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5節 將軍府幕僚獻策 洛陽城大軍將至 (2)
  何太后有氣無力地說道:“你就說哀家已經睡下了,要他們明天再來吧!”

  宮娥並未按遵循何太后的命令,她反而跪下來說道:“回娘娘,張常侍對奴婢說,他們二人是來向娘娘辭行的,他們怕過了今夜,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辭行?”何太后不自覺地重複了一句,難道哥哥何進要動手了?有了這樣的念頭,視張讓為心腹的何太后再也顧不上何進的那道詔書,她趕忙對宮娥說道:“速速請他二人進來,哀家要當面問個清楚。”

  “諾!”

  很快張讓,趙忠便在宮娥的引領下來到了何太后的面前,二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一向精明幹練的張讓就像老了十歲一般,平日梳的整齊的頭髮也變得散落不堪,更有幾縷耷拉在張讓那油膩的臉龐,此時的張讓哪還有半分原來的樣子。就連侍奉在寢殿四周的宮娥不由地抬起頭盯著這位曾經橫行中宮的大宦官。

  張讓拉著趙忠跪倒在何太后的面前,張讓人未開口,眼淚先流了下來,他伏在地上在何太后關切的問候中哭泣道:“老仆……老仆今日本不該來,但一想到從今以後就會跟太后陰陽相隔……老仆心中實難割舍……還請太后恕罪……”

  張讓悲切的言辭說得何太后更加難過,她親自將張讓、趙忠二人從地上扶起,開口詢問道:“張常侍莫要胡言亂語,什麽陰陽相隔?這都活得好好地,怎能說出此等晦氣的話。”

  “太后,您還被蒙在鼓裡啊!”張讓悲戚道:“現在外面都盛傳,老仆才是謀害大將軍的幕後元凶,說老仆是在殺人滅口。”

  “簡直是一派胡言,誰說的?哀家要治他們的罪!”

  “太后,老仆不怨他們。”張讓歎息道:“這都是老仆咎由自取,昔日王甫誣陷宋皇后,老仆為了太后顛倒了黑白,天下誰人不知!當時多虧先帝以及太后的庇護,否則老仆早已骨化成灰了。能活到今天,老仆很知足。”

  張讓舊事重提,何太后心如刀絞,昔日巫蠱一案她也參與其中。要不是張讓從中周旋,自己早就跟王甫一個下場了。哪會當上這大漢的皇后。看著可憐巴巴的張讓,不受控制的眼淚從她的臉龐滑過。

  何太后想開口撫慰自己的恩人,張讓卻繼續哭泣道:“先帝常以陛下不夠聰慧為名,而想立皇子劉協為太子。老仆見太后夜夜垂淚,擔心太后母子日後的安危,這才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而再,再而三勸說先帝。朝中的那幫大臣們也是恨透了我等啊!”

  “張常侍,你的恩情,哀家沒齒難忘。”何太后跟著哭泣道。

  何太后一哭,一直未開口的趙忠也“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他拉著張讓的衣袖說道:“張常侍……黃泉路上沒老少……他們要殺我們,就讓他們殺好了,我趙忠願與你同行。”

  張讓伸出右手用力按住趙忠的手背痛哭道:“都怪我啊……把你也連累了。昔日王美人被殺,是我拉著你一起向先帝求情,若無此事,你還能在這深宮中善始善終。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是我害了你啊!”張讓說完,松開趙忠的手背,一邊大哭一邊不斷地錘自己的胸口。

  本來還在小聲哭泣的何太后再也無法抑製內心的情感,她跟著放聲大哭道:“張常侍、趙常侍,若沒有你們哀家早就被打進冷宮了。”

  趙忠抹了抹眼淚,擦了擦流出的鼻涕說道:“太后,我與張常侍犯下的罪行,件件都是死罪。今日也算罪有應得,

與其被朝中的那些大臣們殺死,我們情願死在你的手上。您就下令殺了我們吧,這樣一來可以彰顯您的英明,二來我們也可到陰間向先帝賠罪。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二人謀劃的,與太后無關,與當今陛下無關,更與大將軍無關,我等願為太后一死。”  趙忠說完就和張讓一起跪了下去,二人俯首道:“還請太后成全!”

  何太后再一次將二人從地上扶起,她流著淚說道:“沒有你們二人,就沒有哀家的今天。誰要敢對你們不利,那就是跟哀家過不去,赴死之事休要再提。”

  “謝太后!”張讓,趙忠二人齊聲痛哭道。

  三人在一起哭了以後,待彼此的情緒略微平靜下來,張讓、趙忠向何太后請辭。何太后叮囑了幾句後,便讓二人離開。

  返回官署的路上,趙忠見四下無人開口向張讓詢問道:“張常侍,你說這傻女人能保護的了咱們麽?”

