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下安康》第107章 選擇撤退
最新網址: 果不出陳克敵所料,在見到隋軍大軍兵臨巴陵,阻斷長江之後,蕭銑的心思立刻就變了。

 蕭銑當然不想降,誰不想當皇帝,之前的投降不過是沒有辦法的最好選擇。

 但隋軍的前來,就給了蕭銑一個騰挪轉移的機會。而且蔡德讓等人還不停地勸告蕭銑,大隋的實力遠比李唐強大。真要是投降,就是投降大隋,也比投降李唐要好得多。

 於是蕭銑彷佛忘記了之前向李唐請降的請求,緊閉城門,不納唐使。而郭華等人似乎也因為隋軍的到來,信心大增,竟然開始加固城防,鼓動士氣,準備打一場守衛戰。

 李世民搞偷襲背盟,著實讓荊襄之人不爽,若有機會,大家都不願意投降。

 “蕭銑狗賊,背信棄義,不當人子!”

 蕭銑的出爾反爾,可氣壞了李世民。

 李世民之前被隋軍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可那並沒有蕭銑突然背盟給他的打擊大。

 雖然李世民沒多大節操,但畢竟年輕,又沒當過皇帝,還保留那份看待世界的天真,而蕭銑這一下子,毀了他最後的美好了。

 李世民真想現在就衝進巴陵城,砍了蕭銑這個老小子。

 不過也只是想想,他手中不過萬余主力,算上降兵,也只有兩萬余人。這點兵力若是不顧一切地攻打巴陵城,對面的隋軍必然會猛擊唐軍側翼,到時候李世民想全身而退都難。

 所以非得先解決了對面的隋軍,才能再攻擊巴陵。

 雖然李世民不知道對面的隋軍怎麽出現的,但他當初離開江夏的時候,從巴陵直到武昌,數百裡的長江,盡為唐軍控制。不說江夏的李孝恭,沔陽的李大亮,光是鯰瀆鎮就有梁軍上萬水師。

 隋軍主力殺到巴陵,難道江夏、沔陽都丟了嗎?

 李世民不敢相信,他只能告訴自己,隋軍是水師西進,並不一定佔據大江兩岸的城池,所以李孝恭、李大亮二部未必有事。

 不過鯰瀆鎮的梁軍就是自欺欺人也說不過去了,梁軍橫在江上,阻了隋軍西來之道,今隋軍已至,唯一的可能就是梁軍或敗或降。

 李世民正猶豫著接下來該怎麽辦,這時有斥候來報,對面隋軍的主帥乃是黃維揚的參軍陳克敵。

 聽到這個名字,李世民立刻激動地站了起來。

 對於這個名字,他太熟悉了。當年在黃明遠身邊當學生的那幾年,陳克敵作為陳遠的兒子,就是豐州二代的領頭羊,素來被黃明遠拿來與李世民比較,更被黃明遠戲稱為“雙壁”,不亞於漢時衛青、霍去病。

 二人做了好些年的同學,相互知根知底。雖然二人的關系一般,但彼此都視對方為自己的競爭者。

 除此之外,二人還有一個關系,李世民本來是好好的未婚夫,李世民返回李家之後,雙方解除婚約,而好好新的未婚夫,便是陳克敵。

 飯團看書

 雖無殺父之仇,卻有奪妻之恨。

 李世民望著遠處的君山島,緊握住雙拳,過了良久,又慢慢松開。

 李世民太清楚陳克敵的能力,所以他知道,這一仗決不能心存僥幸。是他忽視了長江下遊的防禦,以至讓陳克敵直搗腹心斷了他的歸路。

 事到如今,李世民不得不承認,他這一仗輸了。

 李世民返回大帳,立刻召集諸將,商議退兵之事。

 眾將大驚,雖然隋軍佔據優勢,但還不至於不戰便退。整個蕭梁就剩下一個巴陵城,大家苦戰這麽久,為的不就是蕭銑和整個梁國。

 李世民解釋道:“今北隋軍遠道奔襲,佔據君山島,斷我後路和糧草補給線。若要打通此道,非得水師與北隋軍決戰。我軍雖訓練了一支水師,但遠不如北隋。雙方若是在洞庭湖大戰一場,不論輸贏,我軍必然是損失慘重。此之一部,不過是北隋軍偏師,損之而不傷其本,但我軍水師若敗,這荊襄不可戰矣。”

 李世民東來荊襄,搜羅了這麽久,各部水師加起來,差不多一萬六千余人,船隻大小六百余隻。這支部隊被一分為三,一部交給李孝恭攻打蘄春郡,一部交給李大亮攻略沔陽、安陸二郡,剩下的一部分則由許紹統帥,留在江陵。

 這點力量,還得留著決戰用,李世民可不敢敗。

 “而且北隋軍一部屯於芭蕉湖,明顯是為巴陵之後盾。北隋軍加上梁軍,已兩倍於我,更兼據有堅城。我軍非曠日持久,不能破城。而一旦與北隋軍相持,北隋軍其余各部援軍紛紛到來,則我軍攻守難以兼顧,此戰必敗。”

 說白了,李世民先後開辟了五六個戰場,兵力不足,打消耗戰無異於自尋死路。

 李世民自東進以後,連戰連勝,在軍中威望也日益增長,雖然做不到言出法隨,但也是如臂指使,因此部下即使有異議,但無人敢反對。

 定下撤退的大方針之後,李世民決定,自率領四千玄甲騎兵繞行洞庭湖南岸,經武陵郡返回江陵。

 這一路約是七百裡,不過沿途多是平原,而李世民部又盡是騎兵,倒也不算太遠。

 李世民又任命堂兄李琛為潭州總管,和大將賀若懷廣一起鎮守荊南,整合荊南六郡。

 當然說是六郡,不過是六千唐兵還有一萬多董景珍部的降兵,地盤全無。

 李世民不舍得放棄荊南,因此希望李琛能夠帶著這近兩萬軍隊在荊南牽扯隋軍的側翼,給他在北線決戰爭取時間。

 留在荊南,前途未卜,李琛並不願意。不過軍中除了他,也沒合適的人選。而這近兩萬步兵若想走陸路返回江陵,就困難多了,所以也不得不留下。

 六千唐兵不願意留下, 但不得不留下。而一萬多梁軍降兵,多是荊南人,反而是願意留下。

 不過不管其他人的選擇,最難受的還是董景珍。

 汨水一戰,讓董景珍充分見識到唐軍的強大,心中對於李世民有種如見天神的仰慕。可現在面對隋軍,李世民不放一箭,直接退走,著實讓他吃驚。

 唐軍退走,蕭銑要卷土重來,他也失去了作用,已經成了最尷尬的存在。

 幸好李世民沒忘了他,直接帶著一同離開。

 雖然李琛希望留下董景珍,以方便招降納叛,但李世民根本不信任董景珍的氣節,真讓他回荊南,怕是放虎歸山。

 唐軍有條不紊地準備著撤退,而此時李世民讓人給陳克敵送了一封信。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