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下末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造紙與立學
“王上,您就真不擔心那些世家把底下給搞成他們的後院?”

滄池旁的亭閣間,郭嘉捏著手中粗長的……

嗯,這玩意叫香煙?

扭頭看了自家王上一眼,其似乎毫不在意,捏起一根香煙,言道:“奉孝可看出什麽來?”看出什麽來?

郭嘉迷糊了一下,言道:“王上的想法,嘉是沒看現在。不過,嘉卻看到數十年後,郡國之間盡是世家故吏。”

“那又如何?孤巴不得早些這樣!”高誠搖了下頭,冷哼一聲,繼續說道:“奉孝,汝以為想要徹底消除世家可能嗎?”

郭嘉眉頭一緊,想了良久,似乎並不可能。即便是將現在所有的世家全部滅族,但新的王朝建立,伴隨著的必然又是一批與國同休的家族。

他們,也會漸漸變成現在的世家模樣。或者說,根本不存在消除世家這一概念。

“唉~那如此放任也非善事啊!”

聽到郭嘉擔憂的歎了一聲,高誠口中喃呢一聲,放任嗎?不!

想要消滅世家,除非全世界的人死個精光。

家族式的經營,即便是用後世分家的手段,也攔不住世家的維持。

世家的頂峰時期便是在隋唐,但宋朝之際,世家的影響力便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便是科舉學子,結黨結派,佔據朝堂大部分的權利。

而且將門的發展也大幅度降低了世家的影響力,不能說世家不存在,只是很難再像漢唐時期這般輝煌。

同樣是科舉,為何唐朝的科舉使世家更加強盛,而宋朝已經發展成熟的科舉,卻讓世家的影響力極大降低。

原因,無非就是教育的普及。如果說漢朝識字讀書的人不足百分之五,那宋朝就起碼能達到百分十。

就這麽百分之五的差距,讓寒門子弟與世家子弟齊肩。

世家對教育發展的越賣力,給他們自己挖的墳墓也就越快。

當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出現,朝廷的權利爭奪,必然也就出現黨爭。黨爭一起,世家也就徹底失去了對朝堂的控制力,接過世家權利的便是黨派。

從秦漢至明清,世家從未消失,一個民族也不能容許世家消亡,世家是傳遞民族精神文化的關鍵所在。

“奉孝啊,別想太多。汝且觀此紙如何?”

高誠看著跟自己學著抽煙的郭嘉,帶些莫名的笑意,與其說道。

郭嘉咂吧了兩下,說道:“感覺還不如五石散啊,不似那般神明開朗。”

“嘁!孤是讓汝看這紙!”

“……”

郭嘉尷尬的笑了笑,而後轉頭盯著這燃燒的卷紙。

形色枯白,夾雜暗黃,撫摸之下,倒也算的光平,不似蔡倫紙那般粗糙。

嘶~

郭嘉驀然瞪大了眼睛,將卷紙放到眼前仔細觀看,隨後又搖了搖頭,太薄!

唉~

郭嘉可惜的歎了一聲。

“此紙可書文字!”

高誠呡了口溫茶,輕輕吐出一聲。

“當真?”

“當真!”

高誠肯定的點了下頭,繼續說道:“少府那邊已經正在準備大規模生產紙張!”

“王上的意思是,這種紙張成本廉價?”

高誠點了下頭,默認郭嘉的說法。確實也算是廉價,造紙還是沿用蔡倫所創造的四道工藝。不過,在紙模上,不再用竹篾,而是用竹簾。

竹篾撈紙,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紙張粗糙不平,並且用一次就需要清洗一次。而用竹簾不僅可以反覆直接使用,紙張的質量也略有提高。

另外就是原料換成了竹子以及桑皮,日後肯定也要更多的試用其他材料。

紙張的需求度很大,

大到可怕!郭嘉看著這跟燃完的香煙,再瞅向那張瓷盤,抽去下面墊著的一張紙。

“王上,這紙,莫非就是您的後手?”

高誠點了下頭,言道:“沒錯,現在就等太學院的學子,將蔡師的藏書都給抄過來了,以及少府那邊準備的雕版。只要兩者齊聚,就能大規模成書訂冊了!”

“書冊?”

郭嘉轉念一想便心中明了,不禁歎了一聲:“好!只要有足夠的書冊,就能徹底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封鎖。嘖嘖,王上這一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真是漂亮!”

“哈哈哈……還是奉孝看的明白!”

書籍,就是一把利刃,能捅的世家透心涼的利刃。

立學與其一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自從蔡倫紙發明之後,直到現在數十年,都未曾普及。而在魏晉交替之際,紙就成為了普遍的書寫材料。因為世家選擇了九品中正製,放棄了對紙張書籍的封鎖。

九品中正,無疑是世家手中的利刃,於晉一朝,做到了真正的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

如果,沒有五胡亂華,沒有蒙古鐵騎,也許這種士族掌控上層權利的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的人口大爆炸。但很可惜,一場衣冠南渡,一場華夏天傾,讓世家在晉後只能回歸原形。

什麽時候寒門與士族能同案齊坐之時,才是九品中正製的出現之際。

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可以人為控制。說白了,就是確定固有階級,保證現有階級的權利。

“奉孝,日後便抽食香煙,不得再吸食五石散。”

高誠留下一句話,讓方才還在興頭的郭嘉頓時宛若雷擊。

少府由原水衡都尉秦怡主持,自然是心腹之人。原先的造通寶錢便是由其掌握,現在印刷刻冊成書,交給他高誠很放心。

世家當然知道自家王上老早就在造紙了,不過聽聞他人所言,王上乃是為了一種物品,類似五石散?

好吧,似乎是這樣。

立學一事, 盡托於世家。

京兆韋杜二氏,很快便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大周國所有的世家。關中世家自是連成一體,以弘農楊氏為首,率先展開立學工程。

而後教學署新拿到的六十萬錢,全部傾斜到弘農郡,爭取先把這第一個官辦大學給整好。

弘農不僅是僅次於京兆尹的大郡,郡內更有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其余郡望更是不知凡幾。

八十萬錢想要辦一所大學,簡直異想天開。可教學署就這麽多了,國相府也沒有余錢來撥。無奈,身為郡望之首的楊氏,拿出置換的一百余萬通寶錢相助。其余世家亦是紛紛解囊,在他們看來,只要學校一立,整個郡縣都在他們掌心了。

短短半月,弘農郡治弘農縣便率先成立了第一所官辦大學。

校名,弘農大學。

楊氏族長楊彪,非常不滿意這個名稱。自己在河東聽聞立學一事後,可是直接辭官回鄉,以督立學之事。

楊家沒什麽想法,祖訓如此,忠孝仁禮,焉能擅動。

早在董卓、高誠等人封王之時,楊彪便深感心力憔悴。漢室之危,已不可挽了。

時至今日,正值故土立學,楊彪也向相國董卓遞上請辭,回到華陰。

回鄉不過數日,郡中大學已成。

楊彪很高興,身為弘農大族,造福鄉裡,是應該的。楊彪也打算讓家族子弟,前往長安,試募學官、教習等職。

現在嘛,很不爽!這弘農大學,聽著略有過失。以郡國之名命之,有失妥當。

所以,楊彪準備去往長安走一遭,見見那所謂的周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