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計將》第95章可願1讀春秋以明志
  沒過多久,那麽參將便回來了,“侯爺,此人名叫華子清,好像是京都那邊的逃犯,我們要不要拿下他……”

  宋宏遠一聽到這,立刻就打斷了這名參將的話,又問了一句:“是叫華子清嗎?”

  這名參將也不是傻子,既然自家侯爺能叫出來對方的名字,肯定是侯爺早就聽說過此人的名字,既然是這樣,那就不能亂動了,萬一對方是一位宗師呢?

  “侯爺神機妙算,的確是叫華子清。”

  宋宏遠點了點頭,吩咐道:“此人事關重大,是九宗的人,你派幾個強者過去保護他的安全,記住別讓他發現了。現在皇室和九宗矛盾有些大,本侯不太想過深的摻和進去。”

  “侯爺,你是說……”這名參將剛想往下說,又想到其他的一些東西,立刻就住嘴,然後繼續說道:“侯爺,屬下這就去辦。”

  幽城雖然很大,但是事實上卻也不大。

  第一個大是說幽城面積很大,作為一座孤城,幽城懸立在嶺北與嶺南的要道之上,歷代的幽城城主和大周天子都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來完善這座城。如果隻按照面積來算,幽城的面積足以堪比京都。

  不大是說幽城作為一座軍事要塞,大部分的面積都是用來抵禦外敵的工事,真正用來普通百姓生活的城區面積隻佔了整座城的三分之一不到。

  “沒想到這邊關,居然有這樣一座城。”人都是健忘的,華子清也不例外。

  這麽多天過去了,花如意在他心中的模樣已經有些模糊,或許這才是人的本性。

  古華派講究修身養性,與春秋時期的道家一脈相承。

  一想到這,華子清就有些哂笑,他搖了搖頭,又想到了《春秋》這本書,這本春秋可不是普通的書,只有九宗和吳國的那座廟裡才有收錄。

  千年的時間,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但是春秋大義從未改變。

  春秋時代,天下列國林立,天才輩出。

  其中大周的文王拘而演周易,雲國的太傅閉門十載而書春秋,吳國的太廟廟主望海而畫列國輿圖……

  只可惜,春秋列國時代結束之後,在亂戰中列國輿圖丟失,周易六十四卦只剩下了八卦,唯有一本春秋完整的流傳了下來。

  華子清七歲那年,師傅吳劍找到他,問了這樣一句:“子清,你可願一讀春秋以明志?”

  當時華子清沒有搭理他,覺得師傅最近腦子不太正常,春秋艱澀難懂,至少也要到太學裡才會去專門研究,可是自己不靠譜的師傅竟然讓自己一個七歲的孩子去讀。

  但是,當他讀了一遍春秋後,一切都不同了。

  五湖四海,大周最大的威脅便不是內部各路諸侯的坐大,也不是朝中文武兩大集團的爭鋒,而是來自外敵。

  春秋列國,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半。

  一個是指大周,半個是說苟延殘喘的吳國。

  “算了,不想那麽多了。”事實上,春秋大義太難理解了,即使是華子清,也只是略懂皮毛。

  就在他遊蕩在街頭的時候一隊士兵突然闖進他的視線,二話不說就要下了他的劍。

  華子清反手就是一掌,作為修行者,他的反應雖然不大,但是這一掌也將帶頭的士兵打飛出去了數米遠,而且還有血從那名士兵的嘴角流出。

  捂住了自己的胸口,狠狠的揉了幾下,這名士兵緩緩站了起來,指著華子清的鼻子罵道:“大膽逃犯,竟然敢……”

  可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華子清又是一掌推出,這一次可不像剛剛是本能反應,威力大上了不少直接就把此人打成了昏迷。

  “修行者!”另外一名士兵低喝了一聲,然後大聲說道,“敢打禦林軍,就算你是修行者又如何!”

  一聽到這話,華子清瞬間就明白為什麽對方能認出自己,原來是來自京都的禦林軍,這就見怪不怪了。

  “修行者是不怎麽,可我是不只是修行者,還是九宗的修行者。”華子清此話一出,這些士兵神色立刻就不正常了起來。

  九宗又叫護國九宗,是大周的權力核心,殺了禦林軍,皇室也最多只是會對九宗修行者予以口頭上的警告,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