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籃球場上一少年》第三百五十章 魔鬼訓練
,最快更新籃球場上一少年最新章節!

 而且,王仕朋的點評也不限於個人,而是舉一反三,將一名球員的失誤引申到其他隊員身上,總結出來讓所有人注意:“下手搶斷,這就是你們在防守端最大的毛病!曹方,劉浩原,包括王曾傑,還有其他人我就不一一點名,你們總是在一對一的防守上失位,讓別人像過馬路一樣就給過了,然後又讓其他隊友來給你們擦屁股。”

 “我再說一遍,不要下手!你一下手,就失掉了重心,別人連假動作都不用做,一步給就把你給過了。防守的時候,多動腳,多用滑步,你們不是老大爺吧,老大爺防守的時候都不是抬不起腳、手一伸便完事……”

 光對著比賽錄像分析球員們的問題,就花了整整一上午四個小時!

 真是面面俱到,各種細節全部點到。

 下午,他讓球員們用書面的形式總結出自己的問題,像做改正題一樣,先在紙上羅列問題,然後給出正確答案——改正辦法。

 而且要求,至少寫滿五千字。

 “五千字啊,蒼了個天!”球員們都是一副欲哭無淚的表情。

 廖凱成了最痛苦的那個人,看著劉浩原等人發奮埋頭疾書,他深表疑惑:你們真的就有那麽多問題要寫嗎?

 況且,即便真有那麽多問題,他也寫不出來那麽多字啊!

 廖凱甚至想請求特殊照顧:我才16歲,隻念了個高一,800字作文都是抄試卷上的文章才能勉強湊齊字數的,現在讓我來寫5000字?乾脆殺了我吧!

 在球員們寫5000字血書的同時,王仕朋就依次找所有球員單獨聊天,進一步去了解這些球員的真實想法,並針對性地提出意見。

 輪到廖凱了。

 王仕朋走到廖凱身邊,瞟上一眼,先誇獎了一句:“字寫得不錯。”

 接著就是眉頭高皺:“這都過了大半個小時,你怎麽才寫這麽點字?我可是定好規矩了的,不寫滿5000字,得不到我的認可,今晚就不準吃飯!”

 “不吃飯?那怎麽行!”

 廖凱已經顧不上顏面,討饒道:“少寫點行不?我打生下來就沒寫過5000字的東西……”

 “不行!”王仕朋直接拒絕。

 “我也就不找你談話了,反正昨晚我們剛剛聊過,你就專心寫吧,抓緊時間把你的5000字寫完。”

 而且,他還講出一番良苦用心的大道理來:“你們學校裡出來的球員,和青訓營裡出來的,唯一的優勢就在文化素養上,多讀點書、和打球應當相輔相成。沒一個聰明的腦袋,能把球打好嗎?”

 “趕緊寫!”

 廖凱:“……”

 他竟無言以對,覺得王仕朋說得有道理。

 但問題是,這得寫到猴年馬月去啊。

 結果,廖凱還是寫滿了5000字,並且不是最後一個完成的。

 並且由於他的書寫工整、字跡清晰,還得到了王仕朋的大力誇獎,就差當作范文來當眾朗誦了。

 朱松偉最後一個交上,而且那個字寫得……真是,字(寫)如(得)其(稀)人(醜)!

 第二天開始戰術演練。

 王仕朋的戰術理念裡,極端強調空間的重要性。

 在他的戰術體系裡,所有擋拆配合都發生在高位,進攻落位時,所有的球員、包括中鋒都必須拉到三分線外,並且要求彼此之間拉開足夠的距離。

 進攻發動後,根據擋拆的位置和順序不同、各名球員的職責和跑動順序不同、終結點的不同,等等,落實為具體的戰術套路,並設定了一系列接地氣代號:拍頭(以手拍頭)、背心(手指球衣)、拳頭(握拳高舉)……

 但無論是那一套戰術,王仕朋都在細節上要求得極為嚴苛。

 比如“拍頭戰術”:中鋒在高位給持球人打側擋拆,其他三名球員分落底角和側翼。

 這套戰術最基本的要求是,當中鋒和持球人在擋拆時,其他三名球員應當沿各自的既定線路沿逆時針跑位。

 而王仕朋的要求是,無論這三名球員怎麽跑,得保持他們之間的距離始終對等。——這壓根就是把球員當運轉精密的機器來衡量。

 而且,這三人的跑動得和持球人的行進保持協同。

 舉個例子來說,當持球人和中鋒打完側擋拆的同時,近端底角的球員就應當跑到遠端,而遠端底角的球員剛好要跑到側翼,而原本在側翼的球員此時正切到籃下……

 什麽叫魔鬼訓練,這就是!

 雖然訓練艱苦、枯燥,隨時懸著一顆會被王仕朋訓斥的心,但當球員們熟練地掌握好這些要求後,慢慢的,開始嘗到了甜頭。

 因為王仕朋要建構的球隊,就是一台機器。

 而球隊裡的球員,都是這架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所以每名球員該怎樣跑位,什麽時間做什麽,清清楚楚,這可比在球場上犯懵要好得太多。

 廖凱被安排在了側翼,主要負責切入籃下,或接球攻、或爭搶前場板。這也是王仕朋考慮到他不投三分,專門給他安排的位置。

 而在“拳頭戰術”中,他則變成了提上擋拆的那個人。

 擋拆後,他持球單打。

 在所有球員中,他是進攻戲份最多的那個人。

 幾天扎扎實實的訓練下來,15名球員(李林因傷提前退賽)才勉強有了一支球隊的樣子。這時候,他們的第二個外戰對手——日本築波大學隊也已經來到長紗。

 ……

 這幾天, 《灌籃2》第五期全網播出。

 大家買好了汽水瓜子,抬著小板凳,聚在賓館裡一起觀看。

 看完後,大家就不叫廖凱“小師弟”了,改為“李礦長”。

 因為當節目裡李凱再一次躺著晉級後,滿屏的彈幕都是:

 “這個李凱憑什麽晉級,有誰能告訴我?”

 “李凱才是真的家裡有礦,伊爾丹和鄒凱恆和他相比,都弱爆了!”

 “李礦長你好!我是夏礦長,我從《灌籃1》向你發來賀表。”

 “蔡旭坤跳著RAP發來賀表!”……

 雖然胡志揚經常告誡廖凱,只要有新聞,不管是好新聞、還是壞新聞,都是一件好事。但廖凱仍然不喜歡以這樣一種方式被大眾關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