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達科米利西奇》第26章:決戰!開幕!
  雅典南部佩特拉羅納縣克律薩俄耳奧運村東部區域,是各國籃球隊下榻的地方,算起來,這裡也算一個迷你版的“聯合國”了,只不過是籃球這個運動的前十二名的“聯合國”,當然,這個奧運村內還有其他的運動項目,但籃球的都集中在最東邊。

  雅典奧運會的奧運村村名很有意思,像是各國籃球隊下榻的克律薩俄耳奧運村的名字,克律薩俄耳是海神波塞冬和戈爾工三姐妹中的蛇妖美杜莎所生的孩子,形象是一頭飛馬,戰鬥力強悍,用以代指籃球運動飛天遁地的打法,到處可見飛馬的形象的雕像或者是圖畫。

  希臘奧運會還是很有特色的,預算不夠,創意來湊。

  至於為什麽波塞冬和美杜莎生的孩子是一頭馬,這讓米利西奇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時候很好奇,問得接待他們的希臘官員一臉黑線。

  9到12名的排位賽已經開始了,前八的球隊正在為了淘汰賽備戰。

  好在是這還是世紀初,希臘還沒有破產,雖然沒錢把奧運村弄得多華麗,但好歹還是給每個籃球隊配備了獨立的球場,現在前八裡的七支隊伍,都在奧運村內努力備戰……除了美國隊,人家去哪都是包酒店,不然球星們才不來參加奧運會呢。

  塞黑隊的訓練正火熱朝天,所有人都積極的為打美國隊備戰。

  米利西奇沒有像其他隊友一樣跑戰術,而是在不斷地訓練進攻,假想敵,蒂姆?鄧肯。

  本身米利西奇就還有些小看鄧肯,因為米利西奇很清楚在原時空的奧運會上,加索爾打爆了鄧肯,所以在打西班牙的時候米利西奇是認為自己只要能和加索爾打得不相上下,就一定可以搞定鄧肯。但賽後加索爾那番話給米利西奇敲了警鍾,而且米利西奇回去後也好好想過了,加索爾可以打爆鄧肯,斯科拉也可以打爆鄧肯,但自己不行。

  這不是胡說。原時空鄧肯其實被加索爾完全壓製了,所以美國打西班牙時才有馬布裡單騎救主。而原時空美國之所以被阿根廷淘汰,和鄧肯被斯科拉打爆,並且迅速造了五犯罰下也有很大關系。

  但這兩人打鄧肯的方法都不適合米利西奇:加索爾打爆鄧肯只是在進攻端,防守端不是他防鄧肯,是加巴約薩在頂防,而且鄧肯也被拉裡?布朗當成藍領來用,本身美國隊進攻就沒他什麽事,所以一定程度上加索爾在防守端也壓製了他。至於斯科拉,他確實是攻防兩端打爆了鄧肯,但這狀況就兩個原因:一是斯科拉狀態爆發的時候碰上了鄧肯狀態不佳的時候,二就是……僅次於“巴西影帝”的“阿根廷影帝”級別演技了解一下。

  而這兩者米利西奇都不能照辦:首先,像斯科拉一樣在自己狀態爆發的時候碰上了鄧肯狀態不佳的時候,太不靠譜,況且由於自己的加入,誰也不知道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蝴蝶效應,可能那場比賽再來一次,鄧肯狀態爆發也說不定。至於像斯科拉那樣造犯規……自己也沒訓練過相關內容,肯定沒辦法做到斯科拉那樣,可能反倒自己會被罰下也說不定;至於像加索爾那樣也不可行,畢竟加索爾主要是用高位策應為主擊敗了鄧肯,但米利西奇並不是塞黑的組織核心,而且戰術上他也不在高位活動,他應該在低位。所以想擊敗鄧肯也只能在低位挑戰他的防守了。

  有人可能會說,鄧肯在nba的統治力未必會帶到國際比賽中,這倒沒錯。鄧肯不只是在這屆奧運會中,在兩年前的美洲杯上,他發揮得也不如人意。

鄧肯一共參加過三次美國國家隊,發揮的都不太理想。有多不理想?他退役後,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關於鄧肯,隻列舉了他的nba數據,國家隊的數據完全沒有。所以鄧肯其實這方面不如奧尼爾,如果奧尼爾在國際比賽中的統治力是比nba中少了兩成,那麽鄧肯至少少了八成。所以鄧肯之後說永不再為國家隊效力,估計一方面是因為被拉裡?布朗對他的使用惡心到了,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也感覺自己不太適合國際比賽。  然而,盡管鄧肯打不出自己在nba的水準,但他在國際比賽中的表現絕不能說差。要知道,誰要是有巔峰鄧肯統治力的兩成,在蕭華上任後的nba中,都是妥妥的前五內線,甚至第一內線都有可能。畢竟小球興起後的nba,那些內線球員要麽沒有自主進攻能力,只能吃餅(小喬丹、卡佩拉、麥基等,名單很長),要麽太軟,只會飄在外面(唐斯、霍福德、樂福),要麽就成了藍領(奧卡福、德拉蒙德、霍華德),要麽數據好但帶隊能力不行,俗稱空砍群群主(戴維斯、考辛斯),要麽跑去打小前鋒(字母哥)。所以那時除了大帝恩比德之外,沒有哪個內線真正打出了真正的攻防一體的統治力。

  況且,盡管現在鄧肯受到了比賽規則和拉裡?布朗戰術的雙重的削弱,但鄧肯依舊打得不錯。拉裡?布朗現在是把鄧肯當大本來用,希望能以鄧肯為防守核心來再現活塞的防守體系,把歷史第一大前鋒用成藍領也就他乾得出來,但鄧肯還執行得不錯,場均4.5個進攻籃板球為夢之隊歷史第一,總籃板數也追平了加內特在悉尼奧運會上的記錄,雖然場均只有12.9分9.1籃板,但本身他在這個體系就沒有進攻權,而且他大多時間是為隊友卡位,籃板不多也正常。而且他防低位依舊凶悍,米利西奇想在低位單吃鄧肯,很難。

