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之五好青年》第152章 這是要搞大事情啊!
可憐的知州和那些官吏士紳們就這樣在門外,眼看著這幫混蛋在裡面瓜分王家的財富……

 而且還喪心病狂地往外運。

 滿桂和他的騎兵第二天就心滿意足地離開,畢竟他們是借用,必須返回石門寨自己的駐地,他們可是長城線的邊防軍,真正的野戰部隊,楊信借用本身就已經屬於違規。只不過皇帝肯定不會降罪而已,但完事之後還是得盡快回去,走的時候一個個那都是紅光滿面,馬背上堆著一個個口袋,不過都是些不值錢的雞鴨羊啊這些肉類。

 什麽私分金銀?

 純屬汙蔑,楊同知和兄弟們是那樣的人嗎?

 但畢竟兄弟們來一趟也死傷了幾十個,總不能一點收獲不帶吧?這金銀珠寶都是皇上的,兄弟們就帶些吃的,路上也不能餓著回去。

 唉,滿守備也是軍紀嚴明。

 總之他們就這樣在外面那些士紳冒火的目光中走了。

 至於楊信的五百蕩寇軍,第二天同樣也離開了。

 他們甚至連吃的都沒帶著,就給兄弟們帶了些布匹,畢竟這都要冬天了,蕩寇軍的兄弟們也需要過冬的衣服,這點事情楊同知還是敢做主的,王家棉花布匹皮子都不少,先一人帶回去做身過冬的衣服。當兵的都苦啊,尤其是蕩寇軍這樣沒爹沒娘的更苦,幾尺破棉布那都是稀罕物,冬天能穿上身棉衣那都已經心滿意足。

 而在這五百蕩寇軍離開的同時,第二批增援的一千蕩寇軍也到達石佛口,他們同樣在石佛口休整了一夜,然後緊接著也離開。

 然後是第三批。

 第四批。

 反正捕魚隊那幾艘排槳漁船和臨時雇用的民船日夜不停,以平均兩天一個來回的速度,把總計五批蕩寇軍送到蠶沙口,再把其中四批又運回去,最終這場海陸聯合剿匪行動,在持續十二天后才宣告勝利。

 或者說該做的全做完了。

 直到這時候楊同知才押著一乾人犯和王家抄沒的家產啟程。

 至於剩下的地方事務就交給知州了,準確說就是那些老弱婦孺的處置,按理說她們都是逆黨家屬,但如何處置這些逆黨還得等陛下聖旨,這個楊同知是無權決定的,他就負責剿滅聞香教這個總壇,這種擦屁股的事情……

 就得交給地方了。

 實際上這些人也少了不少。

 主要是那些年輕漂亮的,都被那些蕩寇軍給夾帶回去了,畢竟蕩寇軍裡面光棍還是有的。

 總之就這樣了。

 在接管空蕩蕩的王家的知州怒斥和那些士紳哭嚎中,楊同知和第五批增援的五百蕩寇軍,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行程,他身後那些灤州士紳,立刻把王家剩下能搜刮的全搜刮了,據說連人家的家具門窗都拆了。不少士紳還試圖攔著楊同知喊冤,要求對他們在王家損失的錢財做個解釋,然後楊同知把眼一瞪,這個還要什麽解釋?再解釋就一起去詔獄解釋,你們這是資助逆黨,你們這是附逆,信不信我讓王好義把你們也咬進去?

 然後那些士紳一臉屈辱地偃旗息鼓了。

 不過他們其實也沒損失多少。

 畢竟王家還有土地。

 王家的田產是帶不走的,接下來無非就是憑本事搶而已。

 楊信在路過薊州時候,順便在這裡接了李三才的兒子,後者之前就已經被他派人逮捕,只不過等著他來帶走而已。李元是舉人,之前李三才逃走時候,他也到了薊州一個朋友家,朝中某個東林大佬接到沈有容實際上以公開驛站加急奏報方式送到兵部的報告,迅速就通知他做出應對。而原本就和王家有大量生意往來的李元,當然很乾脆地給王好義送信,讓這個專門乾髒活的解決。

 這才有了天津的截殺。

 這裡面沈有容是沒有任何責任的。

 他的報告是職責所在,采取五百裡加急是他覺得事關重大。

 當然,兵部有人把這份急報泄露出去,這個就跟他沒什麽關系了,雖然他的目標就是讓人泄露出去。

 這都是老狐狸。

 他們這樣的不會乾落人把柄的事情。

 但這樣一件原本與他無關的小事,卻大張旗鼓走五百裡加急,而且報給同樣與之無關的兵部,已經足以讓東林黨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說到底楊信挨的那一槍並不冤,這些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家夥,說到狡猾實際上遠遠超過他這種小狐狸級別的。

 玩心計他比這些人差幾十年的火候。

 因為押著大批犯人和載重的車輛,楊信以每天四十裡的正常速度行進,最終花了十天時間返回京城。

 朝陽門。

 “楊兄弟!”

