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暮雲》第275章 欲取先誘
  貪念與賭心,是人的本性。

  貪和賭兩個字的造法,都狹義了。趨之若鶩、永不滿足、甘願冒險的,何止一樁“貝”事。

  錢、權、色,才、名、德,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時時刷新著自己追求的目標。

  自建中四年涇師長安兵變以來,赤膽保皇、四處征戰的胡人名將渾瑊,如今已是檢校司空、河中節度使、鹹寧郡王。

  一等榮銜加身、實際軍權在手,他的念頭,卻隨著天子的授命,再次變作了一大片青雲,顫顫巍巍向著巔峰飄去。

  天子有國師,藩鎮節帥也有“鎮”師。國師一般只有一個,鎮師則往往有一群。

  河中幕府裡頭,喝過幾兩墨水的“鎮”師僚佐,一時之間紛紛向渾瑊道賀。

  渾公,您這是要成為大唐的金日磾呐!

  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部的太子,被漢將霍去病俘獲後送入長安,因兢兢業業地養好了禦馬,被武帝發現、逐漸委以重任。金日磾不僅建有赫赫武功,並且其後與霍光、上官桀等人,成為輔佐太子劉弗陵的“顧命大臣”。

  渾瑊身邊的文士,很懂得主上的心理。

  武臣,武將,武帥,和“武人”有本質區別嗎?沒有。

  但是政治家,有。

  胡人金日磾,最終以政治家的聲名,留於青史。

  作為胡人,渾瑊想要這樣真正精彩出色的稱號,而不僅僅是那手持精鋼槊、跨著高頭馬的圖像,陳列於禁宮三清殿旁的凌煙閣上。

  在僚佐中,唯有一個叫袁同直的人,向渾瑊提出了擔憂。

  “渾公,兩國會盟,儀式而已,以往我大唐皆由文臣赴盟。為何吐蕃人從一開始就要我大唐派出身負國公榮銜的武臣?從杜節度(杜希全)到馬節度(馬燧),再到渾公您,唯獨已解權歸朝的李晟不在提議之列……”

  袁同直的話還未說完,渾瑊已經笑呵呵地打斷了他:“車軲轆話,就莫要來回講了。袁判官,莫非從聖主到張相公和馬郡王,都不如你知曉得多、看得明白?”

  不過,袁同直冒了出來,倒令渾瑊決定帶上他。

  “袁判官,聽說你素來精研佛事,甚好。吐蕃人如今都信了佛,此番你隨本帥一同往平涼,盟誓禮成的酒宴上,老夫有接不上話的地方,正好由你去應酬。”

  及至離開奉天城之際,袁同直發現主人已應允了由皇甫珩的神策軍護送,而對老神策軍將領駱元光的護盟請求置之不理時,越發焦慮起來。

  “渾公,那皇甫珩雖帶的也是神策軍,畢竟都是些年輕兒郎,此前唯經歷靈州守城戰而已,豈如駱公麾下都是精兵老將。”

  渾瑊對於這個囉嗦的屬下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

  “袁判官,看來,你不是精通佛事,而是‘隻’精通佛事。”

  上官這意味深長的評價,令袁同直惘然無措。還是同行的另一位河中幕府同僚,路泌,將袁同直拽了回來,偷偷與其言明:“袁君,你可是沒有長腦子?神策軍老將中,劉德信和尚可孤死了,李晟被削了權,還能在禦前撲騰的,只剩駱元光。若你是渾公,你是將立功的機會給或會爭寵的平輩之人,還是給皇甫珩那樣羽翼尚未豐盈的後生小子?”

  路泌言罷又揶揄道:“你一個吃河中鎮官俸的,倒熱心地幫著華州的統帥爭功名,當真是一肚子菩薩心腸呐。”

  袁同直聽了,在內心歎了口氣。

  公而忘私四個字,果然是談何容易。

  皇甫珩親自帶著五百披甲騎士,護送渾瑊一行抵達距離平涼三十裡的青石嶺時,大唐副使崔漢衡的親從判官鄭叔矩,與邠寧節度使韓遊環的兒子韓欽緒,已經在涇水之畔等候。

  “渾公,平涼盟壇已修建妥當。吐蕃人大約來了兩千兵馬,與崔尚書從長安帶的兩千禁軍,分別扎營於盟壇西側與東側。”鄭叔矩向渾瑊稟道。

  “哦,人還去得不少嘛,崔尚書辛苦了。朝廷的中使(即天子所派的宦官)宋鳳朝到了嗎?”

  “回渾公,宋中使是前日到的平涼。中使他,有些心悸,道是,結盟又不是兩軍對壘,怎地仍是一股兵戈之氣。那吐蕃大相尚結讚便給了個法子,盟誓之日,唐蕃兩軍軍士,皆身著常服,不得披甲執盾,分列於壇外一裡,壇下唯余兩國使者的從人各百。”

  皇甫珩聞言,蹙了蹙眉頭道:“不披甲執盾,若遇蕃子埋伏的弓箭手,怎辦?”

  一旁的韓欽緒撇撇嘴:“皇甫大夫,蒙聖主囑托護盟,某家的邠寧軍數日前便到了這涇河之畔,順著涇河騎巡而上,將平涼城方圓數十裡探了遍,也未發現蕃子有何異動。不過,大夫到底是神策軍統帥,若不放心韓某的本事,自可再探一番。”

  渾瑊瞧著眼前兩位年輕輩的將領。皇甫珩這樣的神策軍製將自不必說,那韓欽緒的阿爺、邠寧節度使韓遊環,雖是藩鎮節帥,也是天子蓋了印的平叛忠臣。

  渾瑊現下已進入了自任明智的主上角色,以定分止爭為重,莫在大功未成時先自亂陣腳。

  他帶著和事佬的口吻道:“皇甫大夫和韓世侄的人,皆是老夫此行須仰仗的。兩位將軍又都是年紀輕輕便經歷過沙場風霜的英才,莫傷和氣。”

  皇甫珩聞言,一副位高量寬的作派,主動抬眼看向韓欽緒,拱手道:“這樣吧,我與韓將軍各出二十名精銳騎卒,由渾公帶到平涼。皆時渾公可提議,和盟之日,唐蕃兩國先互派遊騎,入對方營地察看,若無異樣,盟使再出營登壇。如何?”,

  崔漢衡的判官鄭叔矩亦是個機靈的,忙湊上道:“皇甫大夫此議甚妙!崔尚書畢竟從前參加過唐蕃清水和盟,見到那尚結讚有些抹不開臉。渾公乃我大唐名將,素來威震邊疆,有些話由渾公說來,想那蕃子也不敢不答應。”

  渾瑊暗自冷笑。誰說這皇甫家的小子就是個癡愣的,明明心裡頭很有些小算盤,逮著個機會就謀劃,將來自己的名字也能寫在送往長安的露布上。

  他於是端然應允道:“就有勞神策和邠寧的兒郎們了。”

  翌日,眾人在青石嶺分別。皇甫珩往北,韓欽緒往南,二人以犄角之勢駐於涇河兩岸。

  渾瑊則帶著隊伍繼續西行。

  他們在黃昏時分翻過平涼郊外的山坡時,一眼便看到,土夯石壘的盟壇,映在如血的殘陽中。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