從陰雲中射出,照耀著整個廣場,一片白雪皚皚中,就只有這裡顏色不同,不過人群依然聚集沒有散開。那些軍戶們發泄一通之後,明顯看著都心情舒暢了許多,無論他們的日子會不會因此而改變,他們終究做了以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到底還是咱們人多!”
  許顯純笑著說。
  他現在的確可以笑了!
  如果之前士子們的哭廟,還能給萬歷製造一點壓力,但現在他們的哭廟完全就是個笑話。
  連他們自己都演不下去了。
  而他也完全不需要擔心萬歷會迫於士子的壓力,對他加重處罰,萬歷現在根本不會在意士子的壓力,因為這場大遊行,已經告訴萬歷,他仍舊有一支忠心耿耿的禁衛軍。他的力量比士子,或者他們背後的文官士紳集團強大的多,在需要的情況下,他仍舊擁有對這些人生殺予奪的能力,這些軍戶展示的,是屬於他的力量。
  不過許顯純也沒想到,楊信這招居然有如此奇效。
  在他看來有個千把人,過來製造一下聲勢就行,誰能想到居然會變成一場席卷全城的狂歡,幾萬人走上街頭為他們助威,不僅僅是他計劃中的錦衣衛,親軍上直二十六衛幾乎全都有軍戶參加,甚至不乏一些衛所的高級將領親自帶領。
  “這就是天下苦儒久矣!”
  楊信說道。
  出現這樣大的規模,後面肯定有高級將領和那些勳貴的推波助瀾,說到底他們也不甘心一直被文官們踩在腳下,他們也想趁機展示力量。
  這次正好給了他們機會。
  “嶽聖駕到!”
  伴隨一聲高喊,所有的目光都轉向南,就看見一副嶽飛的畫像被架在一輛馬車上緩緩而來。
  楊信等人趕緊上前迎接。
  這幅畫像據說還是從東廠大堂上取下來的,由提督東廠的大太監盧受親自摘下,而護送這張畫像的,同樣也是東廠的番子們,很顯然東廠也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上必須表明立場,這不僅僅是錦衣衛和士子的鬥爭,而是皇家和儒家之間的鬥爭,作為依附皇權的勢力,這一次必須同心協力,可以說這場嶽廟奠基儀式,到現在已經變成東廠,錦衣衛,親軍衛的共同盛舉。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文廟前的門可羅雀,還有周圍那些士子們複雜的目光。
  “定國公到。”
  就在楊信等人正要迎接嶽聖時候,又一聲高喊突然響起。
  緊接著大批士兵護衛著一個身穿蟒袍的中年人而來,這個人的身邊還跟著楊信的老熟人,那個上次給他宣旨的太監,他倆很快到達現場。楊信一幫趕緊上前行禮,這是勳貴的老大,世襲定國公徐希皋,但同樣也是擺設,沒有什麽實際權力,就是頂著個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頭銜而已。大明的軍事制度的確由五軍都督府掌管天下兵馬,兵部發出的命令必須經過他們,但實際上隨著各地總督巡撫經略之類手握尚方寶劍的文官出現,兵部根本不需要再理會五軍都督府。這些文官控制著後勤和軍餉,執掌對武將的彈劾甚至先斬後奏之權,地方上的總兵哪敢不聽他們的指揮。
  兵部加總督。
  一個完整的軍事體系構成。
  五軍都督府被架空,然後徹底成了勳貴們的養老院,還有就是把都督作為獎勵各地總兵們的加銜。
  但理論上這還是最高的。
  “都起來吧!”
  徐希皋面無表情地說道。
  楊信這些人起身,徐希皋沒有再多說什麽,只是向後一招手,跟隨他而來的那些士兵,迅速在中間的空地上拜供桌之類,而嶽飛的畫像也被請過去,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那個太監用意味深長的目光看著楊信,楊信同樣用詢問的目光看著他。
  “楊義士,陛下有旨,改由定國公親自主持嶽廟的修建,你就無需再管此事了!”
  那太監說道。
  “呃,草民尊旨!”
  楊信趕緊說道。
  許顯純立刻向手下使個眼色,那些錦衣衛迅速上前,把他倆圍在中間,阻擋住外面的目光,在人牆保護中,那太監緊接著走到他倆跟前……
  “你們也太孟浪了!”
  太監低聲說道。
  “公公,我們也沒想到會這樣,我們原本就想召集幾百兄弟,過來搞個儀式氣氣那些青蟲,許他們在文廟祭祀,難道咱們就不能也祭祀一下嶽聖,誰知道他們的民憤這麽大,這麽多人想著一起來打他們臉。我們在前面對後面的事情真的一無所知,直到拆房子時候才覺出不對,不過這也看出親軍各衛對大明對陛下的忠心,這精忠報國上還是沒人願意落後的。”
  楊信說道。
  很顯然他把萬歷搞得很心跳。
  這些皇帝就怕這個,這麽多人突然湧上街頭,萬歷不心驚肉跳那真是假的,話說唐德宗是怎麽崩盤?不就是出了這種意外嗎?幾萬人,而且是幾萬事實上的士兵,只要有人故意散播謠言,挑撥事端,弄不好就會一下子變成席卷全城的嘩變。
  好在這次沒出意外。
  不過萬歷的反應也很快,他直接把這場拜祭升級,原本的軍戶大遊行變成定國公主持的,代替他真正進行的國家級大祭。
  估計嶽飛的封號還得增加。
  上次他對關羽的封贈,也僅僅是派太監到正陽門關帝廟。
  雖然那個太監是司禮監掌印李恩,但這種祭祀必須講品級,司禮監掌印再嚇人也只是四品。
  但這次來的可是定國公。
  正一品武官, 大明勳貴之首,事實上也是武臣之首。
  某種意義上說他主持的祭祀,已經是接近於對孔夫子的祭祀,平常皇帝對孔夫子的祭拜,也僅僅是派個勳貴或者官員。
  甚至不一定比得上徐希皋。
  可以說為了迅速穩住這些遊行的軍戶,避免他們在聚集中出現意外,導致一場可怕的嘩變,同時也是掩蓋這件事的實情,萬歷已經倉促把嶽飛拔高到了武聖級別。大明沒有武聖,嶽聖帝君和關聖帝君也不是武聖,那只是皇帝對他們的一種封贈,他倆的那封號也跟武沒關系,嶽飛還是蕩魔帝君呢,事實上從宋朝往前武聖一直是薑子牙,這是正經的武聖,文廟與武廟並立,孔夫子的文宣王對薑子牙的武成王。但朱元璋取消了武廟,也就不再設立武聖,而南都也只有武德樓,元勳廟之類的十廟,那些開國元勳是大明武臣祭拜的對象,但北都都是以元勳配享太廟。
  至於關帝廟也不是武聖廟,只是民間多神祭拜之一。
  但現在不一樣了。
  定國公代表皇帝對嶽飛的祭祀,事實上默認了一個武聖的存在,尤其是這種和文廟緊挨著的位置,更是足夠讓民間聯想。
  而這都是被楊信倉促間逼出來的。
  “這話你去跟陛下說吧,想來陛下會好好聽你解釋的,話說你這一回來就天天受召見,這聖眷之隆也算咱大明獨一份了,就是方閣老都沒法像你這樣與萬歲爺一天見兩回!”
  那太監說道。
  他的意思是你準備好受罰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