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乒出新世界》二百五十六
  這次雨薇選擇乘大巴車去Boston,火車雖然很舒適,但票價是大巴的三倍。美國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這個車輪看來隻限於汽車車輪。跟中國發達的鐵路運輸來比,美國的鐵路還未成年,主要是因為私營鐵路公司的財力資源都非常有限。
  哈特福德離波士頓的距離比離紐約的距離更近,乘大巴車只要兩個小時。昨夜哈特福德下了場小雪,早上起來道路、屋頂都被積雪覆蓋,但幸運的是雪積得並不厚。白天陽光很燦爛地灑在哈特福德,只是氣溫比昨天低了許多。
  大巴沿著95號高速公路直奔波士頓南站。雨薇向高速兩邊望去,一幢幢形態各異的別墅在白雪和蔚藍天空的掩映下像宮殿般矗立,自己仿佛進入了一個白色的童話世界。
  大巴很快就離開康涅狄格州,駛入馬薩諸塞州的地界。馬薩諸塞州也屬於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許多地名都是按照英國當地的名字取的,比如哈佛大學所在的劍橋地區、牛頓、切爾西,都是拷貝英國城市的名字。
  波士頓沒有絲毫下雪的痕跡,溫度也比哈特福德高了許多,很適合旅遊者戶外行走。
  雨薇下了大巴,映入眼簾的是蜿蜒流淌的查爾斯河和查爾斯大橋。波士頓的交通非常便利,可能跟它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有關,世界各地的遊客只要乘地鐵就可以遊遍波士頓的所有景點。
  波士頓因為高校林立被稱為“美國雅典”,同時還被稱為豆豆城,主要是因為有一種著名的佳肴:糖漿烤豆子。就是將豆子裹在糖漿裡,烤上幾個小時。滿城飄香的烤豆子,使得這個城市獲得了豆豆城的昵稱。
  雨薇去地鐵站買了一張一日通票,方便自己的出行。今天的安排是拜訪波士頓知名的大學,包括世界名校哈佛大學、波士頓學院、波士頓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塔夫茨大學,這五所大學被並稱為波士頓五大私立名校
  第一站自然是聞名世界的哈佛大學,雨薇乘上紅線地鐵直奔目的地。
  哈佛大學位於波士頓的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同時世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裡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於1636年。
  雨薇從並不寬敞的哈佛主校門進去發現大寫的“H”字樣烙印在門上;門上的樹葉與花朵圖樣交織纏繞;金色點綴其中;久遠的日期印刻在大門欄杆上;蜿蜒的葡萄藤和常春藤緊緊盤繞著大門,隨風搖曳。哈佛大學的建築是英倫風格的紅牆尖頂,有的建築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哈佛園是完全對社會開放的,這也與哈佛大學開放包容的治學理念一脈相承。整個大學的中心位置就是約翰·哈佛的銅像,雨薇讓路過的學生幫自己與銅像合影,銅像上刻有JohnHarvard,Founder,1638。
  這尊哈佛雕像,又叫三大謊言雕像。三大謊言是指,第一,這個雕塑並不是哈佛本人而是哈佛大學的一名叫做謝爾曼·霍爾的學生;第二,哈佛本人並非哈佛大學的創建者,而是一位在臨終前將自己的一半遺產和所有圖書捐給哈佛大學的牧師;第三,哈佛大學成立於1636年而不是1638年。
  每個到哈佛的人都要摸一下哈佛雕像的左腳,都希望這個行為能給自己的子孫讀書帶來好運,結果哈佛先生的左腳都被摸出包漿來了。
  再往前走就是懷德納圖書館,是哈佛最大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位列全球第五,藏書量超過1600萬冊,書架長度超過80公裡,可惜隻對哈佛學生開放。整個建築是古羅馬建築風格,還被大家戲稱為人民大會堂。
  懷德納圖書館門前的大草坪散放著許多座椅,不單是莘莘學子愛來這裡休憩或者看書,遊人們也喜歡這裡的閑適與安寧。雨薇在椅子上坐坐休息下,同時也感受感受濃鬱的文化底蘊。
  懷德納圖書館的右邊就是哈佛大學紀念教堂。這座教堂四壁鑲嵌有大理石刻字,是為了紀念在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捐軀的哈佛人。
  雨薇遠看這座有著白色細細塔尖的教堂,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美麗。白色塔尖上有一個俯瞰大地的白色天使, 每時每刻見證著哈佛的壯大和發展。
  再向左拐彎就到了造型台階狀的科技樓,這項外觀奇特的科技樓還包括三座功能性的綠色屋頂,把包括神經系統科學、生物工程、系統生物學和計算機生物學的各系匯集在一起,並與居住區和周圍景觀和諧共處。
  這座建築還設置了步行道網絡和各種高度的聚集空間,形成了聯系緊密的社團關系,促進更自由的學科間交流。由於設計上的靈活性,哈佛大學可以很容易地重新分配空間來安置研究活動。
  雨薇再往前走沿途的可以看到全球頂尖的哈佛法學院,而跟哈佛本部隔岸相望的是全球翹楚的哈佛商學院,只有查爾斯河寵辱不驚,在名校的懷抱中靜靜流淌。
  走到近哈佛廣場,雨薇終於找到一處中國元素:古代專門駝石碑,此碑龍首龜身,上馱巨大碑石,是1936年哈佛大學300周年校慶時,中國的哈佛同學會送給母校的禮物。雖歷經北美風雪年複一年的衝刷,仍歷久彌堅,斑駁中更透出歷史的厚重。
  石碑的標題是“哈佛大學三百年紀念”,全文如下,“文化為國家之命脈。國家之所以興也繇於文化,而文化之所以盛也實繇於學。深識遠見之士,知立國之本必亟以興學為先。創始也艱,自是光大而擴充之,而其文化之宏往往收效於數百年間而勿替;是說也,征之於美國哈佛大學滋益信之矣!”哈佛大學中國學子的報國之心值得後人銘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