  張讓的眼珠連轉數下,不緊不慢地說道:“只要太后不松口,誰也奈何不了咱們。只不過這女人向來多變,還得再想想其他的辦法!”

  “什麽辦法?”

  “我自有安排。”張讓陰險地笑道:“何進啊何進,真把自己當大將軍了,也不撒泡尿照照,有這個才具麽?殺豬的就是殺豬的,這狗肉終究是上不得台面啊。”

  “張常侍,你說的什麽啊?我怎麽一句都聽不懂。”趙忠不解地問道。

  張讓不願同趙忠多作解釋,他轉移話題道:“何進的一舉一動可都要盯好了,要不是我早有準備,今天咱倆可就要死在這道奏疏上了。”

  “包在我身上,你放心好了。”趙忠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說道。

  原來何進的密奏剛被送進宮內,安排在何太后身邊的心腹就把奏疏中的內容一字不落地複述給張讓。

  張讓完全沒有想到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計,發展到現在竟是這樣一個局面。碌碌無為的何進怎麽會如此大膽。他開始為自己的自作聰明懊悔不已。他雖沒看錯何進,但卻低估了幕後的老袁家,像袁家這樣的望族能夠在危機四伏的朝堂之上屹立百年,其手段豈是張讓這樣的宦官可知的呢。見慣風浪的張讓怎會束手就擒?

  短暫的恐慌過後,張讓當即作出亡羊補牢之策,除了要抱緊何太后這棵大樹外,還要利用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這顆棋子。通過何苗,用兄弟之間的親情去遊說何進,離間他與幕僚之間的感情,從而扭轉當前這不利於自己的局面。

  第二天一大早,已被封為舞陽君的何太后之母帶著她的另一個女兒來到宮內。身披重孝的母女二人在何太后面前聲淚俱下地交待後事。經過一番交流,何太后才得知,在何進要以“謀逆罪”誅殺張讓、趙忠等中宮宦官的消息傳開後,張家上下已亂成一團。

  謀逆罪乃重罪之首,一經坐實,全家族滅。妹妹進宮做最後的訣別,在老母和妹妹的淚水中,內心本就十分脆弱的何太后更加六神無主。恩情、親情左右了她的判斷,母女三人抱頭痛哭後,何太后再三向母親以及妹妹保證,只要有她在,沒人動得了張讓、趙忠。

  何太后隨即駁回了何進的奏疏,駁回的理由簡單明了:中宮宦官執掌禁省,這是漢朝自開國以來立下的典章、制度、祖製,不可違背。再者,先帝剛剛駕崩,若廢中宮,太后則在朝堂之上直面文武百官,這成何體統。此事不必再議,誅除中宮宦官一事,休要再提。

  她維護張讓、趙忠的態度愈加堅決,何進的後續上疏一而再,再而三被駁回,中宮奈何不了何進,何進同樣無法鏟除中宮,雙方的對峙一時間僵持不下。

  為了打破僵局,何進再次召集袁紹、曹操、陳琳等一眾心腹商議對策, 既然“先禮”不成,那就只能“後兵”了。

  何進坐在上首處愁眉不展,袁紹面帶微笑胸有成竹地坐在下首處。他對面的曹操扭頭望著身旁的陳琳,兩個人用眼神交流著當前的情況。

  “今日請諸位來此,實有一要事相商。太后堅決不同意誅殺中宮宦官一事,當下已到了進退兩難的狀況,諸公有何高見?”

  曹操心下暗歎,事情走到這一步,除了動武一途,別無他法。還有什麽好商議的,有道是遲則生變,動武必須要快,直接帶兵入中宮,先斬後奏才是上策。心中劃定好計策,曹操剛準備起身,袁紹卻先一步走到何進近前,向何進諫言道:“中宮宦官為禍多年,朝野內外無人不對其切齒痛恨,天下百姓更是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大將軍現在只需振臂一呼,召集天下英雄豪傑,帶兵馬齊聚皇城,共同誅殺宦官,太后再包庇張讓、趙忠就是與天下為敵。就算中宮宦官掌控禁中,也只能俯首就縛,任憑大將軍發落。”

  “好!”何進稱讚道:“本初此議甚好,實合我意,孟德、孔璋,你們意下如何?”

  曹操皺起眉頭,陳琳面色大變,袁紹的建議實在荒唐,曹操自幼與袁紹交好,實不方便當眾駁斥,他用求助的眼神看向陳琳,希望他能勸說何進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陳琳點了下頭,站起身來,正色道:“大將軍您現在貴為皇親國戚,總攬兵要,龍驤虎步,天下歸心。對付區區幾名宦官實不應大動乾戈。大兵聚會,強者為雄,功必不成,恐致災禍,還望大將軍慎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