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籃球主教之挑戰巔峰》第25章 NBA的冠軍史――內線為王的時代
  第二場的比賽對於宇宙隊來說也是波瀾不驚,135:105。宇宙隊可以說就是屠殺了凱爾特人,在第一場給自己的適應以及對凱爾特人有了了解之後第二場宇宙隊的球員已經是可以放開手腳了,而凱爾特人那邊大概是因為要還樂言親自己吃飯的情吧,主教整場比賽都在劃水,所以造成了最終比賽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所以宇宙隊最後是很輕易的就大勝對手。

  下一場比賽的地點就在波士頓了,不過會有幾天的緩衝時間,所以樂言給自己的球員們兩天的放假時間之後才踏上去波士頓的遠征。

  不過球員雖然是休假了,但是樂言卻不能給自己休假,因為下一場比賽就不是那麽的容易打了,畢竟是波士頓這個鬼地方。

  在NBA對於客隊來說波士頓這個地方可不是什麽好玩以及願意呆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各種場外招在早期的NBA裡面不僅臭名昭著,而且各種花招也相當多。比如有名的“雪茄煙雲”、球場上的一些地方裡面那比“科羅拉多大峽谷”還要深的地板縫隙、以及客隊那比牢房還要糟糕的更衣室環境和冷暖氣的花式轉換等等……可以說早期場外招最具代表的球隊主場,波士頓花園就是這麽一個坑爹的地方,不僅如此,就連客隊的駐地也整天受到對手極大的騷擾,比較幸運的就是至少球員們沒有特別明顯的食物中毒的現象,如果真的被投毒的話……

  去波士頓那麽球員肯定是會受到這種待遇的,所以樂言給他們假期讓他們適當的減減壓,反正比賽的時間是五天之後讓球員們身心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再去備戰效果會更佳。

  球員可以放假,但是樂言本人卻不得不頭疼起來了,因為下一場凱爾特人實力上會有個質的提升——比爾-拉塞爾歸隊了。

  之前打凱爾特人比較輕松是因為他們少了內線核心,所以無論攻防他們其實都存在問題,但是拉塞爾回來的話那麽他們的問題都會彌補回來了,所以那個時候凱爾特人就不算好打了。

  有人問不就是一個場均14.7分的內線回來而已,真的就那麽值得樂言緊張起來?

  但是如果這還有19.6籃板以及無數協防和內線封蓋的話那麽他對於內線的作用就是幾何級別的提升,這就是一個內線軸心的重要意義,實際上從喬治-麥肯開始NBA的最終勝利者就已經徹底定了基調了——得內線者得天下。

  麥肯時代的湖人就不說了,凱爾特人也是因為拉塞爾來到球隊後球隊才有13年11冠的,那時僅靠後衛和前鋒去爭冠的球隊無一例外都被凱爾特人給徹底收拾了。

  拉塞爾時代僅有的兩次失敗,一次是因為拉塞爾受傷從而敗給了鷹隊,但是鷹隊那邊也有一個不出世的內線怪物——鮑勃-佩蒂特。而第二次失敗是因為張伯倫這個比拉塞爾還要恐怖的怪物接受了團隊的打法上。

   NBA在60年代的時候4號位其實已經開始向內線的軌跡邁進了,所以誕生了很多怪物級別的大前鋒來和中鋒配對,像凱爾特人先後就有海因索恩以及貝利-霍維爾這樣的一流大前鋒在拉塞爾的身邊。佩蒂特職業生涯中後期身邊先後有拉弗萊特和澤比莫-比蒂兩大名人堂中鋒輔佐,就連張伯倫身邊也有過內特-瑟蒙德這種級別的中鋒組成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雙塔組合。

  到了70年代尼克斯、湖人、雄鹿乃至於凱爾特人這幾支奪冠球隊都是超級內線組合的球隊,基本上就是一個超級中鋒搭一個防守強悍場均能搶下10籃板的大前鋒的配置,

而70年代中期作為首都球隊華盛頓子彈隊更是組建起了1968年狀元+榜眼兩個五十大巨星的內線組合。   80年代4號位的身高開始逐漸增長,所以前場身高簡直就是嚇人了,作為80年代三巨頭湖人和凱爾特人的前場高度幾乎在那個時代是完全可以嚇死人的,特別是凱爾特人,雖然相比湖人來說他們內線沒有賈巴爾那樣的怪物,但是86年的凱爾特人是NBA公認的前場最強的球隊。相比之下76人雖然前場高度沒那麽恐怖,但是強度也不低,而且他們在摩西-馬龍之前是擺雙塔的球隊來著。

   80年代末“壞孩子軍團”身後是當時NBA最強大的內線群。

   90年代四大中鋒除了他們的實力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身邊都搭一個防守強悍能搶10+籃板的大前鋒,次一點的莫寧、多爾蒂和穆大叔,巔峰時身邊也是這樣的配置,而且受到了“壞孩子時代”內線群的影響所以他們普遍在替補上也囤積有內線悍將,所以那些中鋒為主的內線球隊最後都會延伸成恐怖的內線群球隊。

  另一種是四號位大前鋒為內線+超級控衛核心的1—4式球隊,公牛王朝總決賽的大部分對手都是打這類球隊,實際上那些球隊都是在等級上幾乎和四大中鋒齊等的怪物級內線,但是畢竟他們的身高還是守不了內線,所以球隊都會給他們配上一個可以頂人和護框的中鋒,所以公牛王朝的最後四個冠軍的三個對手都是這樣的配置的。

  到了21世紀那時候四五號位已經完全模糊化了,相當多的內線可以打這兩個位置,而且中鋒雖然還有奧尼爾這樣的怪物, 但是隨著90年代大前鋒黃金期的穩步上升之後大前鋒也達到了盛世,鄧肯、加內特、諾維茨基這些怪物級的大前鋒本質上其實不是傳統的大前鋒,但是他們也保留有一些四號位的傳統,實際上除了鄧肯可以自給自足之外,加內特和諾維茨基的奪冠內線配置本質上和90年代那些怪物級大前鋒沒什麽不同,可以說NBA的冠軍史就是一個內線的組建史。

  實際上那時NBA不缺乏以後衛或者前鋒為核心的奪冠球隊,但是在11年之前那類的球隊,無論是“壞孩子”的活塞和喬丹的公牛甚至科比的兩連冠他們身後都有著堅實的內線基礎在他們背後。活塞的內線群,公牛則是囤積了數量足夠能防守頂人的五號位和籃板王級別的大前鋒,而科比的身後也有著當時最豪華的內線群,所以哪怕他們是以後衛的身份奪冠,但是他們身後依然有著厚實的內線基礎。

  但是11年小牛奪冠開始NBA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屬於內線為王的時代也自此一去不複返。

  很難形容小牛這支球隊的,因為他們是徹底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但是他們那年奪冠內線的總體實力也在前五甚至前三,要知道那年湖人、公牛、凱爾特人、灰熊的內線群實力放到NBA歷史也是可以排得上號的,小牛可以和這些球隊比不相上下說明小牛內線的實力了。

  但是小牛也是真正打開了一星四射最後奪冠這個開關的球隊,所以它是內線為王的時代的守護者,也是一星四射的成功奠基者,可以說他是內線時代最後的守護者,也是埋葬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