  那你說不讓米利西奇去直面鄧肯?倒也可以,但士氣就下降了。《黑子的籃球》中,誠凜對陽泉那場比賽,相田麗子就說,想贏下比賽就要壓製對手的攻防核心,所以就算冰室難防,就算紫原的防守是鐵壁,也要正面防下冰室的投籃,正面打破紫原的鐵壁。到了這兒一樣。夢六隊進攻核心是艾弗森,防守核心是鄧肯。所以想贏夢六隊,必須正面擋下艾弗森,正面攻破鄧肯的防守。米利西奇躲著鄧肯打可以打一會兒、一節甚至半場,但不可能全場一直躲著。想到這兒,米利西奇又感覺壓力極大,練得更來勁兒了。

  原本還在說說笑笑的拉德馬諾維奇和科斯蒂奇看米利西奇練得越來越起勁,從籃下腳步到勾手到中遠投,最後居然開始練右手投籃,也不說笑了,開始了苦練。博迪洛加看著隊內氛圍與米利西奇的以身作則,也終於開始琢磨是不是應該退役,把塞黑隊交給米利西奇了。

  比賽日很快就到了。8月25日,就是塞黑與夢六隊的比賽了。美國隊的比賽,所有人都想要看到他們輸球,這次連希臘球迷都來給中國隊加油了。

  這次塞黑隊是弱勢群體,不管a組前四的其他哪個國家打美國,都沒有那麽像弱勢群體,除了塞黑,其他三個國家看起來都不虛美國。

  美國被立陶宛乾掉了,同樣打法的意大利看起來很有優勢;美國隊被波多黎各乾掉了,西班牙和阿根廷看起來也都很有優勢。

  就靠著博迪洛加和米利西奇雙核打球的塞黑隊,看起來沒什麽優勢,全處於劣勢,因為美國隊盡管科比、麥迪、卡特都沒來,也依舊有看起來比博迪洛加強的艾弗森和馬布裡,內線塞黑隊有米利西奇,但美國隊有理論上來說更強的鄧肯。

  從紙面上來說,美國隊佔盡優勢,全都是球星,打的是巨星籃球,而同樣打巨星籃球的塞黑隊,看起來完全沒辦法和美國隊抗衡。

  不過,塞黑隊這邊研究了兩天,並不這樣認為。

  塞黑全隊一致認為,球星沒那麽多,反而並不是弱點,有可能會是他們的強點!因為塞黑隊這邊很明確核心是博迪洛加和米利西奇,而美國隊,光是雙能衛就有兩個,而且還都是首發,拉裡?布朗比佩希奇更加傳統,拉裡?布朗,是出了名的把最強陣容派上去往死裡鑿,而且也沒啥進攻戰術可言。所以要贏夢六隊,就是打破他們的防守!只要打破他們的防守,就一定會贏!

  帶著這個信念,塞黑隊踏上賽場,面對強大的夢六隊。

  艾弗森、鄧肯,是這支美國隊的領袖,兩人的氣質決定了美國隊的氣質。

  鄧肯……關於氣質這一點,主要是負責被無視,美國隊今年的主要氣質,是艾弗森的氣質,桀驁不馴,輸了都桀驁不馴,和誰都不對付。

  就像現在,美國隊那邊沒人過來和塞黑隊打招呼,塞黑隊這邊也沒有人過去。米利西奇也沒有去與拉裡?布朗打招呼,反正過去可能反而會被罵一頓,就不去了。

  感受著全場的加油聲,米利西奇感覺怪怪的,就連穿著西班牙國家隊球衣和希臘國家隊球迷的球迷, 都跑來給他們加油了,大部分國家的球迷,對塞黑隊就隻認識博迪洛加和米利西奇兩個人,“Dejan”和“Darko”這兩個名字的呼喊聲響徹球館。

  美國隊那邊對此一點都不在意,除了1996年是在美國本土、1992年夢之隊誕生橫掃一切外,除了這兩屆世界大賽,1992年後,除了1998年nba停擺沒有任何一個nba球員參加的世錦賽之外的其他籃球世界大賽,美國隊去哪都是被噓的,他們是世界公敵,這不是什麽恥辱,而是他們最自豪的地方……除了兩年前印第安納世錦賽被噓,他們輸太多,美國球迷都噓他們。

  美國隊主力陣容:

  控球後衛:斯蒂芬?馬布裡;得分後衛:阿倫?艾弗森;小前鋒:理查德?傑弗森;大前鋒:拉馬爾?奧多姆;中鋒:阿馬雷?斯塔德邁爾。

  塞黑隊主力陣容:

  控球後衛:托馬塞維奇;得分後衛:武亞尼奇;小前鋒:博迪洛加;大前鋒:拉德馬諾維奇;中鋒:米利西奇。

  塞黑是常規陣容,美國隊則變了一變,首發中鋒由鄧肯變成了小斯。主要是鄧肯之前打首發表現不是太好,而且鄧肯自己也不願意一直打中鋒,太累,而拉裡?布朗又不信任奧卡福,所以就上了小斯,鄧肯替補出戰。這樣既能保證鄧肯的體力,還能消耗米利西奇,一舉兩得,至少拉裡?布朗是這麽認為的。

  伴隨著裁判的哨聲,球被扔上天空,米利西奇與小斯也跳起爭球。2004雅典奧運會,塞黑對戰美國,萬眾矚目的一戰,開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