 許顯純一臉凝重地迎上前。

 “怎麽了?”

 楊信疑惑地說。

 許顯純居然在這裡迎他還是很意外的。

 “李三才的上千學生,都堵在承天門外伏闕,說是給李三才喊冤,另外都察院都快炸窩了,這幾天幾十個禦史都堵在乾清門外,要見陛下為李三才喊冤,甚至還有禦史圍堵方閣老,大學士韓爌和劉一燝也不斷求見陛下,陛下被他們氣的一直沒出門。”

 許顯純說道。

 “田爾耕呢,他幹什麽吃的?這樣的還不打出去!”

 楊信臉一沉喝道。

 “方閣老不讓,陛下也下不了這個決心,只不過陛下已經下旨,以李三才為神宗舊臣,年近七十,錦衣衛不得用刑。另外不僅僅是這些,南京都察院五百裡加急送來彈劾,彈劾咱們錦衣衛陷害忠良,而且守備太監也送來加急的密奏,說東林書院大批學生正在各地串聯,要鼓動江南各大書院山長一同進京,為李三才和楊漣他們喊冤。”

 許顯純說道。

 “哼,這是要搞大事情啊!”

 楊信冷笑道。

 這明顯是朝廷有人在操縱,否則這麽短時間,這個消息最多也就是剛剛傳到南都,除非有人通過驛道加急,在最初楊漣等人被逮捕之後,立刻就把消息送過去。而且哪怕通過驛道,最快也得四天才到南都,整個事件發生到現在也才過去不滿一個月,這個效率已經很高了。

 不過這也正常。

 必須得明白一點,這時候大明在地方上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書院體系,而這些書院學生就代表各地士紳集團,要不然後來黃宗羲也不會大膽地提出,以書院來充當地方管理者,也就是類似歐洲地方議會的角色。

 而東林書院在江浙地位類似於民國時候的北清。

 只要消息送到東林書院就行。

 剩下的那些書院老師和學生們會在最短時間內,再把這些消息傳給他們各自家鄉的親人,而他們的親人幾乎全是士紳,最終迅速完成一場江南士紳之間的大串聯。

 這的確是要搞大事情。

 不過楊信就不怕這個。

 “給!”

 楊信把一個小盒子給他。

 “這是何物?”

 許顯純愕然道。

 “幫我參謀參謀,這裡面有哪些人需要被牽連進這個案子,至於那些不需要被牽連進來的,你直接拿去賣給他們,具體賣多少你自己定,回頭四成給我,我和我大爺分,一成給衛裡那些辦事的底下兄弟們分了,北衙的兄弟們多分些,剩下的五成你和田爾耕及那些管事的兄弟分。”

 楊信說道。

 許顯純疑惑地打開盒子。

 然後他眼睛瞬間就放光了,抱著盒子的手都有點哆嗦。

 “這些全是?”

 他用激動的顫音說道。

 楊信點了點頭。

 “而且證據確鑿,王好義在需要時候可以為任何一封信作證。”

 他說道。

 “咱們兄弟這是要發了!”

 許顯純幾乎是壓抑著狂笑說道。

 的確是要發財了,可以說這裡面每一封信,都能毀掉一個豪門貴戚,裡面那些實權派當然不能要錢,但那些沒什麽實權的,多了不說,讓他們幾萬兩銀子一封買回去還是必須的。而這個盒子裡有幾十封,最起碼也得撈上百萬,哪怕大家一起分,他落個十萬八萬也是少不了的,不得不說跟著楊同知,那運氣好到擋都擋不住啊。

 “走,先進城!”

 他調整一下情緒恢復正常,然後興衝衝地說道。

 “大明門能開嗎?”

 楊信說道。

 “那個得陛下旨意,其他人是做不了決定的,只是你走大明門作甚,走那裡還得繞道?”

 許顯純疑惑地說。

 大明門算是真正的皇城正門,但這個城門是不隨便開啟的,只有皇帝批準的特殊時刻才能開,尤其是正中間的門洞更是除了皇帝之外,也就是給皇帝駕車的太監才能走過了。走那裡得是非常隆重的禮節,很顯然這夠不上,另外走那裡還得繞很長一段路才行,也完全沒有必要。

 “你去請旨,另外告訴陛下,最好允許百姓跟著進入。”

 楊信說道。

 許顯純更是一臉愕然。

 “你快去吧,告訴陛下,讓陛下相信我,東林黨最大的本事就是宣傳鼓動能夠造勢把黑變成白,咱們和他們鬥法,就要比他們更能造勢。”

 楊信說道。

 “那你先往那邊走著,我請旨之後去大明門等你。”

 許顯純說道。小說大明之五好青年 最新章節 第一五二章 這是要搞章大事情啊!網址: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