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319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
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
 我成了仁宗之子第三一九章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

 也難為景洵了。

 對於這種背叛自己種族的人,想要在另外一個環境下出人頭地,並維持自己的地位,真的不是一般的不容易。

 就景洵這為取悅大夏皇帝,所耗費的腦筋,就憑他能做出突火槍的樣品來,在趙曦手下都未必混不上一個好位置。

 卿本牛人,奈何做賊!

 或許是被爆竹震暈腦袋了,也或許是被景洵這猴戲帶偏了,也有可能是景洵真的打消了李諒詐對火器傳聞的恐懼……關鍵是,整個大夏朝廷,一致有來一次大戰的決心。

 那就打唄!

 這一次,基本上能組織將近二十萬的騎兵,就是李諒詐也確定了要打一戰的決心。

 有一點趙曦想對了。對於吳宗的侮辱,並不是導致戰爭的主要原因,死人,死去的各家武士,以及薛向操作的糧食和羊毛交易,才是促成戰爭的主要原因。

 西夏人,比大宋更講究實際和利益,對於這些有的沒的的虛活,是根據需要而定。

 於是,這時候,這算是雙方為來一次大戰,達成了共識。

 興慶府這般密集的騎兵進城,又有各家勳貴的頭領出現,自然瞞不過皇城司探知的眼。

 而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進攻,能選擇的戰場也自然不言而明了。

 ……

 “大朗,今日西賊到現在還沒攻寨……”

 按說在軍伍中,都應該按照軍階或者職務稱呼的,但在麟府二州例外。

 形式上,麟府二州確實也是國朝的郡府,但偏偏主官一直是世襲的。

 從開朝時,太祖就給了折家這樣的待遇,聽宣不聽調。也就是說,折家在麟府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

 國朝沒有家將和部曲的說法,

可在麟府二州,所有的軍卒,好像隻認折家人。

 折可柔的長隨,即便是在軍中,也這樣稱呼他就不奇怪了。

 折可柔屬於折家的第八代老大,在家裡一直是被叫作大朗的。

 “家父曾結合二弟書信分析過,這次西賊肯定會全線騷擾,但最終攻擊的點,不是秦州就是延州。”

 “咱們麟府就是敲敲邊鼓,做不了主攻,也就沒有真正的建功立業的可能了……”

 折可柔比折可行大六七歲,已經三十多了,現在也就是個指揮使,也就是說他按國朝軍階,最多只能指揮五百人。

 而折可行……現在的軍階幾乎跟家主,也就是折可柔老爹折繼祖相提並論了。

 當初,家裡並沒有太看重太子殿下的,只是為了國朝唯一繼承人的身份,才捧個場,派了家裡的老二去混事的,跟種家一個樣。

 只是沒想到,當初以為只是太子玩樂,居然真的成事了,還有了偌大的名聲。

 二弟曾作為巡營的護衛營指揮使回來過,當看到那些不尿自己,甚至連老爹都待答不理的護衛營軍卒,極其對二弟恭敬時,全家人就都知道錯了。

 而二弟,對於護衛營,比麟府這個家,歸屬感更強!

 “這次老爺去秦州,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待遇……”

 折可柔看了看自己的長隨……周圍沒人,又是家生子,這話倒也能說的出。

 國朝訓練新軍,整個麟府二州,四五萬的常備軍卒,國朝隻給了兩都的新軍訓練指標,並且,全部新軍都不是家生子。

 這已經是最大限度了。

 這還是趙曦在朝堂據理力爭的結果。

 按照朝堂議定的,訓練新軍,是要把整個麟府撇開的。理由很充分,因為折家是聽調不聽宣。

 折可行也是知道情況的,就是回家省親,也只是照實說。

 折可行已經不是折家的折可行了,他是護衛營的指揮使,是太子殿下的親軍首領之一,接受的是趙曦的條令條例教化,是被護衛營灌輸了整套家國理念的折可行。

 就是他自己,也認為自己家族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太合適。

 太子殿下不是常人,甚至不是他熟讀史書知曉的任何一個帝王。一旦太子殿下登基,若家族繼續如此,他真的不知道最終會走向何方。

 關鍵是,就是他家,現在也有一大部分收益是來源於太子殿下的產業鏈的。

 “莫亂言……”

 折可柔還想說些啥,可一下子又頓住了。

 不可說,不能說,也沒有理由說。

 國朝新軍的裝備,他了解,作為折家長子,他有全套的裝備。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國朝新軍成事,他們折家,到時候是必須有所選擇的……

 “指揮使,探知葭蘆河對岸的西賊營寨有異動……”

 “什麽異動?”

 “好像他們在撤,或者說是部分撤。”

 他們要撤?看來真如自家父親所言,麟府還是個敲邊鼓的角色,就是西夏,也沒有把麟府當作主攻點。

 或者說,西夏也清楚折家在大宋的處境。加上雙方的生意往來……

 有時候都懷疑整個西軍都是分裂的性格。

 論戰力,國朝西軍第一,沒有哪支敢跟西軍抗衡,跟西夏人打起來也是拚了命的打。

 可,奇怪的是,一旦邊境承平,雙方又忙乎著互通有無,還是不經過榷場的互通有無。

 特別是像折家這種久居邊境的世家,這也是朝廷事事都防著折家的原因。

 就像現在,看到西夏人的營寨有異動了,誰都想著是不是可以打一場……

 “新軍呢?”

 “回指揮使,新軍這些時日拉練,一直順著邊境。此時,應該快到咱們營寨了。”

 探事的軍卒不知道指揮使為啥問新軍。不過新軍的動向他還是清楚的,也一直關注著……不是監視,是羨慕,不管是待遇還是裝備,都羨慕。

 “走, 見見新軍統領去……”

 對方營寨兵員減少,這是個好機會。若是有新軍的參與,把握應該更大……人家有火藥彈,有車輪炮。

 “牛校尉,葭蘆河對岸的西賊營寨兵員在減少……”

 看看人家護衛營,就是一個普通的軍卒,都已經是正八品了……就是他折家的大朗,跟人家說話,都得恭敬著。

 “指揮使的意思是打一場?”

 “可柔確實如此想過。如今正好牛校尉路過,有意請牛校尉一同商議……”

 不好意思說想見識見識新軍的戰法,更不能說想讓配合著打一場。

 折家的聽調不聽宣,到了此時,新軍在麟府也是聽調不聽宣了。

 “既然折指揮使有意打一場,那就打一場唄。”

 我成了仁宗之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