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伊始――帝國末路,英雄逐鹿》第5節 袁公路絕境逢生 孫文台兵敗徐榮(2)
  隆冬並不適合進軍,討伐董卓需待來年,在此期間需做好充足的準備,打仗所需要的糧草一下成為了重中之重。
  這一日,袁術、孫堅派長史公仇稱前往後方州郡督辦糧草,孫堅帶少數士兵及魯陽城內眾官為其送行。
  魯陽城東門外一片祥和,為祝公仇稱督糧成功,孫堅命人在城外支起帳幔以壯聲行,孫堅言辭切切,公仇稱信誓旦旦,依依惜別之時,只見東北方揚起一陣煙塵。轉眼之間,一隊騎兵由遠及近,待眾人看清後無不大驚失色,天寒地凍之際,董卓的西涼騎兵竟然不顧嚴寒殺至此地。騎兵身後遠處的煙塵更是遮天蔽日,一切都說明近前的西涼騎兵,並不是偵騎,而是一支大軍的前鋒。
  城外眾人毫無戒備,撤回城中已然來不及,大軍若殺過來,魯陽城必破。孫堅見狀急生一計,在親信耳邊吩咐了幾句,接著命人將食案從帳中抬至軍前,孫堅席地而坐,身後數名親衛一字排開,眾官分列兩側迎向大軍。
  孫堅於正中處之泰然,飲酒談笑不改於色,遙望不遠處的西涼騎兵放聲大笑道:“董卓匹夫,不敢親自來戰,卻叫爾等前來送死。幾日前有細作說有大軍來犯,爾等行軍實在遲緩,孫堅也隻好設下酒宴以待爾等。諸君既然來了,可速速上前一戰,免得耽誤孫堅飲酒。”孫堅話畢,城內一隊百余人的起兵應聲而出,一時間竟無人敢動。
  突然而至的大軍實出孫堅的意外,袁術、孫堅都忽略了一個事實:西涼地處偏僻的蠻夷之地,塞外苦寒非中原可比,生於斯長於斯的西涼士兵對嚴寒早就習以為常。中原地區的冬季溫度,不過是西涼春秋兩季的溫度,此時正值西涼用兵之時。一時失察,竟要滿盤皆輸。為求一線生機,孫堅急中生智想出這一空城之計,他表面上談笑風生,手心早已攥了一把汗,一顆心提至喉頭砰砰直跳,一向膽大無比的孫堅,此刻亦變得小心起來,生怕一個動作出錯,令對方看出破綻。
  若換作袁紹或是曹操,西涼士兵早就不由分說殺過來了,可孫堅不一樣,黃巾之亂結束,邊章、韓遂作亂涼州,時為中郎將的董卓久戰不利,司空張溫上表帶著孫堅開赴戰場。孫堅陣前奮勇殺敵,邊章、韓遂很快乞降,孫堅的名號響徹西涼。
  至於董卓差點命喪孫堅之手一事現在也早已傳開:董卓因作戰不利,面對張溫的質問態度又極其傲慢,孫堅見狀立即向張溫建議以軍法處決董卓,張溫念在董卓在西涼素有威嚴,而拒絕了孫堅的提議。等待戰事結束,大軍班師回朝後,西涼士兵都知道統帥董卓在孫堅面前走了一道鬼門關,此後只要提及孫堅,董卓都會不自覺地摸摸脖子,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董卓,打心底懼怕孫堅。
  有道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董卓這一怕,西涼士兵跟著怕。數萬大軍竟然無一人敢上前,就這麽一起盯著孫堅在陣前喝酒。
  見到對方不敢輕舉妄動,孫堅心下稍定,又喝了數盞,虎軀一震,從地上站起,面對陣前的士兵,不由得後退幾步,孫堅抽出長劍,遙指對面大聲說道:“孫堅劍下不斬無名之鬼,董卓鼠輩自己不敢來陣前決一死戰,害得我空歡喜一場。爾等回去告訴董卓匹夫,夠膽便帶大軍與我孫堅在此一戰,否則不日我將提兵殺向長安,取他項上人頭!”
  孫堅說罷,收劍入鞘,轉身向城內走去,再也不看西涼大軍一眼。其余官員以及那百余騎兵也跟著孫堅依次進入城內,厚重的城門徐徐關閉,吊橋也跟著收起。不遠處的西涼軍呆立在當場,看完全程之後,大軍便退縮回了駐地。
  未損一兵一卒,亦無一分一厘的繳獲,在得知數萬大軍撲向魯陽城,僅僅是看著孫堅喝酒談笑,羞辱了自己後安然返回城內,閉門不戰後,董卓氣得暴跳如雷:“廢物!飯桶!兩軍交戰豈有設下伏兵不用的道理!你們都被孫堅那個豎子給騙了!”
  董卓近前跪著的是幾名此番帶兵出征的將校,唾手可得的勝利就這樣離自己而去,董卓氣得渾身發抖,此刻袁紹已經一敗再敗,屯於酸棗的諸軍也已解散返回,隻余下南陽袁術、孫堅這一支生力軍。若破袁術,洛陽之險情則不複存在,剩下的就是揮師東進,討伐叛逆,天下將再度落入董卓之手。戰機白白遺失,董卓如何能不氣,若不是因為這些將校跟隨自己多年東征西討,董卓早就命人將他們砍了。
  李儒在一旁勸道:“相國,事已至此,再生氣也是於事無補,在下倒是有一亡羊補牢之計,可令袁術、孫堅首尾不能相顧。”李儒說完意味深長地看了董卓一眼。
  會意的董卓立即對一眾校官說道:“滾……滾……滾,都給我下去,以後若再臨陣失機,我定斬不饒。”校官如蒙大赦,皆抱頭鼠竄而去。
  屋內很快就剩下李儒與董卓二人, 這時李儒開口道:“相國,自古用兵皆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孫豎先殺景州刺史王睿,又殺南陽太守張谘,荊襄地區皆落入袁術之手。相國何不以朝廷為名,派遣一官員接替他二人之職位。這樣一來,袁術首尾不能兼顧,敗亡不過旦夕之間。”
  董卓皺起眉頭,不滿地說:“去年伍瓊建議我大封諸侯,結果惹出這麽大麻煩,李儒你是不怕死啊,還出這樣的餿主意!”
  李儒見狀趕忙解釋道:“相國誤會了,如今荊襄已不在我們手上,相國所費不過是一道上表,不派一兵一卒,不支一糧一餉,不過是派名官員而已。若他能夠站穩腳跟,勢必會觸及到袁術的利益,他們若不鬥個你死我活,是絕無可能的。”李儒一番解釋,令董卓心情大好,孫堅這個棘手的存在,若不能盡快解決掉,早晚會成為心腹大患。
  董卓笑著問道:“依文優所言,派何人去比較合適呢?”
  “劉表,劉景生。”李儒也跟著笑道。
  “他是何人?我怎麽從沒聽過。”董卓一臉不解的問道。
  “此人乃八俊之一,素有名望,當年黨錮之禍,與同郡張儉等人得罪了宦官,被迫亡命天涯。後來黃巾之亂,大將軍何進征其為掾屬,現正賦閑於長安。荊襄名士眾多,不少人都是他的密友,更為關鍵的是,此人並不屬於袁氏派系。袁術此人量小氣窄,非袁家門生故吏不用。相國若能將劉表派往荊襄,他們必會鬥個頭破血流,到那時,我們必能坐享其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