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三國之三國霸王》第138章 何去何從
袁紹回營之後並未歇息,也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動,此次會盟自己被天下英雄奉為盟主,出兵後下汜水,取虎牢,收洛陽,雖說洛陽由於董卓遷離,並未費一兵一卒,但畢竟是盟軍威勢所逼,戰績不可謂不顯。可現今又該如何?盟軍雖勝了幾場,天子卻被董卓挾至長安,當時會盟時許下誓言並未實現;但若揮兵再取長安,這十數萬大軍齊聚一處,每一天便是損耗錢糧無數,又該如何接濟?且漢室已然衰微,自己又何必愚忠,不如大力發展自身實力為上,不過身為盟主,又該如何向各路諸侯解釋倒也是難事,一時躊躇不決。  忽聞有人來報,說是劉龍並劉俊義夜訪,袁紹急忙命人請進。

  “時已深夜,盟主不早生歇息,不知所慮何事?”劉龍笑問。

  “唉……紹正思及天子蒙塵,吾等卻無良策,正在為難。既是深夜,信德公不在本帳安歇,來此又是為何?”袁紹反問。

  劉龍看看左右,袁紹會意,立刻讓人退下。

  “我受先帝之恩,難以入眠,故深夜巡視各處,然偶得此物,乾系重大,特來交予盟主,請盟主定奪。”劉龍說完走上前去將木匣置於袁紹案頭。

  袁紹開蓋一看,渾身一震,面上神情大變,急問道:

  “此物莫非傳國玉璽乎?”說到最後放低了聲音。

  “我和雲龍皆曾看過,想來當是那傳國玉璽無疑,此乃天子之物,國之法器,我實不敢擅做主張。”

  “信德公此來都有誰知曉?這玉璽又有幾人曾見?”袁紹問道。

  “盟主放心,此物只有我及雲龍幾位兄弟得見,外人並不得知。”劉龍自是深知袁紹的意思,茲事體大,當然越少人知道越好。

  袁紹沉吟半晌,忽然道:“此物乃皇家之寶,信德公又是帝胄,何不取之?”

  “我既為帝胄便更不當保存此寶,盟主引軍大破董賊,令其聞風喪膽,只要再接再厲揮兵西向,必可攻破長安,救出天子,到時盟主可將此寶獻與天子,乃大功一件。盟主現在眾望所歸,此物只有放在盟主處方才安穩。”劉龍說道。

  這話是劉龍和劉俊義商量好的,因劉俊義知道歷史上袁紹打下洛陽之後諸侯聯軍便就解散,如今若將玉璽獻與袁紹可借此讓他繼續揮兵長安,解救天子,劉龍深然其言,又怕袁紹疑心,因此一番在劉俊義聽來有點肉麻的話他說的十分順暢。

  “既是信德公如此說,紹便暫時代管此物,只是此物非同小可,只怕引人覬覦,信德公還需守口如瓶。”

  “這是理所應當,盟主放心便是。”

  “吾豈不想西攻長安,迎出天子,興我漢室,信德公之語,深得我心。只是吾雖為盟主,可也要從眾言,此事待明日會商之後再定。”

  “原該如此,尚請盟主早生歇息,我告辭了。”劉龍見袁紹語中似有送客之意,便也出言告辭。

  袁紹見劉龍走後再思索一陣,卻是命人持他手書立刻回渤海請田豐速來此地。

  回帳路上劉龍思來想去,還是問劉俊義道:

  “雲龍,以你看,這袁本初揮兵西指之心如何?”

  “父親放心,現在袁紹得了玉璽,於情於理也當往救天子,只要他肯去,那諸侯之中鮑氏兄弟素與曹孟德交好,孔北海、陶恭祖皆為忠義之士,孫文台、公孫伯圭又與我兄弟同心,十八路人馬有一半都會前往,如此豈不正是父親心願?”

  “我也是如此想,只是不及雲龍分析的透徹罷了,

若真能如此,實是漢室之幸。”劉龍言出由衷。  “不過長安坐擁天險,四周又極利騎兵奔襲,此去不知勝算幾何?”想到西涼鐵騎的精銳,劉龍又不由憂心。

  “父親倒不必如此憂慮,董賊殘暴不仁,不得民心,雖一時勢大但必不可長久,我們只需以重兵威脅長安,卻未必要強攻,我料朝中也必定有忠貞之士欲除之以後快,如此內外夾擊,必有除董賊之日,到時父親也自會有一番作為。”

  劉俊義並未明說,可劉龍聽在耳中卻以為他說的是能除去董卓,迎出天子,因此欣然道:

  “若真如雲龍所言則社稷幸甚,我心也可安了。”

  第二日一早袁紹便召集眾諸侯議事,而此前不久許典並曹操等人剛剛趕到,劉龍到主帳時,恰在門口遇見曹操,二人相視一笑,各自入帳就坐。

  袁紹見到曹操臂上帶傷,不由出言道:

  “孟德此去看來也經一番苦戰,昨夜紹心焦如焚,不得入睡,今見孟德無恙,實是不勝之喜。”

  “呵呵,謝盟主掛懷,托盟主洪福,曹雖受小傷卻無礙大局,還可在盟主帳前聽令。”曹操一向稱呼袁紹表字,今日卻一口一個盟主,其用意也不言而喻。

  袁紹笑笑搖頭,也不在與曹操多說,正色道:

  “我軍雖連勝數陣, 收復洛陽,但董賊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挾天子,裹百官逃至長安。諸位可記當日會盟時的誓言,如今我欲再發大軍,西指長安,因此特地與各位共謀大事。”

  各路諸侯聽後反應不一,有的點頭稱是,有的卻是面有難色,曹操聞袁紹之言卻是面有不信之色,他本來判斷袁紹必不會再度進軍,卻未料到他有此說,不由眼光看向袁紹,似乎要看他是否言出由衷。

  “盟主,這洛陽已為董賊大火所毀,我大軍意欲再下長安,迎出天子固為在座所願。可十數萬將士又將如何補給,且我等久離轄地,若是生變,只怕……”說話之人正是袁術,他這番話倒也在理,在座也有數人點頭稱是。

  “公路所言甚是有理,紹昨夜亦思及此處,以我之見,我等可作書回去調集糧草,以解補給之需,至於地方上各位擔心也不為過,只需留一大將統兵在此即可,不光公路,伯圭將軍亦有屯邊重責,也當早歸才是。”袁紹將他昨夜所思一一說出。

  “盟主此言有理,今我軍數敗董賊,怎能半途而廢?進兵長安,迎回天子乃我等為臣之道,瓚本理當同去,不過戍邊之責亦是要事,當撥本部三千精騎,暫交信德公領之,助我軍破敵。”公孫瓚言道。

  “好,公孫將軍不愧是我大漢之臣。”袁紹讚道。

  公孫瓚這麽一帶頭,袁術也不好多說什麽,隨著大家一番議論,最後共有十一路諸侯願意同去,暫回轄地的也留下了軍馬,議定在此等待糧食輜重,一旦完成補給便立刻兵發長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