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9節 董仲穎趁亂進京 袁本初畏懼不前 (2)
  當身處於黑暗之中,正在趕路的盧植看到遠處由火把組成的長龍時,整個人都變得興奮起來,他加快了行進的速度,不斷向遠處大喊道:“陛下已經找到了,快來接應我們。”盧植的聲音在山谷中回響,很快由火把組成的長龍作出回應,零散的火把畫著圓圈,同時飛快地向盧植靠攏。

  彼此之間的距離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縮短。可當盧植看清前來接應之人的面孔時,他的心情瞬間從雲端跌至谷底,他甚至想立刻調頭回到深山之中。幾年不見,董卓那滿臉橫肉的腦袋更加令人厭惡,尤其當油膩的胖臉上堆起皺紋時,讓人有一種嘔吐的衝動。而他那雙像狼一樣的眼睛卻更加銳利,看人的方式也依舊沒有變化,盧植最討厭得就是被董卓像獵物一樣盯著。

  虛偽的笑容再次浮現在董卓臉上,招牌式的笑聲隨即傳入盧植的耳中。“多年不見,盧尚書風采依舊啊,老董甲胄在身,不便行禮,莫怪……莫怪……哈哈哈!”董卓一邊說著,一邊催著坐騎來到盧植身邊。

  “董將軍別來無恙,不知董將軍來此何意?”心情壞到極點的盧植冷冷地應付著這位不速之客。

  “當然是救駕啊,盧尚書你身後的馬上所載之人就是陛下吧。”董卓不待盧植回答,縱馬便來到劉辯與劉協近前,借著火光上下打量著二人。

  少帝劉辯一看到面目猙獰的董卓,本就受到驚嚇的他竟抽泣起來,一時間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董卓心中無比得意,可一個稚嫩的聲音突然將他拉回現實:“來者何人?見到天子為何不跪?”董卓嚇了一跳,聲音正是由劉辯身後的小孩發出的。對方約莫十歲上下,確實一副小大人的派頭。不用說,這一定是陳留王劉協了。董卓暗暗稱奇,剛想開口回應,沒想到劉協再次發話:“大膽!見到天子還不下跪?!”

  反應過來的董卓趕忙帶著護衛跪倒在劉辯馬前,恭敬地說道:“臣,並州牧董卓參見陛下,微臣救駕來遲,還望陛下與陳留王恕罪!”

  劉辯戰戰兢兢不敢作答,董卓亦不能起身。場面就這樣僵持著,所有人都不知改如何是好。過了片刻,劉辯用求助的目光看著劉協,劉協大著膽子像模像樣地說道:“愛卿平身!”

  “謝陛下。”董卓回完禮起身來一臉驚訝地望著劉協。

  整個行禮的過程絲毫無誤,就連盧植都瞪大了眼睛望向劉協,與一直都在抽泣的劉辯相比,劉協所表現出來的鎮定更像是一個帝王該有的樣子。

  董卓護送著少帝返回洛陽城,途中經過簡短的交流,董卓從劉協口中得知張讓一乾人等已全部伏法,現在大將軍何進已死,皇帝劉辯又懦弱無能,朝中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本來隻想渾水摸魚的董卓,開始盤算如何才能在接下來的鬥爭中成為最大的贏家。

  洛陽城外站滿了迎接鑾駕還朝的文武百官,當劉辯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人群當中立刻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一些人更是喜極而泣。

  許多大臣們走到隊伍近前,嘗試著將董卓與皇帝分開。當第三個人走到董卓馬前,董卓立刻意識到這是大臣有意而為之。他揚起馬鞭抽向對方的腦袋並破口大罵道:“你是何人,竟敢對陛下不敬!”

  挨打的大臣捂著腦袋蹲了下去,鮮血從手中的縫隙中流了出來。司徒崔烈見狀走到董卓面前怒斥道:“董卓,依大漢律例,外藩若無詔命,不得帶大軍進城,你知罪嗎?”

  董卓不屑地哼了一聲,

他瞪著崔烈的雙眼將嗓門提到最大,開口怒罵道:“崔烈老匹夫,我老董在邙山跑了整整一宿,足足有三百裡。你卻在府中呼呼大睡,你有何面目跟我談漢律?”  董卓不待崔烈回答,面向群臣怒斥道:“諸公皆身居要職,卻任由宦官胡作非為。以致大將軍蒙難,天子流落在外,朝廷動蕩不安。我若帶兵離去,國家安有寧日?都給我讓開!”

  幾名大臣攝於董卓的威勢,不得不退到一邊。囂張的董卓激起了在場所有大臣的憤慨。騎都尉鮑信拽著袁紹的衣袖,湊到他的耳邊小聲說道:“今日若放董卓進京,日後必釀大禍。不如趁他立足未穩之時,帶兵一舉殲滅之。”

  袁紹連連擺手回應道:“董卓凶惡難治,手下皆是虎狼之徒。若無完全的準備,決不能貿然行動!”

  “本初,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待我與叔父商議後再做決斷!”

  “沒時間商議了!”

  “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現未知對方虛實,怎能倉促出戰。”

  “唉……本初你鑄下大錯了!”鮑信氣得直跺腳,袁紹不肯行動,鮑信也只能作罷。

  太傅袁隗就像霜打的茄子,無精打采的他與兩位侄子一起目送趾高氣昂的董卓進城。宦官們的屍體已被清理乾淨,各處的火災也已撲滅,少帝劉辯返回皇宮後,在群臣一致要求下大赦天下,同時也把年號也由光熹改為了昭寧。

  董卓帶兵大搖大擺地住進了大將軍何進的府邸,所有人都沉浸在皇帝還朝,大赦天下的喜悅之中。 除了太傅袁隗及袁家上下的門生故吏。

  張揚的董卓使袁隗感到異常憤怒,一番周密的計劃最終被董卓摘了桃子,不甘失敗的袁隗連夜與侄子袁紹、袁術商議對策。

  住進大將軍府的董卓也難以入睡,洛陽城內的實際情況遠比他預想的複雜,此番進京他隻帶了三千兵馬,而現在洛陽城中除了原有負責皇城安全的禁衛外,還有其他將領帶來的軍隊,丁原、鮑信都是難對付的狠角色,隻憑區區三千人絕不可能掌控全局。他們萬一聯合在一起,趕自己出洛陽,那一切可就白費了。為此董卓同樣與心腹李儒商討起了解決之道。

  李儒,字文優,博學而多才,曾在太學教書,黃巾之亂與時為中郎將的董卓於洛陽相遇,二人一拍即合,在接受了董卓的大量饋贈後,李儒便充當起了董卓在洛陽的眼線。

  “文優,深夜請你前來實屬無奈之舉,你千萬可別怪我呀,哈哈……”李儒剛來到門外,董卓笑著便迎了過去。

  “州牧哪裡的話,就算州牧不請在下,李儒亦要登門拜訪,來欣賞欣賞這大將軍府。”李儒拱手笑道。

  “隨便看,隨便看。”董卓二話不說拉著李儒在大將軍的府中遊覽,等來到院內廊橋之上時,看到四下無人,董卓開口道:“實不相瞞,連夜請文優過府,實有要事相商。我本粗人一個,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你來給我出些主意。”董卓說完便直勾勾地望著李儒。

  “州牧為何事煩惱,但說無妨。”

  “事情是這樣……”董卓開始向李儒講述自己當前所遇到的困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