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貴央矛盾已極。
作為職業選手,他骨子裡追求的就是勝利,可作為日本人,他又怎麽能輕易的放棄投降?
要知道,大和民族有以敢於剖腹為勇為容的傳統,一向信奉的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木本貴央可以想見,如果他真的的舉動打出gg,將會引發怎樣的軒然大波啊。
教練會怎麽看?隊友會怎麽想?觀眾又會怎麽反應?
“……”
木本貴央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所謂捅了馬蜂窩也不外如是了。
這樣避免不了的分神使得對戰的難度更上了一個台階。
“???”
李櫟覺出奇怪,神の行方的應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滯澀,像是走神了。
正打架呢,想什麽雜七雜八的了?還是說,是示敵以弱,想讓我掉以輕心?
李櫟就是再聰明,也沒想到,木本貴央此時此刻心裡想的都特麽是中文。
什麽“權宜之計”,什麽“謀而後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甚至開始回想《孫子兵法》,有沒有相關的明文說明,在特定情況下,認輸放棄比賽是允許的。
好像真有一說……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
鐺!
耳邊驟然響起金鐵交鳴的銳響,木本貴央一驚回身,已是冷汗一身,剛剛的那下招架純粹是他訓練日久情況下的下意識反應,可見他的精神已經渙散到了什麽樣的地步!
不行!不能再這麽首鼠兩端下去了。
現在剩余的血量gg正好,剩的不多了,可是還有纏磨一陣的余地。這會認輸,可以更清楚明確的表現出來,是故意為之的計謀,而不是萬般逼迫下的無奈。
想得很好,可真到了決斷的時候,木本貴央卻怎麽也無法在公共頻道裡打出“gg”兩個字母。
game,是放棄,是投降,僅僅只是幻想著這麽做,想到這件事的後果,觀眾的反應,外界的反應,還有職業圈的反應,木本貴央就覺得有些喘不上氣來。
他承受不住啊……
觀眾席上。
原本安靜有組織的九菊堂粉絲也漸漸開始騷動起來,戰場上,神の行方的應對越來越僵硬,越來越被動,好似是被對面的新人壓得完全無法喘息。
一個有經驗的職業選手卻在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那討不到好,這是什麽魔咒嗎?很多人不由得揉了揉眼睛,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究竟看見了什麽?
這是,要輸啊……
還不是囿於血量差距的失敗,觀眾們甚至有個直覺,就算這倆人的血量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就木本貴央的狀態,也是凶多吉少。
場上。
壞了!
錯過時機了!
木本貴央心裡連連叫苦,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對手的頻率突然調高了,完全加快了他的損血速度,使得他一下子再沒有時間猶豫了。
因為已經錯過“投降”的最佳時機了。
啊啊啊!
木本貴央的心就好像給架在火上,被烈焰烤得一抽一抽的,他悔啊,可再悔也沒用了,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打完最後一役。
失敗。
屏幕上出現結果,九菊堂的觀眾席一下子就炸開了,他們紛紛從座位上站起,激動地大喊大叫!
他們恨得不是輸,而是輸的那麽軟綿綿,那麽毫無還手之力。
李櫟帶著問號從比賽區出來,他想到能贏,可沒想到會把木本貴央逼到精神渙散的地步。
最後的那段時間,知道的,是一個成熟選手在負隅頑抗,不知道的,以為是個業余玩家被壓得翻不了身呢。
怎麽回事啊?一開始交上手時不是這樣的啊,怎麽垮得那麽快啊?
唯一的解釋是,他從心理上放棄了。
眼見木本貴央站在原地,等著和他禮節性握手,李櫟走上前去,忍不住對他一吐心中的疑惑:“Why do you give up(你為什麽放棄?)”
木本貴央臉色一僵,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櫟的用詞“give up”只是在闡述木本貴央最後階段的應對,但在他聽來卻很刺耳。
他沒有放棄,只是“戰略性撤退”。
“I'm not giving up(我沒有放棄).I'm only (我只是在計算).”木本貴央正了正衣領,再開口時,已經不是語調古怪的英文,而是語調生硬的中文,“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
李櫟驚訝地挑了挑眉。
木本貴央說的話出自《孫子兵法》的《謀攻篇》,講述的是用兵之道。
有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包圍殲滅敵人,五倍兵力就猛烈進攻敵人,有多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有與敵相當的兵力則可以抗擊,比敵人兵力少時就擺脫敵人,不如敵人強大時就不與爭鋒。
一個日本人突然口吐文言文,引用的還是《孫子兵法》,也難怪李櫟會驚訝。
“你懂中文?”他問。
“一點點。”木本貴央微微頷首。
李櫟笑了笑,略加玩味地看著他。
“確實是隻懂一點。”他說。
木本貴央一愣,他說“一點”明顯是自謙之詞。他自學漢語多年,不但可以日常交流,還喜歡研讀中國的古詩古文,並經常誦讀,怎麽也算得上頗有造詣了吧。
該不是這人沒讀過《孫子兵法》,聽不懂他引用的是多高端的東西吧。木本貴央腹誹道。
就在他暗自慨歎“對牛彈琴”時,李櫟說話了。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役,後處戰地而趨敵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他曼聲道。
木本貴央又是一愣,李櫟引用的也是《孫子兵法》,出於《虛實篇》,大意是善於作戰的人能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
這是在諷刺自己上一局和任歡悅對戰時,先動的戰略失誤啊。
就在木本貴央發愣時,李櫟又隨口說了句:“夫兵形象水,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因地製宜,因敵製勝。
這才是兵法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