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取上古四聖獸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後世清朝時,因避康熙皇帝玄燁名諱改名神武門,是皇宮北門,亦是皇宮後門。
玄武門作為皇宮的後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重要門禁,後妃及皇室人員並大內中人出入皇宮皆走此門。
皇帝出外巡幸,可由午門出宮,但隨行嬪妃必須由玄武門出宮,如果皇帝侍奉皇太后出宮,則一同出玄武門,而平日非上朝時間內,外臣入宮亦走此門。
成是非因欠賭坊賭資,被賭坊老板賣入宮中做太監,走的就是玄武門,所以阿飛到玄武門外等著,一定能等到人。
已經了解劇情的上官海棠自然也知道這一點,若非她實在沒時間每夜到玄武門外等著,也無需阿飛跑這一趟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那沈公子平日用膳……”
阿飛雙臂環胸,酷酷的道:“我等早已達辟谷之境,無須用膳。”
雖然阿飛不用吃飯並非是因為已達辟谷之境,但他不用吃飯卻是事實,他也沒法跟上官海棠解釋,所以便乾脆如此說了。
“……”
上官海棠這才反應過來,阿飛是群主請來的人,自然跟他一樣,都不是凡俗中人,自己倒是問了個蠢問題。
“好吧!那一切就拜托公子了,不過海棠有一個不情之請。”
“請說。”
上官海棠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等真人過來時,能否請公子前來通知海棠一聲,海棠想去當面拜見真人。”
阿飛嘴角抽了抽,你是想去看看,你們那神秘的群主究竟長什麽樣吧?
“沒問題。”
上官海棠欣然抱拳道:“多謝沈兄。”
“不必客氣,若無其他事,我先走了。”
“恭送公子。”
阿飛身形一晃,便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上官海棠面前,若非窗戶一聲輕響,她甚至連阿飛怎麽離開的都不知道。
看著瞬間打開又關上的窗戶,上官海棠心下一陣驚歎,好快的身法,她自己本身也以輕功見長,但在阿飛面前,她的輕功就像是一個笑話。
……
等到羅長風與群友們交流完畢,安排好諸般事宜,各自休息時,月亮已高高升起,這段時間阿青都是陪著焰靈姬睡,他每天隻好獨守空房了。
次日卯時三刻,羅長風結束修煉,步出房間時,便見族民們都帶著挖掘工具,向部落當中一片廣闊的空地聚集。
隔壁的阿青與焰靈姬也已起床,正跟他一起走下居所,祝融夫人與四名侍女則是早已等在住樓前的空地上。
幾人會齊,一起往部落中央的廣場空地行去,路上,羅長風忽然道:“夫人,貧道手中有一些產量頗高的糧食種子,等到辦完製鹽之事,你召集有經驗的農人,貧道傳授他們種植之法。”
“等到今後部落的鹽與糧食有了富余,咱們便可將之出售,換取金錢,購買咱們需要的兵器和其他物資。”
“咱們甚至可以將鹽糧作為祝融部落的主要產業,當然,這一切得是在祝融部落有了保住這些產業的實力之後。”
“你選四名資質根骨較好的少年,貧道傳授他們劍法,阿青會負責傳授你四名侍女劍法,等到他們練成,再讓他們傳授給族中能戰之士。”
祝融夫人一聽,頓時大喜過望,人想要生存,鹽與糧食便是必不可少之物,而武功更是安身立命之本,羅長風如此作為,顯然是真正認可了祝融部落,願為部落的興盛出力。
祝融夫人止住腳步,恭恭敬敬的對羅長風深深一禮,感激的道:“真人為祝融部落所做的一切,我祝融部落將世代銘記。”
羅長風微笑道:“夫人請起,你既尊貧道為族中大長老,那貧道也是部落的人了,為部落的發展出力不是理所當然麽?還是說,夫人潛意識中,依然還當貧道是外人?”
祝融夫人聞言臉上露出一抹委屈之色,她本就長得嬌媚動人,再露出這樣的神色,更多了幾分惹人憐愛的韻味。
“非是奴家當真人是外人,而是奴家清楚,真人乃世外高人,只是憫我族民生存艱難,才大發慈悲,小小的祝融部落,又哪裡留得下真人這等神仙中人。”
祝融夫人說著,臉上神情越發哀婉,若是尋常男子見了,定是忍不住想要將她擁入懷中,柔聲安慰。
“哈哈哈哈……”
誰知羅長風見此,卻反而大笑出聲,伸指連連虛點祝融夫人,“你呀你呀!對貧道就不必用這些小伎倆了,貧道雖非不近女色,但此生有了阿青,絕不會再為其他女子動心。”
“你也無須試探,貧道於冥冥中,隱隱感到自己與祝融部落有緣,這個大長老,貧道會一直做下去,貧道在世一日,便會為祝融部落之興盛而出力一日,如此,你可放心了?”
聽了羅長風如此直白的話,阿青感動萬分,心下甜如食蜜,看向羅長風的目光,更加溫柔似水,脈脈含情。
祝融夫人與四名侍女此時看著阿青的目光中,充滿了豔羨之色。
正如之前祝融夫人所說的那樣,祝融部落太弱了,想要憑武力立世根本不現實,她們最強大的武器,就是上天賦予她們的美貌與嬌軀。
所以祝融夫人培養出四名侍女,就是打算走依附之路, 說白了,她們都已經做好成為強者玩物的心理準備。
可阿青卻能得到一個如此強大的男人毫無保留的寵愛,且是獨寵,這如何能不讓她們豔羨?
不過聽到羅長風說打算扎根祝融部落,不會離開,祝融夫人心下也暗暗松了口氣,只剩下無邊的歡喜。
有了羅長風帶領祝融部落,部落大興已是指日可待。
經過這個小插曲後,一行人高高興興的行至部落廣場,待被選出的人手聚齊,便在羅長風的帶領下,往西南方向的海邊行去。
此次前往海邊的有八百余人,而羅長風打算傳授他們的,則是“曬鹽”之法。
此法真正出現,是在明代,而全面替代“煮鹽”,更是在解放之後,超前這個時代一千七八百年。
明代學者宋應星撰著的《天工開物·作鹹》中有記載:海豐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