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744章 這樣就挺好
  真這樣殺乾淨?
  這對於王韶只是一句話,可對於其他各路的主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一樣,他們跟王韶不一樣,王韶屬於以文馭武,或者說文轉武也行,可他們不是,他們都是傳統的武將。
  既然作為前線做主帥的王韶有這樣的想法,朝廷臣工呢?別看他們現在都是一路主帥,有滅國之功罩護,可一旦戰爭結束,隨時都可能是一個什麽團練使······狄青就是前車之鑒。
  所以,這一次的各路主帥議事特鬱悶,沒一點勝利者的興奮感。
  所以,戰場出現了驚人的一致,各路大軍都相對謹慎的推進,沒有西夏人的反抗,沒有誰主動發起攻擊。
  “大帥,末將以為如今之情形,需要奏報朝廷。若大帥不允,末將會以個人身份奏報。”
  這是第一個,曹霖先跟郭逵講明了。就這意思,朝廷定穩步推進,是擔心莽撞的進攻導致包圍圈的漏洞,而不是如此消極的戰術。
  曹霖是老護衛營的校尉,是郭逵部的副帥,更是太后娘娘的親屬、官家的絕對親信。在這種情況下,他不能隱瞞朝廷和官家。但也需要溝通郭逵。
  “曹將軍,你能跟老夫名言,老夫承這個情。不過,老夫會與各路主帥溝通,最好是前線整體奏報合適······”
  確實承情。如果曹霖直接奏報,曹霖是有密報權的。他郭逵,包括整個前線的將帥都會有牽連。
  “大帥,穩步推進不是謹慎作戰,目前的態勢對於軍心不利,還希望大帥盡快決斷······”
  這是折可行以及種誼的進言。
  “大帥,末將明白當下的處境,但是,大帥為致仕之臣,出征乃是官家欽點,不受朝廷節製,在如今的情形下,大帥不需要忌諱什麽,戰事即將收關,這不是正常的狀況!”
  高敬賢作為狄青的副手,深知狄青能出征的緣由,甚至在出征時,家裡人也告誡他要尊重狄帥······官家對狄帥的情感似乎不局限於帝王對名將的看重。
  “殺乾淨了又怎樣?”
  章惇就是這樣。各路將帥議事,他不會反駁王韶,但是,回到本部帥帳,他的話一點都不含蓄。
  “還是再議議吧,恐怕各路主帥對我的話有誤解······”
  王韶當時說這話的意思,是想大家商量個章程,如何能在減少殺戮的情況,做到滅掉西夏,並無意警告大家是否嗜殺。
  怎麽說呢,由於軍備上的優勢太明顯,這場大戰從開戰之初至今,殲滅的黨項人應該有十萬之數,國朝的軍卒也死傷近兩萬。這在整個國朝對外作戰的歷史上,確實算大規模殲敵了。
  ······
  “各路主帥都有臨機決斷之權,到最後還是將難題丟給了朝廷。”
  誰想背一個屠夫的名聲?就是內閣大臣也不想擔這個名。韓琦這倒是道出了諸位內閣的心聲。
  武將嘛,本來就是殺敵的,殺多殺少都該是武將做的,難不成讓朝廷下屠殺的詔令?
  自從官家不建議標榜首功之臣,朝堂上也就準備著戰事結束後,以殺戮一事作為彈劾前方主帥的切入口,以便能平衡功過。
  所謂恩出於上,只有功過並存,才能給朝廷,給官家賞罰的借口,才能讓這些主帥不應賞賜不足而生怨恨。
  現在倒好了,前線直接將球踢到了朝廷。
  “殺也殺不過來呀。黨項人三百多萬,所謂的控弦之士少說也得百萬之眾,真要這一路殺過去,我等的史冊留名是肯定的,至於後人怎樣評價就另當別論了。”
  韓絳並不覺得前方這樣做不合適,反倒是最合適的做法。
  “真要是銀夏之地滿地屍骨,恐怕國朝拿下來也會成為死地。”
  都先議議,每次都是這樣的。有了什麽事,內閣大臣都會先討論著,如果討論出結果,官家就不再參言了,如果沒什麽定論,官家會直言方略的。
  可現在這事,討論歸討論,還沒誰去觸及決斷去······太難了。
  黨項人的反覆無常是秉性,是本質,是歷史證明的。都有心說聖賢之道什麽的,可既定戰略是消滅西夏的有生力量,這也是內閣議定的。所以,這時候真不好變過來。
  可要說強令前線殺過去······他們是文臣,不至於還沒有武將有憐憫之心吧?再說了,確實都也不想有這樣的慘劇發生。
  所以,討論來討論去,沒一點建設性意見。從黨項人的丁口數,直接說到了銀夏之地的富庶問題,甚至開始追溯當初黨項人認同歸附大宋的典故······
  習慣了,但凡出現什麽難題時,都習慣旁征博引,或者說是玩轉移話題的那套。這麽多年了,還是沒什麽改觀。
  特別是大戰獲勝就是眼前的事,各位的心思又多起來了。
  “就這樣挺好,朕認同目前前線的策略,就這樣吧。”
  趙曦轉身走了,留下內閣諸位面面相覷······這場景又讓官家厭煩了?
  富弼唉了一聲,看了看諸位內閣,也跟著趙曦去了後殿。朝臣總是缺少擔當,不管文臣還是武將,終歸還是讓官家不滿意了。
  富弼得跟去,到底怎樣,朝廷需要有個章程,前方還等著呢。真不是慪氣的時候。
  “富相是不是以為朕置氣?”
  富弼雖然沒回話,也是默認了。
  “要說一點情緒沒有,朕是說假話了,要說最後認同前方的策略,朕是真實的,確實是這樣想。”
  “富相,其實現在的情形是很明顯的,絕不可能真的對黨項人趕盡殺絕,但卻可以讓他們絕望。而想營造黨項人絕望的困境,前方的策略並沒有錯。”
  “大包圍圈的壓縮,步步推進緊逼,不反抗者不攻擊,在這個階段就是最好的策略,就是在給黨項人指明該怎麽做······”
  可能是自己的情緒影響內閣諸位的判斷了,按說這個道理都能明了的。自己有那麽可怕?以至於讓內閣大臣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官家旨意是受降?”
  “還能怎樣?當真讓朕背負嗜殺之君的名聲呀?”
  勝利,即將勝利,一些小情緒並不影響趙曦心裡的愉悅,沒那麽嚴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