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年,這是康熙最傷心的一年,赫舍理,康熙的結發妻子,孝誠仁皇后因病故去。去世之前,赫舍理一直緊緊握著康熙的手,盡管口不能言,眼睛卻一直戀戀不舍地看著尚在繈褓之中的兒子胤礽,康熙心中一片酸楚,望著愛妻慘白憔悴的面容,道:“你安心得去吧,朕會好好照顧我們的兒子的。” 赫舍理聞言,喉頭咯咯作聲,兩行淚水流下,卻還是不能合眼。
旁邊跪候的周培公見狀連忙道:“皇上,此乃非常之機,臣鬥膽,請皇上聖慮立皇儲之事,以安皇后之心。”
康熙恍然大悟,斷然道:“愛卿所言甚是,是朕疏忽了。待時機成熟,朕便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承嗣愛新覺羅宗廟。”
赫舍理的眼睛中流露出一絲欣喜,接著一陣急促的呼吸之後,闔上了眼睛。
康熙大是悲慟,所有疼惜愛妻的感情全部都轉移到對於太子的愛護之上。為太子選最好的師傅,每日把太子帶在身邊,幾乎心思都在教導太子上。他不求其他,只希望在幾位理學大家的熏陶之下,太子能長成忠孝之人,成為一名讓他放心的儲君。
然而,最近發生的這幾件事情卻讓康熙深深地失望了。其一,太子犯錯卻嫁禍於四阿哥胤禛,是為不義。事後毫無愧疚之心,也不向自己的皇阿瑪坦白,是為不誠。此番圍獵場上,見到自己處於危險之中,隻知慌亂喊叫,而束手無策,足見其膽略智謀的欠缺,作為儲君,以此等資質,開創尚且不談,即便守成,也足堪憂慮。更如何能成為一代雄主。真是辜負了自己的諄諄教導。四阿哥則天資聰穎,智勇雙全,這次自己得到上天護佑,怎料不是老天爺給的暗示呢?是不是應該考慮易儲?
康熙不由得懊惱得歎了一口氣,猛然又想起皇后臨終時的眼神,心中大痛。不免為自己的想法而覺得愧疚,如此這般,怎麽對得起自己的愛妻,又怎麽面對自己許下的承諾?轉念一想,太子畢竟年幼,又沒有額娘的教導,犯錯也是情有可原。縱然胤禛出色,始終比不上太子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也罷,暫且寄予胤禛能安心做輔佐太子的一代賢王吧。太子有了胤禛這個弟弟的有力護持,應該可以坐穩了江山。
既是有了這樣的念頭,康熙也便有了主意。胤禛此次立了大功,自然要賞,但是又不能大賞。否則與胤禛,若是居功自傲,他以後無法在兄弟之中自處,與太子,兄弟之間也會生後嫌隙。看太子和大阿哥的神情,已是對胤禛有所不滿,自是不能再加劇這種情緒。
但是賞功罰過也有必要。首先,立人心。否則有功不賞,人心不服。四阿哥也可能心存不滿。而且,也需要給太子一個警示,要其明白努力上進,才能取得自己這個皇阿瑪的歡心。
想到這裡,康熙便找來李德全,要他傳太子和四阿哥胤禛來見。
李德全溜溜地答應了,連忙轉身去傳旨。
李德全通知了太子之後,又來到胤禛的帳外,還沒有踏入其中,就聽得裡面一陣喧鬧。一掀簾子,就見到一應侍衛都圍在胤禛周圍。
額倫岱這回跟著大阿哥,范時鐸跟著三阿哥,但是要拱衛大營,所以沒有參加今天的圍獵,下值之後都擠到了胤禛的帳子裡,當然少不了諾敏,大夥圍在一圈,都在聽諾敏繪聲繪色地描述今日在圍場中發生的那一幕驚心動魄的故事。
李德全輕咳了一聲,胤禛頭一個反應過來,連忙道:“李公公,你怎麽有空過來?”
李德全忙打了千,
道:“奴才奉皇上口諭,請太子和四阿哥過去說話。” 幾位侍衛偷偷互相之間瞧了一眼。額倫岱最是大大咧咧,說道:“這回就四阿哥露臉,皇上肯定會有恩賞。四阿哥拿了賞,咱們幾個小蝦米可也得沾點光啊。”
胤禛一笑,馬上正容道:“別亂揣測聖意,我先去皇阿瑪那裡了,改日再和幾位一起說話。”
說罷,隨著李德全出了帳子。
李德全跟在胤禛身後,笑呵呵地道:“不是奴才說嘴,額倫岱大人話雖糙,理卻不糙。這回四阿哥您可是真是不簡單,生生地打死了頭大老虎,皇上可高興著呢,準得給您厚賞。您別嫌奴才羅嗦,奴才覺得走在四阿哥身邊都榮耀,奴才也算沾點您的喜氣。”
胤禛“哈哈”一樂,道:“李公公,你是看著我長大的,也和我來這個?這次,我根本就是‘瞎貓撞著死耗子’,皇阿瑪知道我幾斤幾兩。我也只要皇阿瑪平安就好,哪裡有想過什麽恩賞?”
說著,就來到了康熙的禦帳外。胤禛正了正衣衫,跪下,然後朗聲報名,道:“兒臣胤禛叩請皇阿瑪聖安, 兒臣奉皇阿瑪口諭請見。”
“進來吧”康熙在裡面應了一聲。
胤禛這才進入。現是給康熙請安,又給太子見禮。
康熙特別注意胤禛的表現,發現胤禛給太子見禮的時候相當恭敬,而且透著從容。而反觀太子,則面上露出幾分不自然。康熙心中又暗自歎了口氣。
康熙看著面前的兩個兒子,道:“今天,胤禛有勇有謀,朕很欣慰,說明胤禛誠孝有加,理當獎賞。胤礽,你說,該怎麽賞?”
康熙如此一問,其實大有文章,如果由太子提議重賞,首先能表現出太子超然於其他兄弟的地位,表明康熙對太子的信任和重視,更加重要的是,太子能借此表對自己這個四弟釋出善意,表達友愛之心,簡而言之,日後胤禛會為此而感念太子的恩典。
但是,康熙有些失望了,因為太子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兒臣全憑皇阿瑪做主。”
康熙於是又道:“你是太子,理應的懂得賞罰之道。你又是兄長,該如何處理呢?這次皇阿瑪讓你當這個家。”
太子沒辦法,隻好道:“就賞四弟東珠一顆以資鼓勵吧。不知皇阿瑪以為如何?”太子的宗旨就是“恩出於上”。再者他對胤禛本來就沒有什麽好感,讓他給胤禛加恩,他已經是一百個不樂意了。
康熙幾乎不為人知得稍皺了下眉,然後道:“再加上食雙貝子祿吧。”
既然太子寡恩,康熙也不能說什麽,只是在心中歎息。但是確實也不便重賞胤禛,以免加劇兄弟感